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理财规划师 >> 高级理财规划师(一级) >> 模拟试题 >> 2018年一级理财规划师考试强化练习题(7)

2018年一级理财规划师考试强化练习题(7)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8-03-05   【

  【参考答案】

  1.答: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是经济社会的基本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达到的总产量。

  一般价格水平影响总供给的过程可以表述如下:一般价格水平的变动影响实际工资的变动,实际工资的变动影响劳动需求量和劳动供给量,实际就业量因此而变动。 最后实际就业量的变动影响总供给量(若技术等其他条件不变,总供给是就业量的增函数)。

  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根源于劳动市场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完全伸缩性的假定。

  若一般价格水平上升,如果名义工资既定,实际工资就下降。在劳动市场上,实际工资的下降,使得劳动需求量大于劳动供给量。根据劳动市场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完全伸缩性的假定,货币工资一定上升,并将一直上升到使实际工资等于均衡实际工资时为止。由于实际工资不变,故实际就业量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量,从而收入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收入。反之,若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如果名义工资既定,实际工资就上升。在劳动市场上,实际工资的上升,使得劳动需求量小于劳动供给量。根据劳动市场完全竞争货币工资完全伸缩性的假定,货币工资一定下降,并将一直下降到使实际工资等于均衡实际工资时为止。由于实际工资不变,故实际就业量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量,从而收入也不变仍为充分就业收入。

  可见,不管价格水平怎样变动,由于名义工资能够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动作相应的变动,使实际工资始终处于均衡实际工资水平保持不变,从而实际就业量始终为充分就业量,实际收入始终为充分就业收入。故总供给曲线垂直。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之所以叫做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因为在长期,所有市场都是出清的,实际就业量一定等于均衡和充分就业量,从而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收入。

  2.答:主流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经济开始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总需求曲线交于短期总供给曲线先向右上方倾斜后垂直的转折点。后来短期总供给曲线左移,既定的总需求曲线交于新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区域。与原来的均衡状态相比,现在的收入较低而价格水平较高,形成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左移根源于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工会要求更高的工资或厂商要求更高的利润。

  如果劳动供给存在完全垄断(只有一个工会,所有工人都是工会会员),于是货币工资绝对向下刚性。若其他条件不变,工会要求更高的工资并且真的实现了这一要求。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货币工资的提高使实际工资提高,并降低对劳动的需求,最终降低实际就业量和总供给量。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量的减少意味着总供给曲线的左移。

  如果在产品市场上的厂商是完全垄断者,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原则为MP·MR=W。由于MR

  3.答:二者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微观经济学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单个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宏观经济中的供求模型主要说明总体经济的价格和国民收入的决定。二者在图形上都用两条曲线来表示,在价格为纵坐标,数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向右下倾斜的为需求曲线,向右上倾斜的为供给曲线。

  但二者在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两模型涉及的对象不同。前者是研究微观经济事物,后者是研究宏观经济领域的事物。其二,各自的理论基础不同。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模型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而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成本理论和市场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而总供给曲线的理论基础是劳动市场理论和总量生产函数,它们都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其三,各自的功能不同。前者在说明商品价格和数量决定的同时,还可以来说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移动对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影响。后者在说明价格和产出决定的同时,可以用来解释宏观经济学的波动现象,还可以用来说明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结果。

  4.答:(1)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的总供给曲线。古典经济学家基于工资的完全伸缩性或市场的完全竞争的假定,认为经济中的就业水平并不随着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而是总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此时总供给曲线为一条直线。该垂直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长期中,经济的产出主要由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数量所决定,从而独立于价格水平。政策含义是,在长期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不能增加产出和就业只能改变价格水平,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是无效的。

  (2)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曲线。基于货币工资向下刚性和货币幻觉的假定,凯恩斯主义认为,在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前,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实现充分就业之后转为垂直线。(3)简化的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西方学者往往还对上述曲线加以进一步简化,把该曲线的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当作一条水平线。它们的经济含义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之前,经济社会能以大致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实现充分就业以后,总需求不管怎么变化,国民收入不再增长,只会出现通货膨胀。其政策含义是在短期内,经济未实现充分就业,总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能提高社会的就业和产出水平,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是有效的。

  5.答:(1)古典总供给曲线又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其原因在于假设工资的完全弹性或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劳动市场的充分竞争性保证了劳动市场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劳动的供求受实际工资的影响。在名义工资既定时,价格变动引起实际工资变动,劳动市场出现非均衡,导致名义工资与价格同方向变动,直至劳动市场重新恢复均衡。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又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在充分就业以前是向右上方倾斜,实现充分就业之后转而垂直。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存在的前提是基于货币工资刚性和货币幻觉两个假设。(2)两条总供给曲线不同的原因在于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古典理论认为,劳动市场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持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所以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潜在产出水平的直线。而凯恩斯主义则假设工资刚性,并且劳动力市场存在摩擦,充分就业和达到潜在产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价格变化引起实际工资的变化,劳动市场失衡状态并不能总是自动矫正,充分就业也不能总是得以实现,所以总供给曲线不会维持在充分就业保持垂直,而是保持水平或者正斜率的状态。(3)财政扩张主要作用于总需求曲线,使其右移。财政扩张效应在凯恩斯和古典情形下的差异是很大的。在凯恩斯极端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只是提高产量和就业,对价格水平不产生任何影响。在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价格小幅度上升,同时引起产出增加,只是政策效果没有极端的情形下明显。然而在古典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起总需求增加的结果,只会导致价格的上升而不能增加实际产出水平。综上所述,在凯恩斯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有效,而在古典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无效。

  6.答:(1)产品市场凯恩斯模型。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均衡条件为: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或者I=S,这是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决定的恒等式。如果I>S,则意味着意愿总需求大于实际产出,厂商的意愿存货投资减少,必然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实际产出,直至I=S。反之亦然。(2)IS—LM模型。IS曲线是一系列使商品市场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且均衡的利率与收入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在LM曲线是一系列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与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且均衡利率与收入同方向变动。IS—LM模型就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同时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情况。IS曲线与LM曲线交于一点,在该点上,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均衡利率和收入数值可以通过求解IS与LM的联立方程组得到。而当两个市场失衡时,会自发的调整恢复到均衡状态。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左下方,投资大于储蓄,即I>S,有超额产品需求,从而导致收入上升,组合点右移;当收入与利率组合点位于IS曲线右上方,IM,有超额货币需求,从而导致利率上升,抑制货币需求,组合点会上升。这四种调整使不均衡组合点最终趋向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3)AS-AD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与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其中,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在每一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需求函数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被称为总需求曲线。由于实际资产效应、跨期替代效应和开放替代效应等因素,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反方向变动关系。总供给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函数表示国民收入(总产出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关系的曲线就是总供给曲线,可以用来表示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主流经济学派试图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解释宏观经济运行。他们同时使用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他们把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称为短期总供给曲线,把垂直的总供给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4)内在联系。简单凯恩斯模型假设价格不变、利息率不变。用乘数理论刻画财政政策效应。该模型对总产出决定和政策效应的分析实际上是总需求分析。IS—LM模型保持价格不变的假设。重点引入货币因素通过利息率变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该模型在利息率可变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决定,并分析了利息率决定。对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既保留了乘数效应,又引入了挤出效应。此外,还分析了货币政策效应。但是,该模型仍然是总需求分析。总供求模型引入劳动市场从而分析总供给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于是放弃了价格不变假设。该模型在价格可变的情况下分析总产出决定,并分析了价格水平决定。不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效应,而且分析了它的价格效应。不仅进行了总需求分析,而且进行了总供给分析。

  7.答:(1)工资刚性(或黏性)存在的理由。关于这一点,新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工资由雇佣合同所规定。在协商合同时,劳动者根据他所估计的或预期的价格水平( )来决定他要求的工资( )的高低。如果双方同意某一水平的工资 ,那么合同就被签订。在合同期限内,劳动者必须按照根据他预期的价格水平而计算的 提供劳动,即使在这期间实际价格水平(P)有所变动,劳资双方必须遵守 的数值。基于这一事实,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了工资黏性的两个主要理由:a.合同的长期性。合同具有期限而且期限往往较长,在合同期内货币工资不能改变,所以工资具有黏性;b.合同的分批到期的性质。一个社会的全部劳动合同不可能是同时签订的也不可能同时达到终止期,合同的这种分批到期的性质使得工资具有黏性;除了主要理由外还有两个次要理由:a.效率工资论。为了保持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厂商愿意支付比平均工资稍高一点的工资,此外为了使原有职工不会外流并且保持他们的积极性,厂商一般不愿意轻易降低工资;b.就业与失业职工的差别。与厂商进行工资协议的人是已就业的职工,此时,虽然事业的职工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但厂商无法和他们进行联系。

  (2)价格黏性的理由:a.市场的不完全性。市场的不完全性意味着垄断的存在,而垄断的存在使得厂商具有一定的控制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力量;b.工资的刚性。工资构成了企业产品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工资的刚性使得成本没有变化,或变动不大,从而,厂商也没有多大改变价格的动机;c.菜单成本。厂商改变价格,需要重新印制产品价格表,向客户通报价格改变的信息与理由等都会引起菜单成本;d.价格分批变动的性质。和工资一样,社会所有的价格并不是在相同的时刻一起变动的,一部分价格受合同的限制不能任意改变,由此可以造成价格的黏性。

  以上分别说明了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造成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原因。这些原因试图说明,尽管人们的预期是理性的,人们持有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西方社会的体制和结构使得工资和价格必然具有刚性,而这种刚性又导致了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以致使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成为必要。

  想了解理财规划师的报名、缴费、培训等具体信息详情,可以进入:160677846(QQ群),或直接点击,会有在线专家为您解答!

2018理财规划师代报名专题—18岁申请代报!低条件快速报名!

  试题推荐:

  2018年高级理财规划师模拟题及答案汇总(共十套)

  2018年国家理财规划师一级模拟练习题及答案汇总(共10卷)

  2018年高级理财规划师基础试题及答案汇总(十套)

  热点推荐:

  2018年国家理财规划师报名时间及入口 理财规划师能否跨级报考?

  2018年理财规划师考试报名条件 学历要求 工作经验要求

  2018年理财规划师报名材料 报名网站:各职业资格鉴定中心 报名流程

  2018年国家理财规划师考试时间安排 上机考试操作流程

  点击进入培训套餐 高清直播,考点强化,摸底测评,导师解疑,协议,免费重修,还能协助代报名!如果您对理财规划师考试相关信息还有疑问,请直接联系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快速联系通道 ,会有老师第一时间为您解惑!

>>>>理财规划师焚题库全真模考 智能分析 错题收藏 专业答疑<<<<

12
纠错评论责编:chenzhu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