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住院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康复医学科试题及答案解析 _第5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   2018-01-15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CEA 6~10 BCEBD

  11~15 CBAEB 16~20 DABCD

  21~25 BDADC 26~30 BCDCC

  31~ 35 ACAEC 36~40 BECAA

  41~45 BCBBB 46~50 BEABC

  51~53 ACB

  二、名词解释

  1.脑的可塑性:是神经系统可塑性的简称。指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自身修改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包括后天差异,残损,环境及经验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改变的反应能力。

  2.步行周期:是指一侧下肢完成从足落地到再次落地的实践过程,根据下肢在步行周期时的位置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3.感觉性失语:系左侧颞上回后部病变所引起,病人不能理解别人与自己的言语,说话虽流利,但内容不正常,用词错误,严重时别人也听不懂其讲的话,抄写能力不变影响。

  4.Gorstman综合征:见于主侧角回的损害,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不能识别手指、左右侧认识不能及书写不能四个症状,有时伴有失读。

  5.OT:也叫作业疗法,是指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娱乐活动,职业劳动,和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6.康复评定:是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对伤,残,病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客观,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并对结果作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

  三、简答题

  1.答:bobath技术的核心是通过控制关键点,运用反射性抑制模式,利用生理或病理反射调节肌肉收缩反应,即各种功能性机能都是以姿势控制,翻正反应,平衡反应和其他保护性反应,以及伸手,抓握和松开等基本模式为基础。中枢性瘫痪治疗的关键点为控制异常运动模式。为此可以通过姿势与运动的基本模式,诱发出非随意反应,从而达到调节肌张力或引出所需要运动的目的。该技术在脑瘫和偏瘫患者应用较普遍。

  2.答:周围性面瘫:病侧额纹减少,闭眼不拢、眼裂较大、鼻唇沟度浅,露齿时          口角歪向对侧,鼓腮吹口哨时病受侧是由于神经核或核下性病变。中枢性面瘫:只出现病变对侧下半部后的瘫痪,表现为对侧鼻唇沟度浅,口角歪向对侧,是由核上的皮质延脑束或皮质运动区病变。

  3.答:(1)肌张力改变:肌张力增高在锥体束损害时称痉挛,有“折刀症”。锥体外系疾病的肌张力增高称强直,呈“铅管样强直”;肌张力降低常伴有不自主运动,见于小舞蹈症;肌张力时高时低见于手足徐动症或扭转痉挛。(2)肌张力增高的部位:锥体束损害见于上肢的屈肌、下肢的伸肌;锥体外系疾病见于四肢的伸屈肌和躯干的屈肌。(3)不自主运动:锥体束损害无不自主运动,锥体外系疾病则多见。(4)腱反射:锥体束损害多亢进,锥体外系疾病常正常或减弱。(5)巴宾斯基征:锥体束损害呈阳性,锥体外系疾病呈阴性。(6)自主运动:前者不能,后者存在或有轻度障碍。

  四、论述题

  1.答:基本观点:脑卒中后患者丧失了在发病前已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此方法重点强调要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并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反复训练,尤其是在早期尽可能开始训练患者重新学习丧失了的运动功能,并掌握这些运动的技巧。偏瘫上肢的常见问题有:(1)肩胛带活动受限:外旋、前伸差;肩胛带压低;(2)肩外展和前屈差或不能维持这些动作,患者过度上抬肩带或用躯干侧屈进行代偿活动;(3)肩关节内旋;(4)屈肘、前臂旋前旋后障碍;(5)拇指外展和外旋困难;(5)拇对指困难;(6)伸腕抓握困难:由于屈腕肌活动差,指长屈肌群收缩时,除屈指外也起屈腕作用;(7)手放开物体困难:放开物体时过度伸展拇指及其他手指,通常带有一些屈腕(不屈腕不能放开物体);(8)当抓住或拾起一个物体时,前臂有过度旋前的倾向。训练方法有:(1)肢肌肉收缩并伸向物体的运动控制:肌肉常常容易在特定长度下用离心收缩而不使用向心收缩的方式开始被激活;(2)维持肌肉长度,防止肌挛缩;(3)诱发手功能运动控制训练。

  2.答:Brunnstrom偏瘫功能分级

  Ⅰ级:无随意运动 上肢:无任何运动 手:无任何运动 下肢:无任何运动

  Ⅱ级: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 上肢:引出共同运动模式 手:仅有极细微屈曲 下肢: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Ⅲ级:随意出现的共同运动 上肢:可随意引出共同运动 手:钩状抓握 下肢:坐和站位上,有髋膝踝的共同性屈曲

  Ⅳ级:共同运动模式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 上肢:出现脱离共同运动的活动:肩0度肘屈90度下,前臂旋前旋后;肘伸直肩可屈曲90度;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手:能侧捏及松开手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伸展活动 下肢:坐位屈膝90度以上,可使足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使踝背屈

  Ⅴ级:肌张力逐渐恢复正常,有分离运动,精细活动 上肢:出现相对独立的共同运动活动:肘伸直肩外展90度;肘伸直肩屈曲30度至90度前臂可旋前旋后;肘伸直前臂取中间位,上肢可举过头 手:可做球状和圆柱状抓握,手指同时伸展但不能单独伸展 下肢: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膝下做踝背屈

  Ⅵ级:精细协调控制运动接,近正常水平 上肢:运动协调接近正常,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但速度比非受累侧慢 手:所有抓握均能完成,但速度和准确性比非受累侧慢 下肢:在站位下可使髋外展到超出该侧骨盆所能达到的范围;坐位下伸直膝可内外旋下肢,能完成合并足内外翻

  五、案例分析题

  答:1.诊断:内囊出血。依据是: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表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症状;因舌麻痹而不萎缩,面下部亦麻痹,表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都受损伤。位置、震动和辨别性触觉的存在要求后索至大脑皮质这条通路必须完整,而痛觉可在背侧丘脑水平感知。两视野右侧半缺陷要发生在左侧视束以上受损。

  2.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原理:①增加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运载体的数量,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异常,降低血糖。②加速脂肪组织分解,促进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利用,纠正脂代谢功能紊乱。③改善糖代谢,预防和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3.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①运动强度:以40%~60%最大摄氧量为宜。②运动的种类:以有氧运动为主,配合力量运动。③运动时间:自10 min开始,逐步延长至30~40 min。餐后1 h实施运动为宜。④运动频率:每周运动锻炼3~4次较为合理,可根据每次运动的运动量大小而定。每次运动后不觉疲劳的病人,可坚持每天运动一次。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zhenzi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