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公共卫生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公卫执业医师生物化学习题:第四单元

2018年公卫执业医师生物化学习题:第四单元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1-30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禁食情况下,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为3.89~6.11mmol/l。 和本题目C接近

  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由于缺乏一种酶(肌肉中无分解6-磷酸葡萄糖的磷酸酯酶),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须先分解产生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再在肝脏内转变为肝糖元或分解成葡萄糖。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糖原的合成过程中,葡萄糖磷酸化后生成1-磷酸葡萄糖,UTP在UDPG焦磷酸化酶作用下脱去一个磷酸和1-磷酸葡萄糖结合成为UDPG,在UDPG中承载葡萄糖的是UDP,而不是UTP,因此,肝糖原合成中葡萄糖的载体是UDP,不是UTP。

  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葡萄糖提供的丙酮酸转变成草酰乙酸及TCA循环中的其他二羧酸则可合成一些非必需氨基酸如天冬氨酸,谷氨酸等。(注:葡萄糖仅提供了丙酮酸参于了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并不能由葡萄糖转化为蛋白质)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E是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ABCD均是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BCD均为糖酵解的关键酶;D是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磷酸戊糖途径 也称为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已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这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可以因应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多种产物,显示了该途径的灵活性。

  葡萄糖会先生成强氧化性的5磷酸核糖,后者经转换后可以参与糖酵解后者是核酸的生物合成。部分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酶会参与这一过程。反应场所是细胞溶质。所有的中间产物均为磷酸酯。过程的调控是通过底物和产物浓度的变化实现的。

  磷酸戊糖途径的任务

  ① 产生NADPH

  ②生成磷酸核糖,为核酸代谢做物质准备

  ③分解戊糖

  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①保证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 所A正确

  血糖的正常浓度为3.89mmol/L,即使禁食数周,血糖浓度仍可保持在3.40mmol/L左右,这对保证某些主要依赖葡萄糖供能的组织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停食一夜(8-10小时)处于安静状态的正常人每日体内葡萄糖利用,脑约125g,肌肉(休息状态)约50g,血细胞等约50g,仅这几种组织消耗糖量达225g,体内贮存可供利用的糖约150g,贮糖量最多的肌糖原仅供本身氧化供能,若只用肝糖原的贮存量来维持血糖浓度最多不超过12小时,由此可见糖异生的重要性。

  ②糖异生作用与乳酸的作用密切关系 C D正确

  在激烈运动时,肌肉糖酵解生成大量乳酸,后者经血液运到肝脏可再合成肝糖原和葡萄糖,因而使不能直接产生葡萄糖的肌糖原间接变成血糖,并且有利于回收乳酸分子中的能量,更新肌糖原,防止乳酸酸中毒的发生。

  ③协助氨基酸代谢

  实验证实进食蛋白质后,肝中糖原含量增加(所以B正确);禁食晚期、糖尿病或皮质醇过多时,由于组织蛋白质分解(所以E错误,应该是合成减少),血浆氨基酸增多,糖的异生作用增强,因而氨基酸成糖可能是氨基酸代谢的主要途径。

  ④调节酸碱平衡

  长期饥饿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血液pH降低,促进肾小管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合成,从而使糖异生作用加强;另外,当肾中α-酮戊二酸因糖异生而减少时,可促进谷氨酰胺脱氢生成谷氨酸以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中的关键酶;在糖酵解系统里,它是催化形成第二个ATP反应的酶。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6-磷酸葡萄糖处于代谢的分支点,它可进入以下的代谢途径:

  (1)糖酵解:糖酵解的第一步是葡萄糖 磷酸化 为6-磷酸葡萄糖。

  (2)糖异生:6-磷酸葡萄糖可以在葡萄糖-6-磷酸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3)糖原合成:6-磷酸葡萄糖在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的作用下转化为1-磷酸葡萄糖,进而合成糖原。

  (4)磷酸戊糖途径:6-磷酸葡萄糖可以进入磷酸戊糖途径,产生NADPH,并转化为磷酸戊糖。

纠错评论责编:zhenzi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