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1901-2000)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1901-2000)_第9页

来源:考试网   2016-04-05   【

  1981、(以下3题共用备迭答案〕

  A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B 多囊肾 C 慢性肾小球肾炎 D 急性肾小球肾炎 E 高血压肾损害

  1.属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是

  答案:A

  2.属遗传性肾脏疾病的是

  答案:B

  3.属肾血管病变的是

  答案:E

  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疾病,所以当出现肾损害时为一种继发性肾小球病,多囊肾系与遗传相关的肾脏疾病,高血压肾损害系由于高血压病长期未能控制导致的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和急性及恶性高血压导致的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所以属于肾血管病变。

  1982、(以下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海洋性贫血 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 缺铁性贫血 E 慢性疾病贫血

  1.哪一种是溶血性贫血

  答案:B

  2.哪一种是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答案:A

  解析:海洋性贫血是由于遗传性珠蛋白异常使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而其他几种贫血均为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而其他均有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因而表现为小细胞或低色素小细胞贫血。

  1983、(以下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贫血和出血程度一致 B 贫血和出血程度不一致 C 有贫血而无出血 D 有出血而无贫血E 无出血亦无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B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答案:A

  3.溶血性贫血

  答案:C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贫血,虽然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也可导致贫血,但贫血和出血程度不一致,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没有贫血,但当出血明显时,可有与出血程度一致的贫血,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一般临床无出血表现,所以是有贫血而无出血。

  1984、(以下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 B 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显著减少

  C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原始巨核细胞显著增多 D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小巨核细胞增多

  E 骨髓巨核细胞增多,病态巨核细胞增多

  1.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表现是

  答案:B

  2.符合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表现是

  答案:A

  解析:再障患者其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减少,而在ITP时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且大多为颗粒型巨核细胞。

  1985、(以下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甲状腺疼痛 B 甲状腺触诊质硬 C 多见于老年人 D 宜手术治疗 E 易合并甲状腺癌

  1.淡漠型甲亢

  答案:C

  2.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

  答案:A

  解析:淡漠型甲亢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袭,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淡漠、乏力、腹泻、厌食等,有时仅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亚急性甲状腺炎伴甲亢多由感染诱发,伴甲状腺疼痛,甲状腺激素水平多可自行恢复正常。

  1986、(以下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1.属DNA病毒的是

  答案:B

  2.转为慢性肝炎比例最高的是

  答案:C

  解析: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其中只有乙型肝炎病毒属DNA病毒,其他肝炎病毒均属RNA病毒;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仅见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而其中转为慢性肝炎比例最高的是丙型肝炎病毒。

  1987、(以下3题共用备选答案)

  A 抗HIV阳性 B 抗HAV阳性 C 抗EBV阳性 D 抗HBc阳性 E 抗“O”阳性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答案:C

  2.甲肝感染

  答案:B

  3.艾滋病

  答案:A

  解析:不同病毒感染性疾病会有不同的抗体,因此抗体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会有帮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EB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抗EBV阳性;甲肝感染是由HAV感染引起,因此抗HAV阳性;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因此抗HIV阳性。

  1988、(以下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志贺痢疾杆菌 B 福氏痢疾杆菌 C 舒密次痢疾杆菌 D 鲍氏痢疾杆菌 E 宋内氏痢疾杆菌

  1.我国近年来引起菌痢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答案:B

  2.能产生神经毒素的痢疾杆菌是

  答案:A

  解析: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我国多数地区近年来引起菌痢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福氏痢疾杆菌,其次为宋内氏痢疾杆菌;各种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志贺痢疾杆菌还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1989、(以下2题共用备选答案)

  A 痢疾杆菌 B 伤寒杆菌 C 霍乱弧菌 D 大肠杆菌 E 副伤寒甲杆菌

  1.分泌肠毒素,激活环磷酸腺苷介质系统引起小肠过度分泌,造成剧烈水泻

  答案:C

  2.具有侵袭力的菌株进入肠黏膜固有层并在其中繁殖,引起炎症与溃疡

  答案:A

  解析:引起霍乱的霍乱弧菌可分泌肠毒素,激活环磷酸腺苷介质系统引起小肠过度分泌,造成剧烈水泻;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痢疾杆菌是具有侵袭力的菌株,可进入肠黏膜固有层并在其中繁殖,引起炎症与溃疡,从而发生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1990、(以下4题共用备选答案)

  A 联想过程缺乏一定方向,概念间缺乏内在联系

  B 大脑中反复出现的观念,明知不必要,却摆脱不了,感到非常痛苦

  C 以往经验在记忆中大量脱失 D 持续地重复某一单调的语句 E 缺乏事实依据,患者却坚信不疑的病理信念

  1.思维破裂

  答案:A

  2.妄想

  答案:E

  3.刻板言语

  答案:D

  4.强迫观念

  答案:B

  解析:此题分别考察考生对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障碍的鉴别要点。在思维内容障碍里,妄想与强迫观念是其中的两个主要内容。对于妄想,必备的三个特征:①病态的坚信;②涉及自我;③个人独有,对于强迫观念来说,一个都不具备:①自己就首先不信,并由此产生了痛苦的根源;②内容可以与己无关:比如“为什么有男有女”,“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等等,③通常为群体文化所共有,比如“怕脏”、“不吉利”的预兆等。思维过程障碍中思维松弛或破裂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言不对题,甚至支离破碎,缺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严重的甚至缺乏词句之间的联系。

1... 345678910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