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101-200)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101-200)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6-03-28   【

  111、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媒介是

  A 虱 B 蚤 C 蚊 D 螨 E 蜱

  答案:C

  解析:乙型脑炎病毒和登革热病毒等黄病毒属病毒,均经蚊媒传播。地方性斑疹伤寒经鼠蚤在鼠与人间传播。经人虱叮咬可传播人流行性斑疹伤寒。恙虫热可经恙蜻叮咬传播。经蜱媒可传播森林脑炎和Q热等。

  112、癫痫小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 苯妥英钠 B 乙琥胺 C 苯巴比妥 D 扑米酮 E 卡马西平

  答案:B

  解析:乙唬胺为小发作的首选药物,对其他癫痫无效。苯妥英钠为治疗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首选药,对小发作无效。苯巴比妥对除失神小发作以外的各型癫痫及癫痫持续状态都有效。扑米酮对部分性发作和大发作的疗效优于苯巴比妥。丙戊酸钠对各型癫痫都有一定疗效,但有肝毒性,不作首选药。

  113、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

  A 抗Hbe B 抗HBs C DNA聚合酶 D 抗核抗体 E 抗HBc

  答案:B

  解析:乙肝的HBsAg转阴后一段时间,在疾病的恢复期开始出现抗HBs,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因此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性作用,而抗HBe和抗HBc虽然也是抗体,但不是保护性抗体,DNA聚合酶和抗核抗体与乙肝无关。

  114、关于胰腺炎诊断中血、尿淀粉酶检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恢复正常

  B 尿淀粉酶升高稍退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

  C 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D 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E 以上叙述都不对

  答案:E

  解析:胰酶的测定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7天内恢复正常。血清淀粉酶值高于300u/dl(正常值40~180u/dl Somogyi法)即提示为本病。尿淀粉酶升高稍迟但持续时间比血淀粉酶长。尿淀粉酶明显升高〔正常值80-300u/dl Somogyi法〕,具有诊断意义。淀粉酶值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

  115、激活糜蛋白酶原的是

  A 肠致活酶 B胰蛋白酶 C 盐酸 D 组胺 E 辅酯酶

  答案:B

  解析:胰蛋白酶原在肠致活酶作用下转变为胰蛋白酶,胰蛋白酶进而激活糜蛋白酶原,使之转变为糜蛋白酶。

  116、药物依毅最主要表现在

  A 对药物强烈的渴求 B 对药物的需要 C 躯体依赖 D 精神依赖 E 服药后获得的特殊快感

  答案:A

  解析:依赖是指一组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表明个体尽管知道使用后的问题,但还继续使用,导致耐受的增加、戒断症状和冲动性觅药行为。程度上有失去控制的表现,所以不是简单的需要,而是强烈的渴求状态。依赖可以分为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服药后的特殊快感是精神依赖的表现。

  117、依据糖尿病诊断标淮,确诊糖尿病选用

  A 全血血糖 B 血浆血糖 C 糖化血红蛋白 D尿糖定性 E 24小时尿糖定量

  答案:B

  解析:依据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糖尿病选用血浆血糖,因为血浆血糖比全血血糖高15%,所以应以血浆血糖为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此前8-12周内病人的血糖情况,所以不能用于诊断糖尿病,尿糖定性和24小时尿糖定量因病人的肾糖阈不同而异,也不能用于糖尿病的确定诊断。

  118、关于目前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不正确的是

  A 肺炎链球菌少见 B 需氧革兰阴性杆菌最多见 C 病原日益复杂多样 D 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0% E 耐药菌株显著高于医院外获得性肺炎

  答案:A

  解析: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占全部院内感染的第三位。肺炎链球菌约占院内感染所致的细菌性肺炎的30%。所以说此类肺炎少见是错误的。其他各项均是目前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特点。

  119、体内药量按恒定的百分比消除是

  A 消除速率常数 B 半衰期 C 消除率 D 一级消除动力学 E 零级消除动力学

  答案:D

  解析:一级消除动力学为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

  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这些药物在

  体内经过5个t1/2后,体内药物可基本消除干净。

  120、精神疾病中,自杀最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 神经衰弱 B 抑郁症 C 精神分裂症 D 瘾症 E 强迫症

  答案:B

  解析:一般说来,病态的自杀往往是精神障碍所致,在各种精神障碍中以抑郁征最为多见。因为抑郁症患者情绪极度低落,常感到前途黯淡、悲观,频生消极观念,很容易产生自杀行为。加之抑郁症患者多伴有自责、自罪,及更为严重的自罪妄想,这将进一步加重自杀行为的产生。

12345678 ...10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