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

当前位置:考试网 >> 主管护师 >> 模拟试题 >> 2019年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试题

2019年主管护师儿科护理学试题: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1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11月03日 ]  【

  二、A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外观无色透明。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考察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特点:外观无色透明,压力正常或稍高,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25~250)×106/L。发病后48小时内中性多核白细胞为主,但迅速转为单核细胞占优势。蛋白轻度增加,糖正常,氯化物偶可降低。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毒性脑膜炎辅助检查脑脊液表现: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儿高热,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应考虑急性化脓性脑膜炎。为明确诊断,当然首选脑脊液检查。头颅B超主要用于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电图主要用于诊断癫痫。头颅CT主要用于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血生化无特异性。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该小儿觅食、吸吮反射,4~7个月时消失。腹壁反射要到1岁后才比较容易引出,最初反射呈弥散性。提睾反射要到出生4~6个月后才明显。巴宾斯基征(2岁以下小儿阳性可考虑为生理现象)。跟腱反射终身存在。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胎儿时,脊髓的末端在第2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腰椎1上缘。所以婴幼儿腰椎穿刺时,应以3~4腰椎间隙、新生儿以4~5腰椎间隙为宜。

  7、

  【正确答案】 D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脑脊液检查是判断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标志。

  三、B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压力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一般在正常范围。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化脓性脑炎:压力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达1000×106/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下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脊液检查:80%~90%患儿脑脊液蛋白含量逐渐增高,2~3周可达正常时的2倍。4周后逐渐下降。细胞数正常,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特征,糖含量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2、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反射消失年龄

  迈步反射2~3个月

  握持反射3~4个月

  拥抱反射3~6个月

  觅食、吸吮反射4~7个月

  3、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脊髓的发育与运动发展的功能相平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脊髓加长增重,胎儿时,脊髓的末端在第二腰椎下缘,新生儿时达第3腰椎水平,随年龄增长,4岁时达1腰椎上缘。所以腰椎穿刺时注意。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机制不明,已知的有关因素是:该患儿全脑葡萄糖代谢率减低,尤其是运动前回、前额皮质,而前额皮质与注意力形成有关。另外临床和动物实验证明神经递质代谢异常与该病发生也有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病因及发病机制:1.出生前胎儿期的感染、出血、发育畸形以及母亲妊娠时有高血压、糖尿病、腹部外伤、接触放射线等。

  2.出生时羊水阻塞、早产、窒息、难产、产钳夹伤等。

  3.出生后缺氧、感染、外伤、颅内出血、核黄疸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并不明确。发病机制仍在研究之中。可能与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所诱发的脱髓鞘病变,并涉及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65%以上患儿患病前曾有病毒感染史。

12345
责编:liumin2017

报考指南

焚题库

护士资格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