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

当前位置:考试网 >> 初级护师 >> 模拟试题 >> 2020年初级护师考试课后随堂小测(10)

2020年初级护师考试课后随堂小测(10)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20年02月29日 ]  【

  1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6~14 岁小儿贫血的定义是血红蛋白数值低于()

  A.140g/L

  B.130g/L

  C.120g/L

  D.110g/L

  E.100g/L

  答案:C

  解析:WHO规定Hb的低限值在 6 个月~6 岁者为 110g/L,6~14 岁为 120g/L。我国小儿血液学会暂定:Hb在新生儿期<145g/L,1~4 个月时<90g/L,4~6个月时<100g/L者为贫血。

  出生时红细胞数约 5.0×1012~7.0×1012/L,血红蛋白约 150~220g/L。生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逐渐下降,2~3 个月时达到最低点,红细胞降至 3.0×1012/L左右,血红蛋白降至 100g/L左右。3 个月后,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数又缓慢增加,约于 12 岁时达成人水平。

  出生时白细胞数为 15×109~20×109/L,生后 6~24 小时升高达 21×109~28×109/L,然后逐渐下降,1 周后平均为 12×109/L,6~12 个月白细胞数维持在 10×109/L左右,8 岁后接近成人水平。

  12.小儿肥胖症(单纯性)临床表现应为()

  A.皮脂积聚呈向心性

  B.脂肪积累以腰部及下腹部为显著

  C.皮下脂肪增多,分布均匀

  D.皮脂积聚以四肢为主

  E.皮脂积聚以面部为主

  答案:C

  解析:肥胖病或单纯性肥胖(obesity)指皮下脂肪积聚过多。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按身长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 20%,或者超过按年龄计算的平均标准体重加上两个标准差(SD)以上时,即为肥胖病。可按超重数量分为轻、中、重三种肥胖。轻度者超过标准体重二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中度者超过三个至四个标准差之间,重度者超过四个标准差以上。

  13.属于护理病案的是()

  A.体温单

  B.医嘱单

  C.病程记录单

  D.健康教育单

  E.出院小结

  答案:D

  解析:护理病案的内容包括:

  1.病人入院护理评估单

  2.护理计划单

  3.护理记录单

  4.住院病人护理评估单10 / 16

  5.病人出院护理评估单病人出院护理评估单包括两大内容:

  (1)健康教育

  1)针对所患疾病制定宣教计划。

  2)与病人讨论有益的卫生习惯。

  3)指导病人寻找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

  4)针对病人现状在生活习惯、休息、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复查等方面进行出院指导。

  (2)护理小结

  是护理活动的概括记录,包括护理达标程度、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护理效果等。

  14.5 岁女孩,2 周前发热,第 2 天后出皮疹,皮疹 2~3 天出齐后体温渐退,1周来全身皮肤糠麸样脱屑,手脚有大片脱皮。最可能的诊断是()

  A.麻疹

  B.风疹

  C.药疹

  D.猩红热

  E.幼儿急疹

  答案:A

  解析: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以往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种疫苗的地区易发生流行约 2~3 年发生一次大流行。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特征。猩红热是由β(乙)型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引起扁桃体炎,丹毒,风湿热,心内膜炎及局部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多见于小儿,尤以 2~8 岁居多。

  15.PPD试验,皮内注射皮丘直径为()

  A.1~3mm

  B.3~5mm

  C.6~10mm

  D.10~12mm

  E.13~15mm

  答案:C

  解析:PPD是一种结核菌的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是一种检查是否被结核菌感染的辅助手段,主要通过测量注射区域内肿块的大小来判断。通常,成人和儿童的判断标准不同。一般来说,成人的红肿块直径小于 5mm,可判断其为阴性,即没有被感染;若红肿块直径大小在 5mm~9mm之间,则判断为弱阳性;若红肿块直径大小在 10mm~19mm之间,则判断为中等度阳性,如果直径大小在 20mm以上(含 20mm),且伴有水疱、坏死、溃破、硬结等,则可判为强阳性。而对于儿童来说,如果红肿块直径大小在 15mm(含 15mm)以上,且伴有水疱、坏死、溃破、硬结等症状,就可以判断为强阳性。

  16.若该患儿出现嗜睡、尖声哭叫、肌张力下降,胆红素上升至 386μmol/L,该患儿可能发生了()

  A.颅内出血

  B.胆红素脑病12 / 16

  C.呼吸衰竭

  D.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E.低血糖

  答案:B

  解析:本病临床分 4 期,第 1~3 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 4 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 12~24 小时。

  (二)痉挛期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肌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臂内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 12~24 小时。

  (三)恢复期大都于第 1 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 2 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常出现于生后 2 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或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鉴别诊断

  症状轻重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浓度,日龄等因素有关。一般分四期:

  警告期日龄较小,血清胆红素在 256.5μmol(15mg/dl)左右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嗜睡、拒食、肌张力减退、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抑制症状,也有表现为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约半到一天进入痉挛期。

  痉挛期表现为痉挛、发热、肌张力增高尖叫、慈祥、眼球震颤、呼吸困难、惊厥或角弓反张等兴奋症状,早产儿的痉挛等症状可以不明显,幸存者 1~2 天后进入恢复期。

  恢复期先是吸吮和反应逐渐恢复,继而呼吸好转,痉挛减轻或消失,此期约持续 2 周。

  后遗症期一般在生后 2 个月~3 岁出现,手足徐动,眼球上转困难或斜视、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全有绿牙或棕褐色牙,以椎体外系统受损为主的所谓四联症。

  在症状出现时血清胆红素有时反而降低,这或许是胆红素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摄取所致,故不能为此而放松警惕。近年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发现部分血清胆红素 171~342μmol/L(10~20mg/dl)的患儿虽无神经症状,但电位曲线的Ⅳ、Ⅴ波形消失、脑干神经传递时间延长,说明听觉神经有功能障碍,这类变化在胆红素下降后又消失。Perlman(1988)称之为暂时性亚临床型胆红素神经中毒症,认为这种胆红素中毒影响是可以逆转,逐渐恢复。

  17.麻疹的隔离期是()

  A.隔离到起病后 1 周

  B.隔离到出疹后 1 周

  C.无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 5 天,有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 10 天

  D.隔离到疹退后 5 天

  E.隔离到疹退后 10 天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题,麻疹的隔离期是无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 5 天,有并发症隔离到出疹后 10 天。

  18.口腔有科氏斑()

  A.水痘

  B.风疹

  C.麻疹

  D.猩红热

  E.肠道病毒感染

  答案:C

12
责编:liumin2017

报考指南

焚题库

护士资格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