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注册会计师 >> 模拟试题 >> 会计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20注册会计师《会计》章节强化练试题: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和差错更正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2020年7月20日]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的基础由支付价款总额变更为支付价款现值,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2.

  【答案】A

  【解析】移动加权平均法下甲公司存货的平均单位成本=(560+500×8+300×10)/(40+500+300)=9(万元),2×20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40+500+300-400)×9=3960(万元),先进先出法下12月31日存货账面价值=(500-360)×8+300×10=4120(万元);导致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3960-4120=-160(万元),选项A正确。

  3.

  【答案】D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涉及的是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的变动,而无形资产由使用寿命不确定改为确定,并没有涉及到会计确认、计量基础以及列报项目的变动,所以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而是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4.

  【答案】C

  【解析】设备2×18年和2×19年分别计提的折旧额=(104-4)/10=10(万元),2×17年1月1日设备的账面净值=104-10-10=84(万元),按新会计估计设备2×20年计提的折旧额=84×2/(8-2)=28(万元),按原会计估计,设备2×20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4-4)/10=10(万元),该估计变更对甲公司2×20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10-28)×(1-25%)=-13.5(万元)。

  5.

  【答案】C

  【解析】选项C,企业内部研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在初始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不确认该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6.

  【答案】D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转换之后的投资性房地产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入账价值,原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到留存收益,所以该投资性房地产影响所有者权益的金额=转换日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13000-10000/20×17)+2×18年公允价值变动(15500-13000)=7000(万元),选项D正确。

  7.

  【答案】A

  【解析】因该专利权2×16年正确的摊销额为240万元,而实际摊销额为960万元,即多摊销了720万元,减少了利润总额,所以应当调增利润总额,同时扣除所得税费用的影响以及盈余公积的影响,所以调增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960-240)×(1-25%)×(1-10%)=486(万元)。

  8.

  【答案】C

  【解析】甲公司更正该项前期重大差错,使其在建工程减少1600万元,同时使固定资产增加1600万元,应计提折旧额=1600/8×1.5=300(万元),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300万元,资产总额减少300万元。

  9.

  【答案】C

  【解析】选项C,企业不能够合理估计退货可能性的,应在退货期满时确认收入,发出商品时不确认收入,不属于会计前期差错。

  10.

  【答案】D

  【解析】会计政策的特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性,会计政策的强制性以及会计政策的层次性。

  二、多项选择题

  1.

  【答案】BCD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2.

  【答案】ABC

  【解析】会计政策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最佳估计数的确定不属于会计政策。

  3.

  【答案】AB

  【解析】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第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第二,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选项C和D,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4.

  【答案】ABC

  【解析】企业不能调整已经报出的财务报表,选项D错误。

  5.

  【答案】BCD

  【解析】无形资产由使用寿命不确定转为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并且在变更之前,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不进行摊销,但是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选项A错误;。在2×16年年末,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600万元,所以无形资产发生了减值400万元,需要计提减值准备400万元,计提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1600万元,尚可使用寿命为8年,采用直线法摊销,所以2×17年的摊销额=1600/8=200(万元)选项B、C和D正确。

  6.

  【答案】CD

  【解析】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或性质,是判断该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其重要性水平越高,要两个方面综合考虑,不能只看金额大小而决定重要性的高低,选项A不正确;企业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调整,而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选项B不正确。

  7.

  【答案】AC

  【解析】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借:盈余公积                     1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8.

  【答案】ABCD

  【解析】本期发现前期的不重要会计差错,采用未来适用法予以更正,选项A正确;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产量法,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选项B正确;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中使用的估值技术由市场法变更为收益法,采用未来适用法,选项C正确;将存货的成本核算方法由现行的实际成本法变更为标准成本法进行日常核算,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选项D正确。

  三、计算分析题

  1.

  【答案】

  (1)事项(1)和(4)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事项(1)追溯调整分录:

  借:盈余公积                     25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25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500

  事项(4)按照实际利率法摊销,应付债券2×19年应确认财务费用=1000×10%=100(万元),利息调整应摊销=100-59=41(万元);按照直线法摊销2×19年应确认财务费用=59+(1250-1000)/5=109(万元),利息调整应摊销=(1250-1000)/5=50(万元)。追溯调整分录: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9(50-41)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25

  盈余公积                    0.68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07

  (2)事项(2)和(3)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事项(2)会计估计变更对2×20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额=(500-600)×(1-25%)=-75(万元)。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600

  贷:累计摊销                     600

  事项(3)原估计坏账准备余额=2200×5%=110(万元),本期计提坏账准备=110-(1000×5%-15)=75(万元);新估计坏账准备期末余额=2200×3%=66(万元),本期计提坏账准备=66-(1000×5%-15)=31(万元)。会计估计变更对2×20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额=(75-31)×(1-25%)=33(万元)。会计分录:

  借:信用减值损失                   31

  贷:坏账准备                     31

  四、综合题

  1.

  【答案】

  (1)

  资料(1):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可收回金额是根据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确定的。

  更正分录:

  对2×19年度相关项目的调整: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0(200×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5

  贷:盈余公积                     15

  对2×20年度相关项目的调整:

  借:库存商品         23.81[200/(10-3)×10/12]

  贷:累计折旧                    23.81

  资料(2):甲公司确认投资收益的金额错误。

  理由: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未发生信用损失的情况下,应当按照账面总额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投资收益金额。

  更正分录:

  对2×19年度相关项目的调整:

  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4.20

  (486.63×6%-500×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4.2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4.2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05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15(4.20-1.0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15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0.32

  贷:盈余公积                    0.32

  2×19年年末,债权投资的账面总额=486.63×(1+6%)-500×5%=490.83(万元)

  对2×20年度相关项目的调整:

  借:债权投资——利息调整              3.71

  [(490.83×6%-500×5%)×10/12]

  贷:投资收益                    3.71

  资料(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变更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应当计提折旧。

  借:其他综合收益                   400

  贷:盈余公积                     30

  [1600-(2000-800)-400×25%]×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0

  递延所得税负债                  100

  借: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00

  资料(4):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

  理由:可转换公司债券,应当将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和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分开计量。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10000×2%×(P/A,6%,5)+10000×(P/F,6%,5)=8315.48(万元);

  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9638-8315.48=1322.52(万元)。

  2×20年1-10月应调整的利息费用=(8315.48×6%-10000×2%)×10/12=249.11(万元)。

  更正分录:

  借: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1322.52

  贷:其他权益工具                 1322.52

  借:财务费用                    249.11

  贷:应付债券——利息调整              249.11

  (2)上述事项对2×20年年初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150+3.15+400=553.15(万元)。

1 2 3 4 5
责编:jiaojiao95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