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第二次考试机考试题(四)

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第二次考试机考试题(四) 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9-02   【

  81.下列不属于含有B族维生素的辅酶是

  A.磷酸吡哆醛

  B.细胞色素c

  C.辅酶A

  D.四氢叶酸

  E.硫胺素焦磷酸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很多维生素是在体内转变成辅酶或辅基,参与物质的代埘调节。所有B族维生素都是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发生作用的,但是辅酶或辅基则不一定都是由维生素组成的。细胞色素c为生物氧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体,其作用原理为在酶存在的情况对组织的氧化、还原有迅速的酶促作用,其不为B族维生素的辅酶,故B正确。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总称为维生素B6,维生素B6参与形成两种辅酶,即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故A不正确。泛酸的辅酶是辅酶A(CoA或CoA-SH),是酶促乙酰化作用的辅助因子,为含有B族维生素的辅酶,故C不正确。叶酸的鞴酶是四氢叶酸,它作为酶促转移一碳基团(如甲酰基等)的中间载体,在嘌呤类、丝氨酸、甘氨酸和甲基基团的生物合成中起作用,亦为含B族维生素的辅酶,故D不正确。硫胺素,即维生素B1,它在生物体内的辅酶是硫胺素焦磷酸( TPP),过去也称为辅羧酶,在动物糖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故E不正确。

  82.有关酶竞争性抑制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

  B.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分子中的底物结合

  C.当抑制剂存在时,Km值变大

  D.抑制剂恒定时,增加底物浓度,能达到最大反应速度

  E.抑制剂与酶分子共价结合

  答案:E

  精析与避错: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抑制剂与底物竟争与酶的同一活性中心结合,从而干扰了酶与底物的结合,使酶的催化活性降低。在此作用中,抑制剂与酶分子的结合方式不为共价结合。E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竞争性抑制作用其特点为:①竞争性抑制剂往往是酶的底物类似物或反应产物;②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与底物与酶的结合部位相同;③抑制剂浓度越大,则抑制作用越大;但增加底物浓度可使抑制程度降低;④动力学参数:Km值增大,Vm值不变。A、B、C、D说法皆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E。

  83.下列属于糖酵解途径关键酶的是

  A.6一磷酸葡萄糖酶

  B.丙酮酸激酶

  C.柠檬酸合酶

  D.苹果酸脱氢酶

  E.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答案:B

  精析与避错:糖酵解途径是指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细胞质中分解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过程。该途径中有3种关键酶,分别为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含有丙酮酸激酶的步骤为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磷酸甘油酸时产生一分子ATP,磷酸烯醇型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时又产生一分子ATP,此反应由丙酮酸激酶催化。B正确。

  84.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组织转化成ATP的过程

  B.氧化磷酸化过程涉及两种呼吸链

  C.电子分别经两种呼吸链传递至氧,均产生3分子ATP

  D.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

  E.氧化与磷酸化过程通过耦联产能

  答案:C

  精析与避错:电子传递链将电子从NADH经一系列电子载体传递到O2。由四种复合物组成:①主呼吸链由复合物I、Ⅲ、Ⅳ构成,从NADH来的电子经此链传递;②次呼吸链由复合物Ⅱ、Ⅲ、Ⅳ构成,从FADH2来的电子经此链传递。FADH2继续将H传递给FADH2呼吸链中的下一个成员,所以FADH2呼吸链比NADH呼吸链短,伴随着呼吸链产生的ATP也略少。故选C。

  85.组成卵磷脂分子的成分有

  A.乙醇胺

  B.胆碱

  C.肌醇

  D.丝氨酸

  E.甘氨酸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卵磷脂的全称是磷脂酰胆碱。脑磷脂的全称是磷脂酰乙醇胺。

  86.下列关于鸟氨酸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鸟氨酸循环直接从鸟氨酸与氨结合生成瓜氨酸开始

  B.鸟氨酸循环从氨基甲酰磷酸合成开始

  C.每经历一次鸟氨酸循环消耗1分子氨

  D.每经历一次鸟氨酸循环消耗2分子ATP

  E.鸟氨酸循环主要在肝内进行

  答案:E

  精析与避错:鸟氨酸循环指氨与二氧化碳通过鸟氨酸、瓜氨酸、精氨酸生成尿素的过程,是排尿素动物在肝脏中合成尿素的一个循环机制,故E正确。该过程如下:肝细胞胞质中的氨基酸经转氨作用与α-酮戊二酸形成谷氨酸,透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脱氨形成游离氨。形成的氨( NH3)与三羧酸循环产生的二氧化碳、2分子ATP,在氨基甲酰合成酶I的催化下生成氨基甲酰磷酸。氨基甲酰磷酸在线粒体鸟氨酸转氨基甲酰酶的催化下,将氨基甲酰基转移给鸟氨酸生成瓜氨酸,故A和B不正确。尿素合成是一个耗能的过程,合成1分子尿素需要消耗4个ATP,故C和D不正确。

  88.下列关于血红蛋白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甘氨酸、天冬氨酸为原料

  B.只有在成熟红细胞才能进行

  C.与珠蛋白合成无关

  D.受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

  E.合成全过程仅受ALA合酶的调节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最主要的成分,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人体内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原料是蛋白质和铁元素,故A不正确。 血红蛋白在造血干细胞中合成,造血干细胞大部分存在于骨髓腔中,在人体分化程度较低的细胞中也有,故B不正确。EPO是哺乳动物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控因子。一方面EPO能够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及时有效地增加红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使血细胞比容增加至55%~60%(一般人仅为37%~49%)。ALA脱水酶与亚铁螯合酶可被血红素、重金属等抑制,亚铁螯合酶催化的反应还需要还原剂(如谷胱甘肽)。血红素合成后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而不仅为ALA合酶调节,故E不正确。

  89.天然蛋白质中不含有的氨基酸是

  A.蛋氨酸

  B.丝氨酸

  C.半胱氨酸

  D.脯氨酸

  E.鸟氨酸

  答案:E

  精析与避错:天然蛋白质是由不同的α-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和组成十分复杂。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它的侧链基团是氢原子。其他含有脂肪族侧链基团的有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脯氨酸。鸟氨酸以精氨酸为原料,分子式为NH2-CH2-CH2-CH2-CHNH2-COOH,经水解制得。鸟氨酸不是蛋白质的构成结构,不能含有

  天然蛋白质,故选E。

  90.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是指

  A.亚基聚合

  B.α-螺旋

  C.β一折叠

  D.氨基酸序列

  E.氨基酸含量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多肽链的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它是由基因上遗传密码的排列顺序所决定的,各种氨基酸按遗传密码的顺序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故D正确,E不正确。蛋白质的四级结构主要描述蛋白质亚基空间排列以及亚基之间的连接和相互作用,不涉及亚基内部结枸,故A不正确。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借助于氢键沿一维方向排列成具有周期性的结构的构象,是多肽链局部的空间结构(构象),主要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等几种形式,它们是构成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基本要素,故B和C不正确。

  91.下列关于DNA螺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与U配对

  B.形成β-折叠结构

  C.有多聚A的“尾巴”

  D.主要形成左手螺旋

  E.两条链走向呈反平行

  答案:E

  精析与避错:DNA链中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称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两条链呈反平行走向,碱基互补配对,一条链的走向是5’到3’,另一条链的走向是3’到5’,故E正确,B不正确。 DNA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构成的。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一条链上的A等于互补链上的T;一条链上的G等于互补链上的C;反之亦如此,故A不正确。大部分真核生物mRNA的加工涉及mRNA前体的分裂/多聚腺苷化,在3’-端形成多聚腺苷酸[poly (A)]尾巴,故C不正确。常见的DNA双螺旋有A-DNA、B-DNA、Z-DNA三种类型,都是双螺旋,不过A-DNA、B-DNA都是右手螺旋,Z-DNA是左手螺旋。D不正确。

  92.酶的必需基团是指

  A.酶的辅酶部分

  B.与酶催化功能有关的基团

  C.一些金属离子

  D.酶蛋白的肽键

  E.酶蛋白的表面电荷

  答案:B

  精析与避错:酶的分子中存在有许多功能基团如-NH2、-COOH、-SH、-OH等,但并不是这些基团都与酶活性有关。一般将与酶活性有关的基团称为酶的必需基团,有活性中心内和活性中心外两种。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有催化基团和结合基团。催化基团使底物分子不稳定,形成过渡态,并最终将其转化 单物质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

  为产物。结合基团与底物分子相结合,将其固定于酶的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为维持酶活性中心的空间构象所必需,故选.B。

  93.能够作为解耦联剂的物质是

  A.CO

  B.CN

  C.H2S

  D.二硝基苯酚

  E.抗霉素A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解耦联剂使氧化和磷酸化脱耦联,氧化仍可以进行,而磷酸化不能进行,解耦联剂为离子载体或通道,能增大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消除H+梯度,因而无ATP生成,使氧化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以热的形式散发。二硝基苯酚可用作单色指示剂,并用于制备染料、药物和作为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它在生物化学领域内作为解耦联剂用作研究氧化

  磷酸化和电子传速系统的试剂,故选D。

  94.贮存的脂肪分解成脂肪酸的过程称为

  A.脂肪酸的活化

  B.脂肪的动员

  C.脂肪酸的G-氧化

  D.生酮过程

  E.脂肪酸的运输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在病理或饥饿条件下,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的脂肪,被脂肪酶逐步水解为游离脂酸(FFA)及甘油,并释放人血以供其他组织氧化利用,称为脂肪动员,故B正确。脂肪酸的活化指脂肪酸转变成脂酰CoA的过程,故A不正确。脂肪酸在体内氧化时,在羧基端的β-碳原子上进行氧化,碳链逐次断裂,每次断下一个二碳单位,即乙酰CoA,该过程称作β-氧化,故C不正确。某些物质能在肝中产生酮体,被称作生酮过程,故D不正确。脂肪酸的运输指脂肪酸在血浆中以载体进行运输的过程,故E不正确。

  95.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原料是

  A.天冬氨酸

  B.丝氨酸

  C.甲硫氨酸

  D.酪氨酸

  E.精氨酸

  答案:A

  精析与避错: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合成有两条途径。①利用磷酸核糖、氨基酸、一碳单位及C0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合成嘌呤核苷酸,称为从头合成途径,是体内的主要合成途径。②利用体内游离嘌呤或嘌呤核苷,经简单厦应过程生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称重新利用(或补救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嘌呤的原料包括氨基酸(甘氨酸和天冬氨酸)、CO2、一碳单位和磷酸核糖,故A正确。

  100.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就可以引起癌症

  B.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C.只对细胞有害,而无正常功能

  D.不为细胞因子编码

  E.总是处于活化状态

  答案:B

  精析与避错:肿瘤细胞中存在着显性作用的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有与之同源的正常基因,被称为原癌基因,故B正确。只有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才形成肿癌。正常情况下,并不引起癌症,故A不正确。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在进化上高

  等保守,故C不正确。细胞因子对原癌基因有编码的作用,因此,来源于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产物的肽疫苗在肿瘤的治疗及预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D不正确。原癌基因在未发生变异时,处于失活状态,故E不正确。

  101.蛋白质变性是由于

  A.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

  B.氨基酸组成的改变

  C.肽键的断裂

  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

  E.蛋白质的水解

  答案:D

  精析与避错: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故选D。

  102. DNA变性时,断开的键是

  A.磷酸二酯键

  B.氢键

  C.糖苷键

  D.肽键

  E.疏水键

  答案:B

  精析与避错:DNA变性是指加热或用碱处理双链DNA,使氢键断裂,使之变成为单链,故选B。

  103.酶的活性中心是指

  A.整个酶分子的中心部位

  B.酶蛋白与辅酶的结合部位

  C.酶分子上有必需基团的部位

  D.酶分子表面有解离基团的部位

  E.能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变成产物的部位

  答案:E

  精析与避错:酶是生物大分子,作为蛋白质,其分子体积比底物分子体积要大得多。在反应过程中酶与底物接触结合时,只限于酶分子的少数基团或较小的部位。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故选E。

  104.肝糖原可以补充血糖,因为肝脏有

  A.果糖二磷酸酶

  B.葡萄糖激酶

  C.磷酸葡萄糖变位酶

  D.葡萄糖-6-磷酸酶

  E.磷酸己糖异构酶

  答案:D

  精析与避错:机体各组织都能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糖原最多,分别称为肝糖原和肌糖原。肝脏具有丰富的葡萄糖-6-磷酸酶,以分解来自糖原的分解产物6-磷酸葡萄糖成为葡萄糖,用以调节血糖水平,故选D。

  105.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甲状腺素分泌增

  多,不会出现

  A.ATP合成增多

  B.ATP分解加快

  C.耗氧量增多

  D.呼吸加快

  E.氧化磷酸化反应受抑制

  答案:E

  精析与避错:甲亢患者甲状腺素分泌增多,新陈代谢加快,所以ATP合成增多,ATP分解加快,耗氧量增多,呼吸加快,氧化磷酸化反应得到促进,故选E。

  106.脂酰CoA β一氧化过程的顺序是

  A.脱氢,加水,再脱氢,加水

  B.脱氢,脱水,再脱氢,硫解

  C.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

  D.水合,腕氢,再加水,硫解

  E.水合,脱氢,硫解,再加水

  答案:B

  精析与避错:脂酰CoA β--氧化的过程如下。①脱氢:脂酰CoA在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α、β碳原子各脱下一氢原子,生成反Δ2烯酰CoAo脱下的2H由FAD接受生成FADH2。②加水:反△2烯酰CoA在△2烯酰水化酶的催化下,加水生成L(+)-β一羟脂酰CoAo③再脱氢:.L(+)一β-羟脂酰CoA在β一羟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脱下2H生成β-酮脂酰CoA,脱下的2H由NAD+接受,生成NADH及H+。④硫解:β一酮脂酰CoA在β一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加CoA-SH使碳链断裂,生成1分子乙酰CoA和少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故选B。

  107.下列中含有胆碱的是

  A.脑磷脂

  B.卵磷脂

  C.磷脂酰肌醇

  D.心磷脂

  E.磷脂酸

  答案:B

  精析与避错:卵磷脂(学名磷脂酰胆碱,简称PC)是以粉末磷脂为原料,经过乙醇萃取、精制而成的黄色蜡状产品。脑磷脂即磷脂酰乙醇胺,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乙醇胺组成。心磷脂亦称双磷脂酰甘油。从这些物质的学名可以看出,只有卵磷脂含有胆碱,故选B。

  108.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指

  A.氨基酸氧化酶与谷氨酸脘氢酶联合

  B.氨基酸氧化酶与谷氨酸脱羧酶联合

  C.转氨酶与谷氨酸脱氢酶联合

  D.腺苷酸脱氨酶与谷氨酸脱羧酶联合

  E.腺苷酸脱氨酶与氨基酸氧化酶联合

  答案:C

  精析与避错:所谓联合脱氨基,是指氨基酸的转氨基作用和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联合,其过程是氨基酸首先与α-酮戊二酸在转氨酶催化下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谷氨酸,谷氨酸在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α-酮戊二酸和氨,α-酮戊二酸再继续参与转氨基作用。上述联合脱氨基作用是可逆的,也是体内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的主要途径,故选C。

  109.不是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的直接原料的是

  A.甘氨酸

  B.天冬氨酸

  C.谷氨酸

  D.C02

  E.一碳单位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嘌呤环是由一些简单化合物合成的,甘氨酸提供C4、C5及N7;谷氨酰胺提供N3、N9;Nl0-甲酰四氢叶酸提供C2;N5,Nl0-甲炔四氢叶酸提供C8;C02提供C6,故选C。

  110.下列对反转录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转录病毒是一类RNA病毒

  B.反转录病毒含反转录酶

  C.反转录病毒均引起肿瘤

  D.对反转录病毒的研究促进了癌基因及原癌基因的发现

  E.反转录病毒中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RNA

  答案:C

  精析与避错:反转录病毒即RNA病毒,是需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首先将RNA转变为cDNA,再经DNA复制、转录、翻译等作用下扩增的一类病毒。有的反转录病毒还带有癌基因,即有致癌作用,故选C。

  111.通过胞质/核内受体发挥作用的物质是

  A.甲状旁腺素

  B.干扰素

  C.加压素

  D.维生素D

  E.肾上腺素

  答案:D

  精析与避错:维生素D与肠黏膜细胞的胞质受体结合后,运人胞核,促进基因表达合成钙结合蛋白(caBP),使钙离子(Ca2+)自小肠黏膜乳头上皮细胞的刷毛缘吸收。甲状旁腺素受体存在于PTH的靶细胞上,目前发现三种甲状旁腺激素受体,与PTH结合后,PTH受体通过与其相耦联的Gs蛋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也可通过Gp蛋白激活PLC,再经DG激活蛋白激酶C和IP3,提高细胞内Ca2+的浓度,从而发挥作用。干扰素对细胞表面的干扰素受体有高度亲和力,它与受体的相互作用可激发细胞合成新的mRNA,产生多种效应蛋白,发挥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加压素通过轴突经转运蛋白到达神经垂体,通过视上垂体束释放于垂体后叶的血管内而发挥其生理效应。肾上腺素能激动α和β两类受体,产生较强的α型和β型作用,故选D。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