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第二次考试机考试题(四)

2018年临床助理医师第二次考试机考试题(四) 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9-02   【

  44.在血浆蛋白电泳中,泳动最慢的蛋白质是

  A.清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β-球蛋白

  E.γ-球蛋白

  答案:E

  精析与避错:通过电泳可将血清蛋白质分为5条区带,从正极端开始依次分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α2-球蛋白等电点是5. 06,β一球蛋白等电点是5.1,γ一球蛋白等电点是7. 10在pH8.6的缓冲液中电泳时,这些蛋白质都带负电荷,它们的泳动速度是清蛋白> α2-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故选E。

  45.血浆蛋白质中含量最多的是

  A.清蛋白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β-球蛋白

  E.γ-球蛋白

  答案:A

  精析与避错:清蛋白系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在血浆中的半衰期为15~19天,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桨总蛋白的40%~6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由血浆中清蛋白水平调节,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清蛋白,故选A。

  47.食用新鲜蚕豆发生溶血性黄疸的患者缺陷的酶是

  A.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B.异柠檬酸脱氢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E.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答案:D

  精析与避错:此病被称作蚕豆病,是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的情况下,食用新鲜蚕豆后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G-6-PD有保护正常红细胞免遭氧化破坏的作用,新鲜蚕豆是很强的氧化剂,当G-6-PD缺乏时,则红细胞被破坏而致病,故选D。

  48.组成多聚核苷酸的骨架成分是

  A.碱基与戊糖

  B.碱基与磷酸

  C.碱基与碱基

  D.戊糖与磷酸

  E.戊糖与戊糖

  答案:D

  精析与避错:多聚核苷酸就是指DNA或RNA,DNA一般是双螺旋结构,多为右手双螺旋,由四种脱氧核糖核酸组成,每种脱氧核糖核酸由碱基、戊糖、磷酸组成。 RNA—般为单链,由核糖核酸组成,每种核糖核酸也是由碱基、戊糖、磷酸组成,只是它的戊糖在二号位多一个氧原子,故选D。

  49.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原有能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

  B.由一级结构上相互邻近的氨基酸组成

  C.必需基团存在的唯一部位

  D.均由亲水氨基酸组成

  E.含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

  答案:E

  精析与避错:构成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可分为两种,与底物结合的必需基团称为结合基团,促进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的基团称为催化基团,故E正确。酶原在被激活前没有能够发挥催化作用的活性中心,故A不正确。构成酶活性中心的几个氨基酸,在一级结构上并不紧密相邻,可能相距很远,甚至可能在不同的肽链上,但由于肽链的折叠与盘绕使它们在空间结

  构上彼此靠近,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位于酶分子表面的、呈裂缝状的小区域,故B不正确。活性中心的基团都是必需基团,但是必需基团还包括那些在活性中心以外的、对维持酶空间构象必需的基团,故C不正确。酶活性中心多数由亲水氨基酸残基组成,故D不正确。

  50.下列有关氧化磷酸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在氧化时伴有ADP磷酸组织转化成ATP的过程

  B.氧化磷酸化过程存在于线粒体内

  C.P/O可以确定ATP的生成数

  D.氧化磷酸化过程有两条呼吸链

  E.电子经呼吸链传递至氧产生3分子ATP

  答案:E

  精析与避错:在氧化磷酸化过程中,一对电子从FADH2传递至氧产生1.5个ATP 。由于FADH2直接将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bcl复合物,不经过NADH-CoQ还原酶,所以当一对电子从FADH2传递至氧时只有6个质子由基质泵出,合成1分子ATP需4个质子,共形成1.5个ATP[(2+4)/4]。 E说法错误,故选E。

  51.激活的PKC能磷酸化的氨基酸残基是

  A.酪氨酸/丝氨酸

  B.酪氨酸/苏氨酸

  C.丝氨酸/苏氨酸

  D.丝氨酸/组氨酸

  E.苏氨酸/组氨酸

  答案:C

  精析与避错:蛋白激酶C (PKC)催化蛋白质的含羟基氨基酸(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氨酸)的侧链羟基形成磷酸酯。 PKC对代谢的调节作用是PKC被祓激活后,可引起一系列靶蛋白的丝氨酸残基和(或)苏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与PKA相似)反应。靶蛋白包括质膜受体、膜蛋白和多种酶。

  52.合成脂肪酸的乙酰CoA主要来自

  A.糖的分解代谢

  B.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C.胆固醇的分解代谢

  D.生糖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E.生酮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答案:A

  精析与避错:脂肪酸的合成是以乙酰CoA为原料,在细胞质中经脂肪酸合成酶复合体催化而完成的,但只能合成至最长含16碳的软脂酸。合成脂肪酸的原料是乙酰CoA,主要来自糖的氧化分解。此外,某些氨基酸分解也可提供部分乙酰CoA,故选A。

  53.转氨酶的辅酶是

  A.磷酸吡哆醛

  B.焦磷酸硫胺素

  C.生物素

  D.四氢叶酸

  E.泛酸

  答案:A

  精析与避错: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哆胺都是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形式,即转氨酶类、脱羧酶类、半胱氨酸脱硫酶等的辅酶,对蛋白质或氨基酸的代谢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科疾病,如急、慢性湿疹,脂溢性湿疹,荨麻疹,皮炎,糙皮病,婴儿湿疹,皮肤瘙痒症,婴儿苔藓,水疱疹,红皮症,口角炎等,其他如肝功能障碍、过敏性疾病、神经炎、妊娠呕吐、药物性白细胞减步症等,也广泛地应用于组织培养和生化试剂,故选A。

  54.补充酪氨酸可“节省”体内的

  A.苯丙氨酸

  B.组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亮氨酸

  答案:A

  精析与避错:酪氨酸是一种芳香族氨基酸,属非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大量的食物蛋白中,可以在肝内被合成,也可少量在脑内由一种必需氨基酸——苯丙氨酸分解而来。酪氨酸可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形成二羟苯丙氨酸,再被同一酶催化形成多巴醌,酮式的多巴醌不稳定,可自发进行一系列反应后形成黑色素,故选A。

  55.体内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终产物是

  A.尿素

  B.NH3

  C.β一丙氨酸

  D.β-氨基异丁酸

  E.尿酸

  答案:E

  精析与避错:在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中,首先在各种脱氨酶作用下水解脱去氨基(脱氨也可以在核苷或核苷酸的水平上进行),腺嘌呤脱氨生成次黄嘌呤(I),鸟嘌呤脱氨生成黄嘌呤(X),I和X在黄嘌呤氧化酶作用下氧组织转化成尿酸。人和猿及鸟类等为排尿酸动物,以尿酸作为嘌呤碱代谢最终产物;其他生物还能进一步分解尿酸形成尿囊素、尿囊酸、尿素及氨等不同代谢产物,故选E。

  59.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是

  A.乙酰CoA、甘氨酸、Fe2+

  B.琥珀酰CoA、甘氨酸、Fe2+

  C.乙酰CoA、甘氨酸、Fe2+

  D.丙氨酰CoA、组氨酸、Fe2+

  E.草酰CoA、丙氨酸、Fe2+

  答案:B

  精析与避错:体内大多数组织均具有合成血红素的能力,且合成通路相同。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与肝。在人红细胞中,血红素的合成从早幼红细胞开始,直到网织红细胞阶段仍可合成,而成熟红细胞不再有血红素的合成。血红素合成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CoA和Fe2+等简单小分子物质。其起始和终止阶段合成在线粒体内进行,中间阶段在胞质进行,故选B。

  60.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1α-羟化酶

  B.12α-羟化酶

  C.HMG-CoA还原酶

  D.HMG-CoA合成酶

  E.7α-羟化酶

  答案:E

  精析与避错:在胆汁酸合成过程中,羟化是最主要的变化。首先在7α-羟化酶催化下,胆固醇转变为7α-羟胆固醇,然后再转变成鹅脱氧胆酸或胆酸,后者的生成还需要在12位上进行羟化。此步骤中,7α-羟化是限速步骤,7α-羟化酶是限速酶。该酶属微粒体加单氧酶系,需细胞色素P450及NADPH、NADPH-细胞色素P还原酶及一种磷脂参与反应,故选E。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