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考 >> 自考真题 >> 经济类 >> 经济法概论(法律类)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2001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概论试卷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06年6月10日]  【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国有资产管理评估办法》规定,资产评估应遵循的原则有 
A. 真实性原则 
B. 营利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D. 可行性原则 
E. 公正性原则 【 】 
32. 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 
A. 合资经营 
B. 外国政府贷款 
C. 独资经营 
D.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E.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 】 
33. 国家对广告内容管理的要求是 
A. 广告内容必须真实 
B. 广告内容表达必须清晰、明白 
C. 广告内容可以配有中国国旗、国徽和国歌标志、国歌音响 
D. 广告内容可以贬低同行业产品 
E. 广告内容必须健康 【 】 
34. 当前要提高中国经济管理水平,就要实现 
A. 经济管理现代化 
B. 经济管理民主化 
C. 经济管理统一化 
D. 经济管理科学化 
E. 经济管理法制化 【 】 
35. 区域经济运行在追求目标方面表现为 
A. 追求区域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B. 既身负一定宏观协调的任务,又是区域利益的维护者 
C. 直接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D. 追求地方财政收入的最大化 
E. 追求利润最大化 【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 (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6 分,共24 分)
 
36. 正确制定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战略的依据。 
37. 简述行业管理与部门管理的区别。 
38. 简述国土资源管理的原则。 
39. 简述经济手段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四、计算题 (本大题6 分) 
40. 假定2000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89,000 亿元人民币,2001 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
试计算:200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要求列出计算过程)。 
五、论述题 (本大题15 分) 
41. 论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六、案例分析 (本大题15 分) 
4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与经济疲软、通货紧缩的
两个不同阶段,试参考下面提供的资料,根据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运用的基本原理,
分析在这两个不同阶段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如何协调运用及两种政策运用的主要手
段。 
资料一:1992 年?99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新的投资热潮,货币投放过多,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增长率1993 年高达61.8﹪;同时,消费需求也严重膨胀,进口增长大大超过出口
增长,外汇结存大幅度下降。社会供求总量严重失衡导致1994 年的价格总水平 (全国商
品零售价格总指数) 升至21.7﹪。此外,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强
化。 
资料二: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受其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速税减,加之
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开始出现不足,导致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同时,产业结构不
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造成不少产品生产过剩,最终形成经济增长
的增幅下降、价格总水平持续负增长 (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998 年为 -2.6﹪、1999 
年为 -3.0﹪) 即通货紧缩的局面。 
责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