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北京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中考二轮复习试题及答案(作家作品专项练习)_第6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4年11月4日 ]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要熟记。

  23.试题分析: 《雷电颂》作者是郭沫若,这是一部历史剧。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要熟记。

  24.试题分析: 《海底两万里》是作者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他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之父”。

  考点:本题考查名著的文学常识。

  点评:对于课本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要熟记。

  25.高尔基   自传体

  26.法布尔   《昆虫记》

  【解析】

  试题分析:高尔基是举世闻名的作家,他写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写的《昆虫记》,给同学们普及了有关昆虫方面的知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点评:名著导读着重考查考生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力求从作品中得到一定的启发。

  27.A.萧红 呼兰河传 小团圆媳妇 B.示例:能避免。如果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家不迷信鬼神,不封建专制,她就不会挨打,不会被折磨致死。

  【解析】

  试题分析:萧红在小说《呼兰河传》中表现了“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对于她的命运能否避免,结合文章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能。“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是为她着想”,想让她“中用”,从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话中可见,呼兰河小城的人们愚昧迷信,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自由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阅读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呈现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从考察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等。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语段,考查涉及的作者、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评判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不仅要泛读还要对重点段落精读,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28.法国 《我的叔叔于勒》

  29. 苏轼

  【解析】

  28.试题分析:这是对《我的叔叔于勒》这部文章的考查,根据语句中的“同胞好似摇钱树”“ 骨肉恰如陌路人”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哪篇文章了。作者的国籍则要有识记才可答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文章,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29.试题分析:“承天寺如水的月色”表明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的内容,“西北望,射天狼”表明是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这都是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名篇,其作者和作者的生活朝代一般是不会不知道的,但关键是根据提示信息锁定课文篇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名篇及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文言诗文课文,不但要知道字词句意,还要能知道大致内容和主题以及涉及到的文学常识.还要善于把同一作者的不同篇目进行联想与比较。

  30.《傅雷家书》《傅雷家书》谈生活艺术

  31.本书作者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修养进行悉心的指导和培养,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循循善诱,感情真挚。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启发。

  【解析】

  30.试题分析:这道题以对对联的形式考查了名著阅读。《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傅雷家书》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由此可见,《傅雷家书》就是谈生活艺术的。运用对对联的知识,根据上联,很快就能对出下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

  点评:对联是对偶,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就是按一定的格式规则对句。对联的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平”就是第一、二声(阴平、阳平),“仄”就是第三四声(上声、去声)。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通常竖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