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学:第十四单元

2018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学:第十四单元 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2-07   【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阴盛格阳是指阴气偏盛至极,壅闭于里,寒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变化。称为真寒假热证。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所谓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所谓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因此决定病证虚实变化的主要病机是正邪的盛衰。

  1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实,指以邪气亢盛为主,而正气未衰,正邪激烈相争,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以太过、亢奋、有余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虚,指以正气虚损为主,机体抗邪无力,表现一系列以虚弱、衰退和不足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常见神疲体倦、面色无华、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多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的后期,以及各种慢性病证日久,耗伤人体的精血津液;或因暴病吐利、大汗、亡血等致使正气脱失的病变。

  2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邪正相持,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多发于外感疾病中期,或慢性病之迁延期,多由于邪正相持不下,病势胶着所致。病势迁延,经久不愈,或发展成慢性病证。一般来说,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持、病理表现明显之所,其临床表现亦随邪留部位而有所不同。

  2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阳不制阴而虚寒内生的病理状态。内寒的病机多见于心脾肾。

  2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瘀水停是指因血脉瘀阻,血行不畅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水液停聚的病理变化。血瘀则津液不行,从而导致津停为水湿痰饮。

  2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津亏血瘀是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致使血中津液大量亏耗,则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气随津脱是指津液大量耗失,气失其依附而出现暴脱亡失的病理变化。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等所致。

纠错评论责编:zhenzi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