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习题:第十一单元

2018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病理学习题:第十一单元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2-01   【

  二、A2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细菌性痢疾指由一些病原感染引起的痢疾样病变,本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和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程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

  A.急性胃肠炎:腹痛、腹泻、呕吐等,一般是无血便

  B.急性细菌性痢疾:如题中述

  C.肠伤寒:表情淡漠,缓冲脉等

  D.食物中毒:中毒史

  E.肠阿米巴痢疾:特殊腥臭味,暗红色大便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结核病分为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肺外结核包括脑膜、肾、骨、肠部位的结核感染。大都是肺部结核病灶的结核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所致。故本题选B。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题干已经明确病理检查为密布灰白色粟粒大小结节,粟粒性肺结核可见两肺均匀、细小弥散的颗粒状病灶,接近肺门略为浓密,肺周围较为淡薄。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硬化时的血液系统常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由于肝脏合成障碍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有质与量的降低,因此,患者常有贫血及出血倾向。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一位病人患病已3周,有持续性高热、心跳过缓、腹胀、腹泻并见出血,因中毒性休克死亡。尸检发现,泛发性腹膜炎、回肠末端见一穿孔、回肠孤立和集合淋巴结肿胀、坏死、溃疡。脾脏肿大,

  A.细菌性痢疾:粪便中有大量白细胞。

  B.阿米巴痢疾:果酱样,粪便中有大量红细胞。

  C.肠伤寒:易出现肠出血、肠穿孔。淋巴系统受累。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可肝脾大。

  D.肠结核:有结核病史,以腹痛腹泻为表现,很少出血。

  E.急性坏死性肠炎:症状重,肠出血,可伴有急腹症表现。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A.流行性出血热:全身小血管损害引起的出血性炎症。

  B.结核性脑膜炎:基本病理变化为渗出、增生、坏死。病变以脑底最明显。

  C.化脓性脑膜炎:脑脊膜血管高度扩张充血,病变严重的区域,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脓性分泌物。

  D.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膜充血,脑水肿明显,脑回宽,脑沟窄;可见半透明的软化灶。

  E.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起,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与此同时,双肾上腺严重出血,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尸检发现,冠状动脉Ⅳ级狭窄心肌变软,提示存在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时,心肌缺血坏死,心室壁软化,出现反常运动等病理改变。

  三、B

  1、

  <1>、

  【正确答案】 E

  <2>、

  【正确答案】 B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童虫移行到肺时,部分可穿破肺泡壁的毛细血管,游出到肺组织中,引起相应部位的充血、水肿、点状出血、嗜酸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血管炎或血管周围炎,但一般病变轻,病程较短。患者可出现发热、一过性咳嗽和痰中带血等症状。

  <4>、

  【正确答案】 D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干酪样肺炎可由浸润性肺结核恶化进展而来,亦可由急慢性空洞型肺结核经支气管播散而致。按病变范围分为小叶性和大叶性干酪样肺炎。肉眼可见肺叶肿大实变,切面黄色干酷样,坏死物质液化排出后可有急性空洞形成,镜下可见广泛干酷样坏死。

  <2>、

  【正确答案】 B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结核球(Tuberculona):为纤维组织包绕干酪样结核病变或阻塞性空洞被干酪物质充填而形成的球形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多数为单发,少数可多发。多见于锁骨下区,其直径在2~3cm.一般表现为球形块状影,轮廓清楚,密度不均可含有钙化灶或透光区,周围可有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灶,常称为“卫星灶。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常见于小儿,多无症状,有时表现为低热、轻咳、出汗、心跳快、食欲差等;少数有呼吸音减弱,偶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起病急剧,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多呈弛张热或稽留热,血白细胞可减少,血沉加速。亚急性与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病程较缓慢。

  浸润型肺结核(Ⅲ型):肺部有渗出、浸润及不同程度的干酷样病变。多数发病缓慢,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渐出现发热、咳嗽、盗汗、胸痛、消瘦、咳痰及咯血。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Ⅳ型):反复出现发热、咳嗽、咯血、胸痛、盗汗、食欲减退等,胸廓变形,病侧胸廓下陷,肋间隙变窄,呼吸运动受限,气管向患侧移位,呼吸减弱。血常规检查可见血沉值增快,痰结核菌培养为阳性,X线显示空洞、纤维化、支气管播散三大特征。

  干酪样肺炎(caseous pneumonia)干酪样肺炎可由浸润性肺结核进展而来,也可由急、慢性空洞内的细菌经支气管播散所致。镜下主要为大片干酪样坏死灶。肺泡枪内大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

  <4>、

  【正确答案】 C

  3、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吸虫分为几个阶段,分别叙述如下:

  1.成虫产卵及卵的排出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小静脉末梢,合抱的雌雄成虫在此处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日产卵约300~300O个。日本血吸虫雌虫在排卵时呈阵发性地成串排出,以致卵在宿主肝、肠组织血管内往往沉积成念珠状,雌虫产卵量因虫的品系(株)、实验动物宿主及虫体寄生时间长短不同而异。所产的虫卵大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少量随血流进入肝。约经11天,卵内的卵细胞发育为毛蚴,含毛蚴的成熟虫卵在组织中能存活IO天。由于毛蚴分泌物能透过卵壳,破坏血管壁,并使周围组织发炎坏死;同时肠的蠕动、腹内压增加,致使坏死组织向肠腔溃破,虫卵便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

  2.毛蚴的孵化

  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水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卵内毛蛐孵出。毛蚴的孵出与温度、渗透压、光照等因素有关。当温度在5~35℃之间均能孵出,一般温度愈高,孵化愈快,毛蚴的寿命也愈短,以25~30℃最为适宜;低渗透压的水体、光线照射可以加速毛蚴的孵化;水的PH值也很重要,毛蚴孵化的最适宜PH为7.5~7.8。毛蚴孵出后,多分布在水体的表层,作直线运动,并且有向光性和向清性的特点。毛蚴在水中能存活1~3天,孵出后经过时间愈久,感染钉螺的能力愈低。当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就主动侵入,在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

  3.幼虫在钉螺体内的发育繁殖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毛蚴袭击和吸附螺软组织是由于前端钻器的吸附作用和一对侧腺分泌粘液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毛蚴顶腺细胞可分泌蛋白酶以降解含有糖蛋白成分的细胞外基质,以利其钻穿螺软组织。随则,毛蚴不断交替伸缩动作,从已被溶解和松软的组织中进入,毛蚴体表纤毛脱落,胚细胞分裂,2天后可在钉螺头足部及内脏等处开始发育为母胞蚴。在母胞蛐体内产生生殖细胞,每一生殖细胞又繁殖成一子胞蚴,子胞蚴具有运动性,破壁而出,移行到钉螺肝内寄生。子胞蚴细长,节段性,体内胚细胞又分裂而逐渐发育为许多尾蚴。一个毛蚴钻入钉螺体内,经无性繁殖,产生数以千万计的尾蚴,尾蚴在钉螺体内分批成熟,陆续返出。尾蚴形成的全部过程所需时间与温度有关,至少为44天,最长是159天。发育成熟的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在水中活跃游动。

  4.尾蚴逸出及侵入宿主

  影响尾蚴自钉螺逸出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是水温,一般在15~35℃范围内没有什么区别,最适宜温度为20~25℃;光线对尾蚴逸出有良好的作用;水的pH在6.6~7.8范围内,对尾蚴逸出不受影响。尾蚴逸出后,主要分布在水面下,其寿命一般为1~3天。尾蚴的存活时间及其感染力随环境温度及水的性质和尾蚴逸出后时间长短而异。当尾蚴遇到人或动物皮肤时,用吸盘吸附在皮肤上,依靠其体内腺细胞分泌物的酶促作用,头器伸缩的探查作用,以及虫体全身肌肉运动的机械作用页协同完成钻穿宿主皮肤。在数分钟内即可侵入。尾蚴一旦侵入皮肤以后丢弃尾部。一般认为,后钻腺的糖蛋白分泌物遇水膨胀变成粘稠的胶状物,能粘着皮肤,以利前钻腺分泌酶的导向和避免酶流失等作用;前钻腺分泌物中的蛋白酶在钙离子激活下,能使角蛋白软化,并降解皮肤的表皮细胞间质、基底膜和真皮的基质等,有利于尾蚴钻入皮肤。

  5.成虫定居及营养

  尾蚴脱去尾部,侵人宿主皮肤后,称为童虫(schistosomula)。童虫在皮下组织停留短暂时间后,侵入小末梢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经右心到肺,再由左心入大循环,到达肠系膜上下动脉,穿过毛细血管进入门静脉,待发育到一定程度,雌雄成虫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及痔上静脉寄居、交配、产卵。自尾蚴侵入宿主至成虫成熟并开始产卵约需24天,产出的虫卵在组织内发育成熟需11天左右。成虫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因虫种而异,日本血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活40年之久。

  <2>、

  【正确答案】 D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吸虫病

  自尾蚴钻入皮肤,经童虫移行并发育为成虫,成虫成熟后交配产卵,虫卵沉积于肠道与肝脏等处组织内,血吸虫生活史中四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但前三者所造成的病变,或为一过性,或较轻微,均不足以对人体造成显著损害。唯虫卵沉积于组织内所诱发的虫卵肉芽肿反应乃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

1234
纠错评论责编:zhenzi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