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年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微生物学习题:第六单元

2018年临床助理执业医师微生物学习题:第六单元 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1-18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R质粒转移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人体内,一种细菌可带有多种质粒,而一种耐药质粒(R质粒)又可携带多种耐药性基因群,并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转位易位及整合等多种的基因转移或重组形式,在细菌之间传播并可导致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接合性耐药质粒:由耐药性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γ决定因子)两部分组成:①RTF的实质上是F因子,可编码性菌毛,并通过接合方式转移耐药基因;②γ决定因子,可表达耐药基因。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带有温和噬菌体(如Mu噬菌体)的溶原性细菌,其噬菌体基因组片段可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称作前噬菌体),可使其细菌性状发生改变(称作溶原性转换)。

  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溶原性转换指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称为溶原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溶原菌的染色体整合,导致溶原菌的基因型改变及获得新的遗传特征。经过溶原性转换,如白喉棒状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肉毒梭菌等,可分别变为产生白喉毒素、α毒素和肉毒毒素的产毒株。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转导指由噬菌体介导,从供体菌向同种的受体菌转移遗传物质(DNA片段),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溶原性转换指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菌(称为溶原菌)后,以前噬菌体形式与溶原菌的染色体整合,导致溶原菌的基因型改变及获得新的遗传特征。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转化是指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从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二、B

  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r决定因子可以表达耐药基因。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毒力质粒(Vi 质粒,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如致病性的大肠埃希菌产生的耐热性肠毒素是由ST质粒编码的;细菌粘附定植在肠粘膜表面是由K质粒决定的。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细菌素质粒(编码各种细菌产生的细菌素);Col 质粒编码大肠埃希菌产生大肠菌素。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F因子可编码性菌毛,并通过接合方式转移耐药基因。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耐药质粒(R质粒)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是,R质粒转移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人体中R质粒又可携带多种耐药性基因群,并可通过接合、转化、转导、转位易位及整合等多种的基因转移或重组形式,在细菌之间传播并可导致出现多重耐药菌株。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带有温合噬菌体(如Mu噬菌体)的荣圆形细菌,其噬菌体基因组片段可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称为前噬菌体),可使其细菌形状发生改变(称为溶原性转换)。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结合是指细菌通过结合性质粒街道和性菌毛的中空管状结构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如质粒)从供体菌转入受体菌。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细菌的各种遗传特性主要受到细菌的质核中染色体环状双螺旋DNA所控制。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转座因子(又称转位因子)为细菌基因组中可以百变自身位置的独特DNA片段,它可在染色体、质粒及噬菌体之间转移,又分为插入序列(IS)和转座子(Tn)。

12
纠错评论责编:zhenzi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