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药师 >> 执业西药师 >> 模拟试题 >> 药学知识一 >>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药学知识一》(7)

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药学知识一》(7) 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02月08日 ]  【

  答案部分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干淀粉: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崩解剂,含水量在8%以下,吸水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膨胀性,较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但对易溶性药物的崩解作用较差。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微晶纤维素(MCC):微晶纤维素是纤维素部分水解而制得的聚合度较小的结晶性纤维素,具有良好的可压性,有较强的结合力,压成的片剂有较大硬度,可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黏合剂”使用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微粉硅胶:本品为优良的片剂助流剂,可用作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泡腾崩解剂是一种专用于泡腾片的特殊崩解剂,最常用的是由碳酸氢钠与枸橼酸组成的混合物。遇水时,上述两种物质连续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在几分钟之内迅速崩解。含有这种崩解剂的片剂,应妥善包装,避免受潮造成崩解剂失效。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因其溶于冷水成为黏性溶液,故亦常用其2%~5%的溶液作为黏合剂使用。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这是国内近年来应用较多的一种崩解剂。由于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孔隙度,所以它有很好的吸水速度和吸水量。

  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其他黏合剂:5%~20%的明胶溶液、50%~70%的蔗糖溶液、3%~5%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水溶液或醇溶液,可用于那些可压性很差的药物。

  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咀嚼片 系指于口腔中咀嚼或吮服使片剂溶化后吞服,在胃肠道中发挥作用或经胃肠道吸收发挥全身作用的片剂。咀嚼片口感、外观均应良好,一般应选择甘露醇、山梨醇、蔗糖等水溶性辅料作填充剂和黏合剂。

  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醇硫酸镁:二者皆为水溶性滑润剂的典型代表。前者主要使用易溶于水的聚乙二醇4000和6000;后者为目前正在开发的新型水溶性润滑剂。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注意区分微粉硅胶与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为良剂的助流剂,不作崩解剂。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药剂学中,润滑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助流剂、抗黏剂和(狭义)润滑剂的总称,其中:

  ①助流剂是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

  ②抗黏剂是防止原辅料黏着于冲头表面的物质;

  ③润滑剂(狭义)是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润滑剂。

  1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交联聚乙烯比咯烷酮(PVPP):是白色、流动性良好的粉末;崩解性能十分优越。

  1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控释片 系指在水中或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恒速或接近恒速释放药物的片剂,如硫酸吗啡控释片等。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加压而制得的一种密度较高、体积较小的固体制剂,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因而产品的性状稳定,剂量准确,片剂成本及售价都较低,其运输、贮存、携带及应用也都比较方便。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淀粉浆是片剂中最常用的黏合剂,常用8%~15%的浓度,并以10%淀粉浆最为常用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肠溶型

  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制方法与包薄膜衣的方法相同,也可在包糖衣至粉衣层后包肠溶衣,最后再包糖衣层和打光。

  1)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2)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3)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

  4)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5)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 L)

  ①肠溶型Ⅰ为水分散体,与Eudragit L30D相似

  ②肠溶型Ⅱ(Eudragit L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③肠溶型Ⅲ(Eudragit S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含片 系指含于口腔中,药物缓慢溶解产生持久局部作用的片剂。含片中的药物应是易溶性的,主要起局部消炎、杀菌、收敛、止痛或局部麻醉作用。可在局部产生较高的药物浓度从而发挥较好的治疗作用。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氢化植物油:本品以喷雾干燥法制得,是一种润滑性能良好的润滑剂。应用时,将其溶于轻质液体石蜡或己烷中,然后将此溶液喷于颗粒上,以利于均匀分布(若以己烷为溶剂,可在喷雾后采用减压的方法除去己烷)。

  1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羧甲基淀粉钠(CMS-Na):是一种白色无定形的粉末,吸水膨胀作用非常显著,吸水后可膨胀至原体积的300倍(有时出现轻微的胶黏作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崩解剂,价格亦较低,其用量一般为1%~6%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糖粉 由结晶性蔗糖经低温干燥后磨成的粉末,色白,味甜,露置空气中易受潮结块。酸性或碱性较强的药物能促进蔗糖变为转化糖,其吸湿性与转化糖等杂质的含量有关,纯度差的糖粉吸湿性更强。糖粉为可溶性片剂的优良稀释剂,并有矫味与粘合作用,在口含片和咀嚼片中多用之。

  用糖粉作填充剂,制粒时容易掌握,可减少片剂的麻点、松散等现象,且片剂外观和硬度较好,常用于中草药或其它疏松或纤维性等药物的制片。但由于糖粉有一定吸湿性,在一般片剂中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片剂在贮存过程中易逐渐变硬,影响片剂中药物的溶出速率。

  2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滑石粉主要作为助流剂使用

  2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淀粉作为片剂的辅料,既可作崩解剂又可作填充剂。

  填充剂:淀粉:比较常用的是玉米淀粉,它的性质非常稳定,与大多数药物不起作用,价格也比较便宜,吸湿性小、外观色泽好,在实际生产中,常与可压性较好的糖粉、糊精混合使用,这是因为淀粉的可压性较差,若单独使用,会使压出的药片过于松散。

  崩解剂:干淀粉:是一种最为经典的崩解剂,含水量在8%以下,吸水性较强且有一定的膨胀性,较适用于水不溶性或微溶性药物的片剂,但对易溶性药物的崩解作用较差,这是因为易溶性药物遇水溶解产生浓度差,使片剂外面的水不易通过溶液层面透入到片剂的内部,阻碍了片剂内部淀粉的吸水膨胀。在生产中,一般采用外加法、内加法或"内外加法"来达到预期的崩解效果。

  2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片剂硬度不够,稍加触动即散碎的现象称为松片。

  2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解决裂片问题的关键是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从整体上降低物料的弹性复原率。另外,颗粒中细粉太多、颗粒过干、黏合剂黏性较弱或用量不足、片剂过厚以及加压过快也可造成裂片。

  2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黏冲主要原因有:颗粒不够干燥或物料易于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以及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等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片重差异超限即片剂的重量超出药典规定的片重差异允许范围,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是:

  ①颗粒流动性不好,改善颗粒流动性;

  ②颗粒内的细粉太多或颗粒的大小相差悬殊;

  ③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应保持加料斗内始终有1/3量以上的颗粒;

  ④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

  2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湿法制粒的工艺流程为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与总混→压片。

  2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喷雾制粒法:系将制粒粉料置于流化喷雾制粒设备的流化室内,利用气流使悬浮呈流化态,再喷入润湿剂或黏合剂液体,使粉末凝结成粒的方法。

  2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压力过大主要造成片剂崩解迟缓或裂片。

  3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干法制片一般包括结晶压片法、干法制粒压片法和粉末直接压片法三种

  3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

  1.药物可压性:(比较物料的塑性与弹性)塑性比较大时可压性好,弹性大时可压性差。弹性大小用弹性复原率来表示。

  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药物的熔点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即有利于片剂成型。立方晶系对称性好,表面积大压缩易成型。

  3.黏合剂与润滑剂:黏合剂用量大片剂容易成型,但用量过大造成片剂硬度大,使其崩解、溶出困难;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使粒子间的结合力减弱,造成片剂的硬度降低。

  4.水分: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但含水量过多会造成黏冲现象。

  5.压力:一般情况下,压力增加片剂的硬度会随之增大,但当压力超出一定范围后压力对片剂硬度的影响减小。另外加压时间延长有利于片剂的成型。

  3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所有造成片重差异过大的因素,皆可造成片剂中药物含量的不均匀。此外,对于小剂量的药物来说,混合不均匀和可溶性成分的迁移是片剂含量均匀度不合格的两个主要原因。

  3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流化沸腾制粒法,亦称为“一步制粒法”。物料的混合、黏结成粒、干燥等过程在同一设备内一次完成。

  3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归纳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有:

  1. 药物的可压性

  任何物质都兼有一定的塑性和弹性,若其塑性较大,则称其为可压性好,压缩时主要产生塑性变形,易于固结成型;若弹性较强,则可压性差,即压片时所产生的形变趋向于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致使片剂的结合力减弱或瓦解,发生裂片和松片等现象。

  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

  由上述片剂成型理论可知,药物的熔点较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药物的熔点低,片剂的硬度大(但熔点过低,压片时容易黏冲);立方晶系的结晶对称性好、表面积大,压缩时易于成型;鳞片状或计状结晶容易形成层状排列,所以压缩后的药片容易分层裂片,不能直接压片;树枝状结晶易发生变形而且相互嵌接,可压性较好,易于成型,但缺点是流动性极差。

  3.粘合剂和润滑剂

  一般而言,粘合剂的用量意大,片剂愈易成型,但应注意避免硬度过大而造成崩解、溶出的困难;润滑剂在其常用的浓度范围以内,对片剂的成型影响不大,但由于润滑剂往往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如硬脂酸镁),当其用量继续增大时,会过多地覆盖于颗粒的表面,使颗粒间的结合力减弱,造成片剂的硬度降低。

  4.水分

  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这是因为干燥的物料往往弹性较大,不利于成型,而适量的水分在压缩时被挤到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起到一种润滑作用,使颗粒易于互相靠近,从而片剂易于形成。另外,这些被挤压到颗粒表面的水分,可使颗粒表面的可溶性成份溶解,当压成的药片失水后,发生重结晶现象而在相邻颗粒间架起了"固体桥",从而使片剂的硬度增大。当然,颗粒的含水量也不能太多,否则会造成黏冲现象。

  5.压力

  一般情况下,压力愈大,颗粒间的距离愈近,结合力愈强,压成的片剂硬度也愈大,但当压力超过一定范围后,压力对片剂硬度的影响减小。加压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片剂成型,并使之硬度增大。单冲压片机属于撞击式压片,加压时间很短象;所以极易出现裂片(顶裂)现象旋转式压片机的加压时间较长,因而不易裂片。

  3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片重调节器负责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位置愈低,模孔中容纳的颗粒愈多,则片重愈大

  3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影响片剂成型的主要因素

  1.药物可压性:(比较物料的塑性与弹性)塑性比较大时可压性好,弹性大时可压性差。弹性大小用弹性复原率来表示。

  2.药物的熔点及结晶形态:药物的熔点低有利于固体桥的形成,即有利于片剂成型。立方晶系对称性好,表面积大压缩易成型。

  3.黏合剂与润滑剂:黏合剂用量大片剂容易成型,但用量过大造成片剂硬度大,使其崩解、溶出困难;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多,使粒子间的结合力减弱,造成片剂的硬度降低。

  4.水分:颗粒中含有适量的水分或结晶水有利于片剂的成型,但含水量过多会造成黏冲现象。

  5.压力:一般情况下,压力增加片剂的硬度会随之增大,但当压力超出一定范围后压力对片剂硬度的影响减小。另外加压时间延长有利于片剂的成型。

  3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片剂的表面被冲头黏去一薄层或一小部分,造成片面粗糙不平或有凹痕的现象,一般即为黏冲;若片剂的边缘粗糙或有缺痕,则可相应地称为黏模

  3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片剂制粒的目的。片剂的制备分粉末直接压片法和制粒压片法(包括选粒压片)。制粒压片法又分为干法制粒和湿法制粒。制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片剂制备的两个重要前提条件,即用于压片的物料(颗粒或粉末)应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制粒后,使颗粒间空隙增大,压片时空气易排出,避免压力解除后残留的少量空气膨胀而裂片,同时,压缩时可使颗粒间易产生内聚力而成型;颗粒流动性大于粉末,填充均匀,使片重差异减小;不同比重的物料由于制粒而相互结合,机器振动也不易分层;颗粒中由于黏合剂的结合作用而细粉极少,不易飞扬。为了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减小推片力,需加入润滑剂,而与制粒无关。

  3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干燥的方法。干燥方法按加热方式分为传导干燥、对流干燥、辐射干燥、介电加热干燥等。其中通过与物料接触的壁面传递热能,使物料中的水分气化而达到干燥目的的方法是传导干燥。故本题答案应选D。

  4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在包制薄膜衣的过程中,尚须加入其他一些辅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剂、遮光剂等。常用增塑剂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常用的遮光剂主要是二氧化钛;常用的色素主要有苋莱红、胭脂红、柠檬黄及靛蓝等食用色素。

  4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胃溶型薄膜衣材料即在胃中能溶解的一些高分子材料,适用于一般的片剂薄膜包衣。

  (1)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这是一种最为常用的薄膜衣材料(在本章第二节曾作为黏合剂被介绍过),它的成膜性能很好,制成的膜无色、无味、柔软、抗裂,并在光、热、空气及一定温度下很稳定,不与其他辅料反应。本品不溶于热水,能溶于60%以下的水中;不溶于无水乙醇,但溶于70%以下的乙醇水溶液中,也能溶于异丙醇与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媒中,生产中常用较低浓度的HPMC进行薄膜包衣。

  (2)羟丙基纤维素(HPC)

  常用本品的2%水溶液包制薄膜衣,操作简便,可避免使用有机溶媒,缺点是干燥过程中产生较大的黏性,影响片剂的外观,并且具有一定的吸湿性。

  (3)丙烯酸树脂IV号

  本品是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与德国Rohm公司的著名产品EudragitE的性状相当,可溶于乙醇、丙酮、二氯甲烷等,不溶于水,形成的衣膜无色、透明、光滑、平整、防潮性能优良,在胃液中迅速溶解。

  (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PVP也可用于包制薄膜衣,易溶于水、乙醇及胃肠液,但包衣时易产生黏结现象,成膜后也有吸湿软化的倾向。

  4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常用的肠溶薄膜包衣材料。薄膜包衣材料肠溶型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括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HPMCP)、聚乙烯醇酯酞酸酯(PVAP)、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丙烯酸树脂Ⅰ号、Ⅱ号、Ⅲ号。

  4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片剂包衣常用的物料。包隔离层其目的是为了形成一层不透水的屏障,防止糖浆中的水分浸入片芯。可供选用的包衣材料有:10%的玉米朊乙醇溶液、15%~20%的虫胶乙醇溶液、10%的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乙醇溶液以及10%~15%的明胶浆或30%~35%的阿拉伯胶浆。

  4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胃溶性的薄膜衣材料。胃溶性的薄膜衣材料是指在胃里能够溶解的高分子材料,主要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丙烯酸树脂Ⅳ号。故本题答案应选E。

  4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包衣一般是指在片剂(常称其为片芯或素片)的外表面均匀地包裹上一定厚度的衣膜,它是制剂工艺中的一种单元操作,有时也用于颗粒或微丸的包衣,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一些目的:

  ①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例如:在胃酸、胃酶中不稳定的药物(或对胃有强刺激性的药物),可以制成肠溶衣片,这种肠溶衣的衣膜到小肠中才开始溶解,从而使药物在小肠这个部位才释放出来,避免了胃酸、胃酶对药物的破坏;

  ②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例如: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制成片芯后,可以用适当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包衣,通过调整包衣膜的厚度和通透性,即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达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

  ③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例如:黄连素入口后很苦,包成糖衣片后,即可掩盖其苦味、方便服用;

  ④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例如:有些药物很易吸潮,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高分子材料包以薄膜衣后,即可有效地防止片剂吸潮变质;

  ⑤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例如:可以将两种药物先分别制粒、包衣,再进行压片,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二者的直接接触;

  ⑥改善片剂的外观,例如:有些药物制成片剂后,外观不好(尤其是中草药的片剂),包衣后可使片剂的外观显著改善。

  4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用包衣锅包糖衣的工序为: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4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聚乙烯吡咯烷酮是包胃溶型薄膜衣的材料

  4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包制薄膜衣的过程中,尚须加入其他一些辅助性的物料,如增塑剂、遮光剂等。常用增塑剂有丙二醇、蓖麻油、聚乙二醇、硅油、甘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等。

  4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肠溶型

  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制方法与包薄膜衣的方法相同,也可在包糖衣至粉衣层后包肠溶衣,最后再包糖衣层和打光。

  1)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2)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3)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

  4)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5)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 L)

  ①肠溶型Ⅰ为水分散体,与Eudragit L30D相似

  ②肠溶型Ⅱ(Eudragit L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③肠溶型Ⅲ(Eudragit S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5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肠溶型

  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制方法与包薄膜衣的方法相同,也可在包糖衣至粉衣层后包肠溶衣,最后再包糖衣层和打光。

  1)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2)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3)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

  4)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5)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 L)

  ①肠溶型Ⅰ为水分散体,与Eudragit L30D相似

  ②肠溶型Ⅱ(Eudragit L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③肠溶型Ⅲ(Eudragit S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5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肠溶型

  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制方法与包薄膜衣的方法相同,也可在包糖衣至粉衣层后包肠溶衣,最后再包糖衣层和打光。

  1)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2)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3)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

  4)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5)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 L)

  ①肠溶型Ⅰ为水分散体,与Eudragit L30D相似

  ②肠溶型Ⅱ(Eudragit L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③肠溶型Ⅲ(Eudragit S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5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肠溶型

  是指在胃酸条件下不溶、到肠液环境下才开始溶解的高分子薄膜衣材料。包制方法与包薄膜衣的方法相同,也可在包糖衣至粉衣层后包肠溶衣,最后再包糖衣层和打光。

  1)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2)邻苯二甲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P);

  3)邻苯二甲酸聚乙烯醇酯(PVAP);

  4)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StyMA);

  5)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 Eudragit L)

  ①肠溶型Ⅰ为水分散体,与Eudragit L30D相似

  ②肠溶型Ⅱ(Eudragit L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③肠溶型Ⅲ(Eudragit S100相似)pH5.8溶胀pH6.8- pH8.0溶解

  5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此题重点考查片剂质量检查的项目。溶出度是指在规定的介质中,药物从某些固体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当药物在体内吸收与体外溶出存在着相关的或平行的关系,通常可采用溶出度试验代替体内试验,并可完全作为生产和质量控制的常规检查方法。对难溶性药物、剂量小、药效强、副作用大的药物需测定溶出度。所以溶出度才是反映难溶性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崩解时限、片重差异、含量、脆碎度均是控制片剂质量的重要指标,均与药物体内吸收有密切关系,但不是直接反映难溶性药物吸收的体外指标。

  5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乙酰水杨酸遇硬脂酸镁容易分解,因此硬脂酸镁不宜用于乙酰水杨酸的片剂。

  5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主药混合制粒及干燥时易产生低共熔现象,所以采用分别制粒的方法,并且避免乙酰水杨酸与水直接接触,从而保证了制剂的稳定性。

  5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普通压制片 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

  薄膜衣片 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糖衣片 应在60min内全部崩解

  肠衣片 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每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于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1h内应全部崩解。

  含片 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舌下片 应在5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可溶片 水温15℃~25℃,应在3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结肠定位肠溶片 pH为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0min内全部释放或崩解。

  5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国药典》对片剂的脆碎度规定了如下的检查方法,本法适用于检查非包衣片的脆碎情况及其他物理强度,如压碎强度等。

  5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片重差异检查法:取供试品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凡无含量测定的片剂,每片重量应与标示片重比较),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1倍。

  5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糖衣片的片芯应检查重量差异并符合规定,包糖衣后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6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普通压制片   应在15min内全部崩解

  薄膜衣片   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

  糖衣片   应在60min内全部崩解

  肠衣片   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h,每片不得有裂缝崩解或软化现象,于pH为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1h内应全部崩解。

  含片   应在30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舌下片   应在5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可溶片   水温15℃~25℃,应在3min内全部崩解或溶化。

  结肠定位肠溶片   pH为7.8~8.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60min内全部释放或崩解。

  6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责编:duoduo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