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 客观题卷一 >> 考试试题 >> 甲与乙(17岁)系某中学初三学生,2008年7月23日

甲与乙(17岁)系某中学初三学生,2008年7月23日

来源:焚题库   2018-03-01   【
共享题干题(三)甲与乙(17岁)系某中学初三学生,2008年7月23日,甲由于看乙不顺眼,便邀约本班同学丙殴打乙。当晚20时许,甲与丙在学校教学楼二楼厕所处拦住乙,并且用脚踢打乙,同时,甲用事先购买的水果刀将乙左腰部刺伤。乙的损失经鉴定系暴力锐器刺击腹部致其结肠穿孔,为重伤,伤残等级为十级。

不定项选择题第1题下列选项中有关行政强制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划拨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B.地方性法规有行政强制措施的创设权,仅包括查封和扣押的创设权

C.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组织行使行政强制措施

D.查封、扣押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0日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不定项选择题第2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有哪(一)些?

A.甲在与乙共同实施故意杀人行为,且乙被捕之后,将乙使用的凶器扔到河中的。甲的行为成立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

B.律师王某在代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时,编造了一份对自己代理的一方当事人有利的虚假证言,指使证人李某背熟以后向法庭陈述,致使本该败诉的己方当事人因此而胜诉。王某的行为构成妨害作证罪

C.杨某与黄某共同犯罪后,杨某得知黄某因涉嫌强奸被抓获又从公安机关脱逃的消息后,即赶去与黄某见面,并与黄某的父母一起协商帮助其潜逃的方法。其本人被公安机关传讯时,又拒不交代黄某的藏匿地点,实施了包庇黄某的行为。杨某窝藏、包庇黄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D.在司法机关追捕的过程中,甲出于某种特殊原因为了使犯罪人逃匿,而自己冒充犯罪的人向司法机关投案或者实施其他使司法机关误认为自己为犯罪人的行为的,成立包庇罪

参考答案:A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不定项选择题第3题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二人共谋杀丙,相约次日晚到丙家共同下手,但届时乙未去,甲一人将丙杀死。甲、乙二人成立共犯

B.甲为在第二天盗窃张三的汽车而邀请开锁匠乙开车门锁。乙在同意之后很快反悔,并表示自己不敢去。甲元可奈何只得同意。第二天,甲自己开车门锁将汽车开走。乙成立犯罪中止

C.甲为了刺杀钱某,先指使乙前往K市独自伺机行刺,数日后为把握起见,又指使丙前往K市独自伺机行刺,后来由乙找到钱某将其杀害。乙丙不是共同正犯

D.被胁迫的人,在身体受到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某种危害行为的,不成立胁从犯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不定项选择题第4题在本案的处理过程中,下列哪一(些)说法不正确?

A.公安机关在本案的侦查过程中,对甲进行讯问、对乙进行询问时,可以通知各自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B.甲和乙的法定代理人都有申请回避的权利和独立的上诉权

C.如果本案采用简易程序审理,甲和乙均可不到庭

D.本案既可能通过公诉的方式处理,也可能通过自诉的方式处理。如果通过自诉的方式处理本案,甲和乙可以和解,法院也可以对本案进行调解

参考答案:

查看答案解析 进入焚题库

纠错评论责编:chenzhu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在线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