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201-300)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解析(201-300)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2016-03-28   【

  221、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 大肠埃希菌 B 禽流感病毒 C 梅毒螺旋体 D 衣氏放线菌 E 白色念珠菌

  答案:B

  解析:微生物按结构特点可分为三大类,病毒属于其中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222、下列哪一项不是妄想的特点

  A 无事实依据但坚定不移的相信 B 内容与个人利益安全密切相关

  C 具有个人特征,不同于集体共有的信念

  D 内容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影响 E 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

  答案:E

  解析:妄想具有三大特点即个人独有(不能同他人分享的,不同于集体共有的〕、自我卷入(内容与自己的利益安全密切相关〕、病态的坚信(无事实依据但坚定不移),其内容常受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影响。虚幻的知觉体验为幻觉。

  223、烷化剂的主要远期毒性不包括

  A 心脏毒性 B 不育症 C 免疫功能抑制 D胎儿畸形 E 肿瘤(包括白血病〕

  答案:A

  解析:烷化剂属于细胞毒类药物,抗肿瘤活性强。此外这类药物还具有显著免疫抑制作用;对人体或是动物均有明显的致畸、致突变作用;长期给予可产生继发性肿瘤。对生殖系统有较明显的毒性,引起男子精子缺乏及女子卵巢损伤。常规剂量不产生心脏毒性。因此答案A正确。

  224、外周血反映骨髓幼红细胞增生程度的最可靠指标是

  A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 B 网织红细胞百分率 C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D 出现有核红细胞 E 红细胞内出现Howell~Jolly小体

  答案:C

  解析。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及其百分率均能反映骨髓幼红细胞的增生,但其绝对

  值更准确可靠,所以选C。

  225、疝手术病人入院时血压150/96mmHg,针对此血压值正确的处理是

  A 术前用降压药 B 术前不用降压药 C 术中用降压药 D 术后不用降压药 E 术前术后均用降压药

  答案:B

  解析:外科围手术期的处理中讲述到:“病人血压在160/100mmHg以下,可不作特殊准备。”此题依此选B。

  226、下列对臀位妊娠的处理,不当的是

  A 新生儿出生后3天内肌肉注射维生素K1 B 孕34周后可施行外倒转术 C 骨盆入口径中度狭窄时行剖宫术 D 临产后禁止肥皂水洗肠 E 一旦破水应卧床,抬高臀部

  答案:B

  解析:臀位妊娠,于妊娠32~34周时,可行外转胎手术。高龄初产、骨盆狭窄等多主张行剖宫产术。阴道分娩:①第一产程;产妇左侧卧位,少作肛查,禁止灌肠,防止胎膜早破;②第二产程:脐部娩出至胎头娩出一般控制在2~3分钟,最长不超过8分钟,以免新生儿窒息或死亡。③第三产程:常规检查软产道,如有裂伤及时缝合。预防产后出血及感染,给宫缩剂和抗生素。新生儿出生后3日内肌肉注射维生素K1。

  227、关于臀位,正确的是

  A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 B 混合臀位是指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伸直

  C 胎心在母体脐下方 D 妊娠34周前不必纠正胎位

  E 胎儿脐部娩出后,胎头娩出时长不能超过8分钟

  答案:E

  解析:臀位可分为三类:1 单臀位,胎儿两侧散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仅以臀部为先露,最多见。2 混合臀位,胎儿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均屈曲,如单膝坐位,以臀和双足为先露,较少见。3 足位,胎儿呈站立或跪式,以单足或双足、单膝或双膝、一足一膝先露,较少见。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胎心音在脐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妊娠28周以前,胎儿较小,胎位不固定,多数能自然转为头先露,故不必急于纠正。妊娠30~34周仍为臀位者,应子以纠正。脐部娩出至胎头娩出一般控制在2~3分钟,最长不超过8分钟,以免新生儿窒息或死亡。

  228、头先露中最常见的是

  A 枕先露 B 前囱先露 C 额先露 D 面先露 E 复合先露

  答案:A

  解析:头先露根据胎头屈伸程度分为枕先露、前囱先露、额先露和面先露。其中最常见的是枕先露(95.55%~97.55%)。

  229、碱基置换的可出现严重后果,除外

  A 同义突变 B 错义突变 C 无义突变 D 终止密码突变 E 染色体畸形

  答案:A

  解析:同义突变,碱基是改变了,但编码仍相同的氨基酸,可无后果出现。

  230、保证血液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是

  A 无偿献血 B 血液检测 C 成分输血 D 自身输血 E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答案:B

  解析:通过加强血液制品消毒、传染病检测、血液过滤等措施,输血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12345678 ...10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