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护士资格证 >> 模拟试题 >> 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常见疾病试题

2019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常见疾病试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08月04日 ]  【

  二、A2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绞痛呈憋闷或压迫感,常有明显的诱因,疼痛时限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而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更剧烈,亦称压榨性痛,无明显诱因,疼痛时限在0.5小时以上,常数小时至数日。心绞痛对硝酸甘油效果明显而急性心肌梗塞对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肌酸磷酸激酶特异性较高,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后3~6小时,血清CK-MB含量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峰值,24~48小时后迅速降至正常。若CK-MB在发病后24小时内仍不升高,则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性很小,48小时内仍未证实CK-MB升高。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溶栓治疗效果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源性休克发生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1)休克早期: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儿茶酚胺大量分泌入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恐惧和精神紧张,但神志清醒、面色或皮肤稍苍白或轻度发绀、肢端湿冷,大汗、心率增快。可有恶心、呕吐,血压正常甚至可轻度增高或稍低,但脉压变小尿量稍减。

  (2)休克中期:休克早期若不能及时纠正,则休克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意识模糊或欠清,全身软弱无力,脉搏细速无力或未能扪及,心率常超过120次/min收缩压<80mmHg(10.64kPa)。甚至测不出脉压<20mmHg(2.67kPa),面色苍白发绀,皮肤湿冷发绀或出现大理石样改变尿量更少(<17ml/h)或无尿。

  (3)休克晚期:可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前者可引起皮肤黏膜和内脏广泛出血;后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肝和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的相应症状。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表现为少尿或尿闭,血中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增高,产生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尿比重固定,可出现蛋白尿和管型等。肺功能衰竭可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阿托品主要可用于治疗某些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停搏、窦房阻滞,以解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提高窦房结的兴奋性,也用于Ⅱ°、Ⅲ°房室阻滞,以解除迷走神经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提高其传导性及自动节律性。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约有75%~95%的病人发生心律失常,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前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如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常是出现室颤先兆。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非同步电复律:不用同步触发装置则可在任何时间放电,用于转复心室颤动,称为非同步电复律。 仅用于心室颤动,此时病人神志多已丧失。立即将电极板涂布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左背或胸前部心尖区,按充电撤钮充电到功率达300J左右,将电极板导线接在电复律器的输出端,按非同步放电撤钮放电,此时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病人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定位诊断

心肌梗死部位

出现心肌梗死的导联

前间壁

V1 V2 V3

局限前壁

V3 V4 V5

广泛前壁

V1 V2 V3 V4 V5 

下壁

Ⅱ Ⅲ aVF

正后壁

V7 V8 (V1出现间接征象)

高侧壁

Ⅰ aVL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阿托品主要可用于治疗某些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停搏、窦房阻滞,以解除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抑制作用,提高窦房结的兴奋性,也用于Ⅱ°、Ⅲ°房室阻滞,以解除迷走神经对房室交界区的抑制,提高其传导性及自动节律性。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腔狭窄和(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减弱,血流量减少,对心肌供血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脉不能响应扩张以满足心肌需血量;或是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能满足心肌需血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梢而产生心绞痛。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治疗、并发症及预后不同,其鉴别亦很重要。现从以下6方面鉴别:

  1、疼痛

  心绞痛呈憋闷或压迫感,常有明显的诱因,疼痛时限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而急性心肌梗塞的疼痛更剧烈,亦称压榨性痛,无明显诱因,疼痛时限在0.5小时以上,常数小时至数日。心绞痛对硝酸甘油效果明显而急性心肌梗塞对硝酸甘油效果不明显。

  2、休克

  心绞痛患者无休克表现,而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常伴有休克。

  3、左心衰竭

  心绞痛患者无心衰表现,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发生左心衰竭。

  4、血压

  心绞痛患者血压无改变或略升高,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常伴有血压降低。

  5、心肌坏死表现

  心绞痛患者无心肌坏死表现,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有心肌坏死表现如体温升高、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血清酶升高、心包摩擦音等。

  6、心电图

  95%以上的心绞痛患者可呈现缺血性改变,即在Q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水平型压低和T波倒置。而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呈持续改变有演变经过。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溶栓药物,其作用是以纤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溶酶原,使之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常用溶栓药物

  尿激酶(UK):在30min内静脉滴注150~200万U

  链激酶(SK)、重组链激酶 (rSK):应用链激酶须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如寒战、发热等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临床表现,心前区疼痛,此患者首优的护理问题应该是疼痛。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病理性Q波是心电图上的“坏死型”改变。心肌更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的心肌细胞丧失了电活动,该部位心肌不再产生心电图向量,而正常健康心肌仍照常除极,致使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相反的综合向量。由于心肌梗死主要发生于室间隔或左室壁心肌,往往引起起始0.03s-0.04s除极向量背离坏死区,所以“坏死型”图形改变主要表现为面向坏死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时间≥0.04s,振幅≥1/4R)或者呈QR波。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室性心律失常应立即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该题针对“[新]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点非常简单,虽然题干很复杂,但仅是考查了心绞痛的性质:压迫性、发闷、紧缩性或烧灼感,病人可因疼痛而停止原来的活动,疼痛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休息后可使疼痛缓解。故选项中仅E符合。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心电图动态演变;明确的心肌酶学/心肌损伤标记物变化;病史可典型或不典型。因此心电图有典型的动态演变,或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损伤改变具有诊断意义。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A3/A4

  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题于给出患者主要症状为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仅从上述症状中,可以考虑病人是否发生了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有些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疼痛部位在上腹部,且伴有恶心、呕吐,易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相混淆,多见于年老患者。进一步分析该患者发生上述症状的原因不明,即没有消化道疾病病史的提供,且急性胰腺炎常在饱食、脂餐或饮酒后发生,或有胆石症史;胃穿孔是胃病造成的并发症,最多见的就是胃溃疡,还有梗阻、胃癌、胃结石等,都可造成穿孔。一些外因可诱发穿孔,如暴饮暴食、酗酒、重体力劳动等。重体力劳动会加速胃蠕动,增加身体各脏器的负担,造成急性穿孔。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多由于细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故仅选项D有可能。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此题仍是考查了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心电图、测血压、抽血查心肌酶和心肌坏死标志物(TNT/TNI),及完善常规的血、尿、便常规检查,只有对胸片的检查不是此时必需的检查项目,如果患者并发了心力衰竭,则需要查这项检查。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首先应该减轻患者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肌的缺血,缩小梗死范围。护理方面最有效的手段是嘱患者在急性期绝对卧床,保持心身休息。此外选项中其他几项也是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措施。

  【该题针对“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律失常可发生于75%~95%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多发生于病后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发生率最高,也最危险。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R On T)等。因此,此时患者较为危险的一个潜在护理问题是心律失常,但是日前病人如果仍然有疼痛存在,也要考虑到患者存在“疼痛:胸痛”这一护理问题。从题干上看患者心率增快,且出现交替脉,这是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之一,可能由于患者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诱发心功能不全,故如果患者表现出呼吸困难,则还要考虑心输出量减少的问题。目前患者处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期,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因此不能开始锻炼活动耐力,故活动无耐力的诊断不合适,患者没有发生感染或继发感染的危险性,故也不考虑,因此,依据题干信息可选择D。

  【该题针对“[新]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患者在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了休息和运动、饮食及吸氧这几个方面。该患者目前没有呼吸困难或是发绀,可以暂不给氧,在饮食方面患者在第1周宜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适合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以免加重心脏负荷。由于在急性期要求绝对卧床休息,故患者所有活动应该是在床上进行,由护士给予协助,完成日常的自理活动,因此不能自行如厕,在绝对卧床休息期间也不宜开始进行活动的指导。

  【该题针对“[新]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中患者发生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出现交替脉,这些均可以提示患者心肌梗死范围较大,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进而使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引起了心源性休克,可表现为收缩压<80mmHg,同时病人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湿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反应迟钝,常于心肌梗死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

  【该题针对“[新]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第六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2345
责编:liumin2017

报考指南

焚题库

护士资格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