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美育基础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美育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2日]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趣味教育:就是指针对人的趣味做的引导工作,即将人的趣味从低级引向高级,从生理的层面引向心理精神的层面,从兽性的层面引向人性的层面。

  37.审美创造力:是指审美主体在感知美、鉴赏美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它包括对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审美创造力两个方面。它是审美教育的制高点和落脚点。

  38.发展型的生活方式:在这一阶段,虽然生存的问题仍很重要,但人奚的发展问题开始在其生活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人的发展、特别是人的精神发展日趋重要,审美与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也日趋重要。

  39.灵感:是指在创造活动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最佳创造心理状态,是最佳创造思维和最佳想象力结合而突然爆发的思想火花。

  40.内在审美素养:内化于教师自身的心理——文化结构中的不可见的,有着一定发展水平和稳定程度的审美素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41.美育在塑造健康人格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美育在塑造健康人格中所起的作用有:

  第一,美育通过发展人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健康人格是对以前所有片面人格的超越,是对理性人格的超越,因此,对于健康人格来说,光有理性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而美育恰好就是一种感性教育,因此,美育能通.过发展人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

  第二,美育通过协调人的感性和理性的发展来塑造健康人格。美育是一种协调性的教育,它是沟通人的感性和理性的桥梁。它不是通过压抑人的其他心理机能来求得感性的片面发展的,而是通过人的各种心理机能的相互作用,感性和理性的相互协调,从而塑造健康人格的。

  42.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途径及意义是什么?

  答:辩证唯物主义美学认为,人的审美感知能力虽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主要还是通过后天培养训练获得的。那么,如何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呢?其具体方法有:

  (1)发掘先天的审美潜质

  由于人们的生理条件、遗传因素等的区别,人的先天的审美潜质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对节奏和音律敏感,有的人对色彩和线条情有独钟,这些先天性的因素是后天审美的有利条件。在审美教育中,应当善于发现和挖掘受教者的这些先天的审美潜质,有意识的加以引导和培养,使他的天赋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施展。

  (2)加强审美实践的训练

  对审美感知力的培养,除了向学生讲授必要的美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多参加审美实践活动。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专注的倾听、深入的探究,才能为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的意义是:人们对内在情感的体验、认识和积累,往往是通过审美感官对外部自然形态和艺术形式的把握完成的。因此,审美感知能力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是其他审美能力萌生、发展的基础,是通向更高审美境界的桥梁。只有通过审美感知这个“大门”,才能与美的事物发生关系,才能进入审美过程而获得美感。如果审美者缺乏对美的事物的敏锐感知能力,他就不可能产生其他的审美心理过程,自然也就不可能获得审美愉悦。

  43.视听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美育作用是什么?

  答:视听艺术有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其审美特征有:

  (1)它需要人的视觉与听觉共同参与欣赏,才能引起人的审美愉悦。

  (2)它是综合性较强的艺术。

  (3)它们是凭借造型、色彩等的综合活动过程来表现一定审美经验的艺术,因而又属于时间艺术。视听艺术的美育作用:

  (1)通感能力的培养。它需要调动视觉与听觉共同参与欣赏活动,使其审美主体的多种心理功能积极参与、相互协调。

  (2)综合能力的培养。由于视听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它在培养和提供诸感官和心理功能的协调与配合上有突出作用。

  44.如何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美育?

  答:教师的服饰、形态、行为都可以作为向学生进行美育的有利条件。教师的服饰应当美观大方,既不过分时髦,也不要过于落伍。过分时髦的服饰会使学生模仿、追求奢侈,且会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太陈旧的服饰又会显得古板,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的感觉。形态美主要指教师的行、动、坐等身体语言及手势、眼神、表情等情态语言。行为美是指教师在处理各种事情时的表现。如认真教学、尊重他人、爱护学生、主持公道、喜爱艺术、富有情趣等。教师如能’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较高的审美修养,就会使学生学有榜样'从教师的身上得到美的教育。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