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贵州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贵州中考考前必做试题4_第5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9月24日 ]

  29.(3分)(2014•常德)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我国出台的“史上最严环保法”更显示了铁拳整治环境污染的坚强决心.请简述水体污染的三类主要来源及相应防治措施.

  考点: 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根据水体污染的途径分析,污染途径有:工厂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对水源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

  解答: 解:水污染主要来自工厂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对水源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所以我们要对工厂和城市污水要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做到达标排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故答案为:水污染主要来源是工厂污水的排放、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对水源的污染、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等;对工厂和城市污水要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做到达标排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等.

  点评: 当今社会,水污染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工业、农业、人类生活都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本题共18分)

  30.(6分)(2014•常德)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A的仪器名称是 酒精灯 ;

  (2)B可收集的一种气体是 O2 (写化学式);

  (3)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O2↑ ;

  (4)D所示的蒸发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

  (5)E表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图中实验操作可能会导致的后果是 集气瓶底炸裂 ;

  (6)F表示称量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出现的错误是 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称量器-托盘天平;蒸发与蒸馏操作;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制取装置.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 (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

  (2)根据B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分析;

  (3)根据C装置属于加热装置分析解答;

  (4)根据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分析;

  (6)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 解:(1)图中A是常做热源的酒精灯;

  (2)B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可收集氧气、二氧化碳等;

  (3)C装置属于加热装置,可用于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

  (4)蒸发实验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做铁丝燃烧实验时应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沙子,防止加热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引起集气瓶底炸裂;

  (6)托盘天平的使用时,应 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而图中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故答案为:(1)酒精灯;

  (2)O2;

  (3)2KMnO4 K2MnO4+MnO2+O2↑;

  (4)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5)集气瓶底炸裂;

  (6)氢氧化钠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知识点较多,掌握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结论、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以及托盘天平的使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1.(12分)(2014•常德)一种名为“污渍爆炸盐”的洗涤产品能高效去除衣物上的顽固污渍,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产品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污渍爆炸盐”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相对分子质量为122),它是一种白色固体粉末,易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碳酸盐和一种强氧化性的物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洗涤助剂之一.

  【实验探究一】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

  为探究过碳酸钠的化学组成,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请按要求完成表格内容: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分步结论(或解释)

  ① 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 固体溶解

  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

  ② 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 有大量气泡产生

  ③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试管口 木条复燃 序号②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氧气 ;过碳酸钠溶于水能生成 H2O2

  (填化学式).

  ④ 取序号 ③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钙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

  实验

  小结 过碳酸钠的化学式是 Na2CO4 ;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2CO4+H2O=Na2CO3+H2O2 .

  【实验探究二】:过碳酸钠含量测定

  老师给同学们一份含碳酸钠杂质的过碳酸钠样品(不含其它杂质 ),要求设计方案测定该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同学们经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装置B盛装氢氧化钠溶液、C盛装澄清石灰水、D盛装浓硫酸,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主要成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首先关闭活塞K、K2,打开活塞K1、K3、K4,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排出锥形瓶中的空气,此时装置B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 ;

  (2)依次关闭活塞K1、K3、K4,打开活塞K2、K,此时锥形瓶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二氧化碳和氧气 ,E中装入碱石灰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碳 ,反应完全后关闭活塞K,再次打开活塞K1通 入氮气的作用是 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装置吸收 ;

  (3)同学们根据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装置F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被吸收 ,如不连接装置F,测定的过碳酸钠含量会 偏高 (填“偏高”或“偏低”).

  考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实验探究一】①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③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能分解生成氧气,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

  ④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书写方程式;

  实验小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二】(1)根据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及碱石灰的成分和作用分析.

  (3)E、F均装入干燥的碱石灰,F装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成分进入E装置被吸收.

  解答: 【实验探究一】①向盛有过碳酸钠固体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目的是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③根据题给条件可知,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向序号①的所得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该气体是氧气,进一步说明了含有过氧化氢溶液;

  ④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小结:由于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说明过碳酸钠中含氧量比碳酸钠高,并且过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所以过碳酸钠应为Na2CO4;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4+H 2O=Na2CO3+H2O2;

  【实验探究二】(1)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

  (2)过碳酸钠溶于水时,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当气体通过浓硫酸时被干燥,通入E中装入碱石灰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实验完毕后通入氮气的目的是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装置吸收;

  (3)F装入干燥的碱石灰,F装置可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被吸收,这样E装置在测定前后的质量差值偏大,计算出了样品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偏高.

  故答案为:【实验探究一】①让过碳酸钠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③氧气;H2O2

  ④Na2CO3+CaCl2═CaCO3↓+2NaCl

  小结Na2CO4;Na2CO4+H2O=Na2CO3+H2O2;

  【实验探究二】(1)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E装置;

  (2)二氧化碳和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将装置中的气体排出,被E装置吸收;

  (3)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E装置被吸收;偏高.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实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记住氧气的检验方法,掌握过氧化氢和碳酸钠的性质,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对物质加以验证,其中检验碳酸盐常用的方法是用稀盐酸和氯化钙等.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