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精选试题(三)_第3页

   2016-04-05 15:47:46   【

  41.治疗肾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外关、风池

  B.太溪、行间

  C.太溪、外关

  D.太冲、曲池

  E.太冲、阳溪

  答案:B

  解析:太溪补肾阴,行间泻肝火,故能治肾阴虚牙痛。

  42.患者,男,43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首选

  A.手、足太阴经穴

  B.手、足少阴经穴

  C.手、足少阳经穴

  D.手阳明经穴

  E.足太阳经穴

  答案:C

  解析: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绕行于耳之前后,“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故取手、足少阳经穴治疗耳鸣。

  43.患者,女,31岁。右侧牙痛3天,龈肿,痛剧,伴口臭,口渴,大便3日未行,舌苔黄,脉洪。治疗除取颊车、下关穴外,还应加

  A.外关、风池

  B.太溪、行间

  C.中渚、养老

  D.合谷、内庭

  E.太冲、曲池

  答案:D

  解析:本证治疗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合谷清手阳明之热,颊车、内庭、下关疏泄足阳明经气。

  44.治疗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

  A.四缝

  B.十宣

  C.八邪

  D.合谷

  E.曲池

  答案:B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

  45.患者,男,68岁。家属代诉:患者于今日下午外出散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目合口张,鼻鼾息微,遗尿,汗出,四肢厥冷,脉细弱。治疗应首选

  A.督脉经穴,灸法

  B.任脉经穴,灸法

  C.背俞穴,灸法

  D.足阳明经穴,灸法

  E.足厥阴经穴,针刺用泻法

  答案:B

  解析:任脉为阴脉之海,用大艾炷重灸,以回垂绝之阳,治疗中风脱症。

  46.患者,男,22岁。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治疗应首选A

  A.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

  B.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穴

  C.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穴

  D.手太阴、手少阳、足少阳经穴

  E.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经穴

  答案:A

  解析:本证治以散风寒表邪主。肺合皮毛,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与阳明为表里,故取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为主。

  47.患者,女,50岁。家属代诉:刚才与人争吵,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见面色苍白,汗出,四肢逆冷,脉细缓。治疗应首选D

  A.百会、神庭、印堂、太阳

  B.百会、囟会、人中、承浆

  C.通天、四神聪、神门、液门

  D.人中、合谷、足三里、中冲

  E.三阴交、合谷、神门、大陵

  答案:D

  解析:晕厥治以苏厥醒脑为主。人中通督脉,位居任督交接处,督脉入脑,上巅,取之以接续阴阳经气,施捻转法有开窍醒脑作用。中冲为手厥阴经的井穴,刺之可调阴阳经气,为治疗昏厥之要穴。合谷、足三里分属手、足阳明经原、合穴,阳明系多气多血之经,针施补法,推动气血循经上注清窍而醒脑。

  48.足三阴经从起始部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

  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少阴在前,太阴在巾,厥阴在后

  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A

  解析: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八寸处足厥阴与足太阴经交叉后,循行在太阴与少阴之间。

  49.“阴脉之海”是指

  A.带脉

  B.任脉

  C.冲脉

  D. 阴跷脉

  E.阴维脉

  答案:B

  解析: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

  50. 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

  交接部位在

  A.四肢部

  B.胸部

  C.腹部

  D.头部

  E.面部

  答案:A

  解析: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衔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相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脉交接规律。

  51.外邪由皮毛传入脏腑的途径,依次是

  A.络脉一孙脉一经脉

  B.络脉一经脉孙脉

  C.经脉一孙脉一络脉

  D.孙脉络脉经脉

  E.孙脉一经脉一络脉

  答案:D

  解析:孙络分布范围最广,最先接触到病邪。疾病发展由表及里从孙络、络脉、经脉逐步深入。

  52.下列各项,在五输穴中属“水”的是

  A.少府

  B.大陵

  C.后溪

  D,曲泉

  E.经渠

  答案:D

  解析:阴经合穴属水;阳经荥穴属水。

  53.心经的原穴是

  A.神门

  B.间使

  C.大陵

  D.内关

  E.太渊

  答案:A

  解析:心经原穴神门,间使为心包经经穴,大陵为心包经原穴,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太渊为肺经原穴。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十二经原穴内容。

  54.在五输腧穴中,输穴主治

  A.身热

  B.心下满

  C.体重节痛

  D.喘咳寒热

  E.逆气而泄

  答案:C

  解析: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55.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隐白

  B.至阴

  C.太冲

  D.昆仑

  E.三阴交

  答案:B

  解析:至阴主治治位不正、难产。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至阴的主治作用。

  56.大肠的下合穴是

  A.委中

  B.足三里

  C.上巨虚

  D.下巨虚

  E,阳陵泉

  答案:C

  解析:委中为膀胱下合穴,足三里为胃经下合穴,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下巨虚为小肠下合穴,阳陵泉为胆经下合穴。

  57.公孙穴所通的旬奇经是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阳维脉

  S.阳跷脉

  答案:C

  解析:公孙冲脉胃心胸。

  58.“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的经脉是

  A.足厥阴肝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阴脾经

  E.足阳明胃经

  答案:A

  解析:《灵枢经脉》“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

  名师点拨:此题考点为肝经的循行。

  59.心经的郄穴是

  A.少府

  B.神门

  C.阴郄

  D.灵道

  E.通里

  答案:C

  解析:阴郄为心经郄穴,少府为心经荥穴,神门为心经原穴,灵道为心经经穴,通里为心经络穴。

  60. 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

  部位是

  A.目外眦

  B.目内眦

  C.目中

  D.鼻旁

  E.口角旁

  答案:B

  解析:两经均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交接在目外眦,手足阴明经交接于鼻旁。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