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7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前猜题卷(十) _第5页

考试网   2017-07-17   【

  参考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8: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在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影响下,轴突膜上的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开

  放,细胞间隙中的一部分Ca2+进入膜内,促使囊泡向轴突膜内侧靠近,并与轴突膜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囊泡中的ACh以量子式释放至

  接头间隙。当ACh通过扩散到达终板膜时,立即同集中存在于该处的特殊化学门控通道分子的2个α-亚单位结合,由此引起蛋白质内部构

  象的变化,导致通道的开放,结果引起终板膜对Na+、K+(以Na+为主)的通透性增加,出现Na+的内流和K+的外流,其总的结果使终板

  膜处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以电紧张的形式使邻旁的肌细胞膜去极化而

  达到阈电位,激活该处膜中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和K+通道,引发一次沿整个肌细胞膜传导的动作电位,从而完成了神经纤维和肌细胞

  之间的信息传递。

  正常情况下,神经t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通常是1对1的,亦即运动纤维每有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可靠地"使肌细胞兴

  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

  第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1: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1.普肯耶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普肯耶细胞动作电位波形、分期和形成原理与心室肌细胞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4期膜电位并不稳定,出现自动地缓慢去极化,

  当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时即引发下一个动作电位。

  普肯耶细胞4期自动除极的机制:目前认为4期有一种随着时间而逐渐增强的内向电流(If),主要是Na+内流,从而导致自动除

  极。另外,4期内导致膜复极化的外向K+电流(Ik)逐渐减弱,亦有助于膜去极化。

  2.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窦房结含有丰富的自律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后出现明显的4期自动除极,但它是一种慢反应自律细胞,其动作电位具有许多不同于

  心室肌(快反应细胞)和普肯耶快反应自律细胞的特征:

  (1)窦房结细胞的最大复极电位(-60~-65mV)和阈电位(-40mV)的绝对值均小于普肯耶细胞;

  (2)0期是由于细胞膜上慢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而形成。0期除极结束时,动作电位幅值约70mV,超射小;

  (3)其除极幅度(70mV)小于普肯耶细胞(为120mV),而0期除极时程(7ms左右)却比后者(1-2ms)长得多。因此,动作电位

  升支远不如后者那么陡峭;

  (4)没有明显的复极1期和平台期;

  (5)4期自动除极速度(约0.lV/s)比普肯耶细胞(约0.02V/s)快。

  窦房结细胞4期自动除极机制:

  (1)进行性衰减的K+外流是窦房结细胞4期除极的重要离子基础之一;

  (2)进行性增强的内向离子流If(主要是Na+内流。但它不同于心室肌0期除极的Na+内流。此钠流可被铯所阻断);

  (3)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在自动除极过程的后半期,窦房结细胞上的T型钙通道被激活,Ca2+内流使膜电位进一步减

  小,当除极达-40mV时,激活L型钙通道,引起下一个自律性动作电位。

  因此,根据0期去极的速度可将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与慢反应细胞;根据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可分为自律细胞与非自律细胞。如

  心室肌细胞为快反应非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为慢反应自律细胞。

  第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核苷酸分子组成;

  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两大类。DNA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和携带者,RNA主要参与遗传信息表达的各过程。

  核酸也称为多核苷酸,是由数十个以至数千万计的核苷酸构成的生物大分子,也即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子由碱

  基、核糖或脱氧核糖和磷酸三种分子连接而成。碱基与糖通过糖背键连成核背,核育与磷酸以醋键结合成核苷酸。

  参与核背酸组成的主要碱基有5种。属于膘岭类化合物的碱基有腺嚷玲(A)和鸟嘌呤(G),属于嘧啶类化合物的碱基有胞嘧啶(C)、尿

  嘧啶(U)和胸腺嘧啶(T)。

  第4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是机体处于免疫缺陷状态进行免疫重建后的一种免疫反应,一般发生在骨髓移植时。由于宿主免疫功能低下,移植物

  中的免疫活性细胞针对宿主的移植抗原发生免疫应答,所以是骨髓移植的主要障碍。它属于移植排斥反应的一种类型,由此引起的疾病

  称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故答案C是错误的。

  考点:

  ☆☆☆☆考点3:同种异基因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1.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

  (1)超急性排斥反应

  超急性排斥反应是在移植物血液循环恢复后数分钟或数小时(24~48小时)内发生的排斥反应,其产生原因是受者体内存在抗供者

  同种异型抗原(如HLA抗原、ABO血型抗原和血小板抗原等)的抗体。在移植术后,这些抗体与移植物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激活补

  体,导致移植的血管内凝血和血栓形成。

  反复多次输血、多次妊娠、长期血液透析或有同种异基因移植史的个体体内易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基因抗原的抗体。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是同种异基因移植后最常见的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的数周或数月后发生。CD4+T细胞介导的针对移植物的迟发型超

  敏反应性炎症和CD8+T细胞介导的对移植物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是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移植物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实质细胞的坏

  死。

  在急性排斥反应中可出现急性血管排斥反应,也称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被排斥抑制物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血管炎症及血栓,血管内

  皮细胞肿胀、坏死。这种排斥反应可能由针对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HLA分子的IgG类抗体引起。

  (3)慢性排斥反应

  一般在移植后数月至数年发生。移植物主要病理变化是纤维化。纤维化是慢性迟发性超敏反应的慢性结局。

  2.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最常发生于同种骨髓移植后,是骨髓移植成功的主要障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引起的宿主的损伤被称为移植物抗

  宿主病(GVHD)。骨髓移植物中成熟T细胞是介导GVHR的主要效应细胞。另外,T细胞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

  胞(主要为NK细胞)参与GVHD的发生。

  第5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与种类;

  细胞因子(CK)是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某些基质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和介导炎症反

  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是不同于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又一类免疫分子。

  根据来源最初将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LK),将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MK)。目前

  根据功能,可将细胞因子粗略分为以下6类:

  1.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L)简称白介素,最初被定义为由白细胞产生,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虽然后来发现它们的产生细胞和作

  用细胞并非局限于白细胞,但这一名称仍被沿用。目前已报道的白细胞介素有18种,摘要列表如下:

  2.干扰素(IFN)

  干扰素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为干扰素。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α、β和

  γ三种类型。IFN-α/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称为Ⅰ型干扰素。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和NK细胞产生,

  称为Ⅱ型干扰素。

  丙型干扰素生物学性能比较详见下表:

  3.肿瘤坏死因子(TNF)

  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1975年Garwell等将卡介苗注射给荷瘤小鼠,两周后再注射脂多糖,结

  果在小鼠血清中发现一种能使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称为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αTNF-β两种,前者主要由脂多糖/

  卡介苗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亦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抗原/有丝分裂原激活的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TNF-α/β为同源三聚

  体分子,主要生物学作用如下:

  (1)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

  (2)激活巨噬细胞、NK细胞,增强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

  (3)增强T、B细胞对抗原和有丝分裂原的增生反应,促进MHC-Ⅰ类分子表达,增强Tc细胞杀伤活性;

  (4)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和分泌IL-1、IL-6、IL-8、CSF等细胞因子促进炎症反应发生;

  (5)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

  (6)引起代谢紊乱,重者出现恶病质。

  4.集落刺激因子(CSF)

  集落刺激因子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

  因子。主要包括:干细胞生成因子(SCF)多能集落刺激因子(IL-3)、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上述集落刺激因子除具有刺激不同发育分化阶段造血干

  细胞增生分化的功能外,其中有些还能促进或增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杀伤功能。

  5.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有些生长因子被直接命中为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皮生长因

  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和细胞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都具有刺激细

  胞生长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也是生长因子,如IL-2是T细胞的生长因子,TNF是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有些生长因子在一定

  条件下也可表现抑制活性。生长因子在免疫应答、肿瘤发生、损伤修复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6.趋化因子

  趋化因子是一组由70~90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的蛋白质(8~10kD)。几乎所有趋化因子分子的多肽链中都有4个保守的丝氨酸

  残基,并对白细胞具有正向的趋化和激活作用。根据其氨基酸序列中丝氨酸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将其分为4大类或4个亚家族。

  (1)α趋化因子,其近氨基端的两个丝氨酸残基之间被一个任意的氨基酸残基分隔,故称CXC趋化因子;

  (2)β趋化因子,其近氨基端的两个丝氨酸残基是相邻排列的,即CC趋化因子;

  (3)γ趋化因子,只有两个丝氨酸残基,其中一个位于多肽链的氨基端,又被称为C趋化因子;

  (4)δ趋化因子,其氨基端的两个丝氨酸之间被其他三个氨基酸残基分隔,即CX3C趋化因子。

  第6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1:基本概念;

  1.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

  2.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是因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

  3.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分为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变常限定于某一特定的器官,由对器官特异性抗原的免疫应答引起,这类疾病的病种较多,代表

  性的疾病有:慢性甲状腺炎(桥本病)、重症肌无力、Ⅰ型糖尿病、Graves病等。

  (2)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见于多种器官,结缔组织多受累,故结缔组织病。典型的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

  病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等。

  第7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46:腹泻的概念、病因、发生机制;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加、粪便稀薄、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腹泻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腹泻两种,腹泻超过两个月者属慢性

  腹泻。病因包括:

  1.急性腹泻

  (1)肠道疾病: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虫、蠕虫等感染所引起的肠炎及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Crohn病或溃疡结肠炎急性发

  作、急性肠道缺血等。

  (2)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伤寒或副伤寒、钩端螺旋体病。

  (3)急性中毒:服食毒蕈、河豚、鱼胆及化学药物如砷、磷等引起的腹泻。

  (4)其他:如变态反应性肠炎、过敏性紫癜、服用某些药物,如5-氟尿嘧啶、利血平及新斯的时等引起腹泻。

  2.慢性腹泻

  (1)消化系统疾病

  胃部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萎缩及胃大部切除后胃酸缺乏。

  肠道感染:如肠结核、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性肠病、血吸虫病、梨形鞭毛虫病、钩虫病、绦虫病等。

  肠道非感染病变: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多发性息肉病、吸收不良综合征。

  肠道肿瘤:结肠癌、结肠其他恶性肿瘤、小肠淋巴瘤。

  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囊性纤维化、胰腺广泛切除。

  肝胆疾病:肝硬化、胆汁淤滞性黄疸、慢性胆囊炎与胆石症。

  (2)全身性疾病

  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促胃液素瘤、类癌综合征及糖尿病性肠病。

  药物副作用:如利血平、甲状腺素、洋地黄类、消除胆胺等。

  神经功能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功能性腹泻。

  其他:系统性红斑狼疮、尿毒症、硬皮病、糖尿病、放射性肠炎等。

  3.腹泻的发生机制

  (1)分泌性腹泻

  由胃粘膜分泌过多的液体而引起。霍乱弧菌外毒素引起的大量水样腹泻即属于典型的分泌性腹泻。霍乱弧菌外毒素刺激脾性粘膜细

  胞内的腺苷酸环化酶,促使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使水与电解质分泌到肠腔而导致腹泻。产毒素的大肠杆菌感染、某些胃肠道

  内分泌肿瘤,如促胃液素瘤、血管活性肽瘤(VIP)所致的腹泻也属分泌性腹泻。

  (2)渗透性腹泻

  是肠内容物渗透压增高,阻碍肠内水分与电解质的吸收而引起,如乳糖酶缺乏,乳糖不能水解即形成肠内高渗,或因服盐类泻药或

  甘露醇等。

  (3)渗出性腹泻

  是因粘膜炎症、溃疡、浸润性病变致血浆、粘液、脓血渗出,见于各种炎症。

  (4)吸收不良性腹泻

  由肠粘膜的吸收面积减少或吸收障碍所引起,如小肠大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5)动力性腹泻

  肠蠕动亢进致肠内食糜停留时间少,未被充分吸收所致的腹泻,如肠炎、胃肠功能紊乱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第8题

  试题答案:C

  第9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5: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定义及对策;

  顽固性心力衰竭又称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尽管经ACEI和/或其他血管扩张剂,以及利尿剂和洋地黄系统治疗,但严重的心力衰竭

  症状仍不见好转的状况。顽固性心力衰竭处置的第一步是努力寻找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可能病因,并设法纠正。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

  的可能病因包括:风湿活动、感染性心内膜炎、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过量、反复肺栓塞、合并感染、大量饮

  酒、是否同时接受了有水钠潴作用(如皮质激素等)和/或负性肌力作用(如钙离子拮抗剂、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物。在对因治疗

  的基础上,还应调整抗心衰治疗,并加强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的联合应用。必要时可使用血液超滤治疗顽固性水肿。

  第10题

  试题答案:E

  试题解析:

  消化性溃疡X线征象有直接与间接两种。龛影为直接征象,是由钡剂充填溃疡的凹陷部分而显示的阴影。切面观龛影在胃腔轮廓之外为

  消化性溃疡诊断的可靠依据。局部激惹、局部压痛、局部变形为间接征象,仅能提示溃疡存在。龛影在胃腔轮廓之内常提示胃癌。

  第11题

  试题答案:C

  第1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1:补铁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1,病因治疗:尽可能去除引起缺铁的病因。

  2.补铁治疗

  (1)原则:首选口服铁剂,如口服铁剂不能耐受,可用铁剂肌内注射,右旋糖酐铁是常用的注射铁剂。

  (2)口服方法:硫酸亚铁0.3g,每日3次;右旋糖酐铁50mg,每日2~3次。餐后服用,避免进食蛋类、乳类和茶等,影响铁的吸

  收,维生素C可增强铁的吸收。

  (3)肌注方法:右旋糖酐铁首次给药需用0.5ml作为试验剂量,1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可给足量治疗,第一天给50mg,以后每日或隔

  日给100mg,直至总需量。注射用铁的总量需按公式计算给予。

  (4)口服铁剂有效的表现:5~10天后网织红细胞增多,2周后血红蛋白上升,2个月以后恢复正常。铁剂治疗应坚持血红蛋白恢复

  正常后4~6个月,血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第1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7: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

  1.成人型甲减

  多见于中年女性,男女之比约1:5~10,起病隐匿,有时需长达10年才有典型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畏寒、乏力、迟钝、体温偏低、食欲减退而体重不减或增加,表情淡漠、眼睑浮肿、皮肤干燥、毛发稀少,下肢

  非凹陷性水肿。

  (2)精神、神经系统:记忆力、智力下降、嗜睡、后期可痴呆、木僵。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音低、心包积液、高脂血症、冠心病。

  (4)消化系统:厌食、腹胀、便秘。

  (5)内分泌改变:性欲减退、男性出现阳痿、女性月经量多。

  (6)肌肉与关节:肌力正常或减低,收缩与松弛均迟缓。

  (7)粘液性水肿昏迷:见于病情严重者。临床表现为嗜睡,低温(<35℃),呼吸徐缓,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

  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昏迷、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

  2.呆小病

  初生儿症状不明显,逐渐发展为典型呆小病。起病越早病情越严重:患儿体格、智力发育迟缓,表情呆钝,眶周浮肿,眼距增宽,

  鼻梁扁塌,性器官发育延迟等。呆小病以地方性多见,分3型:

  (1)神经型:智力低下伴耳聋。

  (2)粘液性水肿型:以代谢障碍为主。

  (3)混合型:兼有前二型表现。

  3.幼年型甲减

  幼儿多表现为呆小病,较大儿童则与成年型相似。

  第14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查;

  1.自身抗体

  (1)抗核抗体谱

  ①抗核抗体(ANA):是筛选结缔组织病的主要试验。特异性低,它的阳性不能作为SLE与其它结缔组织病的鉴别。

  ②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多出现在SLE的活动期,抗dsDNA抗体的量与活动性密切相关。

  ③抗ENA抗体:是一组临床意义不相同的抗体。

  抗Sm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达99%,但敏感性仅25%。有助于早期或不典型患者或回顾性诊断所用。它不代表疾病

  活动性。

  抗RNP抗体,阳性率40%。对SLE诊断特异性不高。

  抗SSA(Ro)抗体:往往出现在SLE、SLE合并干燥综合征及新生儿红斑狼疮的母亲。合并上述疾病时有诊断意义。

  抗SSB(La)抗体:其临床意义与抗SSA抗体相同,但阳性率低于抗SSA抗体。

  抗rRNP抗体:血清中出现本抗体代表SLE的活动,同时往往指示有NP狼疮或其重要内脏的损害。

  (2)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等对自身不同磷脂成分的自身抗体。结合其特异的临床表

  现可诊断是否合并有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3)抗组织细胞抗体:有抗红细胞膜抗体,现以Coombs试验测得。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抗神经元抗体多见于NP狼

  疮。

  (4)其它:有少数的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

  2.补体:C3下降是表示SLE活动的指标之一。C4低下可能是SLE易感性的表现。

  3.狼疮带试验: 狼疮带试验阳性代表SLE活动性。

  4.肾活检病理:对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均有价值。

  第15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帕金森病及其生化改变;

  1.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和形成路易小体为特征。

  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表现。

  2.生化改变

  脑内存在多条多巴胺能神经递质通路,其中最重要的是黑质-纹状体通路。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从血流摄入左旋酪氨酸,在细胞

  内酪氨酸羟化酶(TH)作用下转化为左旋多巴(L-Dopa),再经过多巴脱羧酶(DDC)作用转化为多巴胺(DA)。DA通过黑质-纹状体束

  作用于壳核和尾状核突触后神经元。释放的DA最后被神经元内单胺氧化酶(MAO)和胶质细胞内的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分

  解成高香草酸(HVA)而代谢。

  DA和乙酰胆碱(ACh)作为纹状体中两种重要神经递质系统,功能上相互拮抗,两者维持平衡对基底节环路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

  用。PD患者由于黑质DA能神经元变性丢失,TH和DDC减少,使纹状体内DA含量显著降低,DA与ACh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造成ACh系统功能

  相对亢进,因此产生肌张力增高、动作减少等运动症状。

  基底节中其他递质或神经肽,如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P物质(SP)、脑啡肽(ENK)、生长抑素(SS)在PD亦

  有改变,但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第16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等渗性缺水;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外科病人最易发生的。水和钠成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的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

  也保持正常。

  1.病因

  (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和肠瘘等;

  (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肠梗阻和烧伤等。

  2.临床表现

  少尿、畏食、恶心、乏力、舌干燥、眼窝下陷、皮肤干燥、松弛、但不口渴。当丧失体液达体重的5%(相当于丧失细胞外液20%)

  时,出现血容量不足症状;当丧失体液达体重的6%~7%时,可出现严重休克,当体液的丧失主要是胃液时,可伴发代谢性碱中毒征象。

  3.诊断

  主要依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表现,尿比重增高,但血Na+和Cl-浓度仍在正常范围内。

  4.治疗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给予等渗盐水,并注意补充血容量(包括晶体和胶体)纠正休克。可根据临床表现估计补液量,也可

  根据细胞比容(Hct,正常值:男0.48,女0.42)来计算。

  补液量(L)=Hct上升值/Hct正常值×体重(kg)×0.2

  临床常用的等渗盐水(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其Na+和Cl-含量均为154 mmol/L,其中Cl-含量明显高于血浆。若大量输

  入这种液体,易导致高氯性酸中毒。因此,临床上主张用平衡盐溶液代替等渗盐水,其电解质含量接近于血浆,故更符合生理。目前常

  用的平衡盐溶液的配制方法有复方氯化钠和乳酸钠溶液(复方氯化钠和1.86%乳酸钠之比为2:1)以及等渗盐水和碳酸氢钠溶液(等渗

  盐水和1.25%碳酸氢钠之比为2:1)两种。同时应积极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纠正缺水后,Na+排泄增加及血容量补足后血清钾相对降低,

  故应在尿量达到40ml/h时,补充氯化钾。

  第17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1)头痛:这是颅内压增高最常见的症状,程度各人不同,一般均以早晨及晚间出现较多,部位多在额部及两颞,也可位于枕下

  向前放射于眼眶部,头痛程序随颅内压的增高进行性加重,使力、咳嗽、弯腰或低头活动时常使头痛加重。

  (2)呕吐:常出现于头痛剧烈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常呈喷射性。呕吐虽与进食无关,但似较易发生于食后,因此病人常常拒

  食,可导致失水和体重锐减。

  (3)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客观体征,表现为视神经乳头充血,边缘模糊不清,中央凹陷消失,视盘隆起,静脉

  怒张,动脉曲张扭曲。在视神经乳头肿的早期,视力没有明显障碍,但视野检查则可发现生理盲点扩大。如视神经乳头水肿存在较久,

  则视盘出现苍白,视力开始明显减退,视野向心缩小。这是视神经继发性萎缩的表现。此时发颅内压增高得以解除,视力的恢复了不理

  想,有时仍可继续衰退,甚至失明。

  以上三者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称之为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但在颅内压增高的病例子中这三主征各自出现的时间并不一

  致,因此可以是不完全的。

  2.诊断

  (1)CT、MRI(平扫、增强)、脑血管造影可确定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头颅X线摄片:颅内压增高的征象为:颅缝裂开、脑回压迹加深、蛛网膜粒压迹增大加深、鞍背和后床突吸收或破坏。

  (3)腰穿(LP)目的在于取得脑脊液进行化验并确定颅内压高低,腰穿与否应慎重。

  LP的适应证:①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膜炎、大脑炎)时必须检查CSF。②高度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但CT阴性时要行LP诊

  断。③怀疑假性脑瘤(良性高颅压)时通过LP确立诊断。④对于脑积水、若CT、MRI未发现占位病变时,需行LP检测CSF压力。⑤怀疑癌

  性脑膜炎或者淋巴瘤性脑膜炎时应做LP行细胞学检查。⑥颅脑损伤在CT或MRI排除颅内血肿及无明显中线移位后需行LP检查。

  LP的禁忌证:①LP部位感染。②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或未纠正的出血性疾病。③脑脓肿所致高颅压时,LP会引起脑疝。④脑肿瘤在

  LP后可导致脑疝,尤其是后颅窝肿瘤。⑤颅内出血最好通过CT扫描诊断,LP前应作CT或MRI来确定中线移位和实质损伤情况。⑥若没有

  放射学检查,有视盘水肿时不应作LP。

  第1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2:硬膜下血肿;

  颅内出血聚积在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临床中根据血肿出现症状的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肿三种。

  1.急性硬膜下血肿

  根据其是否伴有脑挫裂伤而分为复合性血肿和单纯性血肿。复合性血肿的出血来源可为脑挫裂伤所致的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也可

  由脑内血肿穿破皮层流到硬脑膜下腔。单纯性血肿较少见,为桥静脉损伤所致,此类血肿不伴脑挫裂伤,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

  表面。特点表现在:

  (1)意识障碍:多数原发昏迷与继发昏迷相重叠,呈现昏迷程度逐渐加重。

  (2)颅内压增高症状中,呕吐和躁动多见,生命体征变化明显。

  (3)局灶症状多见,源自脑挫裂伤和血肿压迫。

  (4)临床症状重,进展快,一侧瞳孔散大后不久,对侧瞳孔亦散大,病理性呼吸濒死状态。

  (5)CT:在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呈现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影。

  2.慢性硬膜下血肿

  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的硬膜下血肿。出血来源为脑表面小静脉,出血量较少,凝固分解、液化,逐渐形成包膜。囊内渗透压增高

  从周围不断吸收脑脊液使容积递增或包膜血管再出血,引起脑受压和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在以下方面:

  (1)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2)脑受压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3)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如智力障碍、精神失常和记忆力减退等。

  (4)CT检查: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像。少数可呈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影像。脑室受压及中线

  结构向对侧移位。

  第1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7:子宫;

  子宫系孕育胚胎、胎儿和产生月经的器官。

  1.形态

  子宫是有腔的肌性器官,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分宫体,宫底,宫角,

  宫颈。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因年龄而异,婴儿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人为1:1。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两侧通输卵管,尖端

  朝下通宫颈管。在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

  因粘膜组织在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妊娠期子宫峡部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

  段。宫颈内腔成梭形称宫颈管,成年妇女长2.5~3.0cm,其下端称宫颈外口。未产妇的宫颈外口呈圆形;已产妇的宫颈外口形成横裂,

  分为前唇和后唇。

  2.组织结构: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

  (1)宫体:宫体壁由3层组织构成,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层(脏腹膜)。子宫内膜从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影响,

  其表面2/3能发生周期性变化称功能层;靠近子宫肌层的1/3内膜无周期性变化为基底层。子宫肌层较厚。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组

  成。肌束可分3层:外纵,内环,中交叉排列。肌层中含有血管,子宫收缩时压迫血管,可有效地制止子宫出血。覆盖在子宫表面的脏

  层腹膜在子宫与膀胱间及子宫与直肠间形成两个腹膜反折:前面为膀胱子宫陷凹;后面为直肠子宫陷凹。又称道格拉斯陷凹,为盆腔最

  低部位。

  (2)宫颈: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含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管粘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粘膜内腺体能分泌碱性

  粘液,形成粘液栓,堵塞宫颈管。宫颈阴道部由复层鳞状上皮覆盖,表面光滑。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的好发部

  位。宫颈管粘膜也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

  3.位置

  当膀胱空虚时,成人子宫的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主要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正常情况下宫颈下端处于

  坐骨棘水平稍上方。

  4.子宫韧带:共有4对

  (1)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

  (2)阔韧带:可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称宫旁组织。子

  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3)主韧带:又称宫颈横韧带。是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

  (4)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处于前倾位置。

  上述韧带、骨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

  第2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首次产前检查;

  应详细询问病史,进行较全面的全身检查、产科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1.病史

  (1)年龄:年龄过小容易发生难产;35岁以上的初孕妇容易并发子癎前期、产力异常等。

  (2)职业:如接触有毒物质的孕妇,应检测血常规及肝功能。

  (3)推算预产期:推算方法是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若孕妇仅记住阴历末次月经第一日,应由医师为

  其换算成阳历,再推算预产期。必须指出,实际分娩日期与推算的预产期,可以相差1~2周。若孕妇记不清末次月经日期或于哺乳期无

  月经来潮而受孕者,可根据早孕反应开始出现的时间、胎动开始时间、手测子宫底高度、尺测子宫长度加以估计。

  (4)月经史及既往孕产史:月经周期延长者的预产期需相应推迟。经产妇应了解有无难产史、死胎死产史、分娩方式及有无产后

  出血史,了解新生儿出生时情况。

  (5)既往史及手术史:着重了解有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血液病、肝,肾疾病、骨软化症等和作过何种手术。

  (6)本次妊娠过程了解妊娠早期有无病毒感染及用药史;妊娠晚期有无阴道流血、头痛、眼花、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等症状。

  (7)家庭史:询问家族有无高血压、双胎妊娠及其它遗传性疾病。

  (8)配偶健康状况。

  2.全身检查

  3.产科检查:包括腹部检查、骨盆测量、阴道检查、肛门检查。

  (1)腹部检查

  视诊:注意腹形及大小,腹部有无妊娠纹、手术瘢痕及水肿等。

  触诊:注意腹壁肌的紧张度,有无腹直肌分离,并注意羊水的多少及子宫肌的敏感程度。用四步触诊法检查子宫大小、胎产式、胎

  先露、胎方位以及胎先露部是否衔接。

  听诊:胎心音在靠近胎背上方的孕妇腹壁上听得最清楚。枕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右(左)下方;臀先露时,胎心音在脐右(左)上

  方;肩先露时,胎心音在靠近脐部下方听得最清楚。

  (2)骨盆测量:包括骨盆外测量和骨盆内测量。

  ①骨盆外测量

  髂棘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

  髂嵴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以上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横径的长度。

  粗隆间径:孕妇取伸腿仰卧位。测量两股骨粗隆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8~31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中骨盆横径的长度。

  骶耻外径:孕妇取左侧卧位,右腿伸直,左腿屈曲。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第5腰椎

  棘突下相当于米氏菱形窝的上角,或相当于髂嵴后联线中点下1.5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

  重要的径线。骶耻外径值与骨质厚薄相关,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指围绕右侧尺骨茎突及桡骨茎突测得的前臂下端的周

  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

  坐骨结节间径或称出口横径:孕妇取仰卧位,两腿弯曲,双生抱双膝。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8.5~9.5cm。也可用

  检查者的拳头测量,若其间能容纳成人手拳,则大于8.5cm即属正常。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若此径值小于8cm时,应测

  量出口后矢状径。

  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为8~9cm。出口后矢状径径值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15cm,表明

  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

  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

  ②骨盆内测量

  对角径: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

  结合径。真结合径正常值约为11cm。若测量时,阴道内的中指尖触不到骶岬,表示对角径值〉12.5cm。测量时期以妊娠24~36周、阴道

  较松软时进行为宜。

  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

  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若能容纳3横指(5.5~6cm)为正

  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

  (3)阴道检查:孕妇于妊娠早期初诊,均应行双合诊已如前述.若于妊娠24周以后进行首次检查,应同时测量对角径、坐骨棘间径

  及坐骨切迹宽度。于妊娠最后一个月内以及临产后,则应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

  (4)肛诊:可以了解胎先露部、骶骨前面弯曲度、坐骨棘及坐骨切迹宽度以及骶尾关节活动度,还可以结合肛诊测得出口后矢状

  径。

  4.辅助检查:除常规检查血象、血型及尿常规,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作下列检查:

  (1)妊娠期出现并发症者,按需要查肝功能、血液化学、电解质测定以及X线胸透、心电图、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等项检查。

  (2)胎位不清、听不清胎心者,应行B型超声检查。

  (3)有死胎死产史、胎儿畸形史和患遗传性疾病者,应检测孕妇血甲胎蛋白值、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等。

  第2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本病为感染后免疫炎性反应,故起病前常有前驱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多见,呼吸道感染前驱期多为1~2周,皮肤感染前驱期

  稍长,约2~3周,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尿检发现无症状性镜下血尿,重者可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甚至危

  及生命。本病起病年龄多发于5~10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起病初可有低热、头晕、呕吐、双肾区疼痛等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1.典型病例

  (1)表现为水肿、少尿,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为下行性浮肿,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渐蔓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

  (2)血尿可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或茶褐色,持续1~2周转为镜下血尿;

  (3)高血压常在起病1~2周内发生,学龄前儿童大于120/80mmHg(16.0/10.7kPa),学龄儿童大于130/90mmHg(17.3/12.0kPa)。

  2.严重病例

  常发生在起病1~2周之内,表现为:

  (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肾滤过率降低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出现循环充血,表现为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

  色泡沫痰,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甚至奔马律,肝大,颈静脉怒张,以上表现酷似心力衰竭,但此时患儿心搏出量

  正常或增加,心脏泵功能正常。

  (2)高血压脑病:部分严重病例因血压急剧增高致脑血管痉挛或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主要症状有:剧烈头

  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甚至惊厥、昏迷。

  (3)急性肾功能不全:由于肾滤过率急剧下降,代谢产物排泄减少,出现了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多发生于少

  尿时,随着尿量增加,病情好转。如数周至数月仍不好转,或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可能为急进性肾炎,病理以大量新月体形成为特征,

  预后严重。

  3.非典型病例

  部分急性肾炎可表现为:

  (1)肾外症状性肾炎;患儿表现为水肿、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循环充血,而尿呈轻微改变或尿常规正常;

  (2)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水肿、大量蛋白尿突出,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该类型肾炎诊断主要依据前

  驱链球菌感染史,血液补体C3下降帮助诊断。以肾病综合征表现者部分在2~3月内恢复不佳,可能演变为慢性进行性肾炎。

  第22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6: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1.结核性脑膜炎

  起病多较缓慢,常先有1~2周全身不适的前驱症状,不规则发热后,才出现脑膜刺激征、惊厥、意识障碍、脑神经或肢体麻痺等表

  现。可有结核接触史和肺部结核病灶。典型结脑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细胞数多<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涂片无化脓性细菌

  可见,糖和氯化物同时降低,蛋白增高达1~3g/L。脑脊液静置24小时可有薄膜形成,薄膜涂片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菌,细菌培养或动

  物接种可进一步证实。

  2.病毒性脑膜炎

  起病一般较急。除有一般脑膜炎特征外,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不重。脑脊液多清亮或微混;细胞数0~数百个,早期中性粒细胞增

  多,但以后即以淋巴细胞为主;糖、氯化物及蛋白含量多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

  3.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具有流行性,皮肤多有出血点或瘀斑,危重暴发型可迅速呈现进行性休克,意识障碍常并发DIC。必须依靠皮

  肤瘀点或脑脊液细菌学检查确诊。

  4.隐球菌脑膜炎

  起病隐匿,病程长,病情可起伏加重。颅压增高明显,头痛剧烈,可出现视力障碍,但脑膜刺激症状可不明显。确诊靠脑脊液沉渣

  墨汁涂片找到厚荚膜的发亮圆形菌体,沙氏培养基上有新型隐球菌生长。

  5.Mollaret脑膜炎

  病因不明,反复多次发生的无菌性或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发作性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两次发作期间无任何异

  常。脑脊液中可找到Mollaret细胞,无阳性细菌学结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第23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7: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应卧床休息,细心护理。保证足够热量,加可支持疗法,维护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抗生素治疗

  (1)用药原则:选择对病原菌敏感的杀菌剂;药物应易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易达到有效浓度;急性期静脉给药;早期、足

  量、足疗程、联合用药;

  (2)病原菌不明时的初始治疗:目前主张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包括头胞三嗪100mg/(kg·d)或头孢噻肟200mg/(kg·d)治疗。疗

  效不理想时可联合使用古霉素40mg/(kg·d)。对β内酰胺类芗过敏的患儿可改用氯霉素100mg/(kg·d)。

  (3)病原菌明确后应参照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①肺炎链球菌:应继续按上述病原均未明确方案选药,进当芗敏感试验提示致病菌对青霉素敏感时,可改用青霉素20万~40万U/

  (kg·d)。②脑膜炎双球菌;与肺炎链球菌不同,目前该菌大多数对青霉素依然敏感,故首先选用,剂量同前。少数对青霉素耐药者改

  用上述第三代头孢霉素。③流感嗜血杆菌:对敏感菌可换用氨苄青霉素200mg/(kg·d)。耐药者改用上述第三头孢霉素或氯霉素。④其

  他: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者应参照药敏试验选用乙氧奈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等。革兰阴性杆菌者多考虑用上述第三代头孢霉

  素外,可加用氨苄青霉素或氯霉素。

  (4)抗生素疗程:对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其抗生素疗程应是静脉滴注有效抗生素10~14天,脑膜炎双球菌7天,金

  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脑膜炎应21天以上。若有并发症,疗程还应适当延长。

  (5)停药指征:临床症状消失;热退一周以上:脑脊液细胞数<20×106/L,均为淋巴细胞:蛋白质及糖恢复正常。平均疗程为2

  ~3周左右。

  3.肾上腺皮质激素

  除流脑外,目前主张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地塞米松0.6mg(kg·d),分4次静脉注射,以减轻因抗生素快速杀菌所产生的内毒素

  对细胞因子调节的炎症反应,有助于退热及脑脊液恢复正常。一般连用2~3日,过长时间无益。

  4.对症处理

  (1)控制惊厥,可选用地西泮、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

  (2)降低颅内压,20%甘露醇脱水,预防脑疝发生;

  (3)控制高热。

  5.并发症的治疗

  (1)硬膜下积液:少量液体不必穿刺放液;积液多时可反复穿刺放液,一般每次放液量为20~30ml。若为硬膜下积液,除穿刺放

  液外,需根据病原菌注入相应抗生素,必要时行外科处理;

  (2)脑室管膜炎:除全身抗生素治疗外,可作侧脑室控制性引流,减轻脑压后,注入抗生素;

  (3)脑性低钠血症:确诊后用3%盐水6ml/kg缓慢滴注,可提高血钠5mmol/L。应适当控制液体入量。

  (4)脑积水:主要依赖手术治疗。

  第24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人类环境的特点;

  环境泛指某项主体周围的空间及空间中的介质。对于人类来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条件的总和,是人类赖以

  生存的外部条件。

  因此,环境的好坏跟人类生存有着莫大的关系。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广大人民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其基本方

  针是"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环境的组成

  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人类的自然环境由空气、

  水、土壤、阳光和各种矿物质、植物、动物等环境因素组成,主要限于地壳表面和围绕它的大气层的一部分,一般在海平面以下约12公

  里到海平面以上约10公里的范围内。它亦称为生物圈,人类对其依赖和影响也最大。自然环境由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两部分组成。

  ①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并未受到人为活动影响或影响较少的自然环境。

  ②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以及能量和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自然环境。这种变

  化对人类可产生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人类的活动如能维持环境中物质、能量的平衡,就会带来良好的影响。否则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

  变劣,给人类带来危害。因此次生环境的恶化及其后果是当今要研究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又称社会文化环境,它是在自然环境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

  包括人类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它不仅可直接影响人群或个体的健康状况,而且还可

  以影响自然环境和人的心理环境,间接影响人的健康。

  2.人类环境的生态平衡

  (1)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称为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

  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这种生物间以食物形式进行物质转移的关系,叫做"食物链"。食物链对环境中物质的转移和蓄积

  有重要作用,如某些重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在环境中起始浓度不一定很高,但可通过食物链一级级地传播使浓度逐级提高,这种现象叫

  做"生物富集",对人类可能会造成危害。

  (2)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生物群落之间不断发生的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

  与转移,如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则称为生态平衡。当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发生改变,这种平衡就可能遭到破坏。

  人的生命活动就是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及转移,使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保持着动态平

  衡,机体从空气、水、食物等环境中摄取生命必要的物质后,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同化过程合成细胞和组织的各种成分,并释放出热量,

  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通过异化过程进行分解代谢,所产生的分解产物经各种途径排泄到外环境(空气、水和土壤)中,被生态系

  统的其他生物作为营养成分吸收利用,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类的生存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为了生存发展,人体从内部调节自己

  的适应能力来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平衡关系。而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当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发生过大改变,超出了

  人的适应能力,这种平衡就可能遭到破坏。

  第25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6:集中趋势指标;

  描述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平均水平或中心位置的指标有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众数、调和均数等,前3种较常用。

  1.均数:均数是算术均数的简称。常用百表示样本均数,希腊字母μ表示总体均数。均数用于反映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平均水平,适

  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其计算方法有:

  (1)直接法:

  式中:希腊字母Σ式求和;

  X1,X2,...,XN为各观察值;

  N为样本含量,即观察值的个数。

  (2)加权法:用于频数表资料或样本中相同观察值较多时。其公式为:

  式中:X1,X2,...,Xk为频数表资料中各组段的组中值(或相同观察值);

  f1,f2,...,fN为相应组段的频数(与相同观察值对应的频数)。

  2.几何均数:几何均数用G表示,适用于某些呈正偏态分布,但数据经过对数变换后呈正态分布的资料,也可用于观察值之间呈倍

  数或近似倍数变化(等比关系)的资料,如医学实践中的抗体滴度、平均效价、某些疾病的潜伏期等。其计算方法有:

  (1)直接法:

  或

  (2)加权法:

  3.中位数和百分位数:中位数是一组由小到大按顺序排列的观察值中位次居中的数值,用M表示。在全部观察值中,小于和大于中

  位数的观察值个数相等。

  百分位数是一种位置指标,用Px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将一组观察值分为两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比它小,有(100-x)%的观

  察值比它大。中位数是一个特定的百分位数,即P50。

  (1)直接法:将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按上两式计算。

  N为奇数时

  N为偶数时

  式中:下标 , , 为有序数列的位次;

  , , 为相应位次的观察值。

  (2)频数表法:用于频数表资料。计算步骤是:①按所分组段由小到大计算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②确定Px所在组段;③按下式

  求中位数M或其它百分位数Px。

  式中,L、i、fx分别为Px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ΣfL为小于L的各组段的累计频数。计算中位数时,x=50,即M=P50。

  中位数可用于描述任何分布,特别是偏态分布资料以及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据资料的中心位置。百分位数用于描述一组

  数据某一百分位的位置,最常用的百分位数是P50,即中位数;也可用多个百分位数的结合来描述一组观察值的分布特征,如P25和P75

  合用时,反映中间50%观察值的分布情况;百分位数可用于确定非正态分布资料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应用百分位数时,样本含量要足够

  大,否则,不宜取靠近两端的百分位数。

  第26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7:离散趋势指标;

  频数分布有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两个重要特征,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反映资料的分布特征。除集中趋势指标外,还需用离

  散度指标反映一组同质观察值的变异度。常用的指标有全距、四分位数间距、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1.全距(R)

  全距亦称极差,为一组同质观察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它反映了个体差异的范围,全距大,说明变异度大。

  2.四分位数间距(Q)

  为上四分位数Qu(即P75)与下四分位数QL(即P25)之差。其间包括了一组观察值的一半,故四分位数间距可看成是中间50%观察

  值的极差。其数值越大,变异度越大,反之,变异度越小。四分位数间距较全距稳定,但仍未考虑全部观察值的变异度。常用于描述偏

  态分布以及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资料的离散程度。

  3.方差

  为了全面考虑观察值的变异情况,克服全距和四分位数间距的缺点,需计算总体中每个观察值X与总体均数#的差值(X-μ),称之

  为离均差。由于Σ(X-μ)=0,不能反映变异度的大小,而用离均差平方和Σ(X-μ)2反映之。同时还应考虑观察值个数N的影响,用其

  均数,即总体方差,用σ2表示。

  由于实际工作中,往往得到的是样本资料,总体均数μ是未知的,所以只能用样本均数 作为μ的估计值,即用Σ(X- )2代替Σ

  (X-μ)2,用样本例数n代替N,但按上式计算的结果常比实际的σ2低。英国统计学家W·S·Gosset提出用n-1代替N来校正。这就是样本

  方差S2,其公式为

  式中的n-1称为自由度。

  4.标准差

  因方差的度量单位是原度量单位的平方,故将方差开方,恢复成原度量单位,得总体标准差σ和样本标准差s。

  离均差平方和 亦等于 ,于是,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直接法:

  加权法:

  5.变异系数(CV)

  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变异度。其公式为:

  第27题

  试题答案:B

  第28题

  试题答案:A

  第2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医患关系的性质;

  1.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

  医患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契约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创造了物质基础,为实现人权平等创造了条

  件,医患之间是一种同志式的平等关系,即:医务人员尊重病人的医疗权利,一视同仁地提供医疗服务;病人尊重医务人员的劳动,并

  密切配合诊治,共同完成维护健康的任务。但是由于两者对医学知识的掌握上的差别和患者求医时的弱势心理,在医患之间存在着现实

  的不平等状况,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医生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己任,国家赋予了医生以某种特权(对疾病诊治权和特殊干涉权等)并以医疗技术为保证,为病人提供

  服务;病人出于信任或与医生充分协商,接受医生的服务。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由于医患之间的医学知识占有不同,所处的地

  位、职责不同所决定的。医生具有医学知识,处于一定主动地位,并具有某种特权,这就要求医生恪守职责、钻研技术,以高尚的医

  德、精湛的医术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不辜负病人之信任。但应看到,被服务的患者因其地位和权利意识的提高,也不是完全被动的。

  2.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

  医患关系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信托关系。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职能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患者就医和医者行

  医同样受到法律保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了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卫生保健和康复的特殊职权,使之可以获得患者身体、心理、隐私等信

  息;患者为了诊治躯体和心理疾病的需要而信任医生,将必要的信息告诉医生,并委托医生为其解除疾苦。因此,两者是建立在信赖基

  础上的特殊人际关系。

  第3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

  1.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

  保护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捍卫病人的正当权益,这是医务人员的共同义务和天职。"病人利益至上"是医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道德

  原则,也是建立良好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思想基础。根据这个原则,要求医务人员理解和同情病人疾病缠身的痛苦,关心和满足病人的

  生理、心理需要,以和蔼的态度、诚挚的语言和高度的负责精神进行诊治和护理,使病人有一种温暖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医务人员绝

  不能冷漠他们、嫌弃他们,不要随便指责他们,更不能嘲笑和伤害他们,特别是刚入院的病人、老年病人、残疾病人、久治不愈的病

  人、带有脏臭味的病人等。对于病人由于病态心理支配而提出的苛刻要求或冲动、过激行为,医务人员要保持冷静和具有容忍力,绝不

  允许"以牙还牙"或采取事后报复的行为。对任何损害病人利益或不尊重病人人格、权利的言行,医务人员相互间要敢于抵制和批评。

  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当病人个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发生矛盾时,如稀有卫生资源的分配、传染病人的隔离等,医务人员的意见要保

  持一致,并向病人或家属耐心解释、说明情况,希望他们服从社会公益、服从大局,同时使病人的利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某个或某

  些医务人员绝不能在病人或病人家属面前挑动是非,以使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某个或某些医务人员产生不满,否则不仅影响医患关系,也

  会影响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2.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在维护患者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共同目标下,虽然医务人员有分工不同、职称之分及领导与被领导之别,但是在工作性质、人格上没

  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医务人员之间应建立"并列-互补"关系。尊重他人人格,相互体谅,出现矛盾时及时沟

  通、主动协商。尊重他人的才能、劳动和意见。

  3.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

  医务人员的专业、岗位不同,但是相互之间都要承认对方工作的独立性,并且要相互为对方的工作提供方便、支持和帮助,这样才

  能建立良好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

  4.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医务人员之间的彼此信任是互相协作的基础和前提。要立足于本职,从自我做起,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以自己工作的可靠性和优异成绩去赢得其他医务人员的信任。同时,医务人员加强沟通和联系,相互理解、谅解和消除存在的误

  会。

  5.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医务人员在不断进取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还要互相学习。在医务人员之中,各自的年龄不同,专业各异,智能优势和品格也有差

  别,相互竞争、互相学习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医务人员之间的互补与师承功能。医务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可以达到共同提高。

  第31题

  试题答案:C

  第32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8:杂音的临床意义;

  1.功能性和器质性杂音

  功能性杂音通常是指产生杂音的部位没有器质性病变时出现的杂音,器质性杂音是指产生杂音的部位有器质性损害出现的杂音。由

  于舒张期杂音绝大多数为器质性杂音,故一般仅将收缩期杂音分为功能性与器质性,两者鉴别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详见下表:

  功能性杂音包括无害性杂音、生理性杂音、良性杂音等。它们有一共同点,即与器质性杂音截然不同。

  2.各瓣膜区杂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收缩期杂音

  ①二尖瓣区:杂音可分3种。

  功能性:常见。可见于发热、轻中度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妊娠、剧烈运动等。听诊特点是呈吹风样,性质柔和,2/6级,时限

  较短,较局限,原因去除后,杂音消失;

  相对性:由于左室扩张,引起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而产生杂音,见于扩张型心肌病、制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听诊特

  点是:杂音呈吹风样柔和,不向远处传导,如扩张的心腔回缩,杂音可减弱;

  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乳头肌功能失调等。听诊特点是:杂音呈吹风样,高调,性质较粗

  糙,强度常在3/6级以上,持续时间长,占据整个收缩期,可遮盖第一心音,常向左腋下传导,吸气时减弱,呼气时加强,左侧卧位时

  更明显。

  ②三尖瓣区

  相对性:多见。大多数是由于右室扩大引起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产生杂音。听诊特点与二尖瓣关闭不全相似,但杂音吸气时增

  强,呼气时减弱。此杂音随右室增大可传导至心尖区,易误为二尖瓣关闭不全;

  器质性:三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极少见,杂音特点与二尖瓣器质性关闭不全相同。

  ③主动脉瓣区

  器质性:多见。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为喷射性、吹风样,杂音呈菱形,与第一心音之间有间隔,不掩盖第一心

  音,性质粗糙,常伴有震颤,杂音顺血流方向向颈部传导,伴A2减弱;

  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等。听诊特点是杂音较柔和,一般无震颤,杂音常可沿胸骨右缘向下传

  导,常有A2亢进。

  ④肺动脉瓣区

  功能性:多见。尤以健康儿童或青少年常见听诊特点为柔和、吹风样杂音,音调低,不向远处传导,常为2/6级以下,卧位时明

  显,坐位时减轻或消失;

  相对性:在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时,引起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出现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而产生此杂音。其特点与功能

  性杂音略同;

  器质性:见于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杂音呈喷射性,响亮而粗糙,强度为3/6级或3/6级以上,呈菱形,常伴有震颤,P2常减弱并有

  S2分裂,向上下肋间、左上胸及背部传导。

  ⑤其他部位:室间隔缺损时,可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响亮而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强度3/6组成以上,常伴有震颤,向心前区

  传导。室间隔穿孔时,杂音突然出现,听诊特点与室间隔缺损大致相同,且常伴有奔马律。

  (2)舒张期杂音

  ①二尖瓣区:器质性: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听诊特点是:杂音最响部位在心尖区,时期为舒张中晚期,性质为隆隆

  样,先递减后递增,音调较低,较局限,不向远处传导,常伴有震颤及S1增强,杂音前可有开瓣音。这些特点是确定二尖瓣狭窄极为重

  要的根据;

  相对性: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的相对性二尖瓣狭窄。现代研究表明,左室血容量多及舒张期压力增高,使二尖瓣膜处于

  较高位置,呈现相对狭窄,因而产生杂音称为Austin-Flint杂音。此杂音应与器质性二尖瓣狭窄杂音相鉴别,详见下表:

  ②三尖瓣区:舒张张杂音局限于胸骨左缘第4.5肋间,亦为隆隆样,吸气时增强。可见于三尖瓣狭窄,但极少见。

  ③主动脉瓣区:主要见于风湿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梅素性心脏病。听诊特点是杂音呈递减型,舒张早期即出现,性质为叹气样,

  胸骨左缘第3肋间听诊最清楚,向下传导,可达心尖区,坐位前倾更易听到,呼气末屏气时杂音增强。

  ④肺动脉瓣区:器质性病变(先天性、风湿性)引起者少见,多由于肺动脉扩张引起瓣膜相对关闭不全,产生舒张期杂音。听诊特

  点是:杂音呈递减型,性质为吹风样或叹气样,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诊最响,向第3肋间传导,平卧位吸气时增强。此杂音称为Graham

  Steell杂音。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

  (3)连续性杂音

  是由同一异常血流引起,常见于动脉导管未闭。听诊的特点是杂音从第一心音后不久开始,持续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期,高峰在第二

  心音处,呈大菱形杂音,第二心音常听不到。杂音性质粗糙、响亮而嘈杂,类似旧式机器转动的噪音,故又称机器样杂音或Gibson杂

  音。杂音最响部位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向上胸部和肩胛间区传导;常伴有震颤。主动脉-肺动脉间隔缺损时,杂音产生机制和特点与动

  脉导管未闭基本相同,但杂音听诊位置较低,位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此外,连续性杂音还可见于动静脉瘘及主动脉窦瘤破裂等。

  第33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58:黄疸的鉴别诊断、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黄疸的鉴别诊断

  黄疸的鉴别诊断应根据病史、体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等所取得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以期得到正确诊断。

  1.病史

  (1)年龄与性别:婴儿期黄疸有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肝炎和先天性胆管闭锁,儿童时期至30岁以前,以病毒性肝炎为多

  见;40岁左右所见的黄疸常由胆石症所致;30~50岁的男性黄疸患者,应多考虑肝硬化或原发性肝癌;50~60岁以上出现的黄疸,常见

  于癌肿,男性以胰头癌,女性以胆道癌为多见。

  (2)接触史: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有与肝炎患者接触史,或有近期输血、血浆制品、注射史;服用氯丙嗪、甲睾酮、对乙酰

  氨基酚等药物或接触四氯化碳者,应考虑药物性肝病或中毒性肝炎,还应了解患者疫水接触史等。

  (3)家族史:家族中除肝炎外,要想到先天性溶血性及非溶血性黄疸和其他遗传性肝病。

  (4)过去史。

  (5)妊娠史。

  (6)饮酒史与冶游史。

  (7)病程:黄疸的病程可作为诊断的参考。

  2.症状

  (1)发热:病毒性肝炎在黄疸出现前常有低热,胆管炎的发热一般在中等度以上,多伴有寒战,肝癌因癌组织坏死或继发感染常

  有发热。

  (2)腹痛:肝区隐痛或胀痛,常提示病毒性肝炎,持续性胀痛见于慢性肝炎及肝癌;胆石症或胆道蛔虫症发作,常有右上腹阵发

  性绞痛,上腹及腰背痛提示胰头癌。

  (3)消化不良症状。

  (4)皮肤瘙痒:胆汁淤积性黄疸常有明显的皮肤瘙痒,肝细胞性黄疸可有轻度瘙痒,溶血性黄疸则无瘙痒。

  (5)体重是否改变。

  (6)尿、粪颜色的改变:胆汁淤积性黄疸时尿如浓茶,粪色浅灰或陶土色;肝细胞性黄疸时尿色加深,粪色浅黄;溶血性黄疸急

  性发作时可排出酱油色尿,粪便颜色亦加深。

  3.体征

  (1)黄疸的色泽:皮肤颜色主要由黄疸的种类与持续的时间来决定。溶血性黄疸皮肤呈柠檬色,肝细胞性黄疸呈浅黄或金黄色,

  胆汁淤积性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者呈黄绿色、深绿色或绿褐色。

  (2)皮肤改变:除黄疸外,在肝硬化可见色素沉着、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或毛细血管扩张、出血点、腋毛脱落、腹壁静脉曲

  张及下肢水肿等。胆汁淤积性黄疸时可见皮肤瘙痒抓痕、色素沉着及眼睑黄瘤等。在溶血性黄疸常见皮肤苍白。

  (3)肝大:急性肝炎时,肝轻度或中度肿大,质地软而有压痛。肝硬化时肝常先大后小,质地明显变硬。肝癌时肝显著肿大,质

  坚硬并有压痛。表面有不规则结节。心功能不全时,肝肿大,质地中度,有压痛。急性肝坏死时,肝浊音界缩小。

  (4)脾大:肝硬化伴有门静脉高压时,脾中度或显著肿大,急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脾轻度肿大。

  (5)胆囊肿大: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胆总管癌引起肝外阻塞性胆汁淤积时的胆囊胀大,有表面平滑、可移动与无压痛等特点,

  即所谓Coruvoisier征。在胆囊癌及胆囊底部巨大结石,肿大的胆囊坚硬而不规则。

  (6)其他:如腹水、男性乳房发育等。

  二、黄疸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肝功能试验

  (1)胆红素代谢试验:包括胆红素定性和定量测定、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测定。一分钟胆红素(1`B)相当于结合胆红素,一般约占

  总胆红素量(TB)的20%。溶血性黄疸时非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1`B/TB比值<20%,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显著增加;肝细胞性黄疸时

  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均中度增高,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增加、正常或减少;胆汁淤积性黄疸时结合胆红素显著增高,尿胆红素阳性,

  尿胆原视胆汁淤积程度而定,可有或无。

  (2)血清蛋白测定与蛋白电泳:在慢性肝细胞性黄疸特别是晚期患者,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减少,球蛋白增高致清/球蛋白比值低

  于正常或倒置。在急性肝炎,血清蛋白电泳测定可见清蛋白轻度降低,β与γ-球蛋白轻度升高;肝硬化常有清蛋白显著降低,β及γ-球蛋

  白明显增高;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清蛋白降低,α2 、β及γ-球蛋白增高;早期胆汁淤积性黄疸蛋白电泳无明显改变,以后α2及β球

  蛋白增高。

  (3)血清酶活力测定

  血清转氨酶ALT(GPT)、AST(GOT):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时,ALT及AST活力明显增高,胆汁淤积性黄疸蛋的二者仅轻度升高。

  在重症肝炎患者,有时见转氨酶活力反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呈"胆酶"分离现象,提示预后险恶。

  碱性磷酸酶(ALP):在肝外、肝内阻塞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ALP明显增高,其活力>正常值3倍,如无骨病存在,则高度提示

  有胆汁淤积。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急性肝炎可有γ-GT轻度或中度增高,原发性肝癌及胆汁淤积黄疸则γ-GT显著增高。

  5`-核苷酸酶(5`-NT):是ALP的一种同工酶,但在骨病和妊娠期酶活力无改变。原发性肝癌、癌性胆管阻塞时5`-NT活力增高。

  乳酸脱氢酶(LDH)::大多数急性肝炎患者LDH增高,如LDH显著增高,应考虑癌肿阻塞引起的黄疸,单纯良性胆汁淤积时,LDH一

  般仅轻度升高。

  (4)血清总胆固醇、胆固醇酯、脂蛋白-X(LP-X)测定:在胆汁淤积性黄疸,总胆固醇含量增高;肝细胞性黄疸特点是有广泛肝

  坏死时,胆固醇酯降低。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血清中出现一种特殊的脂蛋白-X。正常人血清中无人LP-X。

  (5)血清铁和铜含量测定 正常血清铁浓度为14.3~23.3μmol/L,血清酮为15.1~22μmol/L,铁/铜比值为0.8~1.0。胆汁淤积性

  黄疸时血清铜增高,铁/铜比值<0.5;肝细胞性黄疸急性期的血清铁增高,铁/铜比>1。

  (6)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及其对维生素K的反应:即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黄疸时,凝血酶原生成减少,因而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

  注射维生素K2~4mg后24小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如较注射前有明显缩短,表示肝功能正常,黄疸可能为胆汁淤积性。如无改变,表示

  肝制造凝血酶原的功能受损,黄疸可能为肝细胞性。

  (7)吲哚菁绿(ICG)排泄试验:正常人ICG平常潴留量为注射剂量的10%,肝实持病变时潴留量增加。

  2.免疫学检查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时,除IgM明显增高外,血清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可高达90%~95%。在原发性肝癌,甲胎蛋白大多数阳性。

  3.血液学检查

  主要用于协助诊断溶血性黄疸。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时,有贫血、周围血中有晚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显著增多、骨髓红系统细胞明

  显增生活跃。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有红细胞脆性增加;地中海贫血时,红细胞脆性降低。抗人体蛋白试验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及新生儿溶血性贫血时呈阳性反应。

  4.超声显像

  腹部超声检查显著地提高了黄疸的诊断水平,超声显像在鉴别胆汁淤积性和肝细胞性黄疸的准确率甚高,特别是对肝外胆管阻塞引

  起的黄疸与肝内胆汁淤积的鉴别很有帮助。

  5.X线检查

  (1)食管吞钡、胃肠钡餐检查:发现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则可协助诊断肝硬化,十二指肠肠曲增宽提示胰头癌。Vater壶腹癌

  时,利用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见十二指肠降部充盈缺损,呈反"3"型。

  (2)胆囊造影术:可了解胆囊显影情况,静脉胆道造影时可了解胆道通畅与否、胆管有无增粗。

  (3)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可区别肝外或肝内胆管阻塞及阻塞部位;通过十二指肠镜可直接察见壶腹区与乳头

  部有无病变,并可作活组织检查。

  (4)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能清楚显示肝内、外整个胆道系统,对胆管阻塞的部位、程度、病变范围等亦能准确了解。

  (5)CT:上腹部CT检查能同时显示肝、胆道与胰腺等脏器的图像。

  6.放射性核素检查

  注射标记99Tc的吡哆醛氨基酸类化合物作肝胆动态显像(ECT),除做出肝和胆道功能的评价外,主要是鉴别肝外胆管阻塞性黄疸

  和肝细胞性黄疸,放射性胶体单光子发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占位性病变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分辨率很高。

  7.十二指肠引流。

  8.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与腹腔镜检查

  肝活组织检查能协助诊断肝细胞性黄疸、肝内胆汁淤积及Dubin-Johnson综合征等。急性肝炎时,腹腔镜下可见大红肝、胆囊松

  弛、脾大;肝内胆汁淤积时,肝呈绿色花斑状,胆囊松弛。

  9.治疗性试验

  (1)泼尼松(龙)试验:患者口服泼尼松10~15mg3次/日共服5~7日,服药前、后检查血清胆红素。胆汁淤积型肝炎时,本试验

  可使胆红素浓度降低50%以上,而在肝外阻塞性黄疸则不降低或下降甚微。有人应用本试验来鉴别肝内胆汁淤积和肝外阻塞性黄疸。

  (2)苯巴比妥试验:苯巴比妥对肝细胞微粒体酶与Na+-K-ATP酶有诱导作用,促进胆汁输送排泄,可减轻肝内胆淤积。苯巴比妥30

  ~60mg口服,可3~4次/日共7日,其临床意见与评价同泼尼松试验。

  第34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6: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与教育管理;

  1.脱离变应原

  应避免或消除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和其他非特异性刺激(冷空气等),防治呼吸道感染。

  2.药物治疗:平喘药物治疗。平喘药物包括以下几种:

  (1)β2受体激动剂:此类药物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增强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调节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介质

  的释放,具有明显的解痉平喘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可引起肌肉震颤、心率增快,甚至出现室性期前收缩等,久用还可使β2受体敏感

  性降低,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弱,故不主张长期应用。常用药物有:

  ①沙丁胺醇(舒喘灵):口服2~4mg,每日3次;或用气雾剂喷吸100~200μg,每日3~4次。

  ②特布他林(博利康尼):口服2.5mg,每日3次;或用气雾剂喷吸0.25~0.5mg,每日3~4次。

  ③丙卡特罗(美喘清):口服25~50μg,每日2次,本药平喘作用可维持12小时。

  ④沙美特罗(施立稳):气雾剂吸入,平喘作用可持续12小时以上,用量25~50μg,每日服药2次。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尤适用于慢

  性哮喘和夜间哮喘。

  (2)茶碱类药物: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可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小剂量茶碱还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茶碱的临床

  疗效与其血药浓度有关,目前认为有效安全的茶碱血药浓度为5~15mg/L,若>20mg/L则不良反应明显增多。血浆茶碱的半衰期个体差

  异很大,心、肝、肾功能不全者,以及合用红霉素、喹诺酮类抗菌药、西咪替丁时可延长茶碱的半衰期,使其血药浓度增高。常用制剂

  有氨茶碱,口服0.1~0.2g,每日3次。由于静脉推注氨茶碱可引起心律失常和猝死等严重反应,故近年来多主张将氨茶碱0.25~0.5g加

  在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口服茶碱缓解片(如舒弗美0.1~0.2g,每12小时1次)和茶碱控释片(如葆乐辉0.4g 每

  24小时1次)常能维持较理想的血药浓度。

  (3)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尚可防止吸入刺激物引起的反射性支气

  管收缩。其舒张支气管作用较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缓慢。常用制剂为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每次25~75μg吸入,每日3~4次。此

  药与沙丁胺醇联合(可必特气雾剂)吸入治疗效果更好。

  (4)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止白三烯及前列腺素合成;减

  少微血管渗漏;抑制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炎症细胞迁移与活化;增加气道平滑肌对β2受体激动剂的反应性。

  吸入治疗是目前推荐长期抗炎治疗哮喘的最常用的方法。常用吸入药物有二丙酸倍氯米松(必可酮),规则吸药1周后可逐渐出现

  疗效,使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气雾吸入剂量100~200μg,每日3~4次。因长期使用可继发口咽部念珠菌感染故每次吸药后应清漱口咽以

  避免其发生。布地奈德(普米克)抗炎作用更强,局部作用持续较长,全身副作用更少,气雾吸入剂量200~400μg,每日2次,维持治

  疗时剂量减半。中度以上哮喘患者需要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病情较重的患者应早期口服激素,以防病情变化,

  一般用泼尼松、泼尼松龙,每日30~40mg口服,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停药。严重哮喘发作时应及早静脉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或甲基

  强的松龙治疗。

  (5)白三烯调节剂:白三烯不仅能收缩气道平滑肌,且能促进炎症细胞在道聚集及促进气道上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参与气道炎

  症和重构的过程,是导致哮喘发生的重要介质。白三烯拮抗剂有5-脂氧抑制剂和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抗结剂。常用药物有扎鲁司特,每

  次20mg,每日2次,或孟鲁司特,每次10mg。每日1次。可有轻微的胃肠道症状、药疹等不良反应,停用药物后可恢复正常。适合于12岁

  以上儿童和成人。

  (6)色甘酸钠:为一种非糖皮质激素抗炎药物,可预防哮喘的发作,雾化吸入3.5~0.7mg或干粉吸入20mg,每日3~4次。

  (7)酮替花和新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在轻度哮喘和季节性哮喘有一定疗效,如阿咪唑,曲尼司特,氯雷他定等。

  3.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急性发作治疗的目的是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预防进一步恶化或再次发作、防止并发症。

  (1)轻度:间断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200~400μg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不能控制加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丙卡特罗或沙美特罗或

  班布特罗。每日定时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μg或加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

  (2)中度: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加用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40ml中缓慢静注,如仍不能控制,

  加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吸入或加服白三烯拮抗剂,同时加大糖皮质激素吸入剂量(>600μg/d)或口服强的松60mg/d。

  (3)重度至危重度

  ①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力措施。一般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每日300~600mg,分次静脉滴注。或用甲基泼尼松龙每日

  120~240mg,分次静脉滴注。

  ②平喘药物:重症哮喘吸入和口服药物疗效很差,应静脉滴注平喘药物。常用氨茶碱0.25~0.5g加在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滴,

  每日2次。亦可用特布他林0.25mg加在生理盐水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

  ③氧疗:重症哮喘一般应经鼻导管吸入流量为2~3L/min的氧,以纠正低氧血症,使PaO2>60mmHg(8kPa)。一般氧疗无效者可考

  虑面罩通气治疗。

  ④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重症哮喘患者因大量出汗、张口呼吸,以及茶碱的利尿作用,常有严重失水。补液可纠正失水而

  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对祛痰和平喘均很重要。每日补液量一般为2500~3000ml,静脉给予等渗液体。重症哮喘常因缺氧、进食量少等

  原因可并发代谢性酸中毒,纠正酸中毒可恢复支气管对平喘药的效应,常用5%碳酸氢钠100~200ml静脉滴注,必要时可重复,一日量不

  超过400ml。此外,部分病人可因失水而出现低钾、低钠,不利于呼吸肌发挥正常功能,必须及时补充。

  ⑤控制感染:重症哮喘常因气道分泌物增加、引流不畅,以及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而易于继发呼吸道感染,应使用抗生素

  治疗和预防感染。

  ⑥机械辅助通气的应用:对于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可大大降低哮喘患者的病死

  率。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的作用是维持机体有足够氧合,并使疲劳的呼吸肌恢复功能。当哮喘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时,常提示呼吸

  肌的代偿能力已达极限,应及早考虑机械辅助通气治疗,以利于呼吸肌功能的恢复。

  机械辅助通气的指征为:①呼吸表浅有暂停现象;②神志不清或昏迷;③充分氧疗后PaO2<60mmHg(8kPa);④PaO2>50mmHg

  (6.7kPa)。

  4.非急性发作的治疗

  主要目的是防止哮喘再次急性发作。

  (1)间歇至轻度:按需吸入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或小剂量氨茶碱口服。也可定量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200μg/d)。

  (2)中度: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效果不佳改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控释片,口服小剂量控释茶碱,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口

  服、加用抗胆碱药,每天定量吸入糖皮质激素200~600μg/d。

  (3)重度:规则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或口服β2受体激动剂或茶碱控释片,或β2受体激动剂加白三烯拮抗剂口服,每日吸入糖皮质激

  素>600μ_____g/d。若症状不缓解,需规则口服糖皮质激素,尽可能维持在≤10mg/d。

  5.教育与管理

  哮喘患者的教育与管理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1)教育患者需要了解或掌握的内容包括:

  ①相信通过治疗可以控制哮喘发作;

  ②了解哮喘的促(诱)发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

  ③简单了解哮喘发病机制;

  ④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及相应处理方法;

  ⑤学会使用峰流速仪的方法来自我监控病情;

  ⑥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⑦了解正确使用各种药物;

  ⑧掌握正确使用气雾剂的方法;

  ⑨知道什么情况下必找医生;

  ⑩与医生共同制定防止复发,长期稳定的方案。

  2.长期管理

  ①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伙伴关系;

  ②规律的峰流速(PEF)仪监测,以便客观评价哮喘发作程度;

  ③避免和控制促(诱)发因素;

  ④制定长期用药计划;

  ⑤长期定期随方保健。

  3.哮喘管理成功的目标

  ①尽可能控制、消除有关症状;

  ②预防、控制哮喘发作,使去医院就诊次数达到最低限度;

  ③使肺功能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

  ④保证患者能正常参加活动;

  ⑤β2受体激动剂用量最少,乃至不用也能控制病情;

  ⑥任何药物副作用减至最少(或无);

  ⑦预防发展成为不可逆的气道阻塞;

  ⑧防止患者发生猝死。

  第35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4:心脏传导阻滞;

  1.房室传导阻滞及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1)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超过0.20s。房室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传导缓慢,均可导致PR间

  期延长。QRS波群形态正常者,房室传导延缓部位几乎都位于房室内结,极度少数为希氏束。

  ②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相邻PR间期呈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

  室;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PR间期<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③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正常或延长。2:1房室阻滞可属第二度

  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若同时记录到3:2阻滞,第二个心动周期之PR间期延长者,便可确认为Ⅰ型阻滞。

  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心房异位节律(房性心动

  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邻,心室率40~60次/min,QRS波群正常,心

  律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min 以下,QRS波群增宽,心室节律亦常不稳定。

  (2)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①右束支阻滞:QRS时限达0.12s以上;不完全右束支阻滞时QRS时限<0.12s;V1导阻呈rsR`,R`粗钝。V5、V6呈qRSS波宽阔;③T波

  与QRS主动方向相反。

  ②左束支阻滞:QRS时限达0.12s以上;不完全右束支阻滞时QRS时限<0.12s;V 5.V6呈导联R波宽大,顶部有切迹或粗钝,其前方

  无q波;V1导联呈宽阔的QS波或rS波形;③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③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左偏;Ⅰ、aVL导联呈qR波,Ⅱ、Ⅲ、aVL导联呈rS图形;QRS时限<0.12s。

  ④左后分支阻滞:电轴右偏;Ⅰ导联呈rS图形,Ⅱ、Ⅲ、aVL导联呈qR波,且RⅢ>RⅡ;QRS时限<0.12s。

  2.Ⅲ°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心室率过慢者,给予阿托品(0.5~2.0mg静脉注射),可提高心室率,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病人。异丙肾上腺素(1~4μp/min

  静脉滴)可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要十分慎重,因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对于症状明显,

  心室率明显缓慢者,应及早安置临时性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3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青年男性,慢性肾炎5年,肾功能己进入氮质血症期,此时无论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还是肾移植都显得太早。中药治疗缺乏循证医学证

  据,其疗效不肯定。而低蛋白饮食+酮酸+ACEI是目前比较推崇的治疗措施,但因血肌酐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血肌酐和血

  钾的变化。

  第37题

  试题答案:C

  第38题

  试题答案:B

  第39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6:艾滋病的治疗及预防;

  1.检测

  初筛检测: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局部活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皮肤黏膜卡波氏肉瘤。

  2.治疗

  直至目前为止艾滋病尚无根治的有效疗法。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疗为抗HIV治疗,药物有双脱氧肌苷、奈韦拉平、

  蛋白酶抑制剂、拉米夫定。

  3.预防

  控制传染源,病人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应注意隔离。患者的血、排泄物和分泌物应进行消毒。加强国境检疫。切断传播途径,加强

  宣传教育,严禁毒品注射,取缔娼妓,禁止性乱交。严格检查血液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医疗单位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或医

  疗器械应严格消毒,可用10%的次氯酸浸泡。用0.2%次氯酸消毒地板、桌、椅。保护易感人群,限制病毒感染者结婚,加强公用医疗器

  械和公用生活用品消毒。重组HIV-1gp120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已取得可喜成绩,不久将来,相信能实际应用于易感者。

  第40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和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的差别。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常见。幻听多半是争论性幻听或评论性幻听,也可以是命令性幻听或思维鸣响

  等;其他类型的幻觉虽然少见,但也可在精神分裂症病人身上见到,如幻视、幻味、幻触等。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

  动,也可以朦胧模糊,但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为带来显著的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具有内容荒谬、对象泛化的特点,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最为常见,可见于各个年龄层,妄想的内容与患者的生

  活经历、教育背景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2)被动体验(被控制感):病人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意志、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冲动都是受人控制的,不受自己意识的控

  制。病人有一种被加强的体验,常感到没有任何自己的意志,是受别人控制的机器人。

  (3)思维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其特点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对问题的回答不切

  题,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称思维散漫。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个别语句之间也缺乏联系,即思维破裂。有时

  病人可在无外界原因的影响下,思维突然中断,即思维中断;或涌现大量思维并伴有明显不自主感,称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有些

  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或动作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以外别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将两个或几个完全无关的词拼

  凑起来而赋予特殊意义,称词语新作。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的言语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单。

  3.情感障碍

  主要表现情感迟钝或平淡。情感平淡最早涉及的是较细腻的情感,如对同事、朋友欠关心,对亲人欠体贴等。病情严重者可对周围

  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日益淡漠,甚至对使人莫大痛苦的事情,也

  表现惊人的平淡。最后可丧失与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

  在情感淡漠的同时,少数病人可出现情感反应与环境不协调,与思维内容不吻合的现象,如为琐事而勃然大怒;或含笑叙述自己的

  不幸遭遇,后者称情感倒错。另外,抑郁与焦虑情绪也不少见。

  4.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活动减退和缺乏:病人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对生活、学习及劳动的要求减低,严重时对生活的基

  本要求亦如此。部分病人的行为与环境不配合,如吃一些常规情况下不能吃的东西(如污水、肥皂水),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称意向倒

  错。

  (2)紧张综合征:以病人全身肌张力增高而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两者可交替出现。在木僵时以缄默、

  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严重时病人不吃不喝,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肌张力增高,大小便潴留,对外界刺

  激缺乏反应。在木僵的基础上如果病人的肌张力高到能够让其四肢任意摆成各种姿势,并维持较长时间不变,这种情况称为蜡样屈曲。

  在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下,如果抽掉患者所枕的枕头,患者可头部悬空,长时间地做睡枕头状,这种情况称为"空气枕头"。木僵的病人有

  时可以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即紧张性兴奋。

  5.自知力

  一般均受损害,绝大多数病人不认为自己的体验属于病态,不认为自己有病,而认为是由于某些人恶意加害于他。由于缺乏自知

  力,病人往往不愿意接受治疗,即使被迫接受诊治,也常常不予配合。

  第4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5:桡骨下端骨折;

  1.好发年龄及病因分类

  (1)桡骨下端骨折多见于成年及老年伤员,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3cm范围内。

  (2)多由间接暴力发生骨折。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可引起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Colles骨折)。远折段向

  背侧及桡侧移位。老年人桡骨下端骨折常为粉碎型,关节面可被破坏。幼年病人遭受同样暴力,可发生桡骨下端骨骺分离。移位情况与

  成人相似。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较少见,手背着地,腕关节急剧掌屈所致。远折段向掌侧及桡侧移位。

  2.分型及常见畸形

  (1)伸直型畸形表现

  ①"餐叉"畸形:外伤后,因远折端移向背侧,侧面可见典型的"餐叉"样畸形。

  ②"枪刺刀"状畸形:因远折端向桡侧移位,且有缩短移位时桡骨茎突上移至尺骨茎突同一平面,甚至高于尺骨茎突的平面,呈"枪

  刺刀"畸形。

  (2)屈曲型畸形表现:与伸直型相反,故称反Colles骨折,可见骨折远端向掌侧移位,而近端向背侧移位。

  3.治疗

  多采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注意患肢远端血液循环,随时调节松紧度,同时尽早开始功能锻炼,外固定3~4周即可。

  第42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上尿路结石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临床表现

  以疼痛、血尿为主要症状。疼痛性质可轻可重。结石移动时可出现肾绞痛,向下腹、会阴和睾丸放射,常伴有出汗、恶心、呕吐。

  输尿管末端结石可出现尿频、尿急和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结石引起梗阻所致肾积水时可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

  肾功能衰竭的表现。结石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有时结石可无任何症状。

  2.诊断和鉴别诊断

  (1)病史和体检:病人出现腰腹痛和血尿症状应考虑尿路结石。腹痛应与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卵巢囊肿扭转等急腹症相鉴

  别。血尿严重者应与泌尿系感染和结核鉴别。

  (2)实验室检查

  ①尿常规:多为镜下血尿。疼痛发作时尿常规检查更有意义。合并感染时可有白细胞。

  ②尿pH值:草酸钙结石多为中性或弱酸性。磷酸盐多为碱性。尿酸、胱氨酸结石尿pH值呈酸性。

  ③血钙、磷、尿酸及24小时尿钙、磷、尿酸、枸橼酸、镁、草酸测定。

  ④肾功能检查。

  (3)B型超声:结石呈强回声伴声影,并可观察肾皮质厚度和肾盂肾盏积水程度。

  (4)影像学检查

  ①泌尿X线平片:包括全尿路平片。大部分结石可显示。结石过小、含钙少或尿酸结石X线平片往往不显示。侧位X片还可与腹腔内

  钙化和胆囊结石相鉴别,上尿路结石影位于脊柱之后,于脊柱影相重叠。

  ②排泄性尿路造影:可显示结石具体部位及对肾结构、肾功能的影响程度。还可与肾结核、肾肿瘤钙化相鉴别。尿酸结石多表现为

  充盈缺损,应与血块、肾盂肿瘤进行鉴别。

  ③膀胱镜逆行插管造影:在上述检查仍不能确诊时进行检查。

  泌尿系结石诊断除根据病史及上述检查确诊外,还应明确结石部位、大小、数目、对患侧肾的影响、病因和对侧肾功能等。

  第4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6:急性尿潴留;

  1.病因

  (1)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和尿道的任何梗阻性病变,都可引起急性尿潴留。常见的病因有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尿道狭窄、

  膀胱及尿道结石、肿瘤、异物以及膀胱内大量凝血块等;少见的病因有盆内肿瘤、妊娠子宫压迫、处女膜闭锁及阴道积血等。

  (2)动力性梗阻:膀胱及尿道无器质性病变,尿潴留系排尿功能障碍所致:

  ①麻醉、手术后,特别是腰麻和肛管直肠手术后;

  ②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损伤、炎症、肿瘤等;

  ③松弛平滑肌的药物如何阿托品、普鲁本辛等;

  ④低血钾如醛固酮增多症、腹泻、长期应用利尿剂等可使膀胱尿道肌无力;

  ⑤高热、昏迷病人等。

  2.治疗

  急性尿潴留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恢复排尿。但有病因不明确或梗阻一时不能解除,只能先作尿液引流,以后再作病因治疗。

  (1)解除病因

  ①解除梗阻:包皮口或尿道口狭窄、尿道结石等立即手术解除梗阻即可恢复排尿。

  ②低血钾者:纠正低血钾即可恢复排尿。

  ③腰麻和肛管直肠手术后的尿潴留,可用针灸治疗,亦可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0.25mg。

  (2)导尿:任何情况的急性尿潴留均可立即行导尿,以免膀胱过度膨胀导致无张力性膀胱。如估计排尿功能一时难以恢复,应留

  置导尿管,如能留置硅胶导尿管则更为理想。

  (3)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不能插入导尿管者,应作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或耻骨上膀胱切开造瘘术。

  第4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肾损伤的治疗;

  1.紧急处理:对有严重休克者需迅速输液纠正休克。

  2.非手术治疗

  (1)绝对卧床休息2~4周,恢复后2~3个月内不参加体力劳动。

  (2)密切观察: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腰部包块的大小、血尿浓度、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等变化。

  (3)补充血容量及热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足够尿量,必要是输血。

  (4)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5)适用止痛、镇静和止血药物。

  3.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开放性肾损伤:几乎所有这类损伤的病人都要施行手术探查,特别是枪伤或从前面腹壁进入的锐器伤,需经腹部切口进行手术,

  清创、缝合及引流并探查腹部脏器有无损伤。

  ②闭合性肾损伤:一旦确定为严重肾裂伤、肾碎裂及肾蒂损伤需尽早经腹进路施行手术。

  若肾损伤病人在保守治疗期间发生以下情况,需施行手术治疗:①经积极抗休克后生命体征仍未见改善,提示有内出血;②血尿逐

  渐加重,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逐渐下降;③腰腹部包块逐渐增大,局部症状明显者;④有腹内脏器损伤者。

  (2)手术方式

  ①肾修补术:适用于肾裂伤范围局限者;

  ②肾部分切除术:肾一极严重损伤和缺血者;

  ③肾血管修补术;肾蒂血管损伤或损伤性肾动脉阻塞者;

  ④肾切除术:肾广泛性裂伤无法修补或肾蒂血管损伤不能缝合而对侧肾功能良好者;

  ⑤清创引流术:适用于开放性肾损伤,伤口漏尿并严重污染及伤后时间较久,有严重尿外渗或并发感染者。

  (3)并发症的治疗:①腹膜后尿囊肿或肾周脓肿行手术治疗;②恶性高血压行肾血管修复或肾切除术;③肾积水作肾盂成形术或

  肾切除术;④持久性血尿作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

  第45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肾结核的诊断;

  1.分析病史:凡没有明显原因而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慢性膀胱炎都应考虑肾结核的可能。

  2.尿常规检查:酸性脓尿,尿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者。尿中找到结核杆菌对诊断肾结核有决定意义。

  (1)尿常规:酸性尿、红细胞、白细胞、少量蛋白或脓尿;

  (2)尿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

  (3)尿结核杆菌培养和动物接种:阳性率为80%~90%,需等待4~8周才出结果;

  (4)24小时尿沉渣找抗酸杆菌不能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5)PCR(多聚酶链反应):属实验研究,不作为临床诊断标准。

  3.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①尿路平片(KUB):发现肾形斑块状钙化影者。

  ②静脉尿路造影(IVU):可了解双肾功能及全尿路形态变化,早期可见肾盏虫蛀样改变,以后肾盏不规则扩大或模糊变形,甚至

  形成空洞。病变严重者则病肾功能丧失,病肾不显影,膀胱挛缩,对侧肾积水等;

  ③逆行肾盂造影:如静脉尿路造影病肾显影不满意可作逆行肾盂造影,以显示病肾肾盂及输尿管形态变化。

  (2)CT。

  (3)MRI。

  4.体检:男性病人尤其要注意双侧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及精囊的检查。

  5.膀胱镜检查:在诊断不明确时应用。可见膀胱粘膜充血、水肿、结核结节、溃疡及瘢痕形成等病变,必要时取活组织检查。输

  尿管管口可呈洞穴状。如有膀胱挛缩,容量小于50ml时不应作此检查。

  延误肾结核诊断的原因:①满足于一般膀胱炎的诊治,未追查膀胱炎的病因;②诊断为膀胱结核,而不了解多源于肾结核;③发现

  附睾结核,未作泌尿系统检查。

  第4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2:硬膜下血肿;

  颅内出血聚积在硬脑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临床中根据血肿出现症状的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肿三种。

  1.急性硬膜下血肿

  根据其是否伴有脑挫裂伤而分为复合性血肿和单纯性血肿。复合性血肿的出血来源可为脑挫裂伤所致的皮层动脉或静脉破裂,也可

  由脑内血肿穿破皮层流到硬脑膜下腔。单纯性血肿较少见,为桥静脉损伤所致,此类血肿不伴脑挫裂伤,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

  表面。特点表现在:

  (1)意识障碍:多数原发昏迷与继发昏迷相重叠,呈现昏迷程度逐渐加重。

  (2)颅内压增高症状中,呕吐和躁动多见,生命体征变化明显。

  (3)局灶症状多见,源自脑挫裂伤和血肿压迫。

  (4)临床症状重,进展快,一侧瞳孔散大后不久,对侧瞳孔亦散大,病理性呼吸濒死状态。

  (5)CT:在颅骨内板与脑表面之间呈现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等密度或混合密度影。

  2.慢性硬膜下血肿

  伤后3周以上出现症状的硬膜下血肿。出血来源为脑表面小静脉,出血量较少,凝固分解、液化,逐渐形成包膜。囊内渗透压增高

  从周围不断吸收脑脊液使容积递增或包膜血管再出血,引起脑受压和颅内压增高。临床表现在以下方面:

  (1)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

  (2)脑受压的局灶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3)脑萎缩、脑供血不全症状:如智力障碍、精神失常和记忆力减退等。

  (4)CT检查:颅骨内板下低密度的新月形、半月形或双凸镜形影像。少数可呈等密度、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影像。脑室受压及中线

  结构向对侧移位。

  第47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蛛网膜下腔出血;

  1.概念

  蛛网膜下腔出血(SHA)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的统称。它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某些疾病的临

  床表现,其中70%~80%属于外科疾病。

  临床上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其中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占急性脑血管意外的15%左右。

  2.自发性珠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和脑(脊髓)血管畸形,约占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70%,前者较后者多见。其

  他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底异常血管网症(烟雾病)、颅内肿瘤卒中、血液病、多种感染引起的动脉炎、抗凝治疗的并发症,但均

  属少见。

  3.临床表现

  (1)出血症状:患者发病突然,发病前多数病人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患者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

  白、全身冷汗。半数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定向力障碍等。以一过性意识不清多见,严重者呈昏迷状态,甚至

  出现脑疝死亡。20%患者出血后可抽搐发作。

  有的患者不出现眩晕、项背痛、或下肢疼痛。脑膜刺激征明显,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2天内出现。多数病人出血后经对症治

  疗,病情逐渐稳定,意识情况和生命体征好转,脑膜刺激症状减轻。

  颅内动脉瘤在首次破裂出血后,如未及时治疗,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再次或三次出血。死于再出血者约占本病的1/3,一般多死于六

  周内。也有数月甚至数十年后再次破裂出血的。

  (2)颅神经损害:以一侧动眼神经瘫痪常见,占6%~20%,提示同侧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或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3)偏瘫:本病在出血前后产生偏瘫和轻偏瘫者约占20%,是病变或出血压迫运动区皮质和其传导束所致。

  (4)视力视野障碍:蛛网膜下腔血液可沿视神经鞘伸延,眼底检查25%患者可见玻璃体膜下片块状出血,这种出血在发病后1小时

  以内即可出现,这是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力证据。出血量过大时,血液可浸入玻璃体内,引起视力障碍。10%~20%患者可见视乳头

  水肿。视交叉、视束或视放射受累则产生双颞偏盲或同向偏盲。

  (5)约1%的颅内动静脉畸形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还可出现颅内杂音。部分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后数日可有低热,属出血后吸收

  热。

  4.鉴别诊断

  5.处理原则

  (1)首先应明确是否为蛛网膜下腔出血:CT对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很有帮助。在有CT的条件下,应立即为患者做头部CT检查。蛛

  网膜下腔出血在CT可表现为脑沟、脑池或外侧裂中有高密度影。某些患者同时可见脑室积血,血液可波及一个或全部脑室,或在脑实质

  内或沟裂中形成血肿。有时CT还可确定出血原因,如增强扫描后可见动静脉畸形影像等。

  CT已能确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一般不再需要腰穿检查。因为伴有颅内压增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腰穿时可能诱发脑疝。

  再者,如因动脉瘤破裂造成的蛛网膜下腔血,腰穿时的疼痛刺激,以及患者精神紧张,会导致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

  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是确诊的必须手段。尽早脑血管造影检查,能及时明确动脉

  瘤部位、大小、单发或多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情况,还可以了解侧支循环情况。对怀疑脊髓血管畸形的患者还应行脊

  髓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应行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连续造影。

  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只给对症治疗,而不行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会造成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等疾病的漏诊。

  (2)药物治疗:目的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止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患者需住院治疗,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镇静治疗,有便秘者,可

  服用缓泻剂。血压高者应降压治疗。

  为防止动脉瘤再度出血,可用:①6-氨基已酸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中静滴,15~30分钟滴完,以后持续静点

  1g/h,维持12~24小时,以后每日静滴24g ,持续7~10天,改口服逐渐减量共用3周左右。肾功能障碍者慎用,副作用有血栓形成的可

  能;②止血芳酸100~2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缓慢静注,每日2~3次;③止血环酸250~5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

  滴,每日1~2次。

  为防止继发性血管痉挛可早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

  (3)病因治疗:对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应考虑给予适当的手术、介入或放射治疗。

  第48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5:外阴的范围及组成;

  女性外生殖器又称外阴,指生殖器官的外露部分,包括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到会阴之间的组织。

  1.阴阜:即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富有脂肪。青春期该部皮肤开始生长阴毛,分布呈尖端向下的三角形。

  2.大阴唇:邻近两股内侧的一对纵长隆起的皮肤皱襞,起自阴阜,止于会阴。两侧大阴唇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终点,后端在会阴体

  前相融合,分别形成阴唇的前、后连合。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未婚妇女的两侧

  大阴唇自然合拢;经产后向两侧分开;绝经后呈萎缩状,阴毛稀少。

  3.小阴唇:为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薄皱襞。富含神经末梢,故非常敏感。

  4.阴蒂:位于两侧小阴唇顶端的联合处,为与男性阴茎相似的海绵体组织,具有勃起性。它分三部分,前端为阴蒂头,富含神经

  末梢,极敏感;中为阴蒂体;后为两个阴蒂脚,附着于两侧耻骨支。

  5.阴道前庭: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其前为阴蒂,后为阴唇系带。在此区域内,由前往后依次为尿道外口,阴道口,舟状

  窝。其内各部如下:

  (1)前庭球:又称球海绵体,位于前庭两侧,由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组成。

  (2)前庭大腺:又称巴多林腺,位于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左右各一。腺管细长,向内侧开口于前庭后方

  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若因腺管口闭塞,可形成囊肿或脓肿。

  (3)尿道口:位于阴蒂头后下方的前庭前部,略成圆形。其后壁上有一对并列腺体称为尿道旁腺,此腺常有细菌潜伏。

  (4)阴道口及处女膜:阴道口位于尿道口后方的前庭后部。其周缘覆有一层较薄的粘膜,称为处女膜。膜多在中央有一孔,孔的

  形状、大小及膜的厚薄因人而异。处女膜可因性交或剧烈运动而破裂,产后仅留有处女膜痕。

  第4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4: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本病为感染后免疫炎性反应,故起病前常有前驱感染,以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多见,呼吸道感染前驱期多为1~2周,皮肤感染前驱期

  稍长,约2~3周,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仅尿检发现无症状性镜下血尿,重者可出现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甚至危

  及生命。本病起病年龄多发于5~10岁儿童,2岁以下少见,起病初可有低热、头晕、呕吐、双肾区疼痛等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1.典型病例

  (1)表现为水肿、少尿,水肿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为下行性浮肿,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渐蔓及全身,为非凹陷性水肿;

  (2)血尿可为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或茶褐色,持续1~2周转为镜下血尿;

  (3)高血压常在起病1~2周内发生,学龄前儿童大于120/80mmHg(16.0/10.7kPa),学龄儿童大于130/90mmHg(17.3/12.0kPa)。

  2.严重病例

  常发生在起病1~2周之内,表现为:

  (1)严重循环充血:由于肾滤过率降低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出现循环充血,表现为呼吸增快,甚至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

  色泡沫痰,双肺布满中小水泡音,心率增快,心脏扩大甚至奔马律,肝大,颈静脉怒张,以上表现酷似心力衰竭,但此时患儿心搏出量

  正常或增加,心脏泵功能正常。

  (2)高血压脑病:部分严重病例因血压急剧增高致脑血管痉挛或充血扩张而致脑水肿,发生高血压脑病。主要症状有:剧烈头

  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或一过性失明,严重者甚至惊厥、昏迷。

  (3)急性肾功能不全:由于肾滤过率急剧下降,代谢产物排泄减少,出现了氮质血症、电解质紊乱及代谢性酸中毒。多发生于少

  尿时,随着尿量增加,病情好转。如数周至数月仍不好转,或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可能为急进性肾炎,病理以大量新月体形成为特征,

  预后严重。

  3.非典型病例

  部分急性肾炎可表现为:

  (1)肾外症状性肾炎;患儿表现为水肿、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循环充血,而尿呈轻微改变或尿常规正常;

  (2)具肾病表现的急性肾炎;以急性肾炎起病,但水肿、大量蛋白尿突出,甚至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该类型肾炎诊断主要依据前

  驱链球菌感染史,血液补体C3下降帮助诊断。以肾病综合征表现者部分在2~3月内恢复不佳,可能演变为慢性进行性肾炎。

  第50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

  1.共同维护病人利益和社会公益

  保护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捍卫病人的正当权益,这是医务人员的共同义务和天职。"病人利益至上"是医务人员所应共同遵守的道德

  原则,也是建立良好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思想基础。根据这个原则,要求医务人员理解和同情病人疾病缠身的痛苦,关心和满足病人的

  生理、心理需要,以和蔼的态度、诚挚的语言和高度的负责精神进行诊治和护理,使病人有一种温暖感、信任感和安全感。医务人员绝

  不能冷漠他们、嫌弃他们,不要随便指责他们,更不能嘲笑和伤害他们,特别是刚入院的病人、老年病人、残疾病人、久治不愈的病

  人、带有脏臭味的病人等。对于病人由于病态心理支配而提出的苛刻要求或冲动、过激行为,医务人员要保持冷静和具有容忍力,绝不

  允许"以牙还牙"或采取事后报复的行为。对任何损害病人利益或不尊重病人人格、权利的言行,医务人员相互间要敢于抵制和批评。

  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当病人个人的利益和社会公益发生矛盾时,如稀有卫生资源的分配、传染病人的隔离等,医务人员的意见要保

  持一致,并向病人或家属耐心解释、说明情况,希望他们服从社会公益、服从大局,同时使病人的利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某个或某

  些医务人员绝不能在病人或病人家属面前挑动是非,以使病人或病人家属对某个或某些医务人员产生不满,否则不仅影响医患关系,也

  会影响医务人员之间的相互关系。

  2.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在维护患者利益和社会公益的共同目标下,虽然医务人员有分工不同、职称之分及领导与被领导之别,但是在工作性质、人格上没

  有高低贵贱之分,彼此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医务人员之间应建立"并列-互补"关系。尊重他人人格,相互体谅,出现矛盾时及时沟

  通、主动协商。尊重他人的才能、劳动和意见。

  3.彼此独立、互相支持和帮助

  医务人员的专业、岗位不同,但是相互之间都要承认对方工作的独立性,并且要相互为对方的工作提供方便、支持和帮助,这样才

  能建立良好的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共同目标的实现。

  4.彼此信任、互相协作和监督

  医务人员之间的彼此信任是互相协作的基础和前提。要立足于本职,从自我做起,在自己的专业岗位上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以自己工作的可靠性和优异成绩去赢得其他医务人员的信任。同时,医务人员加强沟通和联系,相互理解、谅解和消除存在的误

  会。

  5.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和发挥优势

  医务人员在不断进取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还要互相学习。在医务人员之中,各自的年龄不同,专业各异,智能优势和品格也有差

  别,相互竞争、互相学习可以取长补短,实现医务人员之间的互补与师承功能。医务人员之间互相学习,可以达到共同提高。

  第51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4:支气管哮喘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痰液检查:涂片在显微镜下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2.胸部X线检查

  哮喘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征象。并发肺部感染、肺不张、气胸时出现相应X线征象。

  3.呼吸功能检查

  (1)通气功能检测:哮喘发作时呈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呼气流速指标显著下降。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呼气流速峰值(PEF)均显著降低,缓解期逐渐恢复。

  (2)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气道气流受限的可逆性,若给哮喘发作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药,15分钟重复测定FEV1或PEF,其增加率

  ≥15%,并且FEV1增加值>200ml时称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表明气流阻塞具有可逆性。

  (3)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反应性,用不同浓度的组胺或乙酰甲胆碱作雾化吸及,测定吸入前后的FEV1变化。激发试验只适

  用于FEV1在正常预计值的70%以上的患者。

  4.血气分析

  哮喘发作时可有PaO2降低,由于过度通气PaO2常降低,pH值上升,表现为呼吸性碱中毒。重度哮喘则因气道阻塞严重,PaO2明显降

  低,PaO2升高,pH值降低,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严重缺氧时又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5.特异性过敏原的抗体检测

  体外检测需测定特异性IgE。在体试验用于判断过敏原,在体试验应尽量防止过敏反应。

  第5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5:肺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

  前述各种症状和结核变态反应表现(多发性关节炎、结节性红斑、疱性结角膜炎、巩膜炎、肛瘘等)为提示结核病线索。X线检查

  是早期发现肺结核主要方法、确定肺结核临床类型主要根据、考核肺结核疗效及病灶活动性的重要依据。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

  考核肺结核疗效,确定肺结核病人是否为传染源及病灶活动性的主要依据。结核分为五型,Ⅰ型:原发型肺结核;Ⅱ型: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Ⅲ型:浸润型肺结核;Ⅳ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Ⅴ型:结核性胸膜炎。

  2.鉴别诊断

  (1)肺癌:中心型肺癌与门淋巴结结核相似,周围型肺癌需与结核球鉴别。肺癌多见40岁以上男性嗜烟者,多有刺激性咳嗽、间

  断痰血;周围型肺癌病灶边缘清楚,有切迹和毛刺。而结核灶常有钙化,周围可有卫星灶。结素试验癌肿多阴性,结核多阳性;癌胚抗

  原肿瘤时增高。痰结核菌、细胞学检查、胸部CT检查与纤支镜检有助于鉴别。

  (2)肺炎:细菌性肺炎南非干酪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过敏性肺炎需与浸润型肺结核早期鉴别。细菌性肺炎起病急,除高热、寒

  战外,唇有疱疹,咳铁锈色痰,痰结核菌阴性,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支原体肺炎咳嗽剧烈,红霉素或四环素族治疗有效。而过敏性肺

  炎肺内阴影游走,血嗜酸粒细胞增多,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3)肺脓肿:需与空洞型肺结核鉴别,前者有误吸史、起病急,高热、咳大量臭痰痰结核菌阴性,抗生素治疗有效。

  (4)支气管扩张症:需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鉴别,前者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史,X线胸片或无异常或肺纹理增

  粗、呈卷发样阴影,痰结核菌阴性,胸部CT有助诊断,必要时支气管造影可以确定。

  (5)其他发热性疾病:伤寒、败血症、白血病与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淋巴瘤、结节病需与肺门淋巴结结核鉴别。伤寒热呈嵇留

  型,有相对缓脉、玫瑰疹,血清肥达反应阳性。败血症起病急,有弛张热,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病前有皮肤创伤感染、

  疖痈病史。血及骨髓培养可见病原菌。急性白血病常有进行性贫血,皮肤粘膜出血与周身骨痛,血与骨髓涂片可见白血病性幼稚细胞。

  淋巴瘤与结节病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需与肺门或气管旁淋巴结结核鉴别,前两病结素试验均阴性,淋巴瘤常伴浅表淋巴结肿大与肝

  脾大,进展比较迅速,活组织检查可以确定。结节病多无明显发热,肺门淋巴结肿大常为双侧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增高,糖皮质

  激素治疗有效,活组织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有助于确诊。

  ☆☆☆☆考点6:肺结核的并发症、预防原则及措施;

  1.并发症

  干酪性肺炎破溃到胸腔,可引起脓气胸。任何类型肺结核均可引起自发性气胸,尤其是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可并发肺气肿、支

  气管扩张和慢性肺心病。艾滋病继发结核有日益上升趋势,其合并结核多为鸟-胞内复合型分枝杆菌,诊断难,疗效差,预后严重。

  2.预防原则

  控制结核病流行应抓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三个环节。

  3.措施

  尽早发现并治愈涂片阳性排菌病人和卡介苗接种为两项主要措施,其中监督治疗加合理化疗治愈病人是控制结核病流行的根本,只

  有这样可使痰菌迅速阴转,消除其传染性。

  (1)卡介苗(BCG)接种

  原理:BCG为活的无毒牛型结核菌疫苗,接种后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获得性免疫力,效力维持5~10,年随体内活菌数逐渐减少,

  免疫力渐减,隔数年后需复种。

  接种对象和方法:对象为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剂量0.1ml(菌苗浓度0.5~0.75mg/ml),于左上臂三角肌外缘下端皮内注射。

  效果:接种成功(结素阳转)率90%以上,可减轻感染后的发病与病情,使儿童粟粒性结核和结核型脑膜炎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

  降低;但不能预防结核菌感染,也不能减少社会传染源(儿童患者痰菌多为阴性),故对人类结核病疫情无多大影响。

  (2)化学药物预防:异烟肼成人300mg/d,半年至一年。

  对象:排菌肺结核病人家庭结素试验阳性且与患者密切接触者,结素试验新近阳转的儿童和非活动性结核病人正在接受长期大量糖

  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者。

  第53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0: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先兆症状

  发病前数日至数周可有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常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即发作较以往频繁、性质较剧、持续较久、硝酸甘油疗效

  差、诱发因素不明显,多在安静休息、非活动时发作,含服硝酸甘油效果差。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大汗和心动过速,或伴有心功能

  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血压大幅度波动等,同时心电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型心绞痛)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高("假性正常

  化"),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应该立即住院治疗,防止其发展成为心肌梗死。

  2.症状:

  (1)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部位和性质等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基本相同。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病人常

  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有濒死感。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部分病人疼痛位于上腹部,被误认为胃

  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放射至下颌、颈部、背部上方,被误认为骨关节痛。

  (2)全身症状:有发热、出汗、全身乏力、心动过速,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程度与梗死范围常呈正相关。

  (3)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多见于下壁心梗,与迷走神经受坏死心肌刺激和心排出量降低、组织灌流不足等有

  关。

  (4)心律失常: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24h内最多见,可伴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心律失常是急

  性心梗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成对出现或呈短阵室速,多源性或"R on T",常为心室

  颤动先兆。特别是持续性室速,这常是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形成室壁瘤、心室瘢痕、心功能不全所致,也是心脏性猝死的根源之一。窦性

  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多伴发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5)低血压和休克:疼痛时血压下降常见,未必是休克。休克主要是心源性休克,为心肌广泛坏死(40%以上)后,心排血量急剧

  下降的结果,预后差。低血压状态常因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低血容量或右室梗死等因素所致,为良性的可逆过程。

  (6)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随后可发生右心衰。右心室心肌梗死者可一开始即出现右心衰竭,伴血压下降。

  3.体征

  (1)心脏体征:心脏浊音界可增大亦可为正常;心率多增快,心律不齐,少数也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

  (心房性)奔马律,少数有第三心音(心室性)奔马律;10%~20%病人在起病第2~3天出现心包摩擦音,为反应性纤维性心包炎所致;

  心尖区可出现粗糙的收缩期杂音或伴收缩中晚期喀喇音,为二尖瓣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所致。

  (2)血压:除极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血压降低。

  (3)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的体征。

  第5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特征是以左心室(或)右心室心肌的肥厚,心室腔变小,常为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伴有左室血液充盈受阻和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又可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1.临床表现

  可以完全无自觉症状而因猝死或在体检中被发现。多数患者有心悸、胸痛、劳力性呼吸困难等。伴有流出道梗阻的病人也可有起立

  时或运动时的眩晕,甚至昏厥等表现。体检可发现心脏轻度增大,可闻及第四心音,心尖部常有收缩期杂音;流出道有梗阻的病人可在

  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该杂音受到心肌收缩力、左心室容量及射血速度的影响而有明显变化。常因左室

  容积减少即前负荷减少(如屏气,Valsava试验,含化硝酸甘油等)或增加心肌收缩力(如心动过速、运动时)而增强。反之,左室容

  积增加(如下蹲时)或心肌收缩力低下时(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则可减弱。这些特点可与主动脉瓣狭窄相鉴别。

  2.X线、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不明显,如有心力衰竭则呈现心影明显增大。

  (2)心电图:最常见的表现为左心室肥大,ST-T改变,胸前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在工、aVL或Ⅱ、Ⅲ、

  aVF、V4.V5上的出现,R波振幅往往增大,有时VI呈高R波,R/S比增大为本病的一个特征。可有室内传导阻滞和期前收缩。

  (3)超声心动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显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①舒张期室间隔与后壁的厚度之比≥1.3,室间隔运

  动低下。②有梗阻的病例可见室间隔流出道部分向左室内突出,二尖瓣前叶在收缩期间前移(SAM),主动脉瓣在收缩期呈半关闭状

  态。③彩色多普勒可以了解杂音起源及梗阻前后的压力差。

  本病尚有其他检查方法,例如心脏导管检查和心脏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

  3.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对临床或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的病人,如病人较年轻,难以考虑为冠心病又不能用其他心脏病来解释,则应想到本

  病的可能。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发现进行分析可以做出诊断。如有阳性家族史(猝死、心脏增大等)更有助于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通过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及心肌活检方法可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血管病、主动脉瓣狭

  窄等相鉴别。

  4.治疗措施

  本病的治疗原则为弛缓肥厚的心肌,防止心动过速及维持正常窦性心律,减轻左室流出道梗阻和抗室性心律失常。

  (1)避免心肌收缩力增强:对病人进行生活指导,提醒病人避免剧烈运动、持重或屏气等,可减少猝死的发生。避免使用正性肌

  力药物(如洋地黄)以及减轻心脏负荷的药物,减少流出道梗阻。

  (2)目前常用β-肾上腺能阻滞剂,如病人症状减轻可长期应用。长期使用钙通道阻滞剂也具有较好效果。但对梗阻型且有肺小动

  脉嵌压较高、既往有左心衰竭病史、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则宜慎用。重症梗阻型病人可以试用植入双腔DDD型起搏

  器、介入治疗(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或手术治疗(切除肥厚的室间隔心肌)。

  对于肥厚型心肌病的扩张型心肌病相患者采用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治疗措施。

  第55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1.治疗目标

  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治并发症为主要目的,不以消除血尿或轻微蛋白尿为目标。

  2.治疗方法

  (1)限制食物中蛋白质及磷摄入量:一般蛋白质应控制在0.6g/kg·d以下,磷限制在600mg/d以内,可根据肾功能调整。

  (2)积极控制高血压:限制钠盐摄入(<3g/d),应用利尿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

  剂、钙通道阻滞剂及血管扩张剂等。力争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即当尿蛋白≥1g/d,血压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尿蛋白<1g/d,

  血压控制可放宽到130/80mmHg以下。在降压药物选择时应注意首选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除具降压作用外,还可以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展。

  (3)血小板解聚药:应用大剂量的双嘧达莫(300~400mg/d)和小剂量阿司匹林(40~300mg/d)有抗血小板聚积的作用,可能对

  降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的尿蛋白有一定作用。

  (4)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一般不主张积极应用,但若患者肾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肾体积正常,病理类型较轻(如轻度

  系膜增生性肾炎、早期膜性肾病等),尿蛋白较多,如无禁忌可试用,无效则应逐步撤去。

  (5)避免有损肾功能的因素:如感染、过劳、妊娠及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第56题

  试题答案:C

  第57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2:蛛网膜下腔出血;

  1.病因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50%~80%),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动脉硬化,各种感染引起

  的动脉炎、血液病等。

  2.临床表现

  发病突然,可有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最常见的症状是突发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半数病人

  可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少数病人可出现精神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多有脑膜刺激征阳性,而无明显的肢体瘫痪;眼底检查25%可见玻璃

  体膜下出血,这是SAH的有力证据;10%~20%可见视盘水肿。如一侧动眼神经麻痹,常提示该侧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所致。如出现一侧肢

  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等,则提示继发脑血管痉挛。早期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起病后不久,常在数小时内缓解;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多发

  生于病后5~15天。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可无明显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而表现为意识障碍和精神症状。

  3.诊断要点

  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而无明显神经系统局灶定位征患者,应高度怀疑本病。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压

  力增高,基本上可诊断。眼底检查发现玻璃体膜下出血对诊断很有帮助。有条件时做脑CT进一步明确诊断。

  4.防治措施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制止继续出血,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去除出血的原因和防止复发。

  SAH必须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或颅压增高的原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劳累等。保持大

  小便通畅。病房应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应用足量的止痛、安定和镇静剂,并减少探视,保证病人安静休息。有脑水肿者可给予脱水

  剂,有抽搐发作者应及时给予抗癇药物,血压高者应予以降血压。

  为了防止动脉瘤周围的血块溶解引起再度出血,用较大剂量的抗纤维蛋白溶解剂以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形成,常用的药物有:

  (1)6-氨基己酸(EACA)4~6g溶于100ml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中静滴,15~30min内滴完,以后持续静滴1g/h,维持12~

  24h,以后每日静滴24g,持续7~10天,逐渐减量至8g/日,共用2~3周左右。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2)氨甲苯酸(抗血纤溶芳酸,PAMBA)0.2~0.4g缓慢静注,每日2次。

  (3)氨甲环酸每次250~500mg加入5%~10%葡萄糖液中静滴,每日1~2次。

  为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可早期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20~40mg,每日3次,连用3周以上。

  腰椎穿刺放脑脊液对某些头痛剧烈者有效,慎重选择适应证后每次可缓慢放液10~20ml,每周2次。

  外科手术治疗:对动脉瘤患者,在身体情况允许下应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可选用瘤颈夹闭术、孤立术、瘤壁加固术、瘤内填塞或凝

  固术等。对脑血管畸形应力争手术全切除。

  第58题

  试题答案:A

  第59题

  试题答案:E

  试题解析: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等,副反应少,伴有躯体疾病的病人可选用。

  考点:

  ☆☆☆☆☆考点1:精神分裂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和多样,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可有很大的差别。

  1.感知觉障碍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常见。幻听多半是争论性幻听或评论性幻听,也可以是命令性幻听或思维鸣响

  等;其他类型的幻觉虽然少见,但也可在精神分裂症病人身上见到,如幻视、幻味、幻触等。精神分裂症的幻觉体验可以非常具体、生

  动,也可以朦胧模糊,但多会给患者的思维、行为带来显著的影响,患者会在幻觉的支配下做出违背本性、不合常理的举动。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

  (1)妄想:妄想具有内容荒谬、对象泛化的特点,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最为常见,可见于各个年龄层,妄想的内容与患者的生

  活经历、教育背景有一定程度的联系。

  (2)被动体验(被控制感):病人感到自己的躯体运动、意志、思维活动、情感活动、冲动都是受人控制的,不受自己意识的控

  制。病人有一种被加强的体验,常感到没有任何自己的意志,是受别人控制的机器人。

  (3)思维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其特点是在意识清楚情况下,对问题的回答不切

  题,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称思维散漫。严重时,言语支离破碎,甚至个别语句之间也缺乏联系,即思维破裂。有时

  病人可在无外界原因的影响下,思维突然中断,即思维中断;或涌现大量思维并伴有明显不自主感,称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有些

  病人用一些很普通的词或动作表示某些特殊的除病人以外别人无法理解的意义,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将两个或几个完全无关的词拼

  凑起来而赋予特殊意义,称词语新作。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的言语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单。

  3.情感障碍

  主要表现情感迟钝或平淡。情感平淡最早涉及的是较细腻的情感,如对同事、朋友欠关心,对亲人欠体贴等。病情严重者可对周围

  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迟钝,对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减少。随着疾病的发展,病人的情感日益淡漠,甚至对使人莫大痛苦的事情,也

  表现惊人的平淡。最后可丧失与周围环境的情感联系。

  在情感淡漠的同时,少数病人可出现情感反应与环境不协调,与思维内容不吻合的现象,如为琐事而勃然大怒;或含笑叙述自己的

  不幸遭遇,后者称情感倒错。另外,抑郁与焦虑情绪也不少见。

  4.意志与行为障碍

  (1)意志活动减退和缺乏:病人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对生活、学习及劳动的要求减低,严重时对生活的基

  本要求亦如此。部分病人的行为与环境不配合,如吃一些常规情况下不能吃的东西(如污水、肥皂水),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称意向倒

  错。

  (2)紧张综合征:以病人全身肌张力增高而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两者可交替出现。在木僵时以缄默、

  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严重时病人不吃不喝,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肌张力增高,大小便潴留,对外界刺

  激缺乏反应。在木僵的基础上如果病人的肌张力高到能够让其四肢任意摆成各种姿势,并维持较长时间不变,这种情况称为蜡样屈曲。

  在肌张力增高的情况下,如果抽掉患者所枕的枕头,患者可头部悬空,长时间地做睡枕头状,这种情况称为"空气枕头"。木僵的病人有

  时可以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即紧张性兴奋。

  5.自知力

  一般均受损害,绝大多数病人不认为自己的体验属于病态,不认为自己有病,而认为是由于某些人恶意加害于他。由于缺乏自知

  力,病人往往不愿意接受治疗,即使被迫接受诊治,也常常不予配合。

  ☆☆☆☆☆考点4: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原则;

  1.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根据化学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如下几类:

  (1)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甲硫哒嗪等。

  (2)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等。

  (3)二苯氧氮平类:氯氮平。

  (4)苯酰胺类:舒必利。

  (5)硫杂蒽类:泰尔登、三氟噻吨、氯噻吨等。

  (6)长效制剂:口服长效制剂为五氟利多;注射用长效制剂有氟奋乃静癸酸酯、氟哌啶醇癸酸酯、哌普嗪棕榈酸酯等。

  2.用药原则

  (1)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系统而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的"全病程治疗"。

  (2)明确诊断应及早开始用药。

  (3)开始时以小剂量给药,逐渐加至治疗剂量,一般急性治疗为期2个月,然后缓慢减量维持。

  (4)维持治疗对于减少复发或再住院具有肯定的作用。

  第一次发作维持治疗1~2年,第二次或多次复发者维持治疗时间应更长一些,甚至是终生服药。维持治疗的剂量应个体化,一般为

  急性治疗期剂量的1/2~1/3。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剂量不应低于300mg/日(以氯丙嗪折算)。原则上单一用药。

  第6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7:强迫症特点及其临床表现;

  1.特点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类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

  苦;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突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需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

  脱。病程迁延者可表现仪式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强迫症的发病年龄20岁左右,部分患者能在一年内缓解;病情超过一年者通常是持续波动的病程,可达数年;强迫症状严重或伴有

  强迫人格特征及持续遭遇较多生活事件的患者预后较差。

  2.临床表现

  本病多数为缓慢起病,无明显诱因,其基本症状为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可以一种症状为主,也可为几种症状兼而有

  之。以强迫观念最多见,如强迫思维、强迫回忆、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意向;强迫行为多系为减轻强迫观念引

  起的焦虑而不得不采取的顺应行为,常见的有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缓慢等。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

  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二者的尖锐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患者体验到冲动或观念系来自于自我,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

  摆脱。病程迁延的患者可表现为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此时社会功能明显受损。

  强迫症病人常伴有抑郁、焦虑以及其他神经症症状,但都不成为主要临床相或属继发于强迫症状。

  ☆☆☆考点9:强迫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可产生良好的效果。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使患者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周围环境、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丢掉精神包

  袱以减轻不安全感;学习合理的应激方法,增强自信,以减轻其不确定感;不过分精益求精,以减轻其不完美感。

  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精神分析治疗均可用于强迫症。系统脱敏疗法可逐渐减少患者重复行为的次数和时间。以弹击手臂的厌恶疗

  法治疗强迫观念,对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试用,当患者呈现某种无法克制的观念时,即以手绷开橡皮圈弹击自己的手臂,数十次乃至数百

  次,直至可抑制观念。

  2.药物治疗

  三环类药物氯丙米嗪最常用,常用剂量150~300mg/日,2~3周开始显效。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4~6周左右无效者可考虑改用或

  合用其他药物,一般治疗时间不宜短于3~6个月。SSRIs类的氟西汀、帕罗西汀等也可用于治疗强迫症,效果与三环类相似,但副作用

  较少。此外,对强迫症伴有严重焦虑情绪者可合并苯二氮 类药物,如氯硝西泮;对难治性强迫症,可合用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等心境

  稳定剂,可能会取得一定疗效。

  第61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及并发症;

  1.实验室检查

  (1)胰酶测定:胰酶的测定对诊断有重要意义。血清淀粉酶值在发病后3~12小时开始升高,24~28小时达到高峰,2~5天后恢复

  正常。血清淀粉酶值高于128Winslow单位(正常值8~16单位)或大于300Somogyi单位(正常值40~80单位)即提示为本病。淀粉酶值

  的高低与病情的轻重不一定成正比。严重的坏死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值反而不升高。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24小时升高至1.5康氏单

  位(正常值0.5~1.0单位)。

  (2)腹腔穿刺:对有腹膜炎体征而诊断困难者可行腹腔穿刺。重症胰腺炎时穿刺液常呈血性,并发感染时呈脓性。穿刺液的淀粉

  酶值增高有诊断意义,若明显高于血清淀粉酶水平,表示胰腺炎严重。

  2.放射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片:左肺下叶不张、左半膈肌升高。左侧胸水等反映隔肌周围及腹膜后的炎症。支持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但缺乏特异

  性,是辅助性诊断指标。

  (2)腹部平片:可见十二指肠充气,表示近段空肠麻痹扩张。还可见结肠中断征,表示横结肠麻痹扩张,脾曲结肠和远段结肠内

  无气体影。或可见到胆结石影和胰管结石影,腰大肌影消失等。是急性胰腺炎的辅助诊断方法。

  (3)腹部B超:可帮助诊断。B超扫描能发现胰腺水肿和胰周液体的积聚。还可探查胆囊结石,胆管结石。但受局部充气肠袢的遮

  盖,限制了其应用。

  (4)增强CT扫描:是近年来被广泛接受的敏感的确认急性胰腺炎的方法。胰腺的改变包括弥漫性或局灶性胰腺增大,水肿,坏死

  液化,胰腺周围组织变模糊,增厚,并可见积液。还可发现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病,如胰腺脓肿,假囊肿或坏死等。增强CT扫描坏死区低

  密度(正常值小于50Hu)。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帮助。

  (5)MRI:可提供与CT相同的诊断信息。

  水肿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膜炎体征、血尿淀粉酶值增高,经治疗后短期内可好转。出血坏死性胰腺炎,除上

  述症状、体征持续加重外,高热持续不退,黄疸加深,神志模糊和谵妄,高度腹胀,血性或脓性腹水,两侧腰部或脐周出现青紫淤斑,

  胃肠出血,休克等。化验检查:白细胞>10×109/L,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降低,血糖>11.1mmol/L,血钙<2.0mmol/L,PaO2<

  8.0kPa,血尿素氮或肌酐增高,酸中毒等,甚至出现ARDS、DIC、急性肾衰竭。但有个别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

  急性胰腺炎还需和急性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肾绞痛及某些冠心病发作等鉴别。

  3.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胰腺脓肿和假性胰腺囊肿。

  (1)胰腺坏死:即胰腺实质的弥漫性和局灶性坏死及胰周脂肪组织坏死。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又可将胰腺坏死分为感染性和无菌性

  两类。CT是判断胰腺坏死的有用手段。

  (2)胰腺脓肿:由胰腺组织坏死、液化继发感染而形成。脓液培养可见细菌或真菌生长。

  (3)假性胰腺囊肿: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周围的渗液被纤维组织包裹而成。

  第62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2: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1.早期彻底清创

  (1)手部创口应争取在伤后尽快进行清创处理,一般不迟于6~8小时。清创越早,感染机会就越少,疗效越好。

  (2)最好在止血带控制下清创,既可减少出血,又使术野清晰,便于解剖组织,缩短手术时间。

  (3)清创时要按着从浅层到深层的顺序进行。

  2.正确处理深部组织损伤:若能在清创的同时修复深部组织,可获较好的疗效。

  (1)污染严重,外伤超过12小时以上,或修复技术有困难者,可仅作清创和闭合伤口,不修复深部组织。

  (2)有骨折和脱位者必须复位固定。

  (3)肌腱和神经损伤,可待创口一期愈合后,再作二期修复。

  3.早期闭合创口

  (1)创缘整齐,一般采用单纯直接缝合。

  (2)创口丛行越过关节,或与指蹼边缘平行,或与皮纹垂直者,应采用"Z"字成形术。

  (3)张力过大的创口,宜采用自体中厚皮片覆盖。

  (4)创底组织血循环不佳者,可尽量游离周围的软组织予以覆盖,然后植上中厚皮片。

  (5)皮肤缺损严重,并有肌腱神经、血管外露者不适合于游离植皮者,可考虑用带蒂皮瓣移植。

  (6)若受伤后时间较长,发生感染的可能性较大者,清创后不宜缝合创口,可引流3~5天。再次清创,延期缝合或植皮。

  4.正确的术后处理

  (1)术后用石膏托将手固定于功能位。

  (2)包扎时用纱布隔开手指,同时露出指尖,以便观察指端血循环。

  (3)将桡骨茎突部的敷料剪开,定期检查桡动脉搏动。

  (4)抬高患肢,防止肿胀,若术后肿胀明显,要放松绷带减压。

  (5)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并应用抗生素。

  (6)神经、肌腱、血管修复后要固定于无张力的状态,其固定时间,血管吻合者2周,肌腱修复者3~4周,神经修复者4~6周。

  第63题

  试题答案:B

  第64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患者已具备小脑幕切迹疝的典型症状,且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考点:

  ☆☆☆☆☆考点2:小脑幕切迹疝;

  1.解剖学基础

  当由于某种或某些原因导致一侧幕上腔压力超过幕下腔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颞叶内侧面海马和钩回在压力差的驱使下嵌入到中脑

  和小脑幕切迹之间的间隙内,压迫切迹内的中脑、动眼神经、大脑后动脉和中脑导师水管,由此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和后果,称

  之为小脑幕切迹疝,或颞叶钩回疝。

  大脑脚下位于中脑腹侧面,主要由锥体束组成。此束由大脑中央前回的大椎体细胞发出纤维经内囊下行至脑干的腹侧,大部分纤维

  在延髓的锥体交叉至对侧,支配对侧的肢体随意运动。动眼神经支配眼内肌(瞳孔括约肌司瞳孔收缩)和眼外肌(除外直肌和上斜肌以

  外的所有眼外肌),故小脑幕切迹疝发生后,压迫同侧大脑脚和动眼神经,造成同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症状和全

  征。中脑急性受压,发生变形、水肿、缺血,甚至出血,脑干内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损,产生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脑导师水管

  受压,发生急性脑积水。大脑后动脉狭窄,其供血区域发生梗死。

  2.临床表现

  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包括在颅内压增高的背景下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一侧瞳孔先是刺激性缩小,旋即散大,对光反应由迟钝

  到消失。对侧锥体束征阳性:对侧肢体偏瘫,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深反射(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

  (Babinski等反射)。

  (1)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频繁呕吐。

  (2)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失代偿以后,病人意识进行性,安静转为烦躁不安,进而转为嗑睡、浅昏迷,晚期出现深昏迷。

  (3)瞳孔改变:瞳孔两侧不等大。患侧先是对光反应迟钝,一过性缩小(最初动眼神经受到刺激),旋即麻痹而表现为对光反应

  消失,瞳孔散大,此外,还有患侧上睑下垂、眼球外斜。如脑疝继续发展,最终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4)肢体运动障碍:多数发生在对侧。肢体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出现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体征:对侧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

  腹壁反射消失,膝腱反射亢进和下肢病理反射(Babinski征)出现。晚期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并出现头颈后仰,四肢伸

  肌张力过强,躯干背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这是因为中脑红核失去大脑的抑制性控制造成的。如中脑的活动度较大时,

  脑干可因患侧颞叶内侧的推挤,对侧大脑脚被压在锐利的小脑幕游离缘上,出现瞳孔散大侧与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征在同侧的现象。

  此时脑疝的定侧仍应以瞳孔散大侧为准。

  第65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0: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

  1.典型结脑起病多较缓慢。根据临床表现,病程大致可分为3期:

  (1)早期(前驱期)

  约1~2周表现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喜哭、易怒等。临床症状可有发热、纳差、盗汗、消瘦、呕吐、便秘(婴儿

  可为腹泻)等。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多较轻微或非持续性,婴儿则表现为蹙眉皱额,或凝视、嗜睡等。

  (2)中期(脑膜刺激期)

  约1~2周,可有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或惊厥。此期出现明显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婴幼儿前囟膨隆。

  颅神经障碍可出现,最常见者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和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如定向障碍、运动障碍和语言

  障碍;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神经炎或脉络膜粟粒状结核结节。

  (3)晚期(昏迷期)

  约1~3周,症状逐渐加重,昏迷、半昏迷、频繁惊厥,最终脑疝死亡。

  2.不典型结脑

  约占6.2%,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1)婴幼儿起病急,进展较快,有时仅以惊厥为主;

  (2)早期出现脑实质损害者可表现为舞蹈症或精神障碍;

  (3)早期出现时血管损害者可表现为肢体瘫痪;

  (4)合并脑结核瘤者可出现类似颅内肿瘤表现;

  (5)当颅外结核病变极其严重时,可掩盖脑膜炎症状而不易识别;

  (6)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脑膜炎时,常表现为顿挫型。

  ☆☆☆☆考点13: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1.一般疗法

  应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做好眼睛、口腔、皮肤的清洁维护;对昏迷患者可予鼻饲或全静脉营养,以保证足够热量;应经常变换体

  位,以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

  2.控制炎症

  (1)强化治疗阶段:联合使用INH、RFP、PZA及SM。此阶段为3~4个月,其中INH每日15~25mg/kg。开始治疗1~2周内INH全日量

  的一半加入10%葡萄糖中静滴,余量口服。

  (2)巩固治疗阶段:继用INH,RFP(或EMB)。抗结核药物总疗程不少于12个月,或待脑脊液恢复正常后继续治疗6个月;RFP(或

  EMB)9~12个月,于病程早期开始治疗者可采用9个月短程治疗方案(3HRZS/6HR)。

  3.降低颅内高压

  (1)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1~2g/kg,于20~30分钟内静脉注入,每日可用2~4次,2~3日后逐渐减少次数,约7~10日停

  用。

  (2)利尿剂:一般于停用甘露醇前1~2天加用乙酰唑胺,每日20~40mg/kg(<0.75g/d)口服,根据颅内压情况,可服用1~3个

  月或更长,每日服或间歇服(服4日,停3日)。

  (3)侧脑室穿刺引流。

  (4)腰穿减压和鞘内注药。

  (5)脑外科治疗。

  4.对症治疗

  5.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强的松)

  每日1~2mg/kg(<30mg/d),一个月后逐渐减量,疗程8~12周。

  第66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8:原发型肺结核的治疗;

  1.无症状或症状不多的原发型肺结核

  治疗目的:(1)杀灭病灶中结核菌;(2)防止血行播散。药物选择以(INH)异烟肼为主配合利福平(RFP)或乙胺丁醇

  (EMB),一般疗程9到12个月,大剂量的异烟肼可致神经兴奋、多发性神经炎。乙胺丁醇(EMB),副作用为球后视神经炎。

  2.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

  宜分阶段治疗,在强化治疗阶段宜用三种杀菌药,即INH、RFP、PZA(吡嗪酰胺)或SM(链霉素),两到三个月后以INH、RFP或EMB

  巩固维持治疗,INH疗程12~18个月,RFP及EMB疗程为6~12个月。PZA(吡嗪酰胺)是半效杀菌药,能杀灭在酸性环境中细胞内结核菌

  及干酪病灶内代谢缓慢的结核菌。但也有副作用,如肝损害,关节痛。SM(链霉素)是半效杀菌药,能杀死在碱性环境中生长、分裂、

  繁殖活跃的细胞外的结核菌,但也有副作用,如神经损害,所以婴儿慎用。

  ☆☆☆☆考点5:原发型肺结核的病理;

  结核菌吸入至肺,引起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组织反应。肺部原发病灶多位于胸膜下,在肺上叶底部和下叶的上部,以右侧较多见。

  其基本病变为渗出、增殖与坏死。渗出性改变以炎症细胞、单核细胞和纤维蛋白为其主要成分。增殖性改变以结核结节及结核性肉芽肿

  为主,上皮样细胞结节及朗格汉斯细胞是结核性炎症的主要特征,坏死的特征性改变为干酪样改变,常出现于渗出病变中。

  典型的原发综合征呈"双极"病变,即一端为肿大的肺门淋巴结。由于小儿机体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病灶周围炎症甚广泛,原发病灶

  范围扩大到一个肺段甚至一叶。小儿年龄愈小,此种大片性病变愈显著。引流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但亦有对侧淋巴结受累者。

  病理转归如下:

  1.吸收好转

  病变完全吸收,钙化或硬结(隐伏或痊愈)。此种转归最常见,出现钙化表示病变至少已有6~12个月。

  2.进展

  ①原发病灶扩大,产生空洞;

  ②支气管淋巴结周围炎,形成淋巴结支气管瘘,导致支气管内膜结核或干酪性肺炎;

  ③支气管淋巴结肿大,造成肺不张或阻塞性肺气肿。

  ④结核性胸膜炎。

  3.恶化

  血行播散,导致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

  第67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6: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治疗原则为:清除残留感染、减少抗原抗体反应,支持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的产

  生。

  1.休息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1~2周,至肉眼血尿消失,水肿减轻,血压正常方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以上学,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尿

  沉渣细胞绝对计数正常后,方可恢复体力活动。

  2.饮食

  对水肿高血压者应限盐及水,食盐1~2g/d,水肿减退,血压正常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伴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供给,优质蛋白

  0.5mg/(kg·d),肾功能恢复后应尽早恢复蛋白供应,以保证儿童生长发育需要。

  3.抗感染

  有感染灶时可选用青霉素7~10天,以彻底清除残留细菌,减少抗原释放。

  4.对症治疗

  (1)利尿:水肿严重、血压增高者可给予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1~2mg(kg·d),或给予袢利尿剂如呋塞米(速尿)1~2mg

  (kg·次);

  (2)降血压;可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吡啶0.25mg(kg·次)。3次/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效果较好。

  5.严重循环充血的治疗

  矫正水钠潴留,恢复正常血容量,可使用呋塞米(速尿)注射,以减少容量负荷,表现为肺水肿者可适当加用硝普钠5~10mg加入

  10%葡萄糖100ml中,以1μg/(kg·min)速度静滴,对难治病例可采用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6.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选用强有力的降压药物迅速控制高血压。可选用硝普钠静滴,剂量同上,严密监测血压,随时调节滴速,速度不宜超过8μg/min。

  伴惊厥者及时止痉,给予安定,苯巴比妥等。

  第68题

  试题答案:D

  第69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心理评估的概念;

  1.心理评估的概念

  (1)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

  如情绪状态、记忆、智力、性格等。

  (2)心理测量是依据心理学的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的测定。心理测量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

  时,让受试者对测量内容作出回答或反应,然后依据一定标准计算得分,从而得出结论。

  (3)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测验是伴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特别是借鉴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手

  段才出现的。

  2.心理测验的分类

  (1)根据心理测验的目的和功能分类

  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评定量表、职业咨询测验。

  (2)根据测验的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主要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鉴定、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特殊教育或职业选择时的咨询参考指标。常用工具

  有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与儿童智力量表等。

  人格测验:多用于某些心理障碍病人的诊断和病情预后的参考、科研和心理咨询对人格的评价。常用工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

  表(MMPI)、洛夏墨迹测验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

  神经心理学测验: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助诊断和对脑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常用工具有H-R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个别能力测

  验等。

  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

  (3)根据测验方法分类

  问卷法:多采用结构式问题的方式,让被试者以"是"或"否"或在有限的几种选择上作出回答,如MMPI、EPQ等。

  作业法:非文字的,让受试者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感知觉和运动的测验。

  投射法: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等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

  洛夏测验、主题统觉试验(TAT)等。

  (4)根据测验形式分个别测验(大部分智力测验)和团体测验(如:16-PF、EPQ、瑞文测验)。

  (5)根据测验材料的意义是否肯定和回答有无限制分类

  常规测验和投射测验。

  3.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晤谈技术和心理测验。观察法是"研究方法"部分。晤谈技术在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作用重大。

  (1)调查法对档案、文献、经验以及当前问题有关内容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2)观察法对被评估者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地观察或观测的方法。

  (3)会谈法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的方法。

  (4)作品分析法对被评估者的日记、书信、图画、工艺等文化性创作的分析方法。

  (5)心理测验法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的方法。

  ☆☆☆☆☆考点4:心理治疗的常用方法;

  1.精神分析的常用方法

  (1)自由联想:是精神分析的基本手段。治疗者要求病人毫无保留地诉说他想要说的一切,甚至是自认为荒谬、离奇、不好意思

  讲的想法。

  (2)移情:病人可能将治疗者看成是过去与其心理冲突有关的某一人物,将自己对某人的体验、态度、幻想等有关的情感不自觉

  地转移到治疗者身上,从而有机会重新"经历"往日的情感,这就是移情。移情分正移情和负移情,正移情中,患者恋慕治疗者,希望得

  到爱和感情的满足;在负移情中,患者把治疗者看成讨厌、可恨的父母或其他形象,并发泄情绪。治疗师利用移情,切忌感情用事。治

  疗师也同样会出现移情,称为反移情,治疗师必须十分清醒地把握住对来访者的职业性关心和个人情感卷入的界限。

  (3)阻抗:在自由联想过程中病人在谈到某些关键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联想困难。

  (4)释梦:梦的内容能反映人们的潜意识,可以通过对梦的分析间接了解病人的深层次心理真谛。使以"梦"的形式反映的潜意识

  内容得到展现。

  (5)解释:精神分析师对病人的一些心理实质问题,如他所说的话的无意识含义进行解释或引导,帮助患者将无意识冲突的内容

  带人意识层面加以理解。

  (6)疏泄:让病人自由地表达被压抑的情绪,特别是过去强烈的情感体验。

  2.行为主义治疗的常用方法

  根据学习理论和条件反射的原理,对患者行为进行训练,以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最常用的有暴露疗法、系统脱

  敏法、厌恶疗法、自我控制疗法等。适应证是:神经症、人格障碍的不良行为、药物和酒精依赖、其他不良习惯等。

  (1)系统脱敏法:治疗师帮助患者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然后在接触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中,将习得

  的放松状态用于抑制焦虑反应,使不良行为逐渐消退(脱敏),最终矫正不良行为。系统脱敏法包括放松训练、制定焦虑等级表及脱敏

  治疗。主要适应证为恐怖、焦虑、强迫症等神经症。

  (2)满灌疗法:让病人面对(或通过想象)能产生强烈焦虑的环境,并保持一段时间,不允许病人逃避,由于焦虑过程有开始、

  高峰和下降的波动变化过程,最后可消除焦虑并最终预防条件性回避行为的发生。对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哮喘、溃疡病的病人慎用。

  (3)厌恶疗法:在某一特殊行为反应之后紧接着给予一厌恶刺激,最终会抑制和消除此行为,病人出现不良行为时,就给予电

  击、催吐等痛苦的刺激,形成条件反向,产生厌恶感。适用于治疗药瘾、性变态和酒精依赖等。

  (4)正强化和消退法:如果在行为之后得到奖赏,这种行为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就会持续和反复出现,属于正强化法。如果对行

  为不采取任何强化措施,这种行为发生频率下降,即消退法。适用于治疗饮食障碍、获得性不良行为和精神发育不会病人的异常行为

  等。

  (5)示范法:向某个个体呈现一定的行为榜样,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后果进行模仿学习的行为疗法。

  (6)放松训练法:按一定的练习程序,学习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以达到降低机体唤醒水平,调整那些因紧

  张刺激而紊乱了的功能。

  (7)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于生物反馈仪、使病人了解自身的血压、心率、脑电波等生理指标;经过反复训练,学会控制自己的内

  脏活动,从而帮助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和躯体疾病的症状。生物反馈对治疗焦虑紧张、恐惧、强迫等心理障碍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哮

  喘、中风后遗症等躯体疾病有明显疗效。

  (8)自信和社交技巧训练:前者是训练如何恰当地与人交往,方法有角色示范、脱敏和正强化。后者是进行社会技能方面的系统

  训练,克服害羞等,方法有指导、角色示范和心理支持等。

  (9)行为辅助工具:用设备使病人在自然环境下学习新的适应性行为,如用仪器治疗口吃。

  3.人本主义疗法的特点

  旨在向患者提供重新开始成长过程的新经验。罗杰斯创立的"患者中心疗法"中,将医患关系视为改变和成长的最重要的治疗因素。

  医生应具备的三种成功的态度是:

  (1)以患者为中心:动员患者内在的自我实现潜力,使病人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他们自己。治疗者的责任是创造一种良

  好的气氛,使病人感到温暖,不受压抑,受到充分理解。

  (2)把心理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心理治疗主要是调整自我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过程。治疗者如同一个伙伴,帮助病人消除不

  理解和困惑,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方式,而放弃旧的自我形象。

  (3)非指令性治疗的技巧:反对操纵和支配病人,避免代替病人作决定,不提出需要矫正的问题,从而强化病人的言语表达,激

  发病人的情感,使病人进一步暴露自己,并随之产生批判性的自我知觉。

  第7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心理评估的概念;

  1.心理评估的概念

  (1)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所谓心理品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

  如情绪状态、记忆、智力、性格等。

  (2)心理测量是依据心理学的法则,用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为加以确定的测定。心理测量主要采用量表的形式进行。测量

  时,让受试者对测量内容作出回答或反应,然后依据一定标准计算得分,从而得出结论。

  (3)心理测验是一种心理测量的工具。严格意义上的心理测验是伴随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特别是借鉴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和手

  段才出现的。

  2.心理测验的分类

  (1)根据心理测验的目的和功能分类

  能力测验、人格测验、神经心理测验、评定量表、职业咨询测验。

  (2)根据测验的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主要应用于儿童智力发育水平的鉴定、脑器质性损害及退行性病变、特殊教育或职业选择时的咨询参考指标。常用工具

  有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成人与儿童智力量表等。

  人格测验:多用于某些心理障碍病人的诊断和病情预后的参考、科研和心理咨询对人格的评价。常用工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

  表(MMPI)、洛夏墨迹测验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

  神经心理学测验:可用于脑器质性损害的辅助诊断和对脑与行为的关系的研究。常用工具有H-R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个别能力测

  验等。

  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

  (3)根据测验方法分类

  问卷法:多采用结构式问题的方式,让被试者以"是"或"否"或在有限的几种选择上作出回答,如MMPI、EPQ等。

  作业法:非文字的,让受试者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感知觉和运动的测验。

  投射法:受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一些意义不明的图像、墨迹等作出回答,借以诱导出受试者的经验、情绪或内心冲突,如

  洛夏测验、主题统觉试验(TAT)等。

  (4)根据测验形式分个别测验(大部分智力测验)和团体测验(如:16-PF、EPQ、瑞文测验)。

  (5)根据测验材料的意义是否肯定和回答有无限制分类

  常规测验和投射测验。

  3.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观察法、晤谈技术和心理测验。观察法是"研究方法"部分。晤谈技术在心理评估和心理治疗作用重大。

  (1)调查法对档案、文献、经验以及当前问题有关内容的历史与现状调查。

  (2)观察法对被评估者行为表现直接或间接地观察或观测的方法。

  (3)会谈法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的方法。

  (4)作品分析法对被评估者的日记、书信、图画、工艺等文化性创作的分析方法。

  (5)心理测验法对心理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进行系统评定的方法。

  第71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8: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在动作电位去极化的影响下,轴突膜上的电压门控性Ca2+通道开

  放,细胞间隙中的一部分Ca2+进入膜内,促使囊泡向轴突膜内侧靠近,并与轴突膜融合,通过出胞作用将囊泡中的ACh以量子式释放至

  接头间隙。当ACh通过扩散到达终板膜时,立即同集中存在于该处的特殊化学门控通道分子的2个α-亚单位结合,由此引起蛋白质内部构

  象的变化,导致通道的开放,结果引起终板膜对Na+、K+(以Na+为主)的通透性增加,出现Na+的内流和K+的外流,其总的结果使终板

  膜处原有的静息电位减小,即出现终板膜的去极化,这一电位变化称为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以电紧张的形式使邻旁的肌细胞膜去极化而

  达到阈电位,激活该处膜中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和K+通道,引发一次沿整个肌细胞膜传导的动作电位,从而完成了神经纤维和肌细胞

  之间的信息传递。

  正常情况下,神经t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通常是1对1的,亦即运动纤维每有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可靠地"使肌细胞兴

  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

  第72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4:胆固醇的去路;

  1.转变为胆汁酸: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去路是在肝内转化成胆汁酸。

  2.转化为类固醇激素:胆固醇是肾上腺、辜丸和卵巢等内分泌合成及分泌类固醇激素的原料。

  3.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在皮肤,胆固醇可被氧化为7-脱氢胆固醇,后者经紫外线照射转变成维生素D。

  第73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1: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

  除合成原料氨基酸外,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组成还有mRNA、tRNA、核(糖核)蛋白体、有关的酶、蛋白质因子、ATP、GTP等供能物

  质及必要的无机离子。

  1.MRNA:它是蛋白质多肽链合成的模板。mRNA中每3个核背酸组成1个密码子,5′端第一个AUG表示起动信号,并代表甲酰蛋氨酸

  (细菌)或蛋氨酸(高等动物);UAA或UAG、UGA表示终止。为氨基酸编码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并与tRNA反密码互补。

  2.tRNA及核(糖核)蛋白体:是氨基酸的运载体。一种tRNA可携带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有数种tRNA携带。tRNA反密码子与

  mRNA密码子第3个核苷酸配对时除A-U、G-C外,还可有U-G、I-C、I-A等不稳定配对。核(糖核)蛋白体是多肽链的"装配机"。由大、小亚

  基组成,亚基又是由不同rRNA分子与多种蛋白质分子构成。原核小亚基为30S,真核为40S;原核大亚基为50S,真核为60S。整个原核核

  (糖核)蛋白体为70S,真核为80S。一类核(糖核)蛋白体附着于粗面内质网,参与分泌蛋白质合成;另一类游离于胞质,参与固有蛋白质

  合成。

  3.蛋白质因子:包括启始因子、延长因子、释放因子等。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简单概括为氨基酰-tRNA的生成(氨基酸活化),"核蛋白体循环"。后者是肽链缩合过程,包括起动、延长、终

  止三个阶段。经上述过程合成的肽链尚需。经加工、聚合过程才能生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

  第74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5: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简称绒癌,是来自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约50%发生于葡萄胎后,25%继发于自然流产,其余病例发生在早产或正常

  分娩后。

  肉眼观:肿瘤多位于子宫底前、后壁,呈不规则结节状,突出于宫腔并向肌层浸润,甚至穿透浆膜。外观因出血坏死而呈暗红色,

  质软。

  镜下:瘤组织由两种异型性明显的滋养叶细胞组成,即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细胞滋养层细胞,常排列成团块或条束状,出血、坏

  死非常明显。瘤组织中无血管和其它间质,也无绒毛形成,这一点是与恶性葡萄胎最主要的鉴别点。

  ☆☆☆☆☆考点2:子宫颈癌;

  1.子宫颈癌的组织学类型

  (1)子宫颈鳞癌

  约占子宫颈癌的95%。根据病变发展,可分为早期子宫颈癌及浸润性子宫颈癌。

  ①早期子宫颈癌

  起源于子宫颈外口和柱状上皮交界处的鳞状上皮。由于细胞增生、形态上出现异型性,当异型增生累及上皮全层(包括累及宫颈腺

  体)而未突破基底膜时,称为原位癌或上皮内癌。原位癌的部分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固有膜浸润,但浸润深度不超过基底膜下3~5mm,

  在固有膜中形成一些不规则的癌细胞条索或小团块,称为早期浸润癌。肉眼难以判断,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证实。

  ②浸润癌

  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基底膜下5mm的部位,甚至侵及子宫颈全层或子宫颈周围组织并伴有临床症状。肉眼观:主要表现为糜烂型

  (病变粘膜粗糙,呈颗粒状,质脆,触之易出血);内生浸润型(癌组织主要向子宫颈深部浸润生长);外生菜花型(癌组织向子宫颈

  表面生长,形成乳头或菜花状突起,表面常伴坏死及溃疡形成)。

  (2)子宫颈腺癌

  较少见,其发生率仅占子宫颈癌的5%,主要来源于子宫颈管粘膜的柱状上皮和腺上皮,少数起源于柱状上皮下的储备细胞。镜下呈

  一般腺癌结构。预后较子宫颈鳞癌差。

  2.子宫颈癌的扩散与转移

  子宫颈癌主要扩散途径为直接蔓延及经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少见。癌组织向上蔓延,可破坏整个子宫颈,但很少侵犯子宫体;向

  下至阴道;向前侵入膀胱;向后侵入直肠;向两侧可以延及输尿管、子宫旁及盆壁组织。淋巴道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首先转移

  至子宫颈旁淋巴结,继而至闭孔、铬外、铬总等盆腔淋巴结。血道转移少见,可转移至肺、肝及骨。

  第75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B淋巴细胞是骨髓始祖B细胞在人和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发育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1.CD19和CD20分子

  是人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存在于前B细胞、未成熟B细胞和成熟B细胞表面,其主要功能是调节B细胞活化。

  2.CD40分子

  是存在于B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受体,其配体是CD4+T细胞表面的CD40L(gp39),二者结合相互作用可产生协商刺激信号(B细

  胞活化第二信号),使T细胞激活。

  3.CD80(B7)分子

  是存在于B细胞和其他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相应受体是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二者结合相互作用产生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活

  化第二信号),使T细胞激活。

  4.IgGFc受体(FcγRⅡ)/CD32分子

  主要表达于B细胞表面,能与抗原-抗体(IgG)复合物中的IgGFc段结合,有利于B细胞对抗原的捕获,并对B细胞活化具有调节作

  用。在一定条件下,IgG抗体致敏的红细胞(EA)与B细胞表面IgGFc受体结合,可形成以B细胞为中心的EA玫瑰花结。T细胞不表达IgGFc

  受体,因此,EA玫瑰花结试验可用来鉴别T、B细胞。

  5.C3B受体(CRⅠ)/CD35分子

  主要表达于B细胞表面,能与补体裂解片段C3b结合,为C3b受体,又称补体受体Ⅰ(CRⅠ)。抗体致敏红细胞(EA)结合补体C3b可

  形成EAC复合物,B细胞通过表面C3b受体与EAC中的C3b结合可形成以B细胞为中心的EAC玫瑰花结。T细胞不表达C3b受体,因此。EAC玫瑰

  花结试验也可用来鉴别T、B细胞。

  6.B细胞抗原受体(BCR)

  BCR存在于B细胞表面,是B细胞的标志,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为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mIg的V区部分能与抗原特异性

  结合。在BCR复合物中,还有两对异二聚体组成的信号传导分子Igα和Igβ,其功能是辅助mIg向B细胞传导活化信号,参与mIg链的表达与

  转运。

  7.B细胞有丝分裂原受体

  如脂多糖受体(LPS-R)、葡萄球菌A蛋白受体(SPA-R)和与T细胞共有的美洲商陆丝裂原受体(PWM-R)。B细胞与相应有丝分裂原

  作用后可非特异性多克隆激活,发生有丝分裂。

  第76题

  试题答案:D

  第77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4:心脏传导阻滞;

  1.房室传导阻滞及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1)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①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超过0.20s。房室传导系统的任何部位发生传导缓慢,均可导致PR间

  期延长。QRS波群形态正常者,房室传导延缓部位几乎都位于房室内结,极度少数为希氏束。

  ②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相邻PR间期呈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

  室;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PR间期<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③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正常或延长。2:1房室阻滞可属第二度

  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若同时记录到3:2阻滞,第二个心动周期之PR间期延长者,便可确认为Ⅰ型阻滞。

  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心房异位节律(房性心动

  过速、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邻,心室率40~60次/min,QRS波群正常,心

  律亦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min 以下,QRS波群增宽,心室节律亦常不稳定。

  (2)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

  ①右束支阻滞:QRS时限达0.12s以上;不完全右束支阻滞时QRS时限<0.12s;V1导阻呈rsR`,R`粗钝。V5、V6呈qRSS波宽阔;③T波

  与QRS主动方向相反。

  ②左束支阻滞:QRS时限达0.12s以上;不完全右束支阻滞时QRS时限<0.12s;V 5.V6呈导联R波宽大,顶部有切迹或粗钝,其前方

  无q波;V1导联呈宽阔的QS波或rS波形;③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③左前分支阻滞:电轴左偏;Ⅰ、aVL导联呈qR波,Ⅱ、Ⅲ、aVL导联呈rS图形;QRS时限<0.12s。

  ④左后分支阻滞:电轴右偏;Ⅰ导联呈rS图形,Ⅱ、Ⅲ、aVL导联呈qR波,且RⅢ>RⅡ;QRS时限<0.12s。

  2.Ⅲ°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

  心室率过慢者,给予阿托品(0.5~2.0mg静脉注射),可提高心室率,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病人。异丙肾上腺素(1~4μp/min

  静脉滴)可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要十分慎重,因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对于症状明显,

  心室率明显缓慢者,应及早安置临时性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

  第78题

  试题答案:E

  第7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0: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为红细胞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血清铁蛋白浓度升高、骨髓小粒含铁血黄素增多,铁粒幼细胞增多;

  血清铁和铁饱和度增高,总铁结合力不低。

  2.海洋性贫血

  有家族史和溶血表现。血片中可见大量靶形红细胞,血清铁蛋白及骨髓铁染色均增多,并有珠蛋白肽链合成数量异常的证据,如胎

  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高,出现血红蛋白H包涵体等。

  3.慢性病性贫血

  常伴有肿瘤或感染性疾病,贫血为小细胞性。贮铁增多,而血清铁、血清铁饱和度、总铁结合力降低。

  4.转铁蛋白缺乏症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或继发于严重肝病、肿瘤。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血清铁、总铁结合力、血清铁蛋白及骨髓含铁

  血黄素均明显降低。先天性者幼年发病,伴发育不良和多脏器功能受累;获得性者有原发病表现。

  第80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3:糖尿病的辅助检查;

  1.尿糖

  是诊断糖尿病线索之一,但由于影响因素甚多及诊断手段的进步,目前已不作为诊断及疗效考核的指标。尿糖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

  诊断,并发肾小球硬化症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阈升高,此时血糖虽高而尿糖可呈假阴性。反之,如肾阈降低,如妊娠时血糖正

  常,但尿糖可呈阳性;

  2.血葡萄糖测定

  血糖升高是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疗效考核的主要指标。由于绝大多数为2型病人,所以要十分重视与强调餐后2小时血糖对

  该型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考核上的作用。

  3.葡萄糖耐量试验

  对于血糖高于正常而又未达诊断糖尿病标准者,须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WHO推荐成人口服葡萄糖量为75g。此试验应

  在清晨进行,禁食至少10小时,且在进行前须每日进碳水化合物量不少于200g。

  4.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白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中A1可与血中葡萄糖非酶结合,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且为不可逆反应,其中以糖化血红蛋白Alc(GHbAlc)为最多;能

  稳定反映抽血前2个月或更多时间的血糖状况,可弥补血糖只反映瞬时、即刻血糖之不足。为病人长期血糖控制与否的重要指标。同

  理,血浆蛋白也可与葡萄糖发生非酶结合,而形成果糖胺,反映2~3周内病人血糖控制水平,为短期血糖控制指标。但此二者均不能作

  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5.血浆胰岛素和C肽测定

  胰岛素可作为B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的指标;C肽和胰岛素以等分子量从胰岛生成及释放;由于影响因素较少,理论上能较准确反映

  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人口服葡萄糖或标准馒头餐(100g面粉做成的馒头)后胰岛素和C肽在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胰岛素可达基础值

  5~10倍,C肽为5~6倍,3~4小时恢复基础水平。此二测定有助于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帮助对糖尿病进行分型和指导治疗,但不作为

  诊断。

  第81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学检查;

  1.自身抗体

  (1)抗核抗体谱

  ①抗核抗体(ANA):是筛选结缔组织病的主要试验。特异性低,它的阳性不能作为SLE与其它结缔组织病的鉴别。

  ②抗dsDNA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多出现在SLE的活动期,抗dsDNA抗体的量与活动性密切相关。

  ③抗ENA抗体:是一组临床意义不相同的抗体。

  抗Sm抗体:诊断SLE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达99%,但敏感性仅25%。有助于早期或不典型患者或回顾性诊断所用。它不代表疾病

  活动性。

  抗RNP抗体,阳性率40%。对SLE诊断特异性不高。

  抗SSA(Ro)抗体:往往出现在SLE、SLE合并干燥综合征及新生儿红斑狼疮的母亲。合并上述疾病时有诊断意义。

  抗SSB(La)抗体:其临床意义与抗SSA抗体相同,但阳性率低于抗SSA抗体。

  抗rRNP抗体:血清中出现本抗体代表SLE的活动,同时往往指示有NP狼疮或其重要内脏的损害。

  (2)抗磷脂抗体:包括抗心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等对自身不同磷脂成分的自身抗体。结合其特异的临床表

  现可诊断是否合并有继发性抗磷脂抗体综合征。

  (3)抗组织细胞抗体:有抗红细胞膜抗体,现以Coombs试验测得。抗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减少。抗神经元抗体多见于NP狼

  疮。

  (4)其它:有少数的患者血清中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

  2.补体:C3下降是表示SLE活动的指标之一。C4低下可能是SLE易感性的表现。

  3.狼疮带试验: 狼疮带试验阳性代表SLE活动性。

  4.肾活检病理:对狼疮肾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估计均有价值。

  第8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病原学;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

  炎。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但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乙型,丙型肝

  炎易发展为慢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病例可呈重型肝炎的临床过程。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VC)感染

  均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有密切关系。除HBV为DNA病毒外,其他四种均为RNA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HAV)

  是一种RNA病毒。HAV仅有一个血清型,各病毒株在基因结构上虽略有差别,但无显著不同,目前仅检测到一种抗原抗体系统。HAV

  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粪便及肝细胞浆中。感染后血清中抗-HAVIgM很快出现,在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8周之内消失,是HAV

  近期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抗-HAVIgC;产生较晚,在恢复期达高峰,可持久存在,具有保护性。

  2.乙型肝炎病毒(HBV)

  是一种DNA病毒,属嗜肝DNA病毒科,有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含有部分双链,部分单链的环状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及e抗

  原。HBV DNA的长链有4个开放性读框,即S区、C区、P区和X区。

  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在疾病恢复期出现,临床上作为判断急性乙型肝炎病人预后的指标。HBeAg在血清中出现与HBV-DNA、

  DNAP密切相关,是HBV活动性复制的标志;HBcAg也是HBV复制标志,但HBcAg主要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内,血液中的HBV颗粒含有

  HBcAg,但一般不易被检出。

  3.丙型肝炎病毒(HCV)

  是一种具有脂质外壳的RNA病毒。HCV感染者血中的HCV浓度低,抗体反应弱而晚,血清抗-HCV在感染后平均18周阳转,至肝功能恢

  复正常时消退,而慢性患者抗-HCV可持续多年。

  4.丁型肝炎病毒(HDV)

  是一种缺陷的嗜肝单链RNA病毒,需要HBV的辅助才能进行复制,因此HDV仅见于HBV同时或重叠感染。HDV有高度的传染性及很强的

  致病力。

  5.戊型肝炎病毒(HEV)

  为直径27~34nm的小RNA病毒。

  第83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4:帕金森病的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是目前治疗PD的主要方法,其目的是恢复纹状体DA和ACh两大递质系统的平衡,包括应用抗胆碱能药和多种改善DA递质功能药物;

  应遵循的原则是:从小剂量开始,缓慢递增,尽量以较小剂量取得较满意疗效。

  (1)抗胆碱能药物:对震颤和强直有一定效果,但对运动迟缓疗效较差,适用于震颤突出且年龄较轻的患者。常用药物为安坦,

  但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老年患者慎用。

  (2)金刚烷胺:可促进DA在神经末梢的释放。对少动、强直、震颤均有轻度改善作用,早期患者可单独或与安坦合用。

  (3)多巴制剂(替代疗法):常用左旋多巴与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如美多巴、息

  宁),以减少左旋多巴在外周的降解,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4)DA受体激动剂:直接激动突触后多巴胺受体。常用药物有:溴隐亭、培高利特、泰舒达缓释片、阿朴吗啡。

  (5)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能阻止DA降解成HVA,增加脑内DA含量。如丙炔苯丙胺。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增加L-Dopa进脑内的量,阻止DA降解,使脑内DA含量增加。

  2.外科治疗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苍白球、丘脑毁损术和深部脑刺激术(DBS)。适应证是药物治疗失效、不能耐受或出现运动障碍(异动

  症)的患者。对年龄较轻,症状以震颤、强直为主且偏于一侧者效果较好,但术后仍需应用药物治疗。

  3.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

  目前尚在动物实验阶段,还不能临床应用。

  4.康复治疗

  对患者进行语言、进食、行走和日常生活的训练。

  第8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7:知觉障碍;

  1.错觉

  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正常人在光线暗淡、恐惧、紧张、暗示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下可产生错觉,经验证后可以纠正和消

  除。临床上多见错听和错视。病理性错觉常在谵妄状态下出现,如将输液管看成一条蛇,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2.幻觉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即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的知觉体验。是精神科临床最常见而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幻觉是常

  见的精神病性症状,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酒、药依赖者,癫 以及急慢性精神病。意识障碍谵妄状态时可出现丰富、生动的幻

  觉。同时也可见于各种中毒状态。另外,当个体入睡前与醒觉初以及处于特殊情绪状态,如恐惧、期待和暗示等情况下均容易出现幻

  觉。正常人也偶有幻觉,但持续时间短、能被纠正。病理性幻觉持续时间长、坚信不疑、不能纠正,并常影响或支配患者的情绪和行

  为,是常见的、重要的精神症状。

  (1)根据其所涉及的感官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

  ①幻听:指病人所体验到的声音缺乏外界和体内真实的起源。有非言语性幻听,属原始性要素性幻听,如音乐声、鸟鸣声等,多见

  于脑局灶性病变。最多见的是言语性幻听,说话的方式有个别人、几个人或一群人在议论他,说话的内容以训斥、讥讽、辱骂多见,因

  而病人常为此苦恼、愤怒和不安,并产生兴奋、自伤、伤人。有的病人也听到有人为他辩护、表示同情、赞扬的话,此时病人可独自微

  笑或洋洋自得。幻听可命令病人做某事,称命令性幻听,如让病人拒服药,拒进食,殴打别人,损伤自己身体的某个部分,病人遵照执

  行,因而产生危害个人及社会的行为。幻听最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评论性幻听、议论性幻听和命令性幻听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状

  学标准。

  ②幻视:患者能看见外界不存在的色彩、闪光或形象。内容较丰富多样,从单调的光、色,各种形象到人物、景象、场面等。形象

  可清晰、鲜明和具体,亦可模糊不清,较幻听少见。见于躯体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谵妄状态、精神分裂症等。在意识

  清晰状态出现的幻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在意识障碍时的幻视,多为生动鲜明的形象,并常具有恐怖性质,可引起病人不协调性精神

  运动性兴奋,多见于器质性精神病谵妄状态。

  ③幻嗅和幻味:幻嗅指患者闻到一些使人不愉快的难闻的气味,如腐烂食品、烧焦食品、化学药品等的气味以及身体发生的气味;

  幻味是病人尝到食物中并不存在的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幻嗅和幻味往往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一起。如病人坚信他所闻到的气

  味是坏人故意放的,从而加强了被害妄想,病人可以表现为掩鼻动作或拒食,见于精神分裂症。单一出现的幻嗅症状,需考虑嗅觉器官

  受损和颞叶癫 。

  ④幻触:可表现为触摸感、虫爬感、针刺感或触电感,也可为性接触感。见于精神分裂症等。

  ⑤内脏幻觉:患者能清楚描述躯体内部或某一脏器扭转、穿孔、断裂、腐烂或有虫爬行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一起出现。见

  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

  (2)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

  ①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体验来源于外界,通过感官而获得,常清晰、鲜明、生动。

  ②假性幻觉:指出现于主观空间的幻觉。这些幻觉不是通过患者的感觉器官获得的,其轮廓不够清晰、不够鲜明、缺少真性幻觉的

  那种客观现实性与形象完整性,但患者却坚信不疑。以假性幻听和幻视较多见。

  (3)按幻觉产生的条件可分为功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人睡前幻觉和心因性幻觉。

  ①功能性幻觉:是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即当某种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同时出现涉及该感官的幻觉。也就是正常

  的知觉与幻觉并存。

  ②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时,出现涉及另一感官的幻觉。

  ③入睡前幻觉:此种幻觉出现在人入睡前,患者闭上眼睛就能看见幻觉形象,多为幻视。

  ④心因性幻觉:是在强烈心理因素影响下出现的幻觉,幻觉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密切联系,见于心因性精神病、癔症等。

  3.感知综合障碍

  指病人感知的是客观事物或本身,但对其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常见有:

  (1)视物变形症:病人感到外界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等发生变化。若感外界事物变大,称为视物显大症;变小称为视物显小

  症。

  (2)空间知觉障碍:病人感到周围事物的距离发生改变。如候车时汽车已驶进站台,而病人却感觉汽车离自己尚很远。

  (3)非真实感:病人感到周围事物和环境发生变化,变得不真实,像一个舞台布景,周围的房屋、树木是纸版糊的,周围人们是

  没有生命的木偶等。对此病人具有自知力,有恍如梦中的感觉。

  (4)时间知觉障碍:病人感到时间过得特别的缓慢或特别迅速,或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不受时间的限制。

  第85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5:抑郁症的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当前治疗各种抑郁障碍的主要药物,能有效解除抑郁心境及伴随的焦虑、紧张和躯体症状,有效率约60%~80%。抗抑

  郁药的维持用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抑郁的复发,但不能防止转向躁狂发作,甚至促发躁狂的发作,使用抗抑郁药物发生狂躁时,按双相

  障碍治疗。

  1.常用的抗抑郁药物

  (1)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产

  生抗抑郁效果。已在临床应用的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氟伏草胺)、西酞普兰。有效治疗剂量氟西汀为20mg/日、

  帕罗西汀20mg/日、舍曲林50mg/日、氟伏草胺100mg/日、西酞普兰20mg/日。SSRIs的半衰期都较长,大多在18~26小时,每日需服药一

  次。见效需2~4周。维持剂量与治疗量一致。SSRIs不良反应较少而轻微;尤其是抗胆碱能及心脏的不良反应少。没有明显的禁忌证。

  不能与MAO1s合用。

  (2)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双重摄取抑制剂(SNRI):疗效肯定,起效较快,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对难治性

  病例亦有效。主要有文拉法辛,有效治疗剂量为75~300mg/日,一般为150~200mg/日。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出汗、乏力、焦虑、

  震颤、阳痿和射精障碍。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不能与MAO1s合用。

  (3)NE和特异性5-HT能抗抑郁药(NaSSAs):米氮平是代表药,有良好的抗抑郁、抗焦虑及改善睡眠作用,口服吸收快,抗胆碱

  能作用小,有镇静作用,对性功能几乎没有影响。起始剂量30mg/日,必要时可增至45mg/日,晚上顿服。不良反应为镇静、嗜睡、头

  晕、疲乏、食欲和体重增加。不能与MAO1s合用。

  (4)三环类抗抑郁药物(TCAs)及四环类抗抑郁药物:加强中枢抗胆碱能效应、抑制突触前膜对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

  取,进而增加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含量。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氯丙咪嗪是临床上常见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主要用于抑郁

  症的急性期及维持治疗。临床用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有效治疗量。多数三环类药物治疗剂量范围为150~300mg/日。疗效在用

  药2~4周后才出现。若使用治疗剂量4~6周无效考虑换药。TCAs的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有抗胆碱能反应,如口干、便秘、视物模糊,严

  重者可出现尿潴留、肠麻痹;心血管反应如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等。四环类抗抑郁药物主要有马普替林。三环类禁用于癫 、

  严重心血管疾病、青光眼、肠麻痹、尿潴留、前列腺肥大等患者。

  (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1s):吗氯贝胺是一种可逆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A抑制剂,抑制单胺氧化酶

  活性、阻止中枢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等单胺递质的氧化,从而增加突触间隙的单胺递质浓度,兴奋中枢神经,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

  绪。MAO1s要避免与含酪胺食物、拟交感药物并用治疗剂量范围为300~600mg/日。

  2.电抽搐治疗和改良电抽搐治疗

  对有严重消极自杀言行或抑郁性木僵的患者,电抽搐治疗应是首先的治疗;对使用抗抑郁药物无效的患者也可采用电抽搐治疗。电

  抽搐治疗见效快、疗效好。一个疗程6~10次。电抽搐治疗后仍需用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

  改良电抽搐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适用范围较广,有严重消极自杀、抑郁性木僵等患者外,用于患有躯体疾病又不适于抗抑郁

  药的患者、骨折史和骨质疏松者、年老体弱患者,甚至部分心血管疾病者也可适用。

  3.心理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多采用支持疗法,运用一系列治疗手段,如解释、反复保证和指导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所患疾病的性质,调动

  其积极性和主动性,配合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婚姻及家庭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技术,能协助病人纠正认知歪曲及

  不良人格;矫正适应不良性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

  第86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9: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是酸碱平衡失调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可分为阴离子间隙正常和增大两种。阴离子间隙是指血浆中未被检出的阴离子

  的量,正常值为10~15mmol/L,主要由乳酸、磷酸及其他有机酸组成。

  1.病因

  (1)AG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主要是HCO3-减少。①HCO3-丢失过多,如腹泻、胆瘘、肠瘘、胰瘘等;②肾小管吸收HCO3-障碍;③

  应用大量含Cl-药物,如氯化铵、盐酸精氨酸或盐酸。

  (2)AG增大的代谢性酸中毒:①组织缺氧或循环衰竭,如感染、休克等,产生大量丙酮酸和乳酸;②酮体增多,如饥饿性酮中

  毒、糖尿病酮症;③肾功能不全。

  2.临床表现

  (1)轻度者常被原发病症状所掩盖;

  (2)重症病人有疲乏、眩晕、嗜睡,可有感觉迟钝或烦躁;

  (3)最突出的表现是呼吸深而快,呼气中有时带有酮味;

  (4)病人面部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可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

  (5)有对称性肌张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6)病人可出现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或休克;

  (7)尿液一般呈酸性。

  3.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尿液检查(多呈酸性)、CO2CP的测定,一般不难诊断。有条件时可进行血气分析,通过pH、HCO3-、BE

  等均降低,并能准确判断酸中毒的性质、严重程度及代偿情况。血清Na+、K+和Cl-等的测定,对判断病情也有帮助。

  4.治疗

  主要在于祛除病因和纠正缺水,重度病人应补充碱性溶液。因机体有很强的调节能力,轻度酸中毒(HCO3- 16~18mmol/L),常可

  自行纠正,不必补充碱剂。若酸中毒较重,或病因一时难以祛除,则应给予碱性药物,临床上常用5%碳酸氢钠或11.2%乳酸钠,其用量

  可根据CO2CP或血HCO3-的测定值来计算,公式如下:

  需HCO3-的量(mmol/L)=[HCO3-正常值(mmol/L)-HCO3-测定值(mmol/L)]

  ×体重(㎏)×0.2

  已知每毫升5%碳酸氢钠含HCO3-0.6mmol(每毫升11.2%乳酸钠含HCO3-1.0mmol),据此即可计算出碳酸氢钠的实际需要量。为防止

  补碱过量,首次先补计算量的1/2~2/3,以后再根据临床表现和HCO3-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继续补碱。酸中毒纠正后,部分K+进入细

  胞内,还有一部分经肾排出,易引起低钾血症或使原已存在的低血钾加重,应注意纠正。另外,少数病人可因补碱过多、过快使Ca2+减

  少而发生手足搐搦,需及时静脉补充钙剂。

  ☆☆☆考点10:代谢性碱中毒;

  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可导致代谢性碱中毒。常见原因有酸性胃液丧失过多、碱性物质摄入过多、缺钾及应用某些利尿药物等。

  1.临床表现

  (1)一般无症状;

  (2)有时可有呼吸变浅变慢,或有神经精神方面的异常,如谵妄、精神错乱或嗜睡等;

  (3)严重时,可发生昏迷。

  2.诊断

  (1)病史及临床表现;

  (2)血气分析:失代偿时,血液pH值和HCO3-明显增高,PaCO2正常;部分代偿时,pH值、HCO3-及PaCO2有一定程度增高。

  3.治疗

  (1)着重积极处理原发病;

  (2)对丧失胃液所致的代谢性碱中毒,可输注等渗盐水或葡萄糖盐水;因碱中毒时几乎都伴发低钾血症,故应用时补给氯化钾,

  但补钾应在尿量超过40ml/h后进行。治疗严重代谢性碱中毒时,可应用盐酸的稀释液。

  第87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脊柱骨折;

  1.概述

  (1)脊柱骨折和脱位比较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6%。

  (2)解剖概要,脊柱的三柱理论,损伤最常发生在脊柱稳定部分和活动部分交界处,如胸腰段(胸11,12~腰1,2)最多见。

  (3)绝大多数由间接暴力引起。少数是直接暴力所致。

  2.临床表现

  (1)有严重外伤史,如从高空落下,重物打击头、颈、肩或背部,跳水受伤,塌方事故时被泥土、矿石掩埋等。

  (2)胸腰椎损伤后,病人有局部疼痛,腰背部股长痉挛,常有后突畸形,不能起立,翻身困难,感觉腰部软弱无力。由于腹膜后

  血肿对腹腔神经节受的刺激,肠蠕动减慢,常出现腹胀、腹痛、大便秘结等症状。颈椎损伤时,有头、颈痛,不能活动,伤员常用两手

  扶住头部。检查时肿胀和后突并不明显,但有明显压痛检查脊柱时要注意位于中线的局部肿胀和明显的局部压痛;同时注意检查有无脊

  髓或马尾神经损伤的表现。

  2.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是首选检查,对于明确诊断,确定损伤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CT检查可显示骨折情况,有

  否骨折碎片进入椎管内。MRI可显示脊髓损伤情况。

  3.脊髓损伤程度的分类

  (1)脊髓震荡:脊髓遭受强烈震荡后,可有暂时性功能抑制,发生传导障碍。伤后立即发生弛缓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

  到、运动、反射及括约肌功能丧失。几分钟或数小时可完全恢复。

  (2)脊髓挫伤与出血:外观虽然完整,但脊髓内部有出血、水肿、神经细胞破坏和神经传导纤维束的中断。

  (3)脊髓断裂:脊髓连续性中断,可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

  (4)脊髓受压:骨折脱位、小骨折片、损伤的椎间盘、向内挤入的黄韧带及硬膜外血肿等压迫脊髓。

  (5)马尾损伤:第2腰椎以下骨折脱位可引起马尾损伤。表现为弛缓性瘫痪。

  4.急救搬运

  (1)用担架或木板搬运。

  (2)先使伤员两下肢伸直,两上肢也伸直放身旁。担架或木板放在伤员一侧,两至三人将伤员躯干成一整体滚动,移至担架或木

  板上(滚动法)。不要使躯干扭转。或三人用手同时平托将伤员移至担架或木板上(这叫平托法)。禁用搂抱或一人抬头,一人抬足的

  方法,因这些方法将增加脊柱的弯曲,加重脊柱和脊髓的损伤。

  (3)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有专人托扶头部,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随躯干一同移动。

  5.治疗原则及手术指征

  (1)有严重复合伤者,应积极治疗,抢救生命。

  (2)胸、腰椎骨折或脱位:①单纯压缩骨折;椎体压缩不到l/5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可仰卧硬板床行保守治疗;保

  持脊柱过伸位,3日后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2月后骨折基本愈合。②椎体压缩超过1/5的青少年及中年伤者,利用两桌法过伸复位,摄X

  片示棘突重新互相靠拢和后突消失,提示压缩椎体已复位,在此位置上包石膏背心,过伸位固定。③爆破型骨折没有神经症状,CT检查

  椎管内无游离骨片,可保守治疗。有神经症状或椎管内游离骨片时,不宜复位,应经侧前方去除椎管内游离骨片,同时行脊柱内固定治

  疗。④其他不稳定性骨折需做前后路复位及内固定治疗。

  (3)颈椎骨折或脱位:①对稳定性骨折,压缩或移位较轻者,用枕额吊带在卧位牵引复位(3~5kg),复位后随即用头颈胸石膏固

  定约3个月;②有明显压缩、移位或有半脱位者,持续颅骨牵引复位;③对不稳定性骨折,原则上应早期手术治疗,通常经前路切除碎

  骨片,行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治疗。④对过伸性损伤,大多行非手术治疗。

  (4)积极防治并发症。

  第8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1: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

  1.产后出血

  子宫下段肌组织菲薄,收缩力较差,故常发生产后出血,量多且难于控制。

  2.植入胎盘

  胎盘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形成植入性胎盘,使胎盘剥离不全而发生产后出血。

  3.产褥感染

  前置胎盘剥离面接近宫颈外口,细菌易经阴道上行侵入胎盘剥离面,发生感染。

  4.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高。

  ☆☆☆☆☆考点23:胎盘早剥;

  1.定义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2.病因

  (1)血管病变:重度妊高征、慢性高血压及慢性肾炎孕妇,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血管破裂流至底蜕膜层形成胎盘

  后血肿,导致胎盘从宫壁剥离。

  (2)机械性因素:孕妇腹部直接受撞击、摔倒腹部直接触地、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部

  下降、双胎妊娠第一儿娩出过快、羊水过多破膜羊水流出过快,均可导致胎盘自宫壁剥离。

  (3)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孕产妇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后长时间仰卧位发生低血压,子宫静脉瘀血,静脉压升高,蜕膜静脉床破

  裂,胎盘自宫壁剥离。

  3.类型

  胎盘早剥分为显性剥离(轻型)、隐性剥离(重型)及混合性3种类型,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自附着处

  剥离。

  4.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轻型: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量不多,伴轻度腹痛,贫血体征不

  显著。腹部检查子宫软,宫缩有间歇,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正常。产后查胎盘见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

  (2)重型:内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有较大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征。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

  和腰酸、腰痛,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出现休克征象。无或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符。腹部检查子宫板状硬,有

  压痛,尤以胎盘附着处明显。随胎盘后血肿不断增大,子宫底升高。压痛明显,间歇期不放松,胎位不清,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

  1/2或以上,胎心多消失。

  (3)辅助检查

  B型超声检查:显示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液性暗区.对可疑及轻型有较大帮助.重型见到暗区内出现光点反射(积血机化)、胎盘

  绒毛板向羊膜腔凸出。

  实验室检查:包括全血细胞计数及凝血功能检查。若并发DIC应做筛选试验及纤溶确诊试验。

  5.并发症及对母儿的影响: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剖宫产率、贫血、产后出血率、DIC发生率均升高,新生儿窒息率、早

  产率,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

  6.鉴别诊断:轻型应与前置胎盘、重型应与先兆子宫破裂相鉴别。

  7.治疗

  (1)纠正休克:及时输新鲜血,既补充血容量,又补充凝血因子。

  (2)及时终止妊娠:一旦确诊,及时终止妊娠。

  ①经阴道分娩:经产妇,一般情况好,出血以显性为主,宫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能迅速分娩者,试经阴道分娩。破膜后腹带包

  裹腹部,压迫胎盘使不再剥离,并促进宫缩,必要时静滴催产素缩短产程。

  ②剖宫产: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胎盘早剥虽属轻型,但有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重

  型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产妇病情恶化,处于危险之中又不能立即分娩者;破膜引产后,产程无进展者,均应及时剖宫产。

  (3)防止产后出血:分娩后应及时应用宫缩剂,并按摩子宫。若经各种措施仍不能控制出血,子宫收缩不佳时,需及时作子宫切

  除术。若大早出血且无凝血块,应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按凝血功能障碍处理,输新鲜血、纤维蛋白原、新鲜血浆,使用肝素于DIC高

  凝阶段。

  第8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7:狭窄骨盆的诊断;

  1.估计头盆关系

  已临产胎头仍未入盆,应检查头盆是否相称。检查者将手放在耻骨联合上方,将胎头向骨盆腔方向推压。胎头低于耻骨联合平面,

  表示胎头可入盆,头盆相称,称跨耻征阴性;胎头与耻骨联合在同一平面,表示可疑头盆不称,称跨耻征可疑阳性;胎头高于耻骨联合

  平面,表示头盆明显不称,称跨耻征阳性。

  2.骨盆测量

  (1)骨盆外测量:骶骨外径<18cm为扁平骨盆。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为漏斗型骨盆。

  (2)骨盆内测量:对角径<11.5cm,属扁平骨盆。坐骨棘间径<10cm为中骨盆平面狭窄。坐骨结节间径<8cm,与出口后矢状径之

  和<15cm,为骨盆出口平面狭窄。

  第9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7:卵巢肿瘤的病理;

  1.卵巢上皮性肿瘤

  发病年龄多为30~60岁。有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之分。交界性肿瘤是指上皮细胞有增殖活跃及核异型,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

  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

  (1)浆液性囊腺瘤: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充满淡黄色清澈液体;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卵巢

  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占40%~50%,多为双侧,半实质性,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质脆、出血,囊液混浊。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与浆液

  性囊腺癌的预后不同,5年存活率前者达90%以上,而后者仅20%~30%。

  (2)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体积较大或巨大。多房,充满胶冻样粘液,少有乳头生长,偶可自行穿

  破;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癌占恶性肿瘤的10%,单侧多见,预后较浆液性囊腺癌好。

  (3)卵巢内膜样肿瘤:良性卵巢内膜样肿瘤比较少见。交界性瘤很少见。恶性者为卵巢内膜样癌,约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10%

  ~24%。镜下特点与子宫内膜癌十分相似,常并发子宫内膜癌。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前的发生率占60%~90%。

  (1)畸胎瘤:成熟畸胎瘤属良性,占生殖细胞肿瘤85%~9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率为2%

  ~4%,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未成熟畸胎瘤是恶性肿瘤。

  (2)无性细胞瘤:中度恶性的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镜下见圆形或多角形大细胞,细胞核大,胞浆丰富,放疗

  特别敏感。纯无性细胞瘤的5年存活率可达90%。

  (3)内胚窦瘤:与人胚的卵黄囊相似,又名卵黄囊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产生甲胎蛋白,故患者血清AFP浓度较高,是诊断及

  治疗监护的重要标志物,预后差。

  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

  (1)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高峰年龄为45~55岁。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青春期前可出现假性性早熟,生育

  年龄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后患者则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发生腺癌。

  (2)卵泡膜细胞瘤: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实性肿瘤,能分泌雌激素,有女性化作用。为良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

  子宫内膜癌。卵泡膜细胞瘤少见,预后好。

  4.卵巢转移性肿瘤

  任何部位的原发性癌均可能转移到卵巢。常见的原发性癌有乳腺、胃、结肠、生殖道、泌尿道以及其他脏器等,占卵巢肿瘤的5%~

  10%。库肯勃瘤为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为双侧性,中等大小,保持卵巢原状或呈肾形;无粘连,实性,胶质样,多伴腹

  水;镜下典型的印戒细胞,含粘液,预后差。

  第91题

  试题答案:C

  第9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6:几种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本病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大于4岁者少见。男多于女。潜伏期为1~3天,起病

  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患儿在病初即发生呕吐,常先于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水样或蛋花汤样,

  无腥臭味。常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症状。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更快。病程约3~8天,少

  数较长。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最长可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在感染后3周上升。

  2.大肠杆菌肠炎: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季节,5~8月份为多。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潜伏期2~2天,起病较缓。大便每日5~10余次,量中等,呈黄绿色或蛋花样稀便伴较多粘液,有发霉

  臭味;镜检有少量白细胞。常伴呕吐,轻症无发热及全身症状,严重者可伴发热、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程约1~2周,体弱儿病程迁

  延。

  (2)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潜伏期1~2天,起病较急。临床症状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相似。

  (3)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潜伏期18~24小时,起病急,腹泻频繁,大便呈粘冻状,带脓血。常伴恶心、呕吐高热、腹痛和里急

  后重,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甚至休克。

  (4)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黄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

  胞。伴腹痛,个别病例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5)粘附性大肠杆菌肠炎;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腹泻,大便为黄色稀水状。

  3.空肠弯曲菌肠炎

  潜伏期约2~11天。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可散发或暴发流行。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为人畜共患的疾病,以侵袭性

  感染为主。症状与细菌性痢疾相似。

  4.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可散发或暴发流行;动物是重要的传染源,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常累及婴儿和儿童。症状因年龄而异小于5

  岁患儿以急性水泻起病,可有粘液便、脓血便伴时急后重,大便镜检有红细胞、白细胞。大于5岁患儿除腹泻外,可伴发热、头痛、呕

  吐、腹痛(多由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甚至与阑尾炎相似,亦可引起咽痛和淋巴结炎。由产生肠毒素菌株引起者,可出现频繁水泻和

  脱水。严重病例可发生肠穿孔和腹 膜炎。病程一般1~3周,少数可迁延数月。

  5.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

  全年均有发生,夏季发病率高,绝大多数患儿为小于2岁的婴幼儿,新生儿和<1岁婴儿尤易感染,常引起暴发流行。临床表现轻重

  不一,发病较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发热;大便每天数次至数10次,稀糊状、带有粘液甚至脓血,性质多变,有特殊

  臭味;镜检有红、白细胞和脓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亦可引起败血症、脑脊髓膜炎。病程

  迁延,有并发症者可长达数周。带菌率高,部分患儿病后排菌可达2个月以上。

  6.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使肠道菌群失调,使肠道内耐药的金葡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某些梭状芽胞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

  殖引起肠炎。发病多在持续用药二三周后,亦有短至数日者。体弱、严重的原发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抗癌药,或免疫功能低

  下者更易发病。婴幼儿病情多较重。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原发性者少见。它是细菌侵袭肠壁和产生肠毒素所致。主要症状为腹泻,轻症日泻数次,停药后即逐

  渐恢复:重症腹泻频繁,大便有腥臭味,呈黄或暗绿色,水样,粘液较多,少数为血便。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

  和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谵妄,甚至休克。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成簇的革兰阳性球菌,培养有金葡菌生

  长,凝固酶试验阳性。

  (2)假膜性小肠结肠炎:由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引起。除万古霉素和胃肠道外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外,几乎各种抗生素均可诱发

  本病,可在用药1周内或迟至停药后4~6周发病。亦见于外科术后,、肠梗阻、肠套叠、巨结肠和肾衰等衰弱患者。

  主要症状为腹泻,轻症每日大便数次,停抗生素后即很快痊愈。重症频泻,大便为黄或黄绿色,水样,可有假膜排出,少数大便带

  血。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伴有腹痛、腹胀和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发生休克。对可疑病例可行直肠镜和乙状结肠镜检查。

  大便做厌氧菌培养、组织培养法检测细胞毒素可协助确诊。

  (3)真菌性肠炎:常为白色念珠菌所致,常伴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稀黄,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

  落),偶见血便,镜检可见真菌芽生细胞和假菌丝。做大便真菌培养进行鉴别。

  ☆☆☆☆☆考点8: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发病季节、病史(包括喂养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大便性状易于做出临床诊断。需判定有无脱水(程度及性质)、

  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注意寻找病因如有无喂养不当、肠道外或肠道内感染等。肠道内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比较困难,从临床诊断和治疗

  需要,根据大便常规有无白细胞可将腹泻分为两组:

  1.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为侵袭性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袭性细菌、寄生虫等肠道内、外感染或喂养不当)引起的腹泻,多为水泻,有时伴脱水症状,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

  好,不影响生长发育。近年来发现此类腹泻可能为乳糖不耐受的一种特殊类型,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

  (2)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泻,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过敏性

  腹泻等 ,可根据各病特点进行鉴别。

  2.大便有较多的白细胞者

  表明结肠或回肠末端有侵袭性炎症病变,常为各种侵袭性细菌感染所致,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中毒症状。仅凭临床表现彼此难

  以区别,必要时做大便细菌培养,细菌血清型和毒性检测。尚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1)细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学病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便次多,量少,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

  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志贺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2)坏死性肠炎: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大便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常伴休克。

  腹部立、卧位X线摄片呈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第9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实验室检查;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在早期严重损害小儿的神经系统功能,但该病的治疗容易且疗效颇佳,因此早期确诊至为重要。

  1.新生儿筛查

  我国颁布的《母婴保健法》已将此病列入法定的筛查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出生后2~3天的新生儿干血滴纸片检测TSH

  浓度作为初筛,结果>20Mu/L时,再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T4和TSH以确诊。该法采集标本简便,假阳性和假阴性率较低,费用低,因此是

  早期确诊、避免神经精神发育严重缺陷、减轻家庭和国家负担的极佳检测手段。

  2.血清T4、T3、TSH测定

  任何新生儿筛查结果可疑或临床有可疑症状的小儿都应检测血清T4和TSH浓度,如T4降低、TSH明显增高时确诊:血清T3在甲状腺功

  能减低时可能降低或正常。

  3.TRH刺激试验

  对疑有TSH或TRH分泌不足的患儿,可按7μg/kg静注TRH,正常者在注射后20~30分钟出现TSH上升峰,90分钟后回至基础值。不出现

  反应峰时应考虑垂体病变,相反,TSH反应峰甚高或持续时间延长,则提示下丘脑病变。

  4.骨龄测定

  利用手和腕X线片,可以判断患儿骨龄,以作为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

  5.放射性核素检查(SPECT)

  可采用静注99mTc后以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患儿甲状腺有无异位、结节、发育等情况。

  第9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3:诊断和筛检试验评价指标;

  标准是当前为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某病最可靠的方法。

  对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主要从试验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效益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真实性

  是指测定值与实际值符合的程度。真实性包括灵敏度和特异度两方面。

  (1)灵敏度

  灵敏度指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患者的能力,即真阳性率。

  假阳性率指实际无病者而被判定为有病者的百分率,即误诊率。

  (2)特异度

  特异度指将实际未患某病的人正确地判断为未患某病的能力,即真阴性率。

  假阴性率指实际有病者而被判定为非病者的百分率,即漏诊率。

  (3)约登指数

  约登指数又称为正确指数,是指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减去1,是综合评价真实性的指标,理想的实验应是1。

  2.可靠性

  指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用变异系数和符合率来评价可靠性。

  3.预测值

  分为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是指试验为阳性者真正患有该病的可能性,阴性预测值是指试验为阴性者真正没有患该

  病的可能性。

  第95题

  试题答案:B

  第9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1:需要、动机与挫折;

  1.需要的定义与分类

  需要是指人的生理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脑中的反映,是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需要分为两大类:生理性需要是为了保持人的生

  存和繁衍后代,如食物、水、睡眠、防御、配偶;社会性需要则为了人际交往、生产和生活,如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工作、尊重、

  爱与被爱等。

  2.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根据对不同职业人的需要的调查统计认为,存在着五个层次的需要,只有在最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发生上一层次的需

  要,由低至高,逐层发展,故称为需要层次论。

  最低层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层为安全的需要,人都希望生活在安定的环境中,收入稳定,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有安全感;第三层

  是爱与被爱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被大家关怀、爱护,也关怀别人,需要友谊,参加一定的社团;第四层次是尊重的需要,人都希望自

  己的工作、才能、成就受到社会的重视,需要相应的职称、职务、地位与名誉;最高层次为自我实现,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己的

  理想与抱负。

  3.动机的定义与分类

  动机即推动个体投人行动达到目的的心理动力。它是以需要为基础,并在外界诱因下产生的。根据动机的内容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

  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社会效益可分为正确的动机或错误的动机;根据动机的作用可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根据引起动机的原

  因,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4.冲突的类型

  动机冲突指在同一时间如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动机时,人难以取舍,产生斗争。它有3种类型:

  (1)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人有相同的吸引力,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时的冲突,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2)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威胁,产生同等程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形势只能择其一时的冲突,如"前有狼,后有

  虎";

  (3)趋避冲突:指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相矛盾的动机,既向往得到它,又想拒绝避开它,如好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引起肥

  胖。

  5.挫折

  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放弃而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负性情绪状态,称为挫折。如果遭受挫折过大,在负性情绪作用下,加上认

  知评价的误导,可导致产生各种心理疾患或心身疾病。

  第97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心身疾病的概述;

  1.心身疾病的定义

  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2.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

  (1)心理社会因素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时间关系;

  (2)躯体症状有明确的器质性病理改变,或存在已知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3)排除神经症或精神病。最早提出的心身疾病称为"神圣七病",包括: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

  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

  3.心理社会因素与心身疾病的发生

  心理社会因素在心身疾病的发生中发挥"扳机"作用,这些因素有:

  (1)应激源:包括生活事件、人际关系障碍等。《生活事件量表》的结果以生活变化单位(LCU)表示,如果累积LCU在300以上,

  来年有80%的可能患病,200~299分的患病可能性为50%,150~199分的患病可能性为33%,0~150分没有明显问题;

  (2)病前人格:A型行为与冠心病,C型行为与癌症。而B型行为和坚韧人格是抗病人格;

  (3)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食、缺乏运动、酗酒、不良性行为、超速开车、滥用药物;

  (4)都市化和工业化:生活空间压缩、食品来源单一、汽车代步,传统家庭瓦解、社会支持系统削弱等。

  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疾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途径:精神分析学(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理学和行为学习理论。

  (1)精神分析学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特异的潜意识特征决定了心理冲突引起特定的心身疾

  病;

  (2)心理生理学的研究重点说明哪些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理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心理-神

  经-内分泌-免疫途径是心身疾病发病的重要机制;

  (3)行为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

  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

  (4)综合机制:①心理社会因素传入大脑:认知评价是个体差异的原因;②大脑皮质联合区的信息加工:与边缘系统等"情绪

  脑"有关;③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核心环节是心理-神经-内分泌-免疫的整体变化;④心身疾病的发生。

  (5)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心理和生理活动是统一不可分的。心是占支配、主要的方面,身是从属的、次要的另一方面。两者相互

  影响,相互转化,相互依从,作为整体对外界产生心身两方面的反应。

  第98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5:医学模式转变的伦理意义;

  1.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是医学道德进步的重要标志

  医学模式是人们关于健康和疾病的基本观点,是医学临床实践活动和医学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框架。医学模式来源于医学实

  践,是对医学实践的反映和理论概括。迄今为止,存在过三种典型的医学模式:古代朴素的整体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现代生

  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1977年,美国的医学教授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他认为,导致疾病的原因是生物、心理、社会诸方面的,因此,也

  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寻找对抗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生物医学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近年来,这一观点已

  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不仅反映着医学技术进步,而且标志着医学道德进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更高

  层次上实现了对人的尊重。生物医学模式重视的是人的生物生存状态,病人只要活着,只要有呼吸、有心跳,即使是低质量地活着,医

  务人员也应该救治。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而且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人区别于狭义的动物,就

  在于能够以社会的方式生存,只有具有社会价值的生命才是真正的人的生命。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和社会结合上理解人的生

  命,理解人的健康和疾病,寻找疾病现象的机制和诊断治疗方法,是对人的尊重。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放弃以往的对医学性质的狭义界定,重新认识医学道德的价值;要求工程师更加关注处于社会关系中

  的、具有生物、社会双重属性的病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人文方面的要求,要求医务人员从生物、心理、社会不同角度,系统完整地认

  识健康和疾病,从生理与心理、生物与社会、机体与环境等因素的有机结合上为病人提供服务,这些要求对医务人员的传统思想、习惯

  和医务人员的传统的知识结构都是一个挑战。

  (2)改变传统的医德观念

  新的医学模式下,传统的医德观念受到冲击。生物医学模式下,医德观念的核心是道德义务论和生命神圣论,是否有利于病人成为

  衡量医务人员行为的唯一标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单纯的义务论扩展为公益论,对生命的看法也由单纯的生物神圣论转向生命神圣

  与生命质量、生命价值相统一的理论。医学不仅要为病人服务,而且要为正常人,特别是为妇女、儿童、老人提供保健服务;医生不仅

  要为单个病人负责,而且要为整个社会负责;医疗机构不仅要在技术方面,而且还要在社会和道德方面体现医学和医务人员的作用。这

  就要求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及时转变观念,在判断和衡量医疗行为的价值时,不仅考虑是否有利于病人,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医学的发

  展,有利于保护后代,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建立全新的医德观念和医德评价标准。

  第9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

  人体实验是以健康人或病人作为受试对象,用人为的实验手段而有控制地对受试者进行观察和研究,以判断假说真理性的行为过

  程。

  根据《纽伦堡法典》和《赫尔辛基宣言》的精神,人体实验必须遵循以下道德原则。

  1.有利于维护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原则

  人体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人体的生理机制,探索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改进疾病的诊疗、预防和护理措施等,以利于维护和促

  进人类的健康水平以及促进医学科学发展。背离这一目的,为个人私利或某集团的利益,随便用人体作实验的行为是不道德的。

  2.知情同意的原则

  在人体实验开始以前,让预备参加实验的人员知情同意是前提。为此,首先必须让其知情,即将实验的目的、方法、预期的好处、

  潜在的危险等信息公开,并让其理解和回答他们的质疑。在知情的基础上,又表示自愿同意参加并履行承诺手续,然后才能在其身体上

  进行人体实验。对缺乏或丧失自主能力的受试者,由家属、监护人或代理人代表。已参加人体实验的受试者,有随时撤消其承诺的权

  利,并且如果退出的受试者是病人,不能因此影响其正常的治疗和护理。在人体实验中,采取欺骗、强迫、经济诱惑等手段使人们接受

  实验,都是违背道德或法律的行为。

  3.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

  维护受试者的利益是指在人体实验中要保障受试者的身心安全。为此,首先必须以动物实验为基础,在获得了充分的科学根据以

  后,并且确认对动物无明显毒害作用,才可以在人体上进行实验。其次,应使可预测的实验价值和利益高于预测的实验风险,这是人体

  实验首要的道德前提。在人体实验的全过程中要有充分的安全防护措施,万一实验中出现了严重危害受试者利益时,无论实验多么重要

  都要立即终止,以保障受试者在身心上受到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后,在实验中应保证受试者的人身安全。人体实验必须要有

  医学研究的专家或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共同参与或在其指导下进行,寻求比较安全的科学途径和方法。

  4.严谨的科学原则

  在人体实验的全过程,应遵循医学科学研究的原理,采用实验对照和双盲的方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经得起重复的验证。

  同时,人体实验结束后,必须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报告,任何篡改数据、编造假象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第10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第一单元 医疗与妇幼保健监督管理法规 ☆☆☆☆☆考点2:第二章 考试和注册;

  第八条 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医师资格统一考试的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医师资格考试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一)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二)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

  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第十条 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

  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第十一条 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定的传统医学专

  业组织或者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的内容和办法由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十二条 医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第十三条 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除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可以为本机构中的医师集体办理注册手续。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

  防、保健业务。

  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三)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四)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有异议

  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六条 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

  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一)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二)受刑事处罚的;

  (三)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四)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五)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六)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七条 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第十八条 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情形消失的,申请重新执业,应当由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的机构考核合格,并依照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重新注册。

  第十九条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个体行医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经常监督检查,凡发现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及时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准予注册和注销注册的人员名单予以公告,并由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汇总,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