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药师 >> 执业中药师 >> 考试辅导 >> 中药学知识一 >>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资料:第二章生物碱第二节

2016年执业药师中药化学复习资料:第二章生物碱第二节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01月17日 ]  【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水溶性最强的生物碱是A

  A.氧化苦参碱

  B.苦参碱

  C.去氢苦参碱

  D.安那吉碱

  E.巴普叶碱

  第二章 生物碱(二)

  四、碱性

  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能给出电子或接受质子而使生物碱显碱性。

  生物碱                        生物碱盐

  (一)碱性强弱的表示方法

  生物碱碱性强弱用pKa表示,pKa越大,碱性越强。

  生物碱的碱性强弱与pKa的关系:

  ①pKa<2为极弱碱,如酰胺、N-五元芳杂环类生物碱。

  ②pKa2~7为弱碱,如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类生物碱。

  ③pKa7~11为中强碱,如脂肪胺、脂杂环类生物碱。

  ④pKa11以上为强碱,如季铵碱、胍类生物碱。

  生物碱分子中碱性基团的pKa值大小顺序一般是:胍基>季铵碱>N-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N-芳杂环>酰胺≈吡咯。

  胍基           吡咯

  (二)碱性强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碱性强弱影响因素:

  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电子云密度(电性效应)

  空间效应

  分子内氢键。

  1.氮原子的杂化方式

  碱性随杂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强,即sp3>sp2>sp。

  如四氢异喹啉(pKa9.5)为sp3杂化;吡啶(pKa5.17)和异喹啉(pKa5.4)均为sp2杂化;氰基呈中性,因其为sp杂化。季铵碱的碱性强(pKa11.5以上)则是因羟基以负离子形式存在,类似无机碱。

  2.电性效应

  电性效应(包括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能影响N原子上电子云排布,从而影响碱性的大小。

  (1)诱导效应

  生物碱分子中的氮原子上的电子云密度可受氮原子附近供电基(如烷基)或/和吸电基(如各类含氧基团、芳环、双键)诱导效应的影响。

  供电诱导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增加,碱性增强;

  吸电诱导使氮原子上电子云密度减小,碱性降低。

  如麻黄碱的碱性(pKa9.58)强于去甲麻黄碱(pKa9.O0),即是由于麻黄碱氮原子上的甲基供电诱导的结果。而二者的碱性弱于苯异丙胺(pKa9.80),则因前二者氨基碳原子的邻位碳上羟基吸电诱导的结果。

  麻黄碱(pKa9.58)        去甲麻黄碱(pKa9.00)   苯异丙胺(pKa9.80)

  特例:

  季铵型小檗碱是由醇胺型异构而来,季铵型稳定,故呈强碱性;蛇根碱分子中氮原子的α、β位有双键,氮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与双键的π电子可发生转位,形成季铵型共轭酸,因而碱性强。

  醇胺型小檗碱                   季胺型小檗碱(pKa11.50)

  有些生物碱的叔胺氮原子处于稠环的桥头,虽然有α、β-双键或α-羟基,由于分子刚性结构而不能发生转位使叔胺变为季铵型,其双键或羟基只能起吸电子诱导效应,而使碱性减弱。如阿马林、新士的宁的碱性均小于士的宁。

  阿马林(pKa3.15)  新士的宁(pKa3.15)

  士的宁(pKa8.20)

  (2)共轭效应:

  当生物碱分子中氮原子的孤电子对与π电子基团共轭时,一般使生物碱的碱性减弱。常见的有苯胺和酰胺两种类型。

  苯胺型:苯胺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π电子形成p-π共轭体系后,其碱性减弱。如环己胺的碱性(pKa10.64)大于苯胺(pKa4.58),后者显然为共轭效应所致。

  环已胺(pKa10.64)  苯胺(pKa4.85)

  毒扁豆碱(N2pKa1.76,N3pKa7.88)

  酰胺型:酰胺氮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与羰基形成p-π共轭效应,使其碱性极弱。如胡椒碱、秋水仙碱或咖啡碱等。

  胡椒碱(pKa1.42)

  秋水仙碱(pKa1.84)            咖啡碱(pKa1.22)

  并非所有的p-π共轭效应都能使生物碱的碱性减弱。如含胍基的生物碱,胍基接受质子形成季铵离子,呈更强的p-π共轭,且具有高度共轭稳定性,而显强碱性。

  胍(pKa13.6)

  3.空间效应

  氮原子由于附近取代基的空间立体障碍或分子构象因素,而使质子难于接近氮原子,碱性减弱。如麻黄碱碱性大于甲基麻黄碱,山莨菪碱碱性介于东莨菪碱与莨菪碱之间,以及利血平碱性较弱等。

  甲基麻黄碱(pKa9.30)       麻黄碱(pKa9.58)

  莨菪碱(pKa9.65)

  东莨菪碱(pKa7.50)

  山莨菪碱

  利血平(pKa2.93)

  4.氢键效应

  当生物碱成盐后,氮原子附近如有羟基、羰基,并处于有利于形成稳定分子内氢键时,氮上的质子不易离去,其共轭酸稳定,则碱性强。如钩藤碱的碱性大于异钩藤碱碱性。

  钩藤碱的共轭酸

  异钩藤碱的共轭酸

  对于具体生物碱来说,若影响碱性的因素不止一个,则需综合考虑。一般来说,空间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空间效应居主导地位;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共存,共轭效应居主导地位。

  影响因素典型化合物

  杂化方式四氢异喹啉>异喹啉

  电性效应苯异丙胺>麻黄碱>去甲麻黄碱

  (诱导效应)

  胡椒碱、秋水仙碱、咖啡碱碱性弱

  (共轭效应)

  空间效应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氢键效应钩藤碱>异钩藤碱

123
责编:duoduo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