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药师 >> 执业西药师 >> 考试辅导 >> 药学知识一 >>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基础知识解读:第十一章

2019年执业药师药学专业知识一基础知识解读:第十一章 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9年05月08日 ]  【

  第五节 循环系统疾病用药

  抗心律失常药:钠通道阻滞剂(3类)、钾通道阻滞剂(胺碘酮)、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洛尔类);

  抗心绞痛药: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

  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

  调节血脂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和苯氧乙酸类(贝特类)。

  一、抗心律失常药

  1.钠通道阻滞剂

  根据对钠离子通道阻滞程度的不同,钠通道阻滞剂分ⅠA(适度)、ⅠB(轻度)、ⅠC(重度)三类。

  ⅠA类:适度阻滞。代表药物奎尼丁(金鸡纳树皮,抗疟药物奎宁的立体异构体)。

  ⅠB类:轻度阻滞。代表药物美西律。以醚键代替利多卡因的酰胺键,更稳定。用药需测定尿pH值,血药浓度监测(TDM)。

  ⅠC类:强大阻滞钠离子通道。代表药物普罗帕酮。

  2.钾通道阻滞剂

  胺碘酮:主要代谢物N-脱乙基胺碘酮,结构中含碘原子,进一步代谢较困难,易积蓄,长期用药导致心律失常。结构与甲状腺素类似,含碘,可影响甲状腺素代谢。

  3.β受体拮抗剂

  具较好抗心律失常作用,约占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数目的一半。分芳氧丙醇胺类和苯乙醇胺类。侧链上均含有带羟基的手性中心,是关键药效团。

  普萘洛尔:S-异构体作用强,R-异构体作用弱。但临床仍应用外消旋体。肝代谢,肝损害患者慎用。

  其他洛尔类:拉贝洛尔(R,R构型为地来洛尔)、地来洛尔(不产生体位性高血压,有肝脏毒性,撤市)。

  二、抗心绞痛药

  1.硝酸酯类

  由醇或多元醇与硝酸或亚硝酸而成的酯,主要有硝酸甘油、丁四硝酯、戊四硝酯、硝酸异山梨酯及其代谢产物单硝酸异山梨酯以及甘露六硝酯。具爆炸性。

  硝酸甘油:舌下片通过口腔黏膜迅速吸收,避免首过效应,1-2分钟起效。谷胱甘肽的消耗可导致对本品的快速耐受性。耐受性的发生可能与硝酸酯受体中的巯基被耗竭有关,给予硫化物还原剂(1,4-二巯基-3,3-丁二醇)能迅速反转耐受性。

  2.钙通道阻滞剂

  (1)1,4-二氢吡啶类:1,4-二氢吡啶环是必需药效团。遇光极不稳定,产生硝基苯吡啶衍生物和亚硝基苯吡啶衍生物。柚子汁可导致浓度升高。除尼索地平,所有二氢吡啶类药均经历肝首过效应。硝苯地平、尼群地平、非洛地平、氨氯地平(吸收不受食物影响)、尼莫地平。

  (2)芳烷基胺类:维拉帕米,含手性碳,右旋体作用强。现用外消旋体。代谢物主要为N-脱甲基化合物。

  (3)苯硫氮(艹卓)类:地尔硫(艹卓),2个手性碳,具4个立体异构体。临床仅用2S,3S-异构体。地尔硫(艹卓)首过效应强,生物利用度低,存在肝肠循环。

  三、抗高血压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含巯基、含二羧基和含磷酰基。最主要的副作用是干咳,斑丘疹和味觉障碍的高发生率与卡托普利的巯基有关。

  卡托普利:含巯基ACE抑制剂的唯一代表,巯基为关键药效团,但会产生皮疹和味觉障碍。

  赖诺普利、卡托普利是当前唯二使用的非前药ACE抑制剂。

  依那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双羧基ACE抑制剂,前体药。

  福辛普利:磷酰基的ACE抑制剂,前体药。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含酸性基团(四氮唑环或羧基)的联苯结构。

  氯沙坦:四氮唑结构,作用源自原药+代谢产物。

  缬沙坦:不含咪唑环的A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

  厄贝沙坦:缺乏氯沙坦中羟基的螺环化合物。

  替米沙坦:半衰期最长(24小时)、分布体积最大。

  坎地沙坦酯:与替米沙坦均为含苯并咪唑环的AⅡ受体拮抗剂。前药,活性化合物为坎地沙坦。

  四、调节血脂药

  1.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生物合成限速酶,靶点。基本结构:3,5-二羟基羧酸药效团,5位羟基有时会和羧基形成内酯,须经水解后才起效,可视作前药。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引起肌肉疼痛或横纹肌溶解,特别是西立伐他汀。

  天然及半合成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洛伐他汀(内酯,前体药)、辛伐他汀(前体药) 、普伐他汀。

  全合成他汀类:氟伐他汀(第一个全合成)、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

  2.苯氧乙酸类药物

  主要降低三酰甘油。

  氯贝丁酯:结构分芳基和脂肪酸两部分。结构中羧酸或体内水解成羧酸的部分是该类药物具活性的必要结构;

  非诺贝特:体内迅速代谢成非诺贝特酸,起降脂作用;

  吉非罗齐:非卤代的苯氧戊酸衍生物;

  苯扎贝特。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

  甾体激素类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睾酮的改造方向。

  降血糖药: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甲苯磺丁脲、格列和列奈类)、胰岛素增敏剂(双胍和列酮类)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糖/醇);

  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双膦酸盐类和促钙吸收药。

  一、甾体激素类

  基本母核:孕甾烷、雄甾烷和雌甾烷。

  1.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天然存在。酯类前药,如醋酸氢化可的松,提高脂溶性,提高药效并延长作用时间。

  泼尼松和氢化泼尼松:增加双键,增加与受体的亲和力,改变药动学性质,抗炎活性增大,但不增加钠潴留作用。

  6α-和9α-位同时引入氟,可显著增加活性。单纯在9α-引入氟,抗炎活性和钠潴留副作用会同时增加,无实用价值。

  地塞米松和倍他米松: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强效皮质激素。

  2.雌激素

  雌激素属雌甾烷,天然雌激素有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 天然雌激素可被肠道微生物降解,口服几乎无效。

  雌二醇结构改造的目的:延长作用时间和口服有效。

  苯甲酸雌二醇和戊酸雌二醇:雌二醇3位和17β位羟基酯化,得到作用时间长的酯类前药。

  炔雌醇:雌二醇的 17α位引入乙炔基,增大空间位阻,提高D环代谢稳定性,口服有效。

  尼尔雌醇:可口服的长效雌激素。

  3.孕激素

  黄体酮是天然孕激素。口服后被肝脏迅速代谢失活,所以只能肌内注射油剂或使用栓剂。

  6位引入双键、卤素或甲基及17位酯化,立体障碍可使代谢受阻,延长半衰期,得到可口服的醋酸甲羟孕酮、醋酸甲地孕酮等。

  睾酮结构改造,引入17α-乙炔基,并去除19-CH3,得到炔诺酮,为可口服的孕激素。

  炔诺酮18位延长一个甲基得到炔诺孕酮,活性增强,右旋体无效,左旋体具活性,称左炔诺孕酮。

  4.雄性激素及蛋白同化激素

  天然雄激素有睾酮和雄烯二酮,睾酮作用强。雄烯二酮活性远低于睾酮,但可转化为睾酮,系睾酮的体内贮存形式。

  睾酮修饰目的:增加作用时间或可口服。

  丙酸睾酮:睾酮的17-OH丙酸酯化,前药,作用时间延长。

  甲睾酮:睾酮17α位引入甲基,增大位阻,可口服。

  蛋白同化激素:雄性激素结构修饰的产物。

  睾酮修饰目的:降低雄性激素作用,提高蛋白同化作用。如苯丙酸诺龙、羟甲烯龙、司坦唑醇。

  二、降血糖药

  4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1.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1)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苯磺酰脲结构

  甲苯磺丁脲(最早)、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高效、长效降糖)。

  (2)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称“餐时血糖调节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2.胰岛素增敏剂

  双胍类及噻唑烷二酮类。

  (1)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

  二甲双胍:强碱性、几乎全部以原形由尿排出。肾功能减退时引起高乳酸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

  (2)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具噻唑烷二酮结构,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单糖或多糖类似物,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和伏格列波糖。

  三、调节骨代谢与形成药物

  1.双膦酸盐类

  焦磷酸盐类似物,临床多为单钠和二钠盐。

  双膦酸盐口服吸收较差,食物会减少药物吸收。

  药物不在体内代谢,以原形从尿液排出。

  依替膦酸二钠:具双向作用,小剂量(每日5mg/kg)抑制骨吸收,大剂量(20mg/kg)抑制骨矿化和骨形成。

  阿仑膦酸钠:氨基双膦酸盐,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

  利塞膦酸钠:主要用于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2.促进钙吸收药物

  维生素D3须在肝脏和肾脏两次羟基化,先在肝脏转化为骨化二醇,再经肾脏代谢为骨化三醇,才具活性。

  老年人肾中1α-羟化酶活性几乎消失,无法将维生素D3活化。故老年人应使用骨化三醇。

  注:骨化二醇和阿法骨化醇不同。

  第七节 抗菌药物

  抗生素类药: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类)、氨基糖苷类(耳毒性)、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四环素类(金四土,环素类);

  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沙星类)、磺胺类(磺胺甲噁唑、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抗结核分枝杆菌类(异烟肼、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和抗真菌类(咪唑类和三唑类)。

  一、抗生素类抗菌药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

  1.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

  分子中含有由四个原子组成的β-内酰胺环(发挥生物活性的必需基团)。分青霉素类(四氢噻唑环)、头孢菌素类(氢化噻嗪环)和单环β-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四元β-内酰胺环与四氢噻唑环骈合。

  杂质蛋白及青霉噻唑高聚物是其过敏源。

  青霉噻唑基是青霉素类药物的特有结构,交叉过敏反应。

  青霉素:不耐酸、不能口服、抗菌谱窄、不耐酶;半合成:耐酸、可口服的青霉素、广谱青霉素、耐酶的青霉素。

  非奈西林(耐酸且可口服)、苯唑西林(体积大,耐青霉素酶。对酸稳定,可口服)、氨苄西林(具抗革兰阴性菌活性,可口服的广谱抗生素,但生物利用度低)、阿莫西林(羟氨苄西林,引入羟基,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哌拉西林和美洛西林具抗假单胞菌活性。

  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水溶液若含磷酸盐、山梨醇、硫酸锌、二乙醇胺,会发生分子内成环反应,生成2,5-吡嗪二酮。

  (2)头孢菌素类:β-内酰胺环与氢化噻嗪环骈合。四元环并六元环稠环体系,分子内张力较小,稳定性高于青霉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耐青霉素酶,但不耐β-内酰胺酶。包括可口服的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和头孢唑林(全身分布广,能透入胸水)。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多数β-内酰胺酶稳定,抗菌谱较第一代广,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第一代强,但抗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则较第一代低。包括头孢克洛(口服)、头孢呋辛(不口服)和头孢呋辛酯(可口服的前药)。

  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更广,对革兰阴性菌的活性强,但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比第一代差,部分药物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较强。包括头孢哌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较强)、头孢曲松(非线性剂量依赖性药动学性质,可通过脑膜,在脑脊液中达到治疗浓度)。

  第四代头孢菌素:3位引入季铵基团,例如头孢匹罗和头孢吡肟。季铵基团含有正电荷,能迅速穿透细菌的细胞壁,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产生高度活性。对β-内酰胺酶稳定,穿透力强。

  (3)其他类

  氧青霉烷类:克拉维酸,“自杀性”酶抑制剂。克拉维酸可使阿莫西林增效130倍,使头孢菌素类增效2-8倍。

  青霉烷砜类:舒巴坦、舒他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1:1),以次甲基相连形成双酯结构的前体药物)、他唑巴坦(抑酶谱和活性强于克拉维酸和舒巴坦)。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常与肾肽酶抑制剂西司他丁钠合并使用)、西司他丁(肾肽酶抑制剂,保护亚胺培南在肾脏中不被肾肽酶破坏)、美罗培南(对肾脱氢肽酶稳定,使用时不需并用酶抑制剂)。

  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

  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由氨基糖(单糖或双糖)与氨基醇形成的苷。有肾脏毒性和第八对脑神经损害,引起不可逆耳聋,尤其对儿童毒性更大。细菌产生钝化酶(磷酸转移酶、核苷转移酶、乙酰转移酶),而易导致耐药性。

  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三个组分A、B、C,A组分为主)、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依替米星、奈替米星、新霉素、巴龙霉素和核糖霉素。

  3.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显弱碱性的抗生素,结构特征为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十四元或十六元大环。

  主要有红霉素(红色链丝菌产生,包括红霉素A、B和C,酯类前药如配制混悬剂供儿童用的红霉素碳酸乙酯、酸稳定并适于口服的依托红霉素、可使红霉素苦味消失的琥乙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罗红霉素(肺组织浓度较高)、阿奇霉素(第一个环内含氮的15元环大环内酯抗生素)。

  4.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由放线菌产生以氢化并四苯为基本骨架的一类广谱抗生素。天然四环素类药物有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四环素类药物脱水产物、差向异构体、内酯结构异构体的抗菌活性均减弱或消失。

  四环素类药物能与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与钙或镁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钙盐或镁盐,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四环素牙。

  其他合成药物:多西环素、美他环素、米诺环素。

  二、合成抗菌药

  1.喹诺酮类抗菌药

  特征结构:1,4-二氢-4-氧代喹啉(或氮杂喹啉)-3-羧酸。作用靶点: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

  典型药物有诺氟沙星(第一个引入氟原子),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药用左旋体,活性高;水溶性好,毒副作用为喹诺酮类抗菌药已上市中的最小者)、洛美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依诺沙星及司帕沙星。

  2.磺胺类抗菌药物

  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必需结构)。

  pKa值在6.5-7.0时,抑菌作用最强。

  作用靶点是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DHFAS)。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MP)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可逆性抑制剂。磺胺类药物和甲氧苄啶共用,可协同抗菌。

  磺胺甲噁唑(新诺明,磺胺甲基异噁唑,SMZ)。

  SMZ与甲氧苄啶(TMP)按5:1的比例配伍,其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至数十倍。

  磺胺嘧啶:可制成钠盐和银盐,磺胺嘧啶银盐可预防和治疗重度烧伤的感染。

  3.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异烟肼及其腙衍生物:乙酰肼是肝毒性的原因,可致肝坏死。

  吡嗪酰胺:烟酰胺的生物电子等排体。

  乙胺丁醇:药用右旋体。

  4.抗真菌药:唑类药物,五元芳香杂环。

  咪唑类(含2个氮)有噻康唑、益康唑、酮康唑(分子含乙酰哌嗪和缩酮结构,可口服的咪唑类抗真菌药物)。

  咪唑基可能是引起这类药物易于被代谢的主要原因。

  三氮唑类(含3个氮)有氟康唑、伏立康唑(系CYP2C19,CYP2C9和CYP3A4的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发生率高于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责编:duoduo

报名通关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在线题库
  • 医药考试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职业资格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