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 体育与健康 >> 2019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体育考试攻略

2019年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体育考试攻略_第3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11月30日 ]  【

  第三部分 高频考点

  考点·运动解剖学

  1.儿童少年骨的特性:儿童少年软骨成分较多,水分和有机物质(骨胶原纤维)较多。无机物(磷酸钙和碳酸钙)少,骨密质较差,骨有弹性而坚固不足,不易发生骨折而易发生弯曲和变形。

  2.骨的分类及数量:正常成人骨共206块,分中轴骨和附肢骨(四肢骨)。中轴骨共80块,包括颅骨、椎骨、胸廓骨。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共126块。骨的发生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3.解剖学方位术语:①桡侧:指前臂的外侧。②尺侧:指前臂的内侧。③腓侧:指小腿的外侧。④胫侧:指小腿的内侧。

  4.关节的主要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人体六大关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5.维持人体直立的下肢肌主要包括: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

  6.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的组成。

  考点·运动生理学

  1.肌肉活动的直接能量的来源:ATP;肌肉活动的间接来源:糖、脂肪、蛋白质。

  2.运动处方的四要素: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

  3.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①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有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强,兴奋阈值低;②快肌纤维收缩速度快,收缩力量大,无氧代谢能力高,抗疲劳能力弱,兴奋阈值高。

  4.运动过程中血压的反应:①从事动力性运动时:动脉血压升高,且这种升高主要表现为收缩压的升高,而舒张压变化不大或略有下降。动脉血压变化的幅度与运动强度成正比。②从事静力性运动时:动脉血压升高,并以舒张压的升高更为显著。

  5.肌肉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及特点

  (1)磷酸原系统

  ①主要特点: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等中间产物。②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高功率输出项目,如短跑、投掷、跳跃、举重等运动项目。

  (2)乳酸能系统(糖酵解系统)

  ①主要特点:功率输出次之,不需要氧气,终产物是导致疲劳的物质——乳酸。②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1分钟高功率输出项目,如400米跑、100米游泳等。③衡量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常用指标:血乳酸。

  (3)有氧氧化系统

  ①主要特点:ATP生成总量很大,但速率很低,持续时间很长,需要氧的参与,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乳酸类的副产品。②主要供能的运动项目:长时间的耐力项目;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系统。③评定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等。

  6.心肌细胞分为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心肌细胞。

  普通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具有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但不具有自律性。

  特殊心肌细胞是指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这类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发生了特化,能自动有节律的产生兴奋并传向普通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但不具备收缩功能。

  7.运动性心脏肥大

  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这种心脏肥大,又称离心性肥大,其表现为全心扩大,不仅左、右心室腔均显著扩大,同时还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力量项目运动员的心脏肥大,又称向心性肥大,其心脏肥大主要以心室,特别是左心室壁增厚为主,左右心室腔的扩大都不明显。

  8.肺活量:在最大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肺活量为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之和,或为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9.呼吸的形式主要分成两大类:人体的主要呼吸肌为膈肌和肋间外肌;以肋间外肌收缩为主完成的呼吸形式称胸式呼吸,以膈肌收缩为主完成的呼吸形式称腹式呼吸。

  10.腱梭与肌梭是存在于骨骼肌中的本体感受器,具有感受肌肉张力和肌肉长度变化刺激的功能,能激活与触发对维持身体姿势产生重要作用的几种脊髓反射。腱梭与肌梭在功能上的差别是:肌梭可以感知肌肉的长度,而腱梭能感受肌肉张力的大小。

  11.状态反射

  状态反射指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改变的反射活动。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

  12.翻正反射

  翻正反射指当人和动物处于不正常体位时,通过一系列协调运动将体位恢复常态的反射活动。翻正反射比状态反射复杂,有赖于中脑的协调。

  翻正反射主要是由于头部位置不正,视觉感受器与前庭感受器(囊斑与壶腹嵴)受到刺激而兴奋,传入冲动反射性地引起头部位置率先复正;由于头部复正引起颈部扭曲,刺激颈部肌肉与关节中的本体感受器,继而导致躯干翻转,使动物恢复站立。

  13.“极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激烈运动中,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不能满足运动器官的需要,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率剧增、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产生停止运动的念头等,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

  14.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机体工作(运动)能力暂时性降低,但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以后,可以恢复原有机能水平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心率是评定运动性疲劳简易指标之一,一般常用基础心率、运动后即刻心率及恢复期心率判断疲劳程度。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皮肤空间阈值;闪光融合频率;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主观感觉;肌力;血乳酸。

  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

  ①运动性手段②睡眠③营养学手段④物理性手段⑤中医药手段⑥心理学手段。

  考点·体育保健学

  1.体育课的健康分组:基本组、准备组、医疗体育组。

  2.体质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²。

  3.重力性休克:疾跑后突然停止而引起的晕厥称为重力性休克。当运动者突然停止运动时,肌肉的收缩作用骤然停止,大量血液聚积在下肢,造成循环血量明显减少、血压下降、心跳加快而心搏出量减少,脑供血急剧减少而造成晕厥。

  4.开放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破裂,伤口与外界相通。

  处理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止血和处理创口,预防感染。

  5.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无裂口与外界相通。

  这类损伤的处理原则和措施是制动、即刻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48小时后理疗消肿和后期的康复性锻炼。

  6.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或矿物质、水、膳食纤维。

  7.运动损伤的急救:骨折、出血。

  考点·体育心理学

  1.运动兴趣与运动动机

  2.运动迁移的因素及运动中归因

  考点·运动训练学

  1.间歇训练法:指对多次练习时间间歇时间做出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2.变换训练法: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

  3.体能的分类: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与健康有关的体能有心肺耐力、柔韧性(注意:柔韧性是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有速度、力量、灵敏性、神经肌肉协调性、平衡、反应时。

  4.运动员体能水平的高低是通过:速度、力量、耐力、协调、灵敏、柔韧等运动素质表现的。

  考点·学校体育学

  1.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教学活动合理运用的时间与上课的总时间的比例,以及各项活动之间的时间比例。(教学活动时间÷上课总时间)

  2.体育课的生理负荷: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量与强度对机体的刺激程度。

  3.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常规:课前常规、课中常规、课后常规。

  4.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场地器材的布置应符合安全、卫生原则,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健康;不同的练习场地距离得当,可移动器材应尽量向固定器材靠拢;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安排适宜的生理负荷;教学场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于练习转换时的队伍调动,节省队伍调动和分发器材的时间。

  5.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功能和健身功能,而健身(强身健体)是学校体育最主要最为独特的本质功能。

  6.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相关知识

  考点·运动项目

  1.决定跑速的因素主要是:步长和步频。

  2.跳远:人体重心腾跃的远度主要取决于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度。

  3.背越式跳高:助跑采用前段直线、后段弧线的助跑方式。助跑的步数一般为8-12步,用远离横杆的脚起跳。

  4.影响投掷器械飞行远度的基本因素:出手速度(决定投掷远度最为重要的因素)、出手角度、出手高度。

  5.突分配合:是持球队员运球突破对手后,遇到对方补防或关门时,及时将球传给进攻时机最好的同伴进行攻击的一种配合方法。

  6.足球的个人进攻战术:传球、跑位、运球突破、射门、选位、盯人。

  7.排球垫球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击球动作。接发球、接扣球、接拦回球等都要采用垫球技术。

  8.排球中一二战术:3号位队员作二传,将球传给4、2号位队员进攻的组织形式。

  9.体操:列:学生左右并列站成一排叫列(4列横队)。路:学生前后重叠站成一行叫路(4路纵队)。基准学生:按规定队形列队时,站在排头或教师指定的学生,作为看齐或行动的目标叫基准学生。

  10.武术四击:踢﹑打﹑摔﹑拿。武术最本质的特征是技击,防身自卫是武术最基本功能的表现。武术的基本手形为拳、掌、勾,基本步形为弓步、马步、扑步、虚步、歇步。

  11.田赛: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

  12.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13.名次的判定:以运动员躯干(不包括头、颈、四肢)的任何部分抵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先后顺序为主。

  14.计时员主要的裁判方法是:当运动员接近终点时,应以主要目光盯住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用余光看运动员,当运动员躯干的任何部分到达终点线后沿垂直面的瞬间停表。

  15.起跑器的安装方法:普通式、拉长式、接近式三种。

  16.田赛中的轮次:高度项目,以一个高度为一个轮次;远度项目,以所有运动员按顺序试跳(掷)完一次为一轮次。

  17.三级跳远的三跳顺序:是一次单足跳、一次跨步跳和一次跳跃。

  18.竞走:是一脚支撑和双脚支撑交替进行的周期性运动,在一个运动周期中,包括两次单脚支撑,两次双脚支撑时期。

  19.田径教学的一般规律:动作技术形成规律;认识事物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20.出手速度:是决定投掷远度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出手速度的平方与抛体远度呈正比,所以速度稍有增加,远度就可以获得较大的增加。

  21.篮球四大基本技术:移动、传接球、运球、投篮四大基本技术为主。

  22.传球技术:整个传球过程都是由传球的持球手法、传球用力、球的飞行路线和球的落点四要素组成。

  23.投篮技术是:由持球手法、瞄篮点、投篮动作、球的旋转和投篮抛物线等环节组成。

  24.防守持球队员的主要任务:防持球、防投篮、防突破、防传球、盖帽。

  25.快攻的结构:由发动与接应、推进和结束三个阶段组成。

  26.篮球人盯人防守原则:盯人为主,人球兼顾。

  27.前滚翻:颈、肩、背、腰、臀依次着垫前滚。

  考点·课程标准与教学论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特性: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

  2.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①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②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④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3.课程目标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学习方面。

  4.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

  5.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①体能;②知识与技能;③学习态度与参与;④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⑤健康行为的评价。

  6.《标准》要求采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淡化甄别、选拔功能。

  7.开发体育设施资源包括: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制作简易器材、改造场地器材、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8.开发课程内容资源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9.在动作技能的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与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练习法、游戏与竞赛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

  10.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有:动作示范法、演示法、纠正错误动作法、保护与帮助法、视听引导法等。

  11.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领会教学法和循环练习法等。

  12.体育教学手段可分成:“帮助学生进行认知的教学手段(黑板、挂图、模型、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加强本体感受的教学手段(哨子、节拍器、录音机、各种限制物)”;“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的教学手段(学习卡、录像片)”。

  13.体育教学评价的目的主要有:选拔、发展、甄别、激励。

  14.体育教学评价的功能:①激励功能;②诊断功能;③反馈功能;④导向功能。

  15.教学策略的设计:是体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责编:limingjuan201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