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考试辅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微生物学》章节考点:第二十四单元_第3页

   2016-10-28 09:18:05   【

  第四节 抗病毒免疫

  一、抗病毒免疫的构成因素

  (一)非特异性免疫

  1.完整的皮肤、粘膜这是抵抗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血脑屏障能阻挡病毒自血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胎盘屏障也能保护胎儿免受母体所感染病毒的侵害。

  2.细胞作用 巨噬细胞对阻止病毒感染和促进病毒感染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自然杀伤细胞能杀死许多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其活性可被干扰素培强,是抗病毒感染中主要的非特异性杀伤细胞。

  3.病毒抑制物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体液中含有能抑制病毒感染的物质,如补体、备解素等。

  4。炎症反应病毒感染能引起炎症反应,炎症反应能限制病毒感染。

  5.干扰素为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

  (二)特异性免疫病毒是一种良好抗原,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受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表面抗原发生改变后也能被宿主自身免疫系统识别而产生应答反应称特异性免疫。

  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微生物,因此抗病毒特异性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在溶细胞型感染中,由于体液中有一定数量的病毒存在,故体液免疫也有重要作用。

  I.体液免疫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中出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如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等。在抗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是IgG、IgM和SIgA三大类免疫群蛋白。

  2.细胞免疫病毒穿入宿主细胞后,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子因不能进入其内,作用受到限制,这时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涉及的免疫细胞有T细胞(CTL)和迟发型反应T细胞以及巨噬细胞。

  二、干扰素的定义、分类、功能、抗毒机制意义

  干扰素是机体受到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后,由细胞所产生的具有抗病毒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

  由人类细胞产生的干扰素,根据其不同抗原性可分为α、β、和γ三种。目前常用的a干扰素主要由人白细胞产生,β干扰素主要由人成纤维细胞产生,a和β干扰素属于I型干扰素,而γ干扰素由T细胞产生,也称免疫干扰素,属于Ⅱ型干扰素。

  干扰素除抗病毒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Ⅱ型干扰素的免疫调节功能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功能比l型干扰素强,抗病毒作用则l型比Ⅱ型强。

  干扰素的作用机制:不是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作用于宿主细胞的基因,使之合成抗病毒蛋白。这些抗病毒蛋白质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使病毒不能增殖,起到抗病毒感染的作用。

  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在病毒复制的同时即形成和释放干扰素,故干扰素的产生较特异性免疫产物为早,干扰素很快能渗入邻近细胞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因此,干扰素能早期中断病毒感染并限制病毒的扩散。

  三、中和抗体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中和抗体指与病毒结合后能消除病毒感染能力的抗体。中和抗体在杀灭细胞外的游离病毒起主要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改变病毒表面构型,阻止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使病毒不能穿人胞内进行增殖;病毒与中和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有包膜的病

  毒表面抗原与中和抗体结合后,激活补体,可导致病毒的溶解。

123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