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医学类 >> 运动解剖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运动解剖学》章节重点串讲:第6章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3月27日]  【

  (一)、骨迷路:

  1、耳蜗:盘绕两圈半的骨性螺旋管,有蜗轴和骨螺旋板。

  2、前庭:椭圆形的腔,壁上有8个小孔(前面有一个小孔通耳蜗,后面有五个小孔通骨半规管,外侧壁上有前庭窗和蜗窗)

  3、半规管:三个互相垂直的“C”形小管,每个骨半规管的两端为单骨脚和壶腹骨脚。

  (二)、膜迷路:有膜蜗管、膜半规管和椭圆囊及球囊。

  1、位觉感受器:有三种。

  A、椭圆囊斑:在膜前庭内椭圆囊壁上的白色小斑。

  B、球囊斑:在膜前庭内球囊壁上的白色小斑。

  以上两者有前庭神经末梢能感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

  C、壶腹嵴:在膜半规管内膜壶腹壁上,有前庭神经末梢能感受旋转运动的刺激。

  2、听觉感受器称为螺旋器,也称考氏器,位于膜蜗管的基底膜上,内有听神经末梢,能感受声波的刺激。

  3、膜蜗管套在耳蜗内形成三个管道。

  第三节 皮肤

  构造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皮肤附属器:皮脂腺、汗腺、毛发、指(趾)甲。

  第四节 本体感受器

  本体感受器是指位于肌肉、肌腱、关节、韧带内的一些感受器,能感受骨骼肌、肌腱和韧带在运动中由于拉伸而造成的压力、张力变化,并将这些变化的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体感受到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运动的变化等,这对运动中人体精细地感知分析和准确地调节都具有有重要意义。

  一、肌梭:

  1、概念:是骨骼肌肌腹内的本体感受器。

  2、结构:由6—14条较细的梭内肌纤维构成,外包鞘膜,内有两种神经末梢。

  3、功能:当肌肉收缩或被牵拉时,肌肉内的梭内肌也受到牵拉,刺激神经末梢,产生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意识性本体感觉。

  二、腱梭:

  1、概念:位于肌腹和肌腱相连接处,是骨骼肌肌腱的本体感受器。

  2、结构:与肌梭相似,由数根腱束及神经末梢构成,外包鞘膜。

  3、功能:感受肌腱受牵张的刺激。

首页 1 2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