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笔讲串讲 >> 教育类 >> 学前教育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学前教育学》章节重点串讲:第4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8日]  【

  第三节 学前儿童智育

  一、智育的涵义

  幼儿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智育的内容

  1.发展幼儿的智力。包括:

  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如发展幼儿的感知觉、观察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像和创造能力等;

  培养幼儿良好的智力品质,如思维活动的速度、灵活性观察事物的准确性、敏锐性等;

  帮助幼儿尝试使用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技能,如观察事物或现象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操作的方法和技能等。

  智力开发与认知发展:

  智力开发和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前者是外在于儿童的影响源,后者是儿童内在的发展过程。

  两条线相互交织,互有先后。智力开发只有在适当的时机才能对认知发展过程产生促进作用。

  皮亚杰理论及其认知教育观:

  皮亚杰的学术背景是生物学,认为儿童首先是一个生命的有机体,儿童的发展和所有生物一样,是一个自然和自发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他相信儿童某种能力的发展存在一种“最佳时间”,不可以匆促地加以提前。坚持儿童发展的速度有一个“适宜量”,并且相信儿童能够通过自己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

  据此,皮亚杰认为,教育不应该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而应该从属于儿童的发展阶段。教育也不应该立足于促进儿童的发展阶段,而应该让儿童以他们能够的方式认识世界。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受到其原有经验的影响。幼儿在探索和认识事物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合乎成人逻辑的想法和做法,在幼儿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上却是极其合理的,合乎他“自身逻辑”的。

  例证1

  原有经验:小朋友喝开水长得好

  新的认识:给菊花浇开水

  例证2

  原有经验:种子种在土里几天后向上出小芽、长大

  新的认识:看到花生往下长了芽,把它正了过来,让根向上长

  2.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包括:

  生活常识

  社会常识

  自然常识

  以及幼儿能够理解的科学技术知识

  与国家政治生活有关的初步知识等。

  3.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奇心是幼儿求知兴趣和欲望的最初表现,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将之进一步发展为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是幼儿智育的重要内容。

  学习习惯是幼儿获得知识、发展智力以及今后继续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幼儿学习时能否集中注意力、能否积极克服困难、能否爱护文具、能否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等。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