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物理 >> 物理模拟题 >> 广东物理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试题23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25日 ]

  6.关于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高

  B. 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结构和原理上都相同

  C.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 数,而普通温度计不可以

  D. 体温计需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下端泡中,而普通温度计不用甩动,其液柱会自动下降

  考点: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在外观、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上都有所不同,我们结合选项内容一一作出判断.

  解答: 解:A、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普通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所以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普通温度计要高,故A选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B、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作的,但是体温计有缩口,温度计没有,故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体温计使用之前要先甩动,温度计不需要,故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两种温度测量工具的掌握情况,体温计和普通温度计的区别如下:

  ①结构上:体温计有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

  ②量程和分度值:体温计量程35~42℃,分度值是0.1℃,普通温度计约﹣20~100℃,分度值是1℃;

  ③使用前:体温计要甩一甩,普通温度计不能甩;

  ④读数: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普通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7.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 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C.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 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考点: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它可以使体温计玻璃泡上方的水银不能很快的流回玻璃泡中,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同时体温计在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将水银甩回玻璃泡中.

  解答: 解:

  甲的体温等于39.5℃,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

  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甲的体温,但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故选B.

  点评: 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管子,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

  8.小明测体温时,忘了甩体温计,也没有读体温计的示数,直接用这个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他的体温一定是37.5℃

  B. 他的体温一定高于37.5℃

  C. 他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

  D. 他的体温可能高于37.5℃

  考点: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体温计的特殊的构造,以及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由于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很细的缩口,在离开人体读数时,液柱不下降,故使用前应用力甩一下.

  解答: 解: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如果被测的温度比原先高,则读数准确,如果被测的体温比原先低,则仍然是原先的读数.

  所以直接用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体温,测量结果是37.5℃时,则被测人的体温可能是37.5℃,也可能低于37.5℃.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体温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6℃.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

  A. 38℃,39℃ B. 37℃,40℃ C. 38℃,40℃ D. 39℃,39℃

  考点: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 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

  分析: 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在靠近液泡附近 有一个缩口,这个缩口使得液柱中的水银不能自己回到液泡中,必须靠甩才行.因此,用未甩过的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解答: 解:用示数为36℃的体温计测体温38℃的病人时,液泡内的水银膨胀,可使液柱上升,达到38℃;此时继续测量40℃的病人的体温,液泡内的水银膨胀,仍可使液柱上升,达到40℃.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体温计之前,别忘了“甩一下”.

  10.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8.2℃,用完后都没有甩,就用一个给39.3℃的高烧患者甲,另一支给37.5℃的低烧患者乙测量,其结果是(  )

  A. 甲的测量结果为38.2℃ B. 甲的测量结果为39.3℃

  C. 乙的测量结果为38.2℃ D. 乙的测量结果为37.5℃

  考点: 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专题: 温度 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体温计有一个特殊的结构,就是它的缩口.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缩口向上沿伸,但在收缩时却无法通过缩口回到液泡中,因此,示数为37.5℃的体温计,它的温度如果不甩,只能上升不会下降.

  解答: 解:体温计的缩口使水银不可能自已回到液泡中,因此只能升高,不会下降.用它测39.3℃的甲病人时,则可以升温到39.3℃.用这支体温计测37.5℃的乙病人时,其示数仍为38.2℃.

  故选BC.

  点评: 认识体温计“缩口”这一特殊结构的作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