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前预测卷(601-700)

2018中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考前预测卷(601-700)

来源:考试网   2018-07-29   【

  601. 患儿,6岁。发热2天,出现淡红色小丘疹,根盘红晕,丘疹上部可见疱疹,形态椭圆,胞浆清亮,皮疹以躯干为多,苔薄白,脉浮数。其治法是

  A.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B. 清气凉营,解毒化湿

  C. 发散风寒,清热利湿

  D. 芳香化湿,兼以健脾

  E. 清解郁热,活血化瘀

  答案:A

  【解析】“发热,丘疹上部可见疤疹,形态椭圆,胞浆清亮,皮疹以躯干为多”,可诊断为水痘。“苔薄白,脉浮数”表明为水痘的邪伤肺卫证。当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602. 患儿,6岁。发热3天,口腔内黏膜、齿龈溃烂,周围红,疼痛拒食,舌质红、苔薄黄。其诊断是

  A. 感冒 B. 口糜

  C. 心疳 D. 燕口疮

  E. 鹅口疮

  答案:B

  【解析】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者,称为燕口疮;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蔓生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603. 患儿,6岁。小便频数日久,淋沥不尽,尿液不清,精神倦怠,面色苍黄,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腻。治疗应首选

  A. 八正散 B. 缩泉丸

  C. 菟丝子散 D. 补中益气汤

  E.金匮肾气丸

  答案:B

  【解析】诊断为尿频,脾肾气虚证。

  604. 患儿,6岁。泄泻1天,泻下稀薄如水注,粪色深黄臭秽,夹有少量黏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减退,恶心欲吐,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其证候是

  A. 脾肾阳虚泻 B. 伤食泻

  C. 风寒泻 D. 湿热泻

  E. 脾虚泻

  答案:D

  【解析】“粪色深黄臭秽”,“口渴引饮”,“舌红苔黄腻”为关键症状,表明内有湿热。

  605. 患儿,7岁。发热1天,恶寒,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脉浮紧。其证候是

  A. 风寒感冒 B. 风热感冒

  C. 暑邪感冒 D. 感冒夹滞

  E. 感冒夹痰

  答案:A

  【解析】“恶寒,无汗,头痛,口不渴,脉浮紧”是典型的风寒束表证的表现。

  606. 患儿,7岁。突然胃脘部绞痛,弯腰曲背,肢冷汗出,呕叶蛔虫1条。治疗应首选

  A. 使君子散 B. 加味温胆汤

  C. 丁萸理中汤 D. 乌梅丸

  E. 定吐丸

  答案:D

  【解析】蛔厥证,用乌梅丸、蛔虫证无突然胃脘部绞痛之类的急性症状,方用使君子散。

  607. 患儿,7岁。曾咳喘反复发作。现面色少华,气短懒言,倦怠乏力,形瘦纳差,自汗,舌淡苔薄,脉细无力。治疗应首选

  A. 玉屏风散 B. 六君子汤

  C. 金匮肾气丸 D. 二陈汤

  E. 参苓白术散

  答案:A

  【解析】哮喘缓解期的肺脾气虚证,治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方选人参五味子汤合玉屏风散。

  608. 患儿,8岁。发热2天,左侧腮部肿胀、疼痛,边缘不清,触之痛甚,咀嚼不便。伴轻微发热恶风,头痛,呕吐,纳少,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其治法是

  A. 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B. 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C. 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D. 清肝泻火,活血镇痛

  E. 滋阴降火,活血消肿

  答案:B

  【解析】辨证重点看舌脉,“舌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在表之象。未见度下硬结,且以表证为主。当疏风清热,散结消肿。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 在线做题
网校课程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网校课程高清课件+手机看课/做题+课程视频、讲义免费下载+24小时内专家答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快速联系通道 

免费试听

  609. 患儿,9个月。发热,微汗,鼻塞流涕,咽红,夜间体温升高,又见惊惕啼叫,夜卧不安,舌质红,苔薄白,指纹浮紫。其诊断是

  A. 夜啼 B. 感冒夹痰

  C. 感冒夹惊 D. 急惊风

  E. 小儿暑温

  答案:C

  【解析】从患儿外感兼有惊风的政要症状上,可排除A、B、E三个选项,主要鉴别感冒夹惊和急惊风的外感惊风。急惊风一般发病急,症状重,以烦躁、神昏、惊厥为特征,且症状多持续,时间因素的影响很小,不会夜发昼止。本证只是见到惊惕啼叫,所以应选C。

  610. 崩漏的治疗原则是

  A. 塞流与澄源结合

  B. 澄源与复旧结合

  C. 复旧与塞流结合

  D. 固本与澄源结合

  E.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答案:E

  【解析】崩漏的治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611. 患儿,3岁;2天来发热恶风,咳嗽频频,咳嗽痰多,气急鼻煽,涕泪俱无,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脉浮数而滑。其证候是

  A. 痰热咳嗽 B. 风热咳嗽

  C. 痰热闭肺 D. 风热闭肺

  E. 热性哮喘

  答案:C

  【解析】根据喉中痰鸣,气急鼻煽,辨证为哮喘。

  612. 患儿,4岁。不思进食半年,形体尚可,面色欠华,但精神良好,舌淡苔白,脉尚有力。其治法是

  A. 运脾开胃 B. 健脾益气

  C. 温运脾阳 D. 养胃育阴

  E. 消食导滞

  答案:A

  【解析】为厌食中的脾失健运证,该病症的气虚、阳虚、胃阴亏损、食积等症候都不明显,治以运脾开胃。

  613. 患儿,4岁。晨起喷嚏,流涕,继而发热,体温38.1℃,精神倦怠,晚间头面、躯干见稀疏细小皮疹,疹色淡红。治疗应首选

  A. 银翘散 B. 葱豉汤

  C. 桑菊饮 D. 杏苏散

  E. 清营汤

  答案:A

  【解析】诊断为“风疹”,为邪郁肺卫证,当疏风解表清热。

  614. 患儿,4岁。发热2大,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口腔内可见数个疱疹,手、足掌心部出现米粒大小的斑丘疹、疱疹,疱液清亮,躯干处未见有皮疹。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其证候是

  A. 邪伤肺卫 B. 邪犯肺脾

  C. 邪炽气营 D. 湿热熏蒸

  E. 湿盛阴伤

  答案:B

  【解析】病症有外感肺卫症状,疱疹同时见于手足口部,而躯干部未有,有发热、恶心的前驱症状,当诊断为手足口病,邪犯肺脾证。

  615. 患儿,5岁。1年来食少饮多,皮肤干燥,大便干结,舌苔少津,脉细数。治疗应首选

  A. 沙参麦冬汤 B. 增液承气汤

  C. 养胃增液汤 D. 六味地黄丸

  E. 麦门冬汤

  答案:C

  【解析】为小儿厌食,主要鉴别脾失健运、胃阴不足和脾胃气虚三证。胃阴不足证应选用养胃增液汤。

  616. 患儿,5岁。发热2天,咳嗽,鼻塞,流涕,皮肤出疹,见有丘疹、水泡,疱浆清亮,分布稀疏,以躯干为多,舌苔薄白,脉浮数。治疗应首选

  A. 柴葛解肌汤 B. 透疹凉解汤

  C. 清胃解毒汤 D. 银翘散

  E. 桑菊饮

  答案:D

  【解析】诊断为水痘。“苔薄白,脉浮数”,是水痘的邪伤肺卫证,应当疏风清热解毒,用银翘散。

  617. 患儿,5岁。皮肤瘀点瘀斑1天,见于臀部和下肢,呈对称性,色鲜红,瘙痒,发热,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浮散。治疗应首选

  A. 犀角地黄汤 B. 银翘散

  C. 归脾汤 D. 化斑汤

  E. 大补阴丸

  答案:B

  【解析】有风热之邪侵袭肌表,结合其出血症状,诊断为紫癜的风热伤络证,治以疏风散邪,清热凉血。

  618. 患儿,6岁。2个月来汗出遍身,畏寒恶风,伴有低热,胃纳不振,精神疲倦。舌质淡,脉缓。治疗应首选

  A. 玉屏风散 B. 牡蛎散

  C. 生脉散 D. 黄芪桂枝五物汤

  E. 当归六黄汤

  答案:D

  【解析】辨证为汗证中的营卫失调之证,治宜调和营卫,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619. 患儿,6岁。初起发热恶寒,咳嗽,咽痛,乳蛾肿大。继则眼睑浮肿,波及全身,皮肤光亮,按之凹陷即起,小便短少,尿色红赤,舌苔薄白,脉浮。其证候是

  A. 外感风热 B. 风水相搏

  C. 湿热内侵 D. 肺脾气虚

  E. 脾肾两虚

  答案:B

  【解析】患儿有外感症状,同时有“眼睑浮肿,波及全身,皮肤光亮”典型风水症状的表现。

  620. 患儿,7岁。发病2周,全身浮肿,尿少,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嗜睡,舌质淡胖,苔垢腻,脉滑数。治疗应首选

  A. 羚角钩藤汤 B. 龙胆泻肝汤

  C. 己椒苈黄丸合参附汤 D. 温胆汤合附子泻心汤

  E. 真武汤

  答案:D

  【解析】辨证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水毒内闭证。邪陷心肝证以神志异常为主,同时可见烦躁、抽搐、眩晕、视物模糊等;水毒内闭证以尿少尿闭、恶心呕吐、神志异常为主症。诊断为水毒内闭证。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