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8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2018中医执业医师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_第7页

来源:考试网   2018-04-28   【

  三、B

  A.饮流胁下
B.饮停胃肠
C.饮邪支撑胸肺
D.饮停头面
E.饮溢肢体

  111、痰饮的病位为

  A B C D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12、溢饮的病位为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痰饮: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饮停胃肠。

  悬饮: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痨病史,属饮流胁下。

  溢饮:身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当汗出而不汗出,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支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A.消食导滞,理气止痛
B.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C.散寒温里,理气止痛
D.泄热通腑,行气导滞
E.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113、腹痛之肝郁气滞证,治法宜选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腹痛之肝郁气滞证

  证候主症:腹痛胀闷,痛无定处,痛引少腹,或兼痛窜两胁,时作时止,得嗳气或矢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114、腹痛之瘀血内停证,治法宜选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腹痛之瘀血内停证

  证候主症:腹痛较剧,痛如针刺,痛处固定,经久不愈,舌质紫黯,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

  A.温补脾胃,降逆止呃
B.清胃泄热,降逆止呃
C.顺气解郁,和胃降逆
D.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E.养胃生津,降逆止呃

  115、呃逆胃中寒冷证的治法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呃逆之胃中寒冷证

  证候主症: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116、呃逆脾胃阳虚证的治法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呃逆之脾胃阳虚证

  证候主症: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白光)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温补脾胃,降逆止呃。

  A.郁金、延胡索
B.青皮、薤白
C.大腹皮、枳实
D.党参、黄芪
E.檀香、乌药

  117、胃痛瘀血停胃证,胃痛甚者,应加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胃痛瘀血停胃证,若胃痛甚者,可加延胡索、木香、郁金、枳壳以加强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118、胃痛瘀血停胃证,若四肢不温,舌淡脉弱者,应加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痛瘀血停胃证,若四肢不温,舌淡脉弱者,当为气虚无以行血,加党参、黄芪等以益气活血。

  A.地黄、当归
B.银柴胡、地骨皮
C.煨益智
D.天花粉、川贝母
E.钟乳石、五味子

  119、肺痿虚寒证,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应加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虚失约,唾沫多而尿频者加煨益智。

  120、肺痿虚寒证,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应加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肾虚不能纳气,喘息,短气者,可配钟乳石、五味子,另吞蛤蚧粉。

  A.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B.实脾饮
C.五皮饮合胃苓汤
D.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E.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21、水肿瘀水互结证的主治方剂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水肿瘀水互结证

  证候主症: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122、水肿肾阳衰微证的主治方剂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水肿肾阳衰微证

  证候主症: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白光)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代表方: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

  A.柴胡疏肝散
B.龙胆泻肝汤
C.玉女煎
D.桑菊饮
E.银翘散

  123、鼻衄热邪犯肺证的主治方剂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鼻衄热邪犯肺证

  证候主症:鼻燥衄血,口干咽燥,或兼有身热,恶风,头痛,咳嗽,痰少等症,舌质红,苔薄,脉数。

  治法:清泄肺热,凉血止血。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124、鼻衄肝火上炎证的主治方剂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鼻衄肝火上炎证

  证候主症:鼻衄,头痛,目眩,耳鸣,烦躁易怒,两目红赤,口苦,舌红,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凉血止血。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A.黄芩、黄连
B.金钱草、海金沙
C.延胡索、川楝子
D.茵陈、黄柏
E.大黄、芒硝

  125、胁痛肝胆湿热证,若兼见发热、黄疸,应加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胁痛肝胆湿热证,若兼见发热、黄疸者,加茵陈、黄柏以清热利湿退黄。

  126、胁痛肝胆湿热证,如砂石阻滞胆道,应加用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若湿热煎熬,结成砂石,阻滞胆道,症见胁肋剧痛,连及肩背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川楝子。

  A.在气海、三阴交、肝俞、太溪、肾俞基础上加关元、命门
B.在气海、三阴交、肝俞、太溪、肾俞基础上加照海、阴谷
C.在气海、三阴交、肝俞、太溪、肾俞基础上加百会、风池、太冲
D.在气海、三阴交、肝俞、太溪、肾俞基础上加中脘、阴陵泉、丰隆
E.在气海、三阴交、肝俞、太溪、肾俞基础上加归来、隐白

  127、绝经前后诸证肾阳不足证,治疗应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128、绝经前后诸证肾阴亏虚证,治疗应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绝经前后诸证,肾阴虚配照海、阴谷;肾阳虚配关元、命门。

  A.中极、血海
B.血海、膈俞
C.中极、阴陵泉
D.膻中、太冲
E.阴谷、照海

  129、崩漏血热证,除主穴外,配穴应选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崩漏针灸配穴:血热配中极、血海;血瘀配血海、膈俞;湿热配中极、阴陵泉;气郁配膻中、太冲。

  130、崩漏血瘀证,除主穴外,配穴应选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崩漏针灸配穴:血热配中极、血海;血瘀配血海、膈俞;湿热配中极、阴陵泉;气郁配膻中、太冲。

  A.郄门
B.梁丘
C.地机
D.养老
E.外丘

  131、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32、属于足阳明胃经的郄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郄穴是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膀胱经的郄穴是金门,肺经为孔最,心经为阴郄,心包经为郄门,脾经为地机,肾经为水泉,肝经为中都,阴维为筑宾,阳维为阳交,大肠经为温溜,小肠经为养老,三焦经为会宗,胃经为梁丘,胆经为外丘,阴跷为交信,阳跷为跗阳。

  A.腰痛取命门、肾俞
B.腹泻取天枢、尺泽
C.头痛取率谷、太冲
D.头痛取头维、丰隆
E.牙痛取合谷、内庭

  133、属于本经配穴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经配穴法是指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遵循“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原则,选用本经脉的腧穴配伍组成处方的方法。如:头痛取足阳明胃经的头维和丰隆。

  134、属于同名经配穴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同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合组成处方的方法。本法是基于同名经“同气相通”的理论,即名称相同的经络相互沟通、交会。如:牙痛取手阳明经的合谷配足阳明经的内庭。

  A.大杼
B.阳陵泉
C.丘墟
D.悬钟
E.血海

  135、八会穴中的筋会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八会穴中的筋会是阳陵泉。

  136、八会穴中的骨会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八会穴中的骨会是大杼。

  A.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B.外踝高点上4寸,腓骨前缘
C.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
D.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E.外踝高点上2寸,腓骨前缘

  137、悬钟穴的定位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悬钟穴: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138、丘墟穴的定位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丘墟穴: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A.五脏病证
B.六腑病证
C.急性病证
D.表里经脉病证
E.慢性病证

  139、络穴主治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40、下合穴主治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十二络脉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经之间的联系,故络穴在临床上有主治表里两经有关病症的作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合治六腑,概括了下合穴的主治功能,临床上的六腑病症均可选用相应的下合穴治疗。

  A.中都
B.梁丘
C.郄门
D.地机
E.养老

  141、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142、足厥阴肝经郄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郄门属手厥阴心包经,为心包经郄穴,养老为手太阳小肠经郄穴。A中都为足厥阴肝经郄穴,B为足阳明胃经郄穴,D为足太阴脾经郄穴。

  A.列缺
B.孔最
C.少商
D.太渊
E.鱼际

  143、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144、手太阴肺经的输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手太阴肺经的输穴及原穴都是太渊。

  A.公孙
B.足临泣
C.悬钟
D.太渊
E.太白

  145、既是原穴又是八会穴的脉穴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太渊既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又是八会穴之脉会。

  146、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公孙既是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A.荥穴
B.合穴
C.经穴
D.输穴
E.井穴

  147、曲池在五输穴中,属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48、太溪在五输穴中,属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十二经脉中每条经各有5个穴位属于五输穴。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太溪为足少阴肾经之输穴。

  A.七福饮
B.还少丹
C.半夏白术天麻汤
D.涤痰汤
E.当归活血饮

  149、治疗痴呆脾肾两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痴呆之脾肾两虚证

  证候主症: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代表方:还少丹加减。

  150、治疗痴呆痰浊蒙窍证,应首选的方剂是

  A B C D E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痴呆之痰浊蒙窍证

  证候主症: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网校课程
考试题库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库 在线做题
网校课程

2018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网校课程高清课件+手机看课/做题+课程视频、讲义免费下载+24小时内专家答疑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525-585 快速联系通道 

免费试听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