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口腔助理医师 >> 模拟试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口腔助理医师冲刺提升精选试题(3)_第2页

   2016-06-22 16:29:22   【

  21.关于龋病发病的细菌因素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乳杆菌可能不是龋病发生的初始致病菌

  B.放线菌在菌斑内能产生胞外多糖

  C.牙菌斑是龋病发生的促进因子

  D.牙菌斑由细菌和基质组成

  E.变形链球菌能在菌斑深层缺氧环境中生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龋病是一种牙齿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没有细菌就没有龋病,而细菌是通过牙菌斑作用于牙齿的,牙菌斑中产生酸性物质使牙齿脱矿发生龋病。而牙菌斑最容易发生在牙齿的沟窝、邻面和牙颈部等不容易清洁的部位。牙菌斑在龋病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牙菌斑内可以聚积酸,这些酸可使牙釉质发生脱矿,最终形成龋洞。细菌和牙菌斑的致龋作用离不开食物中的糖,人体摄入糖后很快进入牙菌斑中,细菌利用糖进行代谢,最终产生酸性产物,这些酸性产物使牙齿脱矿形成龋。如果外界停止供应糖类食物,则牙菌斑中的细菌代谢产酸量就会下降,牙齿的脱矿现象停止,无机离子重新沉积,龋病可停止发展。所以细菌不是促进因素,是由细菌的存在导致的牙体硬组织的感染性疾病。是始动因子。

  22.理想充填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如下,除外

  A.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B.不传导温度和电流、溶解度小

  C.色泽近似自然的牙齿

  D.对牙髓组织刺激性小

  E.有体积膨胀性,减少边缘微渗漏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理想的充填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①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能负担咀嚼压力,不易折断、磨损和变形;②为不良导体,不传导温度和电流,以免刺激牙髓;③操作方法简便;④色泽与牙近似。目前使用的充填材料都只具备上述性能的某些方面,各有优缺点。

  23.有关根管预备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预备过程分为根冠2/3和根尖区1/3预备

  B.预备后的根管应具有从根管口到根尖孔的连续锥度

  C.通畅锉一般采用8#或10#不锈钢K锉

  D.初锉一般指15#锉

  E.主锉至少应扩大到2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初锉:从细小根管锉(08号,10号,15号,20号)开始尝试,能深入根管达到根尖狭窄处,并在抽出时有紧缩感的最大号锉,称为初锉。

  24.四环素牙外脱色效果不佳的原因为

  A.牙齿着色的方式

  B.牙齿着色的部位

  C.牙齿着色的面积

  D.牙齿着色的程度

  E.四环素族药物的种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脱色效果与着色程度成反比,着色越轻脱色效果越好。但不是绝对因素,现代牙齿美白技术越来越成熟,再加四环素牙越来越少,牙齿着色的程度影响不大。由于四环素主要是在牙本质沉积。牙颈部釉质较少,主要是牙本质。故脱色效果不如冠部。

  25.根管机械预备的目的如下,除外

  A.清除主根管内感染

  B.清除根管壁的感染

  C.扩大根尖孔以利引流

  D.减少弯曲根管的弯曲度

  E.预备根管形态以利充填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根管机械预备的目的:完善清洁根管系统的所有部分(清除主根管内感染,清除根管壁的感染),形成根尖孔至根管口的连续锥形的管形结构(减少弯曲根管的弯曲度,预备根管形态以利充填),预备后保持根管的原始形态,形成根充挡,适应根管自然弯曲,避免过度预备,由此可见A、B、D、E不选。为了防止细菌和根管内容物推出根尖孔外,要在根尖孔形成根充挡,不可扩大根尖孔,此题选C.

  26.根管治疗的非适应证是

  A.牙髓坏死

  B.急性根尖周炎

  C.慢性根尖周炎

  D.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E.根管闭锁的根尖周炎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根管闭锁的根尖周炎的情况下,因根管闭锁,无法扩通根管,没有办法可以进行根管治疗,所以是根管治疗的非适应证,E正确。根管治疗的适应证中有牙髓坏死、急性根尖周炎非急性期、慢性根尖周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因此A、B、C、D错误。此题选E.

  27.试测主牙胶尖合适的重要指标是

  A.与牙根管的长度一致

  B.达到患牙根管的工作长度

  C.在取出时根尖部有回拉阻力

  D.牙胶尖尖端刚停止于根管的根尖狭窄部

  E.与根备后的根管锥度一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决定根管充填步骤的主牙胶尖时,以牙胶尖尖端刚刚停止于根管的根尖狭窄部为重要指标,所以此题选择D项。

  28.临床确诊牙髓坏死的最有效检查是

  A.视诊

  B.温度测验

  C.电活力测验

  D.穿髓孔探诊

  E.光纤透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牙髓坏死因各种原因导致牙髓组织坏死,失去正常结构,失去牙髓活力,临床检查主要表现为电活力测验无反应,也是确诊牙髓坏死的最有效检查,所以C正确。视诊可见牙齿变色,但不可用以确诊,因为色素沉着等原因也可导致牙齿变色,所以A错误。温度测试表现为无反应,但多用于检查牙髓炎,相对于电活力测验不是最有效检查,所以B错误。穿髓孔探诊可以检查缺损部位的敏感程度,但不人道,而且不能确诊,所以D错误。光纤透照有助于牙隐裂和早期龋的诊断,少用于检查牙髓坏死,所以E错误。故此题选C.

  29.咬合创伤导致患牙牙髓坏死的因素是

  A.物理因素

  B.化学因素

  C.局部感染

  D.免疫作用

  E.病灶感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牙髓坏死可有多种因素引起,物理因素包括外伤、咬合创伤,故选A;化学因素包括某些修复材料所致的化学刺激或微渗漏等,排除B;各型牙髓炎也可发展至牙髓坏死,或由于牙髓组织营养不良、退行性变,血供不足所致,即局部感染或病灶感染,排除C、E;或者严重免疫缺陷所致牙髓疾病发展而来,如HIV等,排除D.此题选A.

  30.最有助于检查牙隐裂的方法是

  A.视诊

  B.探诊

  C.叩诊

  D.碘染色

  E.X线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碘染色可以使越过边缘嵴的牙面裂纹清晰可见,定位明显,是最有助于检查牙隐裂的方法,所以D正确。视诊在裂纹不明显时难以判断,所以A错误。探诊帮助不大,所以B错误。叩诊可以从各个牙尖和各个方向叩帮助患牙定位,叩痛显著侧则为隐裂所在位置,但没有碘染色清楚,所以C错误。X线片可无任何表现,所以E错误。故此题选D.

  31.各型牙内陷中最严重的是

  A.畸形根面沟

  B.畸形舌侧窝

  C.畸形舌侧尖

  D.牙中牙

  E.釉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牙内陷的程度变异范围极大,牙中牙的舌侧窝向内卷叠较深,是牙内陷最严重的一种,所以D正确。根据牙内陷的程度从浅到深分别是: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沟、畸形舌侧尖、牙中牙,所以A、B、C错误。釉珠不属于牙内陷,所以E错误。故此题选D.

  32.静止龋出现的条件是

  A.机体抵抗力增加

  B.龋损处致龋的环境消失

  C.口腔内致龋菌数量减少

  D.口腔涎液流量增加

  E.摄糖总量减少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静止龋由于致龋因素消失,已有的病变停止进展并再矿化而形成,如患龋部位可以自洁或者暴露在菌斑不能聚集的环境,所以B正确。与机体抵抗力无关,所以A错误。口内的致龋菌数量没有减少,而是龋患部位的致龋菌不能聚集,所以C错误。涎液流量的增加,有很好的冲刷作用,但是对于没有暴露的环境没有用,所以D错误。摄糖总量减少没有使龋患环境暴露到自洁区或菌斑无法聚集等致龋环境,所以E错误。此题选B.

  33.关于继发性牙本质说法错误的是

  A.发育完成以前形成的牙本质

  B.牙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

  C.牙本质小管的走行方向较原发性者有较大的变异

  D.牙本质小管方向稍呈水平

  E.继发性牙本质呈不均匀分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继发性牙本质:当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时,牙发育即完成,至此以前形成的牙本质称原发性牙本质。但此后牙本质仍在一生中不断形成,这种牙发育完成后形成的牙本质即继发性牙本质。继发性牙本质中牙本质小管的走行方向较原发性者有较大的变异,小管也更不规则。继发性牙本质小管方向稍呈水平,使其与牙发育期所形成的原发性牙本质之间常有一明显的分界线。在髓腔特别是髓室内侧,继发性牙本质呈不均匀分布,受刺激大的区域继发性牙本质形成的也多。由于继发性牙本质不断形成,使髓腔变小。发育完成以前形成的牙本质是原发性牙本质,因此此题选A.

  34.人类口腔正常菌群中的主要致龋菌不包括

  A.变形链球菌

  B.黏性放线菌

  C.内氏放线菌

  D.乳杆菌

  E.梭形菌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变链菌、放线菌和乳杆菌是致龋的三大菌种,因此选项中A、B、C、D均是人类口腔正常菌群中的主要致龋菌。备选答案中只有梭形菌不是口腔内主要致龋菌,故本题应选E.

  35.下列不属于四环素牙的临床表现的是

  A.釉质着色较牙本质深

  B.在牙着色的同时,还有骨组织的着色

  C.前牙着色比后牙明显

  D.四环素的疗程数与着色程度呈正比

  E.乳牙着色比恒牙明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牙本质中的羟磷灰石品体较小,但是比釉质羟磷灰石品体的总表面积大,使得牙本质吸收四环素的量远较釉质多,造成牙本质为主要的着色硬组织,所以釉质着色较牙本质深是错误的,其余选项都是四环素牙的临床表现,故此题选A.

  36.临床上去除龋坏组织的主要标准根据为

  A.预计剩余牙体组织的多少

  B.患者的敏感程度

  C.洞壁牙体组织的颜色深浅

  D.洞壁牙体组织的硬度

  E.洞底的位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临床一般根据洞壁的颜色和硬度判断去腐的标准,但是有时候牙本质龋的透明层可以着色,临床上主要是根据硬度的情况决定去留、如果较正常组织软,一般应去除,如果较正常组织硬,并且表面有光泽,则可保留,所以D正确。

  37.间接盖髓术适应症为

  A.活髓牙全冠预备后露髓

  B.深龋去腐未净露髓

  C.冠折露髓

  D.深龋软化牙本质不能一次去净

  E.备洞意外穿髓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间接盖髓术用于近髓但未露髓的患牙,主要用于治疗深龋或深龋所致的可复性牙髓炎。深龋备洞后如果软化牙本质不能一次去净,可以进行间接盖髓术,所以D正确。冠折露髓、备洞意外穿髓、深龋去腐未净露髓都为已露髓,不适合用间接盖髓术,所以C、E、B都错误。活髓牙全冠预备后并不近髓,没有必要做间接盖髓术。因此A错误。所以此题选D.

  38.盖髓剂可诱导

  A.成牙骨质细胞形成继发性牙本质

  B.成牙本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C.成纤维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D.牙骨质细胞形成修复性牙本质

  E.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形成牙骨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继发性牙本质是指牙根发育完成,与对(牙合)建立咬合关系后形成的牙本质,所以排除A.盖髓剂主要是诱导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是由先前较静止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产生的矿化组织,是由新分化出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形成。所以排除C、D、E.故此题选B.

  39.牙菌斑成熟,细菌数量、种类稳定需要的时间范围是

  A.4~5天

  B.5~7天

  C.1~2天

  D.2~3天

  E.3~4天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早期牙菌斑质地疏松、随着时间的延长,菌斑内部细菌数量增多,密度增加,渗透性降低。有毒产物增加,一般认为5~7天菌斑内细菌种类、细菌成分和密度基本稳定,是为成熟菌斑。成熟菌斑深处接近牙面的部分常呈厌氧状态或兼性厌氧状态,故此题选B.

  40.去净龋坏组织主要的临床指标是

  A.窝洞的形状

  B.器械的硬度

  C.洞壁的颜色

  D.洞底的颜色

  E.组织的硬度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龋病的治疗中窝洞的制备。组织的软硬度是临床判断龋坏组织是否去净的基本的和可行的指标,因此标准答案是E.慢性龋患病时间长,色素渗入常超过软化牙本质层,因此洞底的颜色不可作为去净龋坏组织的主要指标,只能是参考指标。其他干扰答案都与正确答案明显无关。

12345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