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

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3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07月23日 ]  【

  9.

  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答案: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的活动课;(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4)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5)小组辅导。

  解析:

  10.

  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答案:

  (1)学生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2)分年级定专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3)构建全方位、全员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模式。

  解析:

  11.

  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答案:

  (1)恰当解决同一性危机,心理状态变得稳定;(2)恰当处理独立与依赖的需求,不盲目或过度反叛,和父母保持良好的关系;(3)能从容面对自己的生理和身体变化,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异性的关系以及性的问题;(4)发展出抽象思维能力,更具逻辑性和推理性,并发展出元认知能力;(5)发展出恰当的道德水平,对如何做一个公民有所思考。

  解析:

  材料分析题(每题18分)

  12.

  下面是三位教师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结合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分析其正确性并说明理由。

  教师甲:所谓心理健康就是说快乐不快乐,你快乐就是健康的,他不快乐就是不健康的,大家都快乐大家都是健康的,大家都不快乐大家就都是不健康的。

  教师乙:我觉得心理健康就好像学习成绩,某个学生这学期考得好,不一定下学期也考得好,它和人的生活状况有关,生活状况发生了变化,心理健康也会发生变化。

  教师丙:我觉得心理健康就是一种内心的体验,只要你觉得自己行,不管你如何失败,不管别人如何讨厌你、排斥你,只要你坚持自己的观点,你始终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答案: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根据心理健康的特性判断教师对心理健康的理解:教师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心理健康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教师乙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教师丙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心理健康兼顾内部协调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解析:

  13.

  小宝同学是班主任陈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能理解和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但一到考试却经常紧张、头发懵、心跳加快,思维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最终形成对考试的恐惧感。

  请分析小宝同学在考试中出现了哪种心理障碍?作为老师你应该如何帮助他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答案:

  (1)这位同学出现的心理障碍是考试焦虑。

  (2)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有:①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等方法。②采用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探求学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比如是因为考前复习准备不足,自信心不强,还是自己期望过高,担心临场发挥不正常,考上不理想的学校而影响自己的前途;或是老师或家长的期望过高,施加的压力太大。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或降低这些焦虑源的影响。③锻炼学生的性格,提高挫折应对能力。④往最好处做,不要计较最后结果。⑤考前要注意调节情绪,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例如,自我暗示法、焦虑转移法、肌肉放松法、系统脱敏法、模拟训练法等。

  14.

  心理不健康就是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答案: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不能等同。心理不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不良状态,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等于心理不健康,更不等于已患心理疾病。因此,不能仅从一时一事而简单给自己或他人下心理不健康的结论。

  解析:

12
责编:balabala123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