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八)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试题(八)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17年10月08日 ]  【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要在文化上广博地学习,在行为上用礼法约束自己。出自《论语》。

  2.【答案】D。解析: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3.【答案】A。解析: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

  4.【答案】B。解析:阶段性具体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5.【答案】C。解析:这是朱熹的话,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6.【答案】B。解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模仿。

  7.【答案】B。解析:略。

  8.【答案】C。解析: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金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行为的遗传,强调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9.【答案】C。解析:梅依曼是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10.【答案】D。解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以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课程理论,也称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他主张教学内容应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

  11.【答案】B。解析:效度指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

  12.【答案】A。解析:思想教育主要是指关于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相应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13.【答案】A。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为“问题发现教学法”。

  14.【答案】D。解析:杜威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主张教育即生活,主张“在做中学”,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15.【答案】A。解析: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经济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16.【答案】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主动独立型的思维风格。

  17.【答案】C。解析: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指出,中学生要解决的矛盾是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的矛盾。

  18.【答案】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19.【答案】B。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0.【答案】D。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题干所述为正迁移。

  21.【答案】B解析:“高原现象”指在学习到一定程度时,继续提高的速度减慢,甚至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通常在技能学习过程的中期容易发生“高原现象”。

  二、辨析题

  22.正确。解析: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定时空中的文化构成了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对生存于其中的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发挥着强大的教育作用:二是一定社会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学校文化、班级文化和课堂文化,对教育活动起着无形又强大的影响作用。

  23.错误。解析:一般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认识过程。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24.正确。解析: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25.错误。解析: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

  三、简答题

  26.  【答案要点】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

  (1)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排形式。

  (2)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27. 【答案要点】

  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学习的榜样

  选好榜样是学习榜样的前提。我们应根据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指导他们选择好学习的榜样.获得前进的明确方向和巨大动力。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要使榜样能对学生产生力量,推动他们前进,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榜样。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要及时地把学生的情感、冲动引导到行动上来,把敬慕之情转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逐步巩固、加深这种情感。

  28.【答案要点】

  所谓教育实验法,就是根据教育研究课题所规定的任务,按照特定设计的条件和过程,对于研究的对象进行控制,变革研究对象以便在有利的条件下,对其进行观察研究,取得实验事实材料,从而得到客观可靠的结论的优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实验法的优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控制情境;(2)排除无关的因素;(3)数量记载精确;(4)反复实验的结果,总体上是一致的。

  运用实验法应注意:

  (1)实验前做好准备。编制学年或学期的实验计划,制定实验的课时计划。准备实验用品,编制实验小组。学生做好理论准备,明确实验的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实验中要具体指导。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的实验,根据情况可进行全班或个别的指导,随时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实验后要总结。教师视全体学生的实验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

  29.【答案要点】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责编:Luffy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