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习题六

2016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习题六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08月12日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B。解析:失眠可能由压力事件、脑力或体力劳动过度引起,也可能是神经症的伴生物,可采用肌肉松弛法治疗。

  3.【答案】B。解析:反复检查是动作,所以这种行为不属于强迫观念,选B。

  4.【答案】D。解析:略。

  5.【答案】C。解析:考试焦虑症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单纯处理好学生的心态远远不够。

  6.【答案】A。解析: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

  2.【答案要点】

  (1)强化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如学生不敢和老师求教,当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就学会能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

  (2)代币奖励法。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用来做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以后,就发给相当数量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换取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行为塑造法是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当学生很少出现教师所期待的行为时。就依次强化那些渐趋目标的行为,直到合意的行为的出现。如有人曾用此方法让一个沉默无话的孩子开口说话。

  (4)示范法。观察教师呈现的范例(榜样)。

  (5)惩罚法。用处罚消除不良行为。可用两种形式:①不良行为出现后呈现厌恶刺激;②不良行为后.撤消愉快刺激。

  (6)自我控制法。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3.【答案要点】

  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1)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2)对重度考试焦虑者,还要针对考试焦虑中的生理成分,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训练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两种。

  (3)考试焦虑还可用想系统脱敏法降低。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请当事人列出引起考试焦虑反应的具体刺激情景;第二步,将上述刺激情景按从弱到强的顺序,排成“焦虑等级”;第三步,通过放松训练形成松弛反应。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第四步,按照焦虑等级,让当事人在大脑想像中循序使松弛反应抑制焦虑反应。

  联系电话:4000-525-585 课程咨询微信号:W712931601。快速联系通道

  热点推荐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 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网:教师资格证报名官网 中国教师资格网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最新) 2016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书补办 2016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书查询入口

  小编推荐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及考试内容 教师资格证考试用书

  教师资格证面试 教师资格证有效期 教师资格证编号查询 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

12
责编:二二莉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