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教师招聘考试 >> 特岗教师招聘 >> 模拟试题 >> 2017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

2017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题试卷及答案(2)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7-05-17  【

2017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模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因此强调榜样示范法在学校德育中的运用。

  2.【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长善救失”出自《学记》。

  3.【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4.【答案】B。

  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和法国的布厄迪尔。

  6.【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

  7.【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其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8.【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奥苏贝尔从两个维度对学习做了区分:从学生学习的方式上,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从学习内容与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关系上,又将学习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题干所述与发现学习相符。

  9.【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循序渐进体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0.【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1.【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人的心理具有主观性。

  12.【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杀鸡给猴看”属于典型的替代强化。

  13.【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认知结构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

  14.【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

  1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机制,即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如“谈虎色变”。“减速慢行”作为条件刺激,是由语词构成,因此这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16.【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心理辅导工作的侧重点是预防和促进。

  17.【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晕轮效应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每人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中的个体差异,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效应。首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18.【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道德意志是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作的自觉努力,表现为能够排除来自主客观的各种干扰和障碍,按照既定的目的把品德的行为坚持到底。题中学生管不住自己恰恰就是道德意志不坚定的表现。

  19.【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颁布最早的教育法律。

  20.【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不可遏制型对应于胆汁质。

  二、填空题

  1.人本主义

  2.激发学习动机

  3.集体主义教育

  4.布卢姆

  5.教育科研

  6.教育目的、“学生守则”

  7.学生个人、学生集体

  8.理论性的学术论文

  9.习俗水平

  10.概念同化、概念形成

  三、名词解释

  1.校园文化是社会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在自身的发展中有意无意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它可细分为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课程活动文化等。

  2.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3.晶体智力是一个人通过其流体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

  4.罗森塔尔效应,也称教师期望效应或皮革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通过行为表达出来的期望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四、简答题

  1.【答案要点】

  (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

  2.【答案要点】

  (1)在指导思想上,各种课程理论相互渗透和融合;

  (2)在课程内容上,重视课程的现代化和理论化;

  (3)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

  (4)在课程结构上,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相结合;

  (5)加大课程难度,进行“尖子生”的筛选和培养。

  3.【答案要点】

  (1)学生的学习是学习间接经验和学习直接经验相结合,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的学习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统一;

  (3)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的过程;

  (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答案要点】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原型启发;

  (4)已有知识经验;

  (5)情绪与动机。

  5.【答案要点】

  (1)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无需中介作用,公式为S—R;

  (2)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一错误学习的过程建立的,学习遵循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3)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7)掌握复习的量。

  2.【答案要点】

  (1)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在练习中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①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②准确的示范和讲解。

  ③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并及时进行反馈。首先,练习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其次,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再次,适当安排练习的次数和时间;再次,练习方式多样化;最后,及时反馈练习结果。

  ④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六、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1)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以人的终身发展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和全班学生都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家庭遭遇,这种良好的班级氛围正是以人为本理念教育的结果。

  (2)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培养高尚情感和丰富文化知识的人生体验。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正是高尚情感的体现。

  (3)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培养学生自我发展与终身发展的能力。班主任通过动员全班学生为李楠动手制作花圈,为李楠重新振作自己、为以后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123
纠错评论责编:3540278745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