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贵州高考 >> 贵州高考历史模拟题 >> 2015贵州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19

2015贵州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试题19

中华考试网  2015-05-22  【

  一、选择题

  1.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

  项目 1949年 1957年 社会总产值 3.8 35.7 国民收入 1.9 14.3 工业总产值 1.7 19.1 农业总产值 2.1 5.0 社会商品零售额 2.8 17.1 ①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1957年较1949年社会总产值有了显著增加,反映出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故①②正确;同时国民收入也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故③正确;上述统计资料没有涉及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国民经济是否均衡发展,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2.一般认为,通过“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基础。这说明(  )

  A.我国将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推进现代化

  B.我国建立起适应多层次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经济体制

  C.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

  D.我国已经形成一整套的经济管理制度

  答案 A

  解析 1953年到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国家通过合作社形式实现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通过公私合营形式实现对资本主义改造,故A项正确。

  3.上海曾有个资本家说:“现在搞厂容易了,过去要和杜月笙、流氓、警察打招呼,现在不同了,销售有百货公司,配料有轻工业部,贷款有人民银行,还有党、团、工会搞增产节约,我们好做事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反映资本家的经营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B.反映资本家已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C.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加强

  D.反映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

  答案 B

  4.下列两幅图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三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

  C.“大跃进”运动遍及城乡

  D.联产承包激发生产积极性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合作社”和“全行业公私合营”可知当时正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故B项正确;A、C、D三项内容在图片信息中没有体现,故A、C、D三项错误。

  5.1957年陈云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或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当然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要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平衡稳定的经济建设方针

  B.直接导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严重损害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D.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答案 A

  解析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是“左”倾思想影响下的产物,故B项错误;陈云的主张符合经济建设的规律,故C项错误;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可见其主张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故D项错误。

  6.“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

  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发起了“大跃进”运动 D.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解析 土地改革不是“组织”,而是“分散”,A项错误。“大跃进”在农业上主要体现为盲目提高速度追求高指标,C项错误。“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也不是组织起来,D项错误。

  7.下图是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图样。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此资料可以证明南优二号技术推广的成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B.此资料可以佐证当时农业生产受“左”倾思想影响的史实

  C.此资料报道的早稻产量过高,是虚假的,因此不具有史料价值

  D.作为一手史料,可以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1958年以及图示,主要是因为“大跃进”运动的“左”倾错误。

  8.下面老照片拍摄于20世纪80年代初,石狮的服装市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户。这幅照片能够说明当时石狮地区(  )

  A.计划退场,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B.政策宽松,激发市场活力

  C.先行先试,推进国企改革

  D.大胆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商品经济,但计划经济仍然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中石狮服装市场的“批零兼营”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策宽松,市场焕发活力的现象,故B项正确;石狮的服装市场属于个体商铺,与国企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特区,故D项错误。

  9.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段话中所说的是我国两个时期农村变革的情况,后者与前者的不同点是(  )

  A.建立了新的土地所有制

  B.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C.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答案 B

  解析 邓小平所领导的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故A项错误;邓小平的变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邓小平的改革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邓小平的农村改革实行包产到户,实际上不适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尽管适应了当时落后的中国社会实际,故D项错误。

  10.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9》统计,1991年与1980年相比,国有(营)经济比例由75.97%下降到56.16%,城乡个体经济比例由0.02%上升到4.83%,其他经济比例由0.47%上升到6.01%,集体经济由23.54%上升到33.0%。导致这些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对外开放的深入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农村的经济政策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答案 A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本质,数据变化表明我国经济已经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故A项正确。

  11.下表是1978、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

  控股工业 集体

  工业 城乡个

  体工业 其他经济

  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答案 D

  解析 由表名可知表格反映的是1978年、199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变化,而数据反映的趋势是国有经济的工业生产总值所占比例减小,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比重上升。依据教材知识可知,1978年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A、B、C、D项都是变化产生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只有D项符合。

  12.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沿江”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90年代,做出开放、开发浦东的战略决策,故A项正确;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在1985年,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故C、D项错误;丝绸之路不在沿海地区,故B项错误。

12
纠错评论责编:xiejinyan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