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历史辅导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_第4页

中华考试网  2012-08-30  【

  ⑵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

  原因: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更加激烈;世界领土瓜分殆尽,列强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对中国展开激烈的瓜分;侵华国家树木增多,实力有别,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竞争。如:三国干涉还辽、日俄战争、日本出兵山东、华盛顿会议后英美压制日本、抗战中美日矛盾激化与美国援华。

  影响:外国资本主义始终不能灭亡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列强间的矛盾有利于中国收回一些权利,如辽东半岛、山东主权、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列强各自扶植代理人,造成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

  6、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7—18世纪殖民主义者的政策一种是偏重于把殖民地作为自己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英荷),一种是以抢劫掠夺殖民地财富为主(封建国家的西葡)。到19世纪,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商品输出成为主要手段。到19世纪末,随着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成为其经济侵略的主要手段。此外,列强联合侵略,企图从政治上瓜分中国。但列强间的矛盾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迫使其对华政策由政治瓜分转变为“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对华进行殖民统治。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企图独占中国。二战后,美国由于自身因素(二战刚结束、美国人民反战运动)、国家形势(战后美国重心在欧洲、苏联及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中国的形势(抗战结束中国人民渴望和平、中共领导的人民武装的伟大力量)采取扶蒋反共的政策

  7、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及其影响

  近代以来,列强对华从政治上加强控制,经济上大肆掠夺,文化上逐步渗透,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列强对华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华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①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②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③控制中国海关;④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⑤破坏外贸自主权;⑥干涉中国内政,以华治华。

  列强对华以经济侵略为主,政治、文化侵略是为经济侵略服务的。近代前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以甲午战争为界:前一个时期以商品输出为主;后一个时期以资本输出为主。近代后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急剧增长,并向中国倾销商品,1932年出现中国外贸史上入超的最高记录;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沦陷区疯狂掠夺;解放战争期间,美国商品在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局面。

  列强对华的文化侵略主要通过教会、学校、报刊书籍等途径,传教布道、兴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渗透,还包括强制性地进行文化移植、推行奴化教育、传播“中国人中西来论”等谬论,等等。文化侵略具有隐蔽性强、影响深远的特点,其主要目的是丑化淡化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思想,配合政治、经济和军事侵略,以巩固和扩大在华既得利益。

  列强侵华的最主要影响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他的影响都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也是通过它起作用的。

  ⑴中国的主权被破坏殆尽,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

  ⑵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是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地根源。

  ⑶列强在进行侵略的同时,也把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经济侵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反战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但相对于其主管动机造成的消极作用,客观积极作用处于从属和次要地位。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国家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8、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及其启示

  近代中国的社会巨变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其消极作用代表中国的沉沦,积极作用代表中国的崛起。

  巨变:⑴在社会性质上,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板封建社会,又从中摆脱出来,成为完全行使主权、独立自主的国家。

  ⑵在社会矛盾上,从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与封建主义(地主阶级、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北洋军阀和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农民阶级、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其中前者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各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⑶在革命性质和任务上,中国革命从旧式农民起义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反侵略

  反封建的双重人物。

  ⑷在阶级结构上,从原来单一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结构变为多个阶级并存的复合结构,阶级关系更加复杂。

  ⑸在经济结构上,从原来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发展为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并存的局面,形成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⑹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从原来独立自主的东方大国沦落为屡战屡败、任人宰割的弱国。

  ⑺外交和国防观念逐步更新:外交上从原来的闭关自守逐步走向世界,由夷夏之防逐步转变为中外平等交往;国防观念由重陆轻海逐步转变为海陆并举。

  ⑻思想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自大观念转变为向西方学习,承认西方科学技术的先进性;由单纯学习西方的生产技术到全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变。

  ⑼政治制度发生巨变:由原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到资产阶级共和国,由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专政到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人民民主专政。

  启示:⑴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它警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闭关必然落后。

  ⑵一部近代史是一部抗争史,它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不屈不挠、不畏强暴的民族,御侮自强、救亡图存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前进动力。

  ⑶一部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它昭示我们:反帝反封建必须同时进行,缺一不可;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大多数人民利益的无产阶级才能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这里历史性的巨变。

1234
纠错评论责编:dengt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