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报考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高考 >> 复习辅导 >> 历史辅导 >>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

高三历史重要知识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_第3页

中华考试网  2012-08-30  【

  ⑵扩大期:1860年至1919年。这个时期中,除了英法美俄等国外,又有总数达20多个国家跻身于这个体系中。其中可分为两个小阶段:①19世纪60—90年代,中外关系相对平静,除了中法战争。这时期未出现影响全局的条约,但局部性条约层出不穷,如《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订条约》(《伊犁条约》)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中法新约》。②从甲午战争后进入第二个小阶段这一时期中日《马关条约》是一个空前屈辱的条约。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5年5月9日袁世凯为了称帝接受了日本提出了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⑶修订期:1919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时期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基础开始动摇,列强被迫修订这个体系的若干内容,开始部分放弃在华的条约特权。二是这个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体系虽然发生了动摇,却没有被摧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受不平等条约体系舒服压迫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该体系在20世纪30—40年代两度得到极强。一是伴随着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而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同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政府、汪伪政府等)签订了一系列旨在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条约。“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也同日本签订一系列妥协投降的条约,如《何梅协定》、《淞沪停战协定》等。二是1946年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空前出卖国家主权。但这不能改变该体系缩小之至结束的命运,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共同纲领》规定对以往条约将视其内容加以承认、废除、修改、重定,从而宣告旧体系的结束,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新条约时代的开始。

  认识:

  ⑴这些条约大多是外来资本主义国家强迫清政府或当时的反动政府所签的,都是屈辱性的条约;有些是当时的反动政府处于政治上的需要,对列强进行妥协或勾结的结果。

  ⑵这些条约对中国的危害是巨大的。

  ⑶这些条约的掠夺性和奴役性的条款,导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

 4、列强侵华势力的消长与各自特点

  英法俄德美日等是近代侵略中国的六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

  ⑴具体表现在:

  ①19世纪中晚期,英法俄三国,特别是英国侵华势力最大,是侵华的急先锋;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日三国特别是美国侵华势力急剧增大,并提出独立的侵华政策“门户开放”政策,不再追随西方列强;③一战后至40年代,美日两国成为争夺中国的两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是侵华的主要国家。

  ⑵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列强侵华势力此消彼长的原因:

  ①19世纪中晚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工业垄断地位,综合国力最强,在侵华过程中占绝对优势。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美德日发展迅速,英法实力下降,这一时期,美国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有了独立的侵华政策,德日也积极争夺中国。③一战后至40年代,英法实力空前下降,德国遭到严重削弱,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美日成为最主要德竞争对手。

  ④二战后至50年代初,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的国家,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在侵华问题上,各国惟美国马首是瞻。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扼杀新中国的企图遭到破产。

  ⑶各国侵华特点:

  ①英国:始终把获取各种“通商”特权作为侵华的首要目标。19世纪中后期和20世纪初英国对华贸易始终名列榜首,但20世纪30年代后地位下降。

  ②美国:19世纪中叶作为英国的伙伴,以片面最惠国待遇来掠夺中国;随着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第一位后,从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开始奉行独立的对华政策,以“利益均沾,机会均等”为旗帜、凭借经济实力并占领全中国的市场。但抗战后美国独霸中国,中国门户对其一国开放。

  ③法国:披着天主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成为法国侵华的重要特征,但法国也直接对华侵略,19世纪中后期在侵华规模上,法国仅次于英国,但一战后逐渐下降。

  ④沙俄:穷凶极恶的领土扩装是其侵华的主要特征。1917年十月革命,俄国退出侵华行列。

  ⑤德国:19世纪末对华扩张要求更为迫切,强租胶州湾;任八国联军总司令。但后来参战和一战失败使其退出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法西斯德国与推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了异乎寻常的关系。1938年因联合日本的需要而承认伪满洲国,中德关系中止。

  ⑥日本:中日政府正是接触始于1870年,但日本后来居上,很快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一战期间,呈现独霸趋势。20世纪30年代,侵华步伐超过其他国家,成为中国的最主要敌人。日本侵华的另一个特点是割占领土外还有变相占领和间接统治的方式,除了武装侵略、建立租界、划分势力范围外,还采用扶植汉奸、建立傀儡政权以及强化和扩张铁路附属地等方法。1945年随着抗战胜利,日本侵略势力被赶出中国。

  5、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相互关系及其原因和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列强侵华过程中,既勾结又争夺,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以各自的利益为转移,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厉害关系。

  ⑴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

  原因:一是打开中国大门,占领中国市场是这一时期列强地共同目的;二是中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任何一个列强斗不能独吞中国。如两次鸦片战争、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分享权益。

  影响:使中国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痛苦和灾难,加快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

1234
纠错评论责编:dengt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