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医学类 >> 人际关系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人际关系心理学》章节练习题:第三章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3月27日]  【

  五、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功能:

  (1)顺应功能。社会态度能促使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人能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2)认识功能。一般人容易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与自己的人际关系。

  (3)防御功能。态度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能促使个体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

  (4)调节功能。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并作为个性的一部分而存在,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调节着与他人的交往。

  2、简述学习理论关于态度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等首先把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他们认为态度是有条件反射塑造的。具体地说:

  (1)多次环境刺激引起情绪反应。

  (2)由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持续下去,对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

  (3)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他人的行为。

  (4)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于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

  3、简述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1)个体的需要。态度是在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2)个体的经验。态度是在社会生活经验逐步积累中形成的,直接经验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源泉。

  (3)交往的对象、性质。态度在与交往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的。交往的性质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4)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活动倾向和态度倾向。

  4、简述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

  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个体而言,可以把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看成是个体社会变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两步来实现的:

  (1)内化。人们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而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内在尺度,用这个标准来指导我们 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尽量与社会保持一致,与大多数人形成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内化多属态度的认知部分,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部心理基础。

  (2)同化。在交往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意见、观点、行为作为参照系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化多属于态度的情感成分,它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直接推动力。

  5、简述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

  (2)这个理论认为,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度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失调程度=(不一致的认知数×重要性)/(协调的认知数×重要性)

  (3)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个体一般采取自我辩护的过程以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具体方法是:改变认知。

  (4)当人们面临多种可能选择时,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情况。要减少这种不协调,可以采取重新评价选择对象的方法。(如减少未中选对象的吸引力,增加中选对象的吸引力,于是可以得到一种心理平衡。)

  六、论述题

  1、论述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因素。

  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它是个人同别人、个人与群体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1)人际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社会所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有影响作用,这种影响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3)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建立了新的态度,是因为他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一个新群体与新组织。

  2、结合实际,论述态度转变可以采取哪些方法?(须结合生活实际加以论述)

  (1)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2)登门拜访。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要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3)团体规定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一方面是因为个体有一种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具有有依赖性、自卑自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群体的纪律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4)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5)沟通信息法。这里的沟通信息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3、论述态度转变中的沟通要素。

  (1)沟通者。 沟通者因素对态度转变的影响涉及可信性(包括权威性和动机)、睡眠者效应(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变化)、类似性(信息由一个与听众相似的人来传递)。

  一般来说,如果沟通者具备这样一些特征,例如它说得在行(是一位专家或权威),说得中肯(没有别有用心的动机),说得动听,或是一位听众喜欢的人,都会增加改变态度的效果。

  (2)沟通内容 A.利用情感:可能利用好感或恶感来改变态度。

  B.组织沟通:理解材料、论证、呈现材料的顺序、引出结论的不同方式可以引起不同的态度改变。

  (3)沟通对象。

  A.与听众的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因素的影响:沟通者与听众的观点在中等程度的差距上可以产生最大的态度改变,但这一点也随可信性的增高而增大。

  B、让听众承诺:公开讲述过的态度与私下保留的态度更不容易改变,登门槛技术可以促进态度改变,通过参照群体来承诺能促使态度改变。

  C、个性因素:具有“可说服性”、自尊较弱的人的态度较容易改变,个性和社会情景是相互作用的。

首页 1 2 3 4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