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农学类 >> 农业经济与管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农业经济与管理》重点习题及答案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2月22日]  【
 四、简答题

题干

答案

农业的经济学特征是什么?

(1)农业的经济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 。

(2)农业的自然再生产是农业的物质再生产过程,如小麦从种到收的过程 。     

(3)经济再生产是农业经营的投入-产出过程,即投入-生产-销售-回收的过程。

什么叫市场带动型组织模式?

答:专业市场+农户

  以市场或专业交易中心为依托,拓宽商品流通渠道,带动区域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产业优势。例如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

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答:

(1)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是影响农村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影响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

(2)资源条件(资源条件是形成农村产业结构的基础)。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文化与技术资源。

(3)居民消费和市场需求(消费和市场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影响到居民消费结构的调整,从而影响到市场的需求结构的改变。

(4)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策动力)。 国际贸易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

(5)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调节和促进作用)。主要是国家的经济制度、经济政策、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等。

(6)需要说明的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以上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仍然是第一因素或决定的因素,或者说是根本因素。

农业宏观调控的三个转变是什么

第一是由只注重调控生产向注重调控生产、流通并重相结合;第二是由只注重数量向注重调控数量、质量并重转变;第三是由只注重调控速度向注重调控速度、效益并重转变。

土地级差收入是什么?

答:

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和肥力的存在,土地条件的好坏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是:产量的高低、距市场和城市的远近、交通的便利状况、历史文化自然风景状况等。条件优越的土地,就会形成一定的差额收入,即级差收入。认识级差收入的目的是,提醒土地的经营者,在选择经营地点的时候,必须考虑立地条件和空间位置。

什么叫导产业带动型组织模式?

答:主导产业+农户

  主要是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形成某一地方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简要说明托达罗的城乡人口迁移学说。

答:

托达罗认为,城乡间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是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经济原因。所谓预期收入是预期收入水平与就业概率的乘积。城市的预期收入大于农村预期收入,劳动力将走向城市。

什么叫经营一体化?

 答: 农业产业的几个链条连成一体,顺序按照“产、加、销”的再生产经营过程,合理的开展经济活动。其中的纽带就是合同或契约。生产的连续,带来了农产品的增值、农民的增收、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村的现代化。

20世纪70年末和80年代初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答:

(1)信息约束。需求信息约束;农产品供应信息的约束;政府统计信息约束。(2)激励缺陷。农业劳动监督困难;农民利益不直接;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农民失去了经营自主权;“平均主义和大锅饭”使得激励机制遗失殆尽。(3)政府管理改革滞后。(4)有独特见解。

合理的农村产业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1)资源利用充分、合理。 主要指对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利用充分、合理。
    (2) 农村产业之间,利益互补、协调发展。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系统。
    (3)三大效益全面实现。 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有利于提高生态效益。任何单方面的追求,都不会有好的结果,甚至会形成恶性循环的结果,全面破坏农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农村产业经济是整个国家经济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有着“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首先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然后才是非农产业的发展。 “城乡互动、城乡共进、城乡一体”既是原则又是结果。

什么是二元经济结构?

(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两类不同性质的部门构成。
(2)一个是用落后的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农业部门,在农村。

(3)另一个是采用现代的先进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的工业部门,在城市。
   (4)刘易斯把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称为“二元经济结构”,我们习惯上叫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农业经济政策主要指政府指导和影响农业经济活动的准则和措施。

(1)农村基本政策。土地承包政策、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粮食政策。

(2)农业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总量和结构调整的变化调控农业运行的方法和策略。内容有:农业财政支出;农业税收政策。农业财政在农业调控中的运用主要是:加大农业财政支出力度;大力扶持农用工业、农业科研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改革农业税收管理办法。

(3)农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全国货币流通量,使信贷和利率符合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一种经济政策。如:农业信贷总量的控制;调控信贷结构(信贷投向和布局)等。

(4)农业产业政策。国家从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使农业产业合理化、现代化,对其活动进行干预和引导,以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系列准则和措施的总称。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等。

(5)农业投资政策。《农业法》规定,我国财政用于农业支出资金的增长幅度要超过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农业投资方向主要是,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是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工程;农业生态建设;农业科学研究等。

(6)农业价格政策。目前国家对于农产品价格主要是由市场调节,国家在价格波动出现问题时才采取干预措施,主要是利用国家储备和进出口等手段调节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

农业经营集约化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土地集约,资金集约,技术集约,劳动集约等,通过农业产业的产业链,连接起来,运作起来,集约起来。

什么是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答:

(1)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是国民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2)是国家管理农业的权限划分、组织形式、机构设置、调节机制、监督方法等整个体系的制度化。

(3)其实质是合理组织生产力和正确维护和调节生产关系。

(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管理体制的主要功能是:制定政策(主要是生产关系结构的确定和产业政策的确定)、监督检测、引导服务等。

(5)微观的管理体制主要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经营体制”等。

什么是土地资源?

答:

(1)经济学的观点。土地,在经济学上指的是地球上的陆地、水面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切自然环境条件。土地是一个立体概念,是由土壤、气候、地貌、植被、水文、沙石等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2)社会学的观点。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土地是人们生息、发展和生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3)生物学的观点。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土地是实现物质和能量转化的重要来源,是动植物的立地条件和繁殖的自然基础。

衡量流动资金利用效果的指标是什么?

(1)流动资金周转率。反映出农业流动资金的周转速度,一般用流动资金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一年)周转次数或周转一次所用的时间来表示。(2)流动资金产值资金率(流动资金占用系数)。指的是每百元销售收入(或产值)需占用多少流动资金,表明了流动资金和销售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3)流动资金利润率。这是一个反映流动资金使用效益的指标。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有哪些?

答: 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有两种机制:一种是松散机制,或说是市场机制,按照市场交换原则进行交易,与一般市场买卖关系相类似;另一种是紧密机制,一体化关系机制。龙头企业或单位按照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户提供低偿和无偿服务。农业产业一体化组织内部,按照内部合同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农户还可以从龙头企业那里得到一定的利润返还。

农业劳动力资源的特性是什么?

(1) 群体大,再生性强。(1.5分)
   目前农业人口有8亿,农业劳动力有3亿多,每年仍在增加800万。(0.5分)
(2) 流动性强,不稳定。(1.5分)
   半农或半非农者越来越多,兼业者越来越多。。(0.5分)
(3) 两重性。(1.5分)

既是劳动者、又是消费者。(0.5分)

什么是农业经济核算?

答:

农业经济核算是对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经营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对比、考核等一系列经济管理方法的总称。经济核算的目的是找出增产和节约的途径和措施。经济核算是由节约劳动时间的规律决定的。经济核算的社会效果主要是实现税收、为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维护财经纪律等。

什么叫中介组织协调型组织模式?

答:“农产联”+企业+农户

  以中介组织为依托,在某一产品再生产过程的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上,实行跨地区联合经营。目前主要是“行业协会”。如“山东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席会议”“(农产联)。中介组织协调型的产业化形式是一种比较松散的组织形式。

农业有哪些经营方式?

答:

农业的经营方式有:集体统一经营、承包经营、双层经营、股份制经营、租赁经营、个体经营、雇工经营等。

什么是成果核算

经营成果的核算,主要是对产品的数量、质量、利润和利润的分配进行系统的记录、计算,目的是总结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1) 正面影响:有利于进一步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快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1分);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当权益,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 负面影响(近期):可能引发农产品价格的波动,增加稳定农产品市场的难度;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影响农民增收;由于粮食进口,可能增加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