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语文教学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4章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6月2日]  【

自学考试《语文教学论》课后习题及答案:第4章

  第四章

  1.语文课程内容

  是指语文学科关于听说读写的知识、技能、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等教学内容要素的总和,这些内容要素在以言语作品为载体的言语实践中得以整合。

  2.语文知识

  狭义上是指关于听说读写的事实、概念、原理、法则之类的陈述性知识,即一种“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

  3.语文能力

  是运用有关听说读写的概念、规则、原理执行某项任务的复杂的言语操作系统。

  4.为什么说语文课程内容具有文化的内涵

  就内涵来讲,语文课程内容具有浓郁的文化品格与文化特质,它是一种意义和价值体系。它蕴含了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1.听说读写的言语活动是语文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与呈现方式,它表现为汉语言世界里的文化呼吸运动。学生的听与读,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文化的输入过程,也就是讲民族的、传统的、他人的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言语主体在文化的反思中重组和改造了旧有的、他人的文化。

  2.说与写,是一种言语表达行为,从总体上看是一种文化的输出过程。即将自己的内在的精神展示给世界并试图改变他居于其中的世界。

  3.选文,既是课程内容的载体,也是言语活动的凭借,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选文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汲取文化的营养、建构精神世界的过程。

  从关注选文“写了什么”开始,直指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层面,从而让选文起到对学生精神陶冶与文化涵养的作用。同时,选文所呈现的民族智慧、文化观念、科学精神与思维方式等精神价值层面的东西所起到的对学生终身的文化影响。

  事实、原理、概念等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的内容要素之一。它们呈现出汉语文所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文化特征,汉语的所有特点都是它浓郁的人文性的体现。

  从语文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来看,学生是要感悟、体验和理解它内在的精神意蕴和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在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中进行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建构和文化精神的涵养,是语文课程的文化使命。

  5.试述语文课程内容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语文课程内容并不呈现为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与我们一起处于一种变动的关系之中,与我们交互作用,这体现出语文课程内容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预设是指在课程实施之前,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都会对“教什么”“学什么”作出相应的规定与建议,教师和学生也会有一个大体的计划或安排。语文课程的生成是指从国家课程方案等规定的课程内容到学生最终获得的课程内容,并不是始终统一的。尽管有方向上的一致性,但总体而言是变化的,处于不断生成的过程之中。

  语文教学既然是有目的、有计划、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步骤展开活动的过程,因此,它是可预期的、可设计的、可控制的;语文教学过程又是一个由多元因素构成的多向互动的动态过程,因此,它又具有生成性。

  6.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内容的概念

  1.从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观点来理解语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不应该割裂开来的,它们本身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都是对“教”与“学”的建议或生成。

  2.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来理解语文课程内容

  作为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与很强的实践性特征的语文,应当通过言语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行获得、积累和运用语文知识,锻炼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丰富和充实自己的人生体验。

  3.从不同的层面来把握语文课程内容

  ①是国家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规定或建议的课程内容

  ②是教科书在特定的编排中所呈现出来的课程内容

  ③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理解的课程内容

  ④是学生通过对有关课程资源的接触与开发所理解的课程内容

  ⑤是师生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所生成和实现的课程内容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