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浙江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7浙江温州中考语文冲刺模拟卷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7年5月5日 ]

  一、语文知识积累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温州是一座历史yōu  久的城市,是一座充满mèi  力的城市。温州人以自己的ruì  智在这片厚实的土地上繁yǎn  、生息,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也谱写了现代化的创业篇章。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闻名遐迩。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2)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3)子曰:“  ,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景抒情,流露出对家国的眷恋,对前途悲观失落的句子是:   ?  。

  (6)《孟子》中的“  ,  ,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7)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 “  ,  ”这样兵火断家信的悲剧重演。(填写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楚人怜之

  (3)欲信大义于天下   (4)暮而果大亡其财  。

  4.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 元方入门不顾

  B.开卷有益 /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C.名不虚传 / 名之者谁

  D.狐假虎威 /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名著阅读。

  根据阅读印象,指出下列句中A、B所指的相应人物。

  ①A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②“我早晚要收拾你!”B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①A是  ;②B是  。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诉我们“苦难是最好的磨练”。请用《童年》中的阿廖沙和《草房子》中的杜小康两个人物的经历印证这个道理的。

  二、现代文阅读

  7.议论文阅读

  换个角度看问题

  ①一家儿童玩具店购进许多新奇玩具,把它们很讲究地摆放在柜台里。出乎意料的是,儿童们来到商店却全然不顾,选择去附近其他玩具店买。后来老板发现了问题:原来,大人容易看到的地方,对于小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死角。于是,店老板一面用膝盖在地板上行走、观测,一面按照小孩子的视线高度,把玩具重新摆放一遍。而后,这家儿童玩具店的生意便空前兴隆起来。

  ②由此可见,观察事物的角度,确实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是这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诗);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语)。

  ③只有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多向思考,才有可能获得全面、正确的认识。可是,在日常实践中,我们却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坚持直线式思维,考虑问题往往局限在一个点、一条线、一个面上,一条道跑到黑,钻牛角尖,闯死胡同,而不愿多想几种可能性,多开辟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比如,以前发生过的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而毁林开荒、拦海造田的失误,就同这种直线式思维有关系。有些同志坚持习惯性 思维,头脑僵化,习惯于用过去的教条解释现实,在已知的旧路上徘徊。比如,一谈到防治害虫,人们便习惯地想到种类繁多、浓度不断加大的化学农药。实际上,如果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就会发现治虫是可以不用农药的。有些植物本身具有毒杀作用,而且为某些害虫所爱吃;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花含有发挥油、生物碱等化学物质,害虫对它们避而远之。如果我们在农作物区选择适当的农业生态体系,利用某些植物的毒杀、忌避作用,不施农药,同样可以防治害虫。

  ④作战有正攻、反攻和绕到敌人后面或侧面进攻的迂回战术;思维科学中也有反向思考、侧面思考、多向思考等形式。在中国古代,孙膑以减灶擒庞涓,而虞诩却以增灶破羌兵,因时因地制宜,变换战略战术,这是克敌制胜之道。思维活动也是如此,一个方向受阻了,不妨换个角度作逆向思考。《丝路花雨》中英娘反弹琵琶的舞姿,日常生活中“推推不成拉拉看”的俗语,对我们进行多种形式的思考,都有直接的启示。

  ⑤从相反的事物有同一性、既对立又统一这个前提出发,明确思维的多向性,这是开阔思路,克服直线式、习惯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开头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请指出本文使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举出例句,并分析其作用。

  (4)本文与九年级上册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都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试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8.文学类作品阅读

  风雨中的菊花

  午后的天灰蒙蒙的,没有风。乌云压的很底,似乎就要下雨。

  离开车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多尔先生便在车站前的广场上漫步,借以打发时间。

首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