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物理 >> 物理模拟题 >> 广东物理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年广东中考物理专题训练试题12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17日 ]
6.物理课上,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先让学生观察盛有干冰(固态CO2)的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的现象,接着学生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霜是凝固现象 B. 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C. 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D. 白雾是水蒸气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根据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等的概念,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可逐一做出判断.

  解答: 解:A、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容器壁发生凝华形成的,不是凝固,故A错误;

  BC、由题意可知,“气泡”内主要是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气体,不是水蒸气,故B错误、C正确;

  D、水面上方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了解各个物态变化的概念,并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与辨别,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试管使水沸腾,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C. 小叶轮的转动说明永动机是可以实现的

  D. 小叶轮转动,水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能量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 热和能.

  分析: (1)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3)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答题;

  (4)给试管中的水加热,燃料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水的内能,高温的水蒸气推动叶轮转动,说明内能转化成了叶轮的动能.

  解答: 解:

  A、玻璃管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加热使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故B错误;

  C、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C错误;

  D、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这种内能传递给水,水沸腾汽化为水蒸气,高温的水蒸气可以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自身的温度会降低,内能会减少,转化成了叶轮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改变内能的方式、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的转化,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8.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2)物质由气态放热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固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 解:

  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骤然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是雾凇,属于凝华现象.

  A、山间的“云海”,“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瓜叶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C、花草上的“露珠”,“露”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江河的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9.祖国的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的描述属于液化的是(  )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C错误;

  D、冰雕变小,是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变成了水蒸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0.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考点: 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人眼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解答: 解: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是碗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所以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D.

  点评: 本题需要注意无论“冷气”和“热气”都是人眼看见的,成分就是小水珠,不是水蒸气.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