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6年中医助理医师《中药学》考点透析:第六章_第2页

   2016-09-08 10:10:31   【

  防风

  【药性】:辛、甘,微温。

  【功用】:风解表、祛风止痒、胜湿止痛、风止痉。

  1.风解表,用治:外感表证。

  (1)风寒表证:荆防败毒散;

  (2)外感风湿:羌活胜湿汤;

  (3)风热表证:配伍薄荷、蝉蜕、连翘等;

  (4)风热壅盛,表里俱实:防风通圣散;

  (5)卫气不足,肌表不固,而感冒者:玉屏风散;

  2.祛风止痒,用治:风疹瘙痒。可治疗多种皮肤病,尤以风邪所致之瘾疹瘙痒较常用。

  (1)风寒者,配伍发散风寒药麻黄等;

  (2)风热者,配伍疏散风热的薄荷等;

  (3)湿热者,配伍清热除湿的土茯苓;

  (4)血虚风燥者,配伍养血的当归等;

  (5)兼里实热结者,配伍泻下通便、清热泻火药:防风通圣散。

  3.胜湿止痛,用治:风湿痹痛。

  (1)风寒湿痹:蠲痹汤

  (2)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成热痹:配伍薏苡仁、地龙、乌梢蛇等药。

  4.风止痉,用治:破伤风证。

  风毒内侵,引动内风而致的破伤风证:玉真散。

  5.疏肝理脾(+升清燥湿之性),用治:

  (1)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的泄泻:升阳益胃汤;

  (2)土虚木乘,肝郁侮脾,肝脾不和,腹泻而痛:痛泻要方;

  【用法用量】: 煎服,5~10g。

  【使用注意】:本品药性偏温,阴血亏虚、热病动风者不宜使用。

  羌活

  【药性】:辛、苦,温。

  【功用】:发散风寒、胜湿止痛、风寒、风湿所致的头风痛

  1.发散风寒,用治: 风寒表证。

  (1)外感风寒夹湿,尤为适宜:九味羌活汤;

  (2)风湿在表,一身尽痛者:羌活胜湿汤;

  2.胜湿止痛,用治:风寒湿痹。

  (1)善入足太阳膀胱经,以除头项肩背之痛见长,故上半身风寒湿痹、肩背肢节疼痛者尤为多用:蠲痹汤

  (2)风寒、风湿所致的头风痛:羌活芎藁汤;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香温燥之性较烈,故阴血亏虚者慎用。用量过多,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不宜服。

  藁本

  【药性】:辛,温。

  【功用】:风散寒、胜湿止痛。

  1.风散寒,用治:风寒表证,巅顶疼痛。

  太阳风寒,循经上犯,见头痛、巅顶痛甚者:

  与羌活、苍术、川芎等祛风湿、止痛药同用;

  2.胜湿止痛,用治:风寒湿痹。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羌活胜湿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香燥,凡阴血亏虚、肝阳上亢、火热内盛之头痛者忌服。

  白芷

  【药性】辛,温。

  【功用】:风散寒、止痛、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风散寒,用治:风寒表证。

  (1)以止痛、通鼻窍见长;

  (2)外感风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九味羌活汤

  2.止痛,用治:多种疼痛证。

  (1)长于止痛,且善入足阳明胃经,故阳明经头额痛以及牙龈肿痛尤为多用。

  (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等症:

  外感风寒者:单用即都梁丸或川芎茶调散;

  外感风热者:配伍疏散风热的薄荷等。

  (3)风冷牙痛:配伍祛风止痛药,一捻金散;

  (4)风热牙痛,配伍散风清热的石膏等药。

  (5)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者:配伍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的苍术、草乌、川芎等药。

  3.通窍止痛,用治:鼻渊。

  宣利肺气,升阳明清气,治鼻渊,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

  4.燥湿止带,用治:带下证。

  本品善除阳明经湿邪而燥湿止带。

  (1)寒湿下注,白带过多者:配伍温阳散寒、健脾除湿药白术、山药同用;

  (2)湿热下注,带下黄赤者:配伍清热利湿、燥湿药车前子、黄柏等同用

  5.消肿排脓,用治:疮痈肿毒。

  (1)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仙方活命饮

  (2)脓成难溃者:托里消毒散、托里透脓散,

  6.祛风止痒,用治:皮肤风湿瘙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阴虚血热者忌服。

  细辛

  【药性】:辛,温。有小毒。

  【功用】:风解表、散寒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1.风解表,用治:风寒表证及阳虚外感证。

  (1)外感风寒,头身疼痛较甚:九味羌活汤;(+止痛)

  (2)风寒表证而见鼻塞流涕者:配伍白芷、苍耳子等药(+通鼻窍)。

  (3)阳虚外感,恶寒无汗、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既入肺经,又入肾经)

  2.散寒止痛,用治:头痛,牙痛,风湿痹痛。

  3.通鼻窍,用治:鼻渊。

  常用治鼻渊以及鼻科疾病之鼻塞、流涕、头痛者,为治鼻渊之良药。

  4.温肺化饮,用治:

  肺寒咳喘(风寒咳喘证或寒饮咳喘证)

  ◆外感风寒,水饮内停:小青龙汤;

  ◆寒痰停饮射肺:苓甘五味姜辛汤.

  【用法用量】: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使用注意】: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苍耳子

  【药性】:辛、苦,温。有毒。

  【功用】祛风解表、除湿止、痛风杀虫止痒。

  1.祛风解表,用治:风寒表证。

  (1)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善通鼻窍,一般风寒感冒少用;

  (2)多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明显者。

  2.除湿止痛,用治:风湿痹痛。

  3.风杀虫止痒,用治:风疹瘙痒,也可用治疥癣麻风。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辛夷

  【药性】:辛,温。

  【功用】: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1.发散风寒,用治:风寒表证。

  其发汗解表之力甚弱,善宣通鼻窍,故一般风寒感冒临床较少使用,而多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明显者。

  2.宣通鼻窍,用治:鼻渊。鼻渊头痛、鼻塞流涕之要药。

  【用法用量】:煎服,3~10g;本品有毛,易刺激咽喉,入汤剂宜用纱布包煎。

  【使用注意】:鼻病因于阴虚火旺者忌服。

12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班次报名
    ¥20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精品套餐报名
    ¥6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单科基础强化班招生
    ¥50.00
  • 2016年环球网校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辅导班报名
    ¥20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