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幼儿 >> 保教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16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试题5

2016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试题5_第2页

来源:考试网  [ 2016年01月30日 ]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等审美方式,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学前儿童美育的任务有:第一,教给儿童关于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培养儿童对艺术的兴趣;第二,初步发展儿童对周围生活、大自然等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1)根据美育的要求,设计的活动名称为:“植树节”主题活动。

  (2)活动目标: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儿童的实际植树活动,加深儿童对常见树的认识;②教师与儿童一起植树,并鼓励同伴间的相互合作;③激发儿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④让儿童明确3月12日是植树节,激发他们对节日的热情。

  (3)活动准备:①搜集有关树木(以春天的景色为宜)的图片和一些出现环境危机的图片(如沙尘暴),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②准备好植树的工具、小树苗,在园内开辟种植角;③准备好小牌子。

  (4)设计思路:儿童有着自然的天性。他们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从小对儿童进行环教育,是现代儿童教育的新要求。活动设计是由发展儿童对树木的认识开始,通过活动的进展,让儿童逐步达到对自然、人类以及环境与人的关系的认识。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儿童的表现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5)活动前教学过程:①观看春天的树木图片;②告诉儿童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③向观看“风沙的危害”多媒体课件,让儿童通过听讲解,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④积极引导幼儿重点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最终要让儿童达成树木能阻挡风沙的共识。

  (6)进行种树活动:①教师要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儿童知道植树的益处多,激发他植树的兴趣;②带领儿童去园内的种植角;③活动开始前,教师先以启发式提问的形式让儿童说说如何种树;④教师做分解示范;⑤幼儿开始种植,教师提醒他们注意安全;⑥填好小牌子,分树到人管理和照看。

  (7)活动评价:①教师对儿童此次活动的表现表示赞许;②让儿童自己说说活动的感受。

  2.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废旧材料瓶盖贴出自己喜欢的蝴蝶。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学会回收使用废旧材料。

  活动重点:

  让幼儿通过想象,创造出自己喜欢的蝴蝶,学会回收使用废旧材料。

  活动难点:

  通过本次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瓶盖(每人一组);双面胶、透明胶(每人一卷);皮筋(若干条)。

  (2)彩色卡纸(若干张)、彩笔。

  活动过程:

  (1)出示瓶盖范画,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范画,请小朋友说说画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所看到的。)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这幅小动物画是用瓶盖贴出来的,老师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废旧的瓶盖,我们用它也贴出一副漂亮的画。

  (2)教师示范贴蝴蝶的方法及步骤。

  贴瓶盖的方法:选自己喜欢的瓶盖在背面粘上双面胶,揭掉双面胶的表皮纸,然后贴在卡纸自己喜欢的位置上。

  第一步:贴蝴蝶的身子。

  要求:把皮筋拉成椭圆形,用透明胶固定在卡纸上。

  第二步:贴蝴蝶的翅膀。

  要求:翅膀两边各用大小不同的两个瓶盖,贴成对称形。

  第三步:贴蝴蝶的触角。

  要求:把两条皮筋分别剪断,一头打出一个结,然后固定在蝴蝶的头部。再用彩笔画上蝴蝶的眼睛,这样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贴成了。

  第四步:还可以用彩笔在蝴蝶的周围画上小花、小草等来丰富自己的作品。

  (3)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贴出自己喜欢的蝴蝶形状,也可以多贴几只,还可以贴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4)展示作品。

  ①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设计意图。

  ②带领幼儿参观、评价作品。

  活动效果分析:

  本次活动吸引幼儿注意的是纸上的画,不是用画笔画上去的,而是用废旧的瓶盖粘上去的。培养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

  3.【参考设计】

  活动名称:大班音乐游戏《元宵灯会》

  一、教学目标

  1、乐于参与游戏,体验“元宵灯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通过律动和打击乐器感应乐曲的拍子和重音。

  3、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欣赏各式各样花灯并创造性地运用肢体动作表现花灯的造型。

  二、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看过有关元宵灯会的录像、图片。

  2、打击乐器(大鼓、小鼓、吊镲、鼓棒)、呼啦圈、打棒、故事挂图等。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传统习俗。

  难点:感应乐曲的重音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宝宝和爸爸妈妈吃完元宵后,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元宵灯会。哇!好多灯笼啊!有龙灯、金鱼灯笼、火箭灯笼等,宝宝看得眼花缭乱。”

  (二)习俗活动:认识元宵节和花灯(观看VCD花灯造型)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灯笼呢?哦,原来是过元宵节啦!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它是整个春节节庆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家家户户都热闹庆祝。元宵节的夜晚,小朋友手提灯笼在外面游玩,全国各地也会组织各种活动……

  (三)肢体花灯造型

  你们今年元宵节看到花灯吗?你们在哪看到花灯呢?(万绿园)你们见过什么样的花灯?能与你的朋友一起做出花灯造型吗?

  1、老师敲鼓(可尝试放音乐),鼓励幼儿尝试随拍子的快慢以及各种步伐行进。

  2、幼儿听音律动,创编单人、双人或多人一组,变化各种花灯的造型。

  (1)单人游戏。

  幼儿听音走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多声变多种造型。

  (2)双人游戏。

  幼儿双人听音走另一种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3)多人游戏。

  幼儿多人组合听音变步伐,听吊镲一声变一种花灯造型,二声变两种造型。

  (四)感应拍子和重音

  1、欣赏中国民间音乐(元宵灯会)

  这么热闹的元宵灯会,还有一首好听音乐,我们一起听听《元宵灯会》。

  (1)肢体乐器(坐地)

  听音乐的拍子:拍腿(每次重音后换另一个地方感应拍子,拍头,肩,脸等)

  重音时拍地板。(口唱:准备好)

  (2)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这首乐曲有什么变化?

  (3)引导幼儿认识重音:和前面的音不一样,声音中敲得响的那个音,叫重音。

  (4)感应重音

  2、律动游戏:跳呼啦圈摆造型

  (1)老师示范游戏,并介绍规则。

  (2)分组拿圈。

  (3)听音乐,集体游戏。

  拍子:走步/全曲快步走

  重音:造型/跳入呼啦圈,肢体做大的造型。

  3、大型打击乐器

  (1)推出大鼓。

  (2)教师示范。

  (3)分组拿鼓棒

  (4)练习互敲鼓棒

  拍子:打棒互敲/持一对打棒,边走边以打棒互敲。

  重音:齐奏乐器/停止脚步,于散放的四种大型打击乐器(软垫、大盆或吊镲、大鼓等等)上齐奏。

  (5)配乐演奏

  4.【参考设计】

  秋天的水果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秋天的水果,知道其名称和主要特征。

  2.会用各种感官感知水果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里布置一个水果店,陈列柿子、石榴、苹果、生梨、橘子等水果。

  2.在自然角里放置盆栽的石榴和橘子。

  3.在活动区放置彩泥和果树图。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准备活动引起幼儿认识水果的兴趣。

  向幼儿提出带水果的要求时,不要限制品种,可以让幼儿多带几种,带来后引导幼儿相互介绍。

  2.通过探索活动提高幼儿运用感官的能力。

  (1)用水果店的方式陈列幼儿带来的水果,也可以让幼儿玩开水果店的游戏。

  (2)教师准备一些水果供幼儿摆弄、品尝。

  3.通过交流活动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愿望。

  (1)用卖水果的游戏方式让幼儿介绍各种水果的特征。

  (2)引导幼儿介绍交流了解水果不同特征的方式(如:用眼看、用鼻闻、用嘴尝、用手摸等)。

  (3)谈谈各种水果的产地。

  (4)让幼儿了解水果有益于健康,以及吃水果要注意卫生。

  4.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让幼儿用彩泥做各种水果并粘在果树图上,然后把幼儿做的果树陈列在活动室里。

  5.【设计案例】

  《小乌龟旅行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倾听的习惯,激发幼儿的想说、敢说、喜欢说的兴趣。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通过语言、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乌龟的外貌特征,了解乌龟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若干张,小乌龟图片,白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听一听。

  (1)自我介绍,出示礼物小乌龟,观察欣赏。

  (2)引出故事《小乌龟旅行记》,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

  2.说一说。

  (1)教师引出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讲述小乌龟去旅行的故事。

  (2)幼儿之间相互讨论、倾听、交流自己的想法。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背景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2)幼儿绘画,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乌龟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小乌龟听。

  (2)教师把幼儿的作品订在一起变成一本书,引导幼儿给书起名字,放入语言角,互相欣赏、交流。

  6.【设计案例】《我爱家乡》

  活动目的:

  使孩子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通过此活动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

  1.了解家乡名胜古迹及部分土特产。

  2.教育幼儿热爱家乡,要保护家乡名胜古迹,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通过家园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带幼儿在家乡旅游拍照,收集各种名胜古迹资料。

  2.环保资料:家乡环境遭遇破坏的图片、视频等。

  3.布置好“美丽的家乡”展厅。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组织教学。

  2.进入展厅,教师担任解说员。

  3.出示有关环保方面的照片,引导幼儿讨论。

  4.自由活动。

  5.在大部分幼儿参观讨论结束时组织幼儿创编儿歌。

  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自己美丽的家乡风貌用笔画下来,并组织幼儿进行“美丽的家乡”绘画展。

  小编推荐各地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间汇总  各地2016上半年教师资格证报名时间汇总 2016教师资格证报名网上支付常见问题

  联系电话:4000-525-585 课程咨询微信号:W712931601。快速联系通道

  2016年网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统考班套餐:中学、小学或幼儿的综合素质+教学知识与能力(精讲班+统考真题班+习题班),模拟题库系统+导师答疑+课堂练习+课件下载,赠送内部资料,PPT或WORD讲义+课件下载+手机移动听课.

  课程推荐指数:★★★★★

>>>>教师资格考试全科优惠套餐(两学考试) VIP 单科全程通用版 辅导特惠套餐<<<<

12
责编:chenzhu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