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模拟试题 >> 2017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代理实务》重点练习题(5)

2017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代理实务》重点练习题(5)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 2017年4月10日 ]  【

  11.土地使用权的出租设定登记申请人应缴纳的权属证明文件不包括:()。

  A 划拨土地使用权出租批准文件

  B土地使用权出租合同

  C有关部门认证的出租地块开发投资证明

  D申请人的身份证明

  标准答案:d

  12.物权变动必须遵循()原则。

  A.公示

  B.登记

  C.交付

  D.通告

  【答案】A

  【解析】物权变动(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必须遵循公示原则,即物权的变动必须通过法定的公示方式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公示方式根据不同的标的物可分为交付公示和登记公示两种。

  13.土地等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为()。

  A.交付

  B.登记

  C.协议

  D.协商

  【答案】B

  【解析】土地等不动产物权以登记公示,即将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有关情况,通过一定程序记载到国家法定登记机关的簿册上,土地物权的变动才发生效力。

  14.土地登记的根本目的是()。

  A.对抗第三人的凭证

  B.对权利的公示

  C.对土地管理的完善

  D.维护国有土地所有权

  【答案】B

  【解析】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是一项法律制度,它的根本目的是对权利的公示。

  15.世界多数国家的地籍资料的发展大体都经历了()的阶段。

  A.法律地籍——税收地籍——多用途地籍

  B.产权地籍——税收地籍——现代地籍

  C.法律地籍——产权地籍——现代地籍

  D.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答案】D

  【解析】世界多数国家的土地登记大体都经历了由最初的为政府税收服务,发展到产权保护,到现代可用于多种用途。为政府税收服务的土地登记对应的是税收地籍;以产权保护为目的的土地登记对应的是产权地籍,又称“法律地籍”;现代的多用途土地登记对应的是多用途多目的地籍,又称“现代地籍”。

  16.以共有土地使用权抵押的,申请人应提交的权属证明文件包括:()。

  A.其他共有人同意抵押证明

  B.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同意抵押证明

  C.董事会同意抵押证明

  D.处置时应交付的土地出让金数额

  标准答案:a

  17.集体农用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一般为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如为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则必须经村民会议()以上成员或者()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A.2/3、1/4

  B.1/2、2/3

  C.2/3、2/3

  D.1/2、1/3

  标准答案:c

  18.()是指土地权利变动当事人双方只要意思表示一致,订立了契约,就发生土地权利变动的法律后果,以契约为生效要件。

  A.权利意思主义制度

  B.采用形式主义立法

  C.权利变更意思主义

  D.采用意思主义立法

  【答案】D

  【解析】采用意思主义立法是指土地权利变动当事人双方只要意思表示一致,订立了契约,就发生土地权利变动的法律后果,以契约为生效要件。土地登记只是对抗第三人的要件,即未经登记的土地权利不得对抗第三人。

  19.()是指土地登记机关对土地登记申请不进行实质性审查,完全按照土地登记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予以审查,不过问土地权利是否真实等事项。

  A.非实质性审查

  B.普遍性形式审查主义

  C.形式审查主义

  D.通性审查制度

  【答案】c

  【解析】采取形式审查主义是契约登记制度的一个特点,即土地登记机构对土地登记申请不进行实质性审查,而只进行形式审查,完全按照土地登记申请人提交的文件资料予以审查,不过问土地权利是否真实等事项。

  20.下列各项不属于我国土地登记历史成就的是()。

  A.十二铜表法

  B.鱼鳞图册

  C.赋役黄册制度

  D.方田与首实

  【答案】A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其中第七表为土地权利法;方田与首实为宋代时所实行;鱼鳞图册和赋役黄册制度是我国明朝初期所实行的土地制度

12
纠错评论责编:sunshine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