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试题:原发性肝癌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试题:原发性肝癌_第3页

考试网   2019-01-07   【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发性肝癌常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如肝硬化患者短期内出现肝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血性腹腔积液应考虑并发原发性肝癌。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小结节性肝硬化:其特征是结节大小相仿,直径小于3mm,不超过1cm,纤维间隔较窄,均匀。酒精性肝硬化多见。

  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内直接扩散:癌细胞通过肝窦或窦旁间隙,直接扩散到肝内其他部位,转移癌灶呈卫星状分布,也可远离原发癌,此种方式转移最早,也最常见。此外,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如瘤栓脱落在肝内,则引起多发性转移灶;门静脉主干瘤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癌由于肿瘤本身血管丰富,再加上癌肿压迫大血管故可在肝区出现血管杂音,肝区摩擦音提示肿瘤侵及肝包膜。肝外转移时则有转移部位相应的体征。因此这个血管杂音不是因为门脉外癌栓产生的,这就是它的错误点。所以此题选C。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材:在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原发性肝癌诸多致病因素中最主要的病因。紧接着在描述肝硬化的时候并没有这样的描述。因此,本题最佳选项为B。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大体分型

  (一)巨块型,较多见,呈单独巨块或由多数结节融合而成的巨块,多呈圆形,直径在10厘米以上。质硬,呈膨胀性生长,癌块周围的肝组织常被挤压,形成假包膜,此型易液化、坏死及出血,故常出现肝破裂,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

  (二)结节型,最多见,有大小和数目不等的癌结节,结节多在肝右叶,与周围肝组织的分界不如巨块型清楚,常伴有肝硬化。当癌结节的直径或两个癌结节直径之和≤5厘米时称小肝癌。其特点为癌块体积小,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有包膜,切面呈分叶状结构。生长相对缓慢。

  (三)弥漫型,最少见,有米粒至黄豆大的癌结节散布全肝,肝脏肿大不显著,甚至反可缩小,患者往往因肝功能衰竭而死亡。故选D。

  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原发性肝癌发生肺转移的原因:

  一、肝癌多为血行播散,首先向周围的门静脉侵犯,出现肝内转移,并随门静脉向腔静脉转移而进入肺循环,形成肺部转移。

  (1)肺脏接受支气管A、肺A的双重供血。肝癌肺转移的X线分析肝癌肺转移的血行转移为最多,而血行转移又以多发癌灶为最多。

  (2)肺循环是低位系统,血液缓慢,癌细胞易于停滞;

  (3)肺为“大循环的第一过滤器”,是全身血液的必经之路;

  (4)肺血的凝固-纤溶活性较高,有利于肺癌细胞的停滞。

  二、肺在解剖上是富含血管的过滤槽,是初级过滤部位。

  从原发灶的静脉回流系统释放出进入血循环的癌细胞,首先到达这里的毛细血管床。播散的肿瘤细胞在此受到机械性滞留。与这种模式一样,随后肺内肿瘤的生长也按这种引流方式进行。以肺的解剖和组织特点决定了肺部易发生肝癌转移的倾向。

  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原发性肝癌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到主动脉旁、锁骨上、胰、脾等处淋巴结。

  原发性肝癌:

  (一)肝内转移肝癌最早在肝内转移,很容易侵犯门静脉及分支并形成瘤栓,脱落后在肝内引起多发性转移灶。如门静脉干支有瘤栓阻塞,可引起或加重原有门静脉高压。

  (二)肝外转移①血行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因肝静脉中瘤栓延至下腔静脉,经右心达肺动脉,在肺内形成转移灶。血行转移尚可引起胸、肾上腺、肾及骨等部位的转移。②淋巴转移,局部转移至肝门淋巴结最为常见,也可转移致胰、脾、主动脉旁及锁骨上淋巴结。③种植转移,少见,偶可种植在腹膜、横膈、胸腔等处。引起血性腹水、胸水。女性可在卵巢形成较大的癌块。

  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肝癌破裂出血,可行肝动脉结扎或动脉栓塞术,也可做射频或冷冻治疗,情况差者仅作填塞止血。条件允许,可行急诊肝叶切除术。

  1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癌的治疗目前仍首选手术切除,早期肝癌诊断确立,更宜积极采取手术切除之疗法。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疗效最好的为选项B。教材中的描述,动脉栓塞化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尤其是以右叶为主或多发病灶或手术后复发而不能手术切除者。D项适用于肿瘤≤5cm,病灶一般未超过3cm者。因肿瘤位于肝门部大血管附近、或全身状况差、或切除后复发而不能耐受手术者都可以选择该疗法。题中没有明确肿瘤的大小,而且选最好的,考虑应该选首选方法,所以考虑选B项合适。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脏B超不能较早发现肝脏微小病变,所以,本题不选A;甲胎蛋白的阳性可早于肝癌出现临床症状8~11个月,所以,确认原发性肝癌最早的指标是AFP。

  1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甲胎蛋白是检测肝癌的肿瘤标记。

  B.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2),也可作为肝癌的肿瘤标记物,但此题选的是最理想的肿瘤标记物。

  C.CA19-9是糖抗原的一种,增高多提示有胰腺炎、肝硬化、糖尿病、消化道肿瘤的可能。

  D.癌抗原125(CA125)主要用于辅助诊断恶性浆液性卵巢癌、卵巢上皮癌,同时也是疗效考核、判断有无复发的良好指标。增高:见于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胃癌等;非恶性肿瘤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卵巢囊肿等也增高;另外,良性和恶性胸水、腹水中可见癌抗原125增高,妊娠前3个月内也有癌抗原125增高的可能。

  E.CEA:大肠癌组织可产生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此种抗原称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估计是一个较好的肿瘤标志物,但其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1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甲胎蛋白(AFP)主要在胎儿肝中合成,分子量6.9万,在胎儿13周AFP占血浆蛋白总量的1/3。在妊娠30周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出生时血浆中浓度为高峰期的1%左右,约40mg/L,在周岁时接近成人水平(低于30μmg/L)。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

  1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A项:还要排除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其AFP也可升高;

  B项:90%以上继发性肝癌病人肿瘤标记物AFP<25μg/L,但少数来自胃、食管、胰腺及卵巢等的肝转移则可测得低或高浓度AFP;

  C项:AFP增高并不能说明就是肝癌,不具特异性。如肝硬化就可有肝功能异常伴AFP增高。所以不选C;

  D项:来自胃、食管、胰腺及卵巢等的肝转移则可测得低或高浓度AFP;

  一般地说AFP升高,如伴随有明显的转氨酶升高,揭示为肝炎活动。但有时候我们还须继续对AFP进行动态观察,看是否持续的长期升高,同时应进行B超或和CT等检查。在排除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和妊娠情况下,若AFP定量>500(或400)μg/L持续4周,或定量>200μg/L持续8周,则可诊断原发性肝癌。AFP还可用于评定手术或其他方法的疗效,判断预后。手术彻底切除者,AFP在2个月内转阴,如遗留残余或局部复发或转移,AFP多不降至正常或降而复升。妊娠、胚胎癌如睾丸癌、卵巢癌和极少数胃、胰、胆管、结肠直肠癌AFP也可升高,但其绝对值不如肝细胞癌高。

  16、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亚临床肝癌是指AFP检出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肝癌。

  我国1977年分型与分期标准为:

  单纯型:临床和化验无明显肝硬化表现。

  硬化型:有明显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化验表现。

  炎症型:病情发展快,伴有持续性癌性高热或SGPT持续升高1倍以上。

  Ⅰ期:无明确肝癌症状和体征。

  Ⅱ期:超过Ⅰ期标准而无Ⅲ期证据。

  Ⅲ期:有明确恶病质、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之一。

  1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临床用于原发性肝癌定位诊断的方法一般有以下4种:

  1、B超检查:获得肝脏及邻近脏器切面影图,可发现2~3cm以下的微小肝癌;

  2、放射性核素肝脏显像:病变的大小在2cm以上才能呈现阳性结果;

  3、CT及MRI:有利于肝癌的诊断。当肝癌直径小于2cm或密度近似正常肝实质CT难以显示。CT不易发现弥漫性肝癌;区别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有困难。经造影增强肝影后可显示直径在1~2cm的病灶。

  MRI能更清楚的显示肝癌的转移性病灶,可作不同方位的层面扫描;

  4、肝动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与数字减影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DSA)比较很灵敏,能够显示直径小于1cm的小型肝癌。

  1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AFP和ALT动态曲线有助于鉴别肝癌和良性活动性肝病,AFP与ALT呈平行曲线,多考虑慢乙肝,若两曲线分离,多提示亚临床肝癌即看不到肝脏有实质占位的形态学的变化,但处于潜伏状态的可能性很大,要密切追踪检查,如CT加强扫描。如二者分离,AFP升高而ALT正常或由高降低,则多考虑肝癌。所以,本题应该选E,B选项不完整。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选B.进行性肝大质硬。

  所谓特异性是指肝癌特征性的,其它疾病不具备的。可以使用排除法,A.肝区疼痛可见于肝炎;C.恶病质见于多种消耗性疾病的晚期;D.梗阻性黄疸见于结石、肿瘤等引起的胆道梗阻;E.肺部转移病灶可见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等。均不是肝癌所特有,因此排除。而进行性肝大质硬为肝癌特征性表现,因此为最佳答案。

  二、A2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该患者肝硬化7年,肝癌不能除外,患者突然出现剧烈腹痛,查体肝大,但移动浊音阴性,应考虑肝癌包膜下破裂可能。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需在腹水基础上发生,而门脉癌栓或血栓形成时腹痛部位不确定,肝脏常无触痛。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者有乙肝病史,近来右上腹疼痛,查体右上腹饱满,有叩击痛,且检查超声也证实肝脏有占位,因此首先考虑原发性肝癌。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3.5cm为小肝癌的范畴,适用于根治性肝癌切除术。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癌胚抗原(CEA)测定主要用于结肠直肠癌、胃癌、胰癌、肝细胞癌、肺癌、乳癌以及甲状腺髓质癌的临床监测,亦见于绒毛膜癌、骨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但无早期诊断价值。

  此外,CEA轻度增加也见于某些良性消化道疾病如肠梗阻、胆道梗阻、胰腺炎、肝硬化、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吸烟者和老年人。这些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中25%的人血清CEA可暂时性升高。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具有慢性肝炎,肝硬化病史,出现持续性肝区痛,肝大,应警惕原发性肝癌,应作AFP、B超、CT检查有助于肝癌诊断。

  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者有乙肝病史,出现肝肿大、肝区疼痛,质地中等,黄疸(肝功损害表现),B超示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回声,原发性肝癌可能性最大。此患者:B超:肝内大小不等的结节样回声。边缘不整齐,甲胎蛋白为100μg/L,增高明显,正常值小于20μg/L。最大可能应考虑肝癌的可能性。

  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扩大肝右叶切除术:对于晚期癌症,手术晚矣。

  B.肝动脉结扎术:单纯的肝动脉结扎术效果不好,相对而言,选择性化疗效果相对好些。

  C.全身化疗:肝癌化学药物治疗原则上不作为全身化疗。

  D.肝动脉内抗癌药持续注入法:经肝动脉内抗癌药物持续注入法是治疗:巨块型肝癌及栓塞的主要治疗方法。

  E.放射疗法:对未经手术而孤寂不能切除者,也可行放疗介入治疗。

  综合分析,还是D更合适。

  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为肝硬化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是他常见并发症,而且题干中患者发热,提示有感染,支持A、B2个选项,腹水性质为渗出液,自发性腹膜炎白细胞数一般大于500×106/L,以中性粒细胞(多形核细胞)为主,而结核以淋巴细胞为主。

  三、A3/A4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清AFP对肝细胞癌有特异诊断价值,尤其是动态变化测定,如AFP连续升高(>400μg/L),同时ALT正常,并且排除上述其他疾病,可以诊断肝癌,其阳性率较高。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ERCP适应证:

  1.原因不明的阻塞性黄疸疑有肝外胆道梗阻者。

  2.疑有各种胆道疾病如结石、肿瘤、硬化性胆管炎等诊断不明者。

  3.疑有先天性胆道异常或胆囊术后症状再发者。

  4.胰腺疾病: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等。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肝于右肋下可触及3.0㎝,提示肝癌可能,而题干问的是在可能实施的情况下,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对于肝癌能手术的,可以减轻原发病变,减轻瘤负荷,效果最好。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疗效好,可提高患者的3年生存率。但是并没有清除癌灶所以不最为首选治疗手段故不选C

  D答案不是最有效的方法,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或不能做手术患者的治疗。


 查看更多试题内容请点击下载:

  【焚题库】2019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考前密训试题】【进入购买】

欢迎加入执业医师交流群:214267037执业医师考试,还能和考友一起学习交流

123
纠错评论责编:duoduo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