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华课网校 > 经济师 > 中级经济师 > 模拟试题 > 财政税收
2018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单选练习题(7)_第2页

  26.财政政策的主体主要是(  )。

  A.各级政府

  B.中央政府

  C.各级财政部门

  D.中央银行

  27.世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普遍做法是(  )。

  A.向中央银行借款

  B.增收减支

  C.动用结余

  D.发行国债

  28.在不发达的商品经济时代,政府为了筹集必要的财政收入,政府干预的主要手段是(  )。

  A.补贴

  B.税收

  C.预算

  D.公债

  29.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物价基本稳定

  C.经济适度增长

  D.国际收支平衡

  30.(  )是指财政政策所要实现的期望值。

  A.财政政策体系

  B.财政政策手段

  C.财政政策工具

  D.财政政策目标

  31.财政连年赤字的情况下,不适合采用的弥补赤字的方法是(  )。

  A.动用结余

  B.增收减支

  C.发行公债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32.不少国家规定,财政不能通过(  )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

  A.增收减支

  B.发行公债

  C.动用结余

  D.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

  33.预算编制时因支大于收而存在的赤字是(  )。

  A.被动赤字

  B.主动赤字

  C.预算赤字

  D.决算赤字

  34.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统计本国财政赤字采用的计算口径都是(  )。

  A.软赤字

  B.硬赤字

  C.主动赤字

  D.被动赤字

  35.弥补软赤字的经济来源是(  )。

  A.借款

  B.举债

  C.银行透支

  D.财政拨款

  36.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  )。

  A.收支平衡,略有赤字

  B.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C.财政收入大量结余

  D.财政支出大量赤字

  37.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B.财政政策失误、计划与实际的不一致

  C.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经济管理水平会对财政收支计划的执行产生影响

  D.某些意外事故

  38.财政收支矛盾的客观性,决定了财政收支运动的基本形态是(  )。

  A.收支平衡

  B.收支不平衡

  C.支出大于收入

  D.收入大于支出

  39.当社会的总需求明显大于社会的总供给时,为尽快抑制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应当采取的政策组合是(  )。

  A.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B.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C.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

  D.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40.预算编制时因支大于收而存在的赤字是(  )。

  A.被动赤字

  B.主动赤字

  C.预算赤字

  D.决算赤字

  41.以减少应上缴收入的形式间接提供的财政援助典型的例子是(  )。

  A.社会优抚

  B.社会福利

  C.直接的财政援助

  D.减税和免税

  42.下列一般不宜经常使用,更不宜大幅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A.再贷款

  B.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贴现率政策

  D.公开市场业务

  43.(  )的财政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地运用财政政策来调节社会总供求。

  A.相机抉择

  B.自动稳定

  C.宏观

  D.微观

  44.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实施对象是(  )。

  A.整个社会总需求

  B.消费者信用

  C.不动产信用

  D.证券市场信用

  45.2008年末,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施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制定了4万亿投资刺激经济计划。这里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质上就是(  )。

  A.紧缩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财政政策

  C.中性财政政策

  D.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46.财政政策作用的结果是(  )。

  A.财政政策的类型

  B.财政政策的内容

  C.财政政策的效应

  D.财政政策的分类

  47.下列关于国际收支平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其他各国之间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经济往来的记载

  B.国际收支平衡是指经常项目、资本项目、遗漏与误差三个项目的总的收支对比状况

  C.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反映该国的经济稳定状况

  D.国际收支平衡不是财政政策的目标

免费微信学习群
1 2 3
责编:zp032348

报考指南

焚题库
APP做题

请扫码做题

小程序做题

请扫码做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